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吉林市“ 四月二十八”北山药王庙会小贴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最近总看大家发的贴子了,自己也没弄点什么,越看越心虚,光有所得没有付出,难受啊,没办法,没出去就没有东西,过一个月休带薪年假时一定好好出去玩一下,弄个好东西。
今年六一正好和4月二十八药王庙会重合,还赶上周日,决定去吉林市北山看看庙会盛况,前些日子我曾经发过一个北山冬季庙会的贴子,其实北山夏季庙会是出名的(在东北),吉林市不太出名,但有些人就相中了她,就连清朝皇上都几次来吉林市祭祖,闯关东的人也看中了这地儿,连日本人也垂涎三尺,霸占了很多年,但最终还是被咱们上辈赶回了老家。
先介绍一下吉林市北山庙会的历史:
吉林北山位于市区北边,自清代前期在山上建起关帝庙、药王庙、玉皇阁,即形成庙宇群落,200多年来逐渐形成东北规模最大的吉林北山庙会。主要有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庙会(佛祖释迦牟尼生日)、四月十八的三霄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早期还有五月十二(关帝生日)、五月十三(关帝单刀赴会)、六月二十四(关帝庙会)三个关帝庙会日。以四月二十八药王庙会游人最多,在东北也影响最大。在清代曾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北山庙会盛千山"之说。以前,每年北山庙会(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前后几日,从吉林四面八方来赶庙会的人特别多,吉林对外的三条铁路(吉长、吉海和吉敦)都要加开近郊列车并半价运送赶庙会的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山庙会仍然热闹非凡,1985年赶庙会的人竟达30万之众。

[ 本帖最后由 北静王爷 于 2008-6-2 22:00 编辑 ]
听说从夜间北山已经开始上人,我是早上9点钟赶到附近的,警察叔叔早就开始封道了
北山附近的建筑,很没特点,居住是最主要的目的。
吉林市的洗浴中心,这是吉林市的一大特色,洗浴中心遍地,几乎每一个都在(按宾馆标准)3星级以上,而且门票都不超过50元钱,有的还包含吃喝,这在一些大城市不可想象,东北人很讲究,很少听说埃宰的,明码实价,真是超值享受,因为吉林是个丰水城市,每年宣传一下节水只是为了号召大家减少减少污水排放,每当我在家打开水龙头,我都想起中东地区的苦难的富翁兄弟们,我可以开足水笼头洗澡,你拿汽油能么?节水对吉林市没有意义,减排才是最终目的。(哈尔滨人不让啊)哈哈

[ 本帖最后由 北静王爷 于 2008-6-2 22:30 编辑 ]
山底下还有一个近代建筑,自己看,这个富户可不简单,既富又仁的资本家、地主在东北很常见,他也是其中一个,为吉林市做出了很大贡献。听上辈的上辈说,吉林市的地主许多都是穷苦人出身,为什么能成为地主?因为勤劳,老一辈许多都是闯关东过来的,吉林荒地有的是,勤劳的人开垦一片,然后雇佣一些人来种地,每年收一些租粮渐渐发展起来,佃户也过的不错,只不过不愿意自己去开荒,捡个现成的,对付一年没问题,要不我说地主也分好坏呢,东北有些地主,不像文革宣传的那样,对佃户皮鞭棍棒,反而年节都发给佃户米、肉,大家闹个乐和,谁家有个大病小灾的都能有个照应,说多啦,地痞恶霸除外啊。跑题了。

[ 本帖最后由 北静王爷 于 2008-6-2 22:54 编辑 ]
15元门票,进来了(被人推进来的),我靠,成语“人山人海”的最佳注解啊。
进来了才想起回头看一眼北山的大门
这地方人还少点。
有时候看看东北人很有意思,中西部地区在咱们这个论坛已经发的很多了,给大家换换口味。
晚上继续,现在上班,图片没带来。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