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航海的船长
成年后的翟墨小有成就,有着不错的收入,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是他为什么变卖家财,四处碰壁筹钱去驾驶帆船环球航海呢?
2000年,翟墨应邀到新西兰奥克兰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在奥克兰港躲避台风的挪威航海家相识,从此与航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翟墨正在拍摄一部名叫《航海家》的纪录片,有幸去采访了一位在奥克兰港躲避台风的挪威航海家。采访过程非常顺利,采访结束后,翟墨与航海家攀谈起来。
“我已经绕地球一圈半了。”挪威航海家用很平静的语气说出的这句话,却让翟墨吃了一惊。航海家拿出海图,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指着,给翟墨诉说着航行的故事。
“我是中国人,那我也可以航海吗?航海需要执照吗?”翟墨试探性地问道。
“不需要执照。”挪威航海家回答说,“只要一条船,你想去哪里都可以,都不需要提前办签证,因为,没有哪个国家会拒绝一艘船靠岸补给,只需要办理通关手续即可。停船靠岸,船就是你的家,你的国土,这个蓝色的星球就属于你一个人!”
艺术家最向往自由,最怕受拘束,而航海是最自由的外出方式。航海家的话语让翟墨心里蠢蠢欲动。片刻后挪威船长收敛了神色:“但是年轻人,恕我直言,我航海了大半辈子,还从没有见过一个中国人,我倒真想见识见识。”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翟墨的心。他到国外办画展就是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绘画,让他们看看中国人也能画出让他们啧啧称奇的画作。但是,在没有涉足的领域内,原来中国人还是那么遭歧视。
“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您就会看到中国人在海上了。”急性子的翟墨刻意压制自己语气,平和地回敬了老船长,也许下了一个狂妄的愿望。
见过船长的第二天,翟墨便开始着手购买自己的第一艘无动力帆船。虽然事业有成,但是毕竟他还年轻没有太多的积蓄,四处筹钱无果之后只能卖掉自己心爱的画作。他说那是给它们找一个“新家”。
3天后,翟墨跟随挪威老船长来到港口,远远看到一个人在向他们招手。老船长告诉翟墨,那就是船主。翟墨的心思完全不在船主的身上,他直勾勾地看着船主身后的帆船。它静静地停靠在那里,仿佛在等一个人,等一次相遇。见面后,船主向翟墨介绍了帆船的情况。翟墨左右打量着帆船,轻轻地抚摸船身,用手敲了一下,船身发出闷响,好像在和一位老友寒暄一般。挪威老船长在船上试了设备之后示意翟墨可以入手。就这样,翟墨拥有了第一艘帆船。因为帆船的风帆高8米,所以翟墨给这艘船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8米帆”,他更是亲切地称之为“媳妇”。帆船到手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翟墨面前:在接触挪威航海家之前,翟墨对航海和帆船没有任何概念,有了帆船却不会驾驶,如何把帆船开回奥克兰呢?
“8米帆”的旧主似乎看出了翟墨的难言之隐,他表示愿意帮助翟墨将帆船驶回奥克兰港。在5个小时的返回途中,船主让翟墨掌舵、教他如何升帆、如何降帆,还有大量的海洋航海知识。这些知识在日后翟墨的环球航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翟墨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对自己当时的那种冲动也感到非常惊讶,也为自己的气魄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