2.小丰满,中国水电之母!
到吉林必看雾凇,到吉林必看松花湖,看松花湖必看小丰满。
小丰满,原名风满,是山谷中的一个风口。此次吉林之行,我们随田园大哥有幸参观了松花湖下的小丰满水电站。
刚一下车,等候的电站马处长热情的把我们接上了车。车子很快停在了博物馆门前,我们受到了贵宾一样的款待。口齿凌厉的美女热情的为我们作着讲解,通过图片,实物和模型让我们对电站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了解了那段血腥的历史。一部电站,一部中国水电的教科书,一部日本侵略中国的血的罪证。
从37年提出兴建,到日本投降,电站还没有完工,又被苏联红军拆走机组,国民党撤退时又企图炸毁,多少劳工的尸骨,一层层的堆起了电站。
六十年代初期,小丰满是亚洲最大的水电站。新中国很多技术人员都是在这里诞生并走向全国。国家领导人李鹏曾经在这座电站工作过。我们看到毛泽东、邓水平等国家领导人视察时的照片,参观了机组、大坝、松花江,最后入住了电站宾馆。
一桌丰盛的大餐,让我们不胜感激。饱偿了吉林的美味,松花江的鱼、蛙。东北的粘豆包,好多东西我们都是第一次吃到。睡在宽敞的宾馆客房里,隔窗就能眺看美丽的松花湖,再洗一个热水澡,这一夜或许是酒精的原故,一睁眼天就亮了。丰盛的早餐后,我们与马处长挥手告别,徒步松花江,更深一层的感受吉林。
走上松花江大桥,我就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不冻的江水是那么清那么蓝,远山近树,一片洁白。一层层白雾在江面上袅袅升起,随风飘移。今天的风很大,雾气更象一匹匹奔腾的野马,沿江面飞驰。仙境!或许你没见过,但你只能这样形容,精叹!
江岸上一排排树木,整齐划一,就象早春的街头的春花,只是清一色的白,艳。江水流得很急。一缕缕白烟升腾,江对岸也是白白的,玉树琼花映衫着楼宇远山。
美在树上,美在江里,美在人的脸上。江岸上聚积了很多人,这里的雾凇比雾凇岛上的更美。岛上的雾凇也许是江水比较浅的原因,看上去细微,秀丽。和我们城市难得一见的雾凇很相似。江边的雾凇绚烂夺目,就象盛开的万树春花,浓且重,一层层的渡上枝头,枝头也是白白的。奔腾的江水很清,流的也很急,一层层的白雾升腾。此时太阳刚刚升起,江面上波光闪闪,真是美的晶莹剔透。
即然是仙境就应该有仙女,几对婚纱新人相拥在树下,有的美女还坦胸露背的。这里真是验证了那句谁的名言,或许是俗语吧,美丽更加冻人!
3.船厂,吉林的别称
吉林乌拉,满语临江的意思。吉林号称江城,但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别称,船厂。
在阿什雾凇岛江边的堤岸上,有一个小小的纪念馆,一个看门的老头听说我们是远道而来,热情的为我们打开了紧锁的大门,让我们一步就走进了历史。
陈列馆的墙上布满了图片,还有微缩的各种木船,明清时期,这里依靠长白山天然的木材资源,建造木船,船队从吉林沿松花江直抵黑龙江下游库页岛,把东北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关内,供皇家享用。
看着明清的地图,看黑龙江下游明清时期我国的大片土地,心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一座纪念馆,一部浓宿的历史!一个屈辱的晚清王朝!
走出纪念馆,我们逆江而行,雾凇还没有化,松花江宛如一条银龙,美丽着!
沿着石阶,大家下到江边漫步而行,更真切的领略着大江的秀美。这时我们遇到了几位吉林市的驴友,他们打着红旗,准备到松花湖登山吃鱼,大家都想去领略一下松花湖的风采,于是决定随吉林驴友徒步松花湖。
正午时分,大家走到大桥上,吉林的朋友要去饭店吃鱼,大家急着赶路没有与他们同去,大家分手告别,徒步去松花湖。
松花湖己封冻,湖面被一层白雪覆盖着,游船停在江里,远山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显露着他的芳姿,由于我们急着去蛟河登老爷岭,吉林的朋友告诉我们,最晚一班车是午后三点,大家没有留步,急奔汽车站。
下了33路车,没走几步,正赶上开往庆岭的汽车,匆忙上车后,汽车驶出了吉林市区。
一路向东,大地上一片雪白,雪也越来越厚,天黑前,我们终于到了解放村,经过探问,最后一位热心的大姐向我们介绍了红叶农家院,一位胖乎乎的老板,满堆笑的接待了我们,一只笨鸡,加上松花江大鲤鱼,就着出发前准备的小酒,大家吃的有滋有味。炕很热,屋子里却很冷,也让我们充分地体验了东北风的凌冽,也真正的体会了吉林的寒冷。
老板热情的向我们介绍着驴友在他家的造访,我们憧憬着老爷岭的美景,就着同伴的呼噜声,这一夜,睡的并不太安眠,饭店兼旅店没有卫生间,夜晚我悄悄的跑出去,那冷风,一泡尿真是落地就成冰了。
早餐我们吃到了纯正的笨鸡蛋,是老板自己养的鸡,大家起床后,匆忙向老爷岭而去。
4.不得不放弃的老爷岭
清晨的小山村,炊烟袅袅,北方冬天的雪还是那么厚,道路上几乎都被雪覆盖了,山上依然很冷,虽然是走路,还是冻脚趾。
尺深的雪,大家只能沿着脚印前进,几次叉路,大家都适乎选对了方向,越往上走越难爬,一路的大闷坡,让几位年长的哥哥姐姐们,大汗淋漓,几个闷坡下来,我也感到有些气喘。田园大哥又热情的在前边为大家开路,户外运动靠的就是这种团结合作。
天公还算成全我们,一丝风也没有。快到山顶时,脚印也变得模糊起来,家然前方一棵树上栓着一匹马,一定有人,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大家兴高采列地与马合影。
马的主人终于来了,一打听,是蛟河的农民受顾这里拉木材的,并不了解这座山,只是指给我们有一伙人向北边的山峰去了。
我们将信将疑,还是向南边的山峰爬去,
山梁上,大雪覆盖着大树,没膝深的雪,大家不禁打起了雪仗,空气仿佛被白雪洗得那么纯那么透。
登上峰峦,远方能看到变幻的云海,大家为初登这座小峰而高兴着。
走下山坡,还是沿着脚印前进,这一次的叉路我们终于作了错误的选择,一直下到了山沟,步入了庆岭风景区,沿着木板台阶,大家走了段终于走不动了,找了一块阳光充足的领地,雪岭上的午餐大家吃得依然是那么高兴。
木板路终于走到了尽头,可是时间己过正午,看着顶峰遥遥无期,为了不忱阁时间,大家决定放弃登顶。
没有了登顶的紧迫,下山的路上,大家轻松的拍照休闲的逛着,庆岭景区里有一个大瀑布,还有一棵粗壮的杨树王。一条冰冻的溪水,沿山路亮晶的一直流到山脚下,景区里枫树很多,秋天的时候一定会别有一番景色,悄悄地许下一个心愿,老爷岭,满山红叶时,我一定征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