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陷侗寨肇兴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情陷侗寨肇兴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渴望着过一种乡间的平静生活。让我们暂时停留下奔波的脚步吧,吧目光投向中国最美的乡村和古镇——在那里,有青山绿水,由我们梦想的家园。侗乡第一寨---肇兴想必是您最后的家园!
肇兴以多彩纯朴的民风民俗,错落分布的鼓楼.花桥.戏台.萨台坛,杆栏式吊脚楼群。集中展示了侗民族的建设符号和精神生活。
肇兴位于黎平县城南67公里,全寨1000余户4000余人,寨内有五座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为全国最大的侗寨,被称为“侗乡第一寨”是中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单位,中国历史名村,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肇兴东站风情浓郁,有祭萨节,黑米节(谷雨)新米节,泥人节,芦笙节,抬官人节,踩歌堂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海内外游客体验侗族风情的绝佳胜地。

----抬官人
侗寨有一种叫“抬官人”的节日民俗活动,是一种很奇特的习俗。
“抬官人”在农历正月初三进行。“官人”,侗语称“店宁蒙”,原意已不清。进行“抬官人”民俗节日时,寨里要安排一青年扮成“官人”。这
“官人”的扮相很奇特:头戴礼帽,脸戴眼镜,身穿特制备好的一种叫“官家八团花礼服”的衣装。由四名打扮成轿夫的小伙把官人乘坐的滑杆——一种露天“轿子”,抬向鼓楼歌坪。
“官人”乘坐的滑杆,要抬着在全寨游行。“官人”每经一处,均有众乡亲吹篮放鞭炮迎接,还有侗妹斟茶送水。“官人”每次饮侗妹送的茶水,都得象征性地回赠红包礼钱。在通往鼓楼坪的途中,还要对付各种扮成穿戴褴褛的“乞饭者”的“拦路”和“抢劫”。“官人”后面,还有一队打扮奇特的“随从”,他们有的扮装成鬼怪,有的化装成猴猿,有的穿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老民族服装,紧跟着“官人”,边行进边表演。表演的花样很多,有摸拟古代生产、生活的各种内容,做出长途跋涉、开荒、放牛、捉鱼、打粑粑、吃生鱼等动作来,往往是一种夸张的摸拟舞蹈,装出各种丑态百出滑稽可笑的逗人动作,使围观群众掌声雷动,捧腹大笑。
在“官人”后面的“随从”队伍里,还必有几十名穿着节日盛装的侗寨姑娘,她们每人右手撑着青布凉伞,左手提着竹篮,篮内盛满粑粑、大米花等食物。当“抬官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鼓楼歌坪时,随从“官人”人歌坪的盛装姑娘,即将篮中食物赠给所有参加节日活动的群众。另一群等候在歌坪的姑娘便拉住滑杆,唱歌盘问“官人”,向“官人”索取礼物。“官人”要显得特别慷慨大度,广行施舍。在鼓楼歌坪的全村寨集中的吹签跳舞中,扮装奇特的“官人”的“随从”们可以邀请任何一群侗寨姐妹们共舞,这很类似一种化妆舞,也是姑娘们喜爱的游戏。
“抬官人”的节日活动每次可进行3个小时,是侗寨狂欢式的民俗节日之一。
不来不知道,来了吓一跳!看惯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的建筑,再来到肇兴你会有很大收获!不需要一块砖、一个钉子就能建成简直是鬼斧神工的鼓楼,不由得让我打开眼界啊!肇兴还是个避暑胜地,那里气候宜人,比起南昌和武汉等城市这里简直好到了极点!侗族人生活和民俗民风和我们汉族与纵不同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如果赶上侗族人办喜事那更完美)!走进中国黔东南,走进肇兴,你决不会后悔!
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之际,肇兴景区“厦格”就会主办“泥人节”“斗牛节”“芦笙节”(每两年一届)阵势空前。让原生态的民俗民风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你的视野。

除了,以上我所说的节日外,还很负盛名的节日有:“黑米节,尝新节,六月六(侗族端午节)喊天节,元旦,新年(做寨客)再就是祭萨盛典等。(一般在正月初一)注:“萨”侗族的族母神。

(我的“黑米节”)

(侗族喊天节)

(隆重的一年一度的“祭萨”盛典)
走进贵州,走进黔东南,走进一个古老的梦!黔东南的神韵期待你的参与!
[
本帖最后由 lxp2008 于 2008-11-11 12:03 编辑 ]
话说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之黎平会议会址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通道(湖南)进入黎平,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翘街胡荣顺店铺召开会议,历史上称之为“黎平会议”。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使中国革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黎平会议”会址作为历史见证,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入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是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支撑点。
黎平境内的景点分布很广;在黎平县城首先餐馆一下革命先烈的足迹,上翘街看看“两湖会馆”“会议会址”然后再去领略一下“八舟河景区”“天生桥”(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国家森林公园”游玩黎平县城再品尝一下黎平风味小吃。然后再顺道游玩“侗乡第一寨”(冯骥才先生题字)领略一下侗族的人文;肇兴被称之为“鼓楼之乡”;被别有“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花桥组成的肇兴大寨。沿河两岸的吊脚楼群更为肇兴添加了古色古韵!







游玩肇兴肯定要品尝一下侗族的“长桌饭”欣赏一番“侗族婚俗”还有“泥人节”(八月十五)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当然必不可少了哦!接着再去观赏一下堂安“侗族博物馆”(中国和挪威合建)和堂安梯田(最佳时间段灌水和收割前)顺道再去看看“地坪风雨桥”总之要是时间富余的话把“八寨一山”游览一番也很有收获的。
现在的黎平每年已经有大批次的中外“驴友”不远千里溶入侗寨。这也许就是侗族人民的魅力所在吧!
[
本帖最后由 lxp2008 于 2008-11-11 12:51 编辑 ]

(晨雾下的侗寨)

(堂安梯田)
原生态民族风情之—— 黔东南精品线路完全攻略
(部分照片起源于网络)
(景区地图)
(交通地图)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段;随着黔东南旅游的火热化,选择黔东南游目的探寻原生态和领略当地的民俗民风以及被当代文明所遗忘的乡间原野。下面本人出示一条民族风情线路供大家参考探讨。即:镇远古城—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榕江(摆贝苗寨)—从江(小黄,芭沙)—肇兴千户侗寨(堂安梯田,侗族博物馆,地坪风雨桥)—黎平(翘街,天生桥)—茅贡侗乡(腊洞村,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高近村)—隆里古镇—怀化(返程)。
1 镇远古城
贵州东部,沅水直流舞水畔,有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美丽的小城镇远。四周挺峻高山如屏障将她护卫;城中湖水如荷,相依古码头,古巷道,古民居;映衬古红楼寺宇、水上人家。东来西去的湘黔干线公路,复线铁路在这里与舞阳交汇,代替了古代通过这里的南方丝绸之路驿站漫道。舞水呈“S”形从中穿过这座近三点一平万公里的古城。北岸为府城,南岸卫城。公元前227设谭城县,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在此设无县后,历代王朝先后在这里设置县、州、府、道。从元代至1949年的7百多年间这里一直为州府所在地。镇远通曾辖黔东27县。五十年代初,这里为镇远专署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
1.青龙洞建筑群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曾几度毁于兵、火,几度修复,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位于城东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龙洞、紫禅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

2.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府城西门,今新中街。北靠石屏山,南临舞阳河,近百级台阶延伸到河岸码头,是古码头石阶最多最陡的一处。由码头、山门、正殿、厢房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组成,现存建筑正殿及抱厦分别为清同治十二年与光绪三年由福建籍人捐资重建。正殿内供奉海神“妈祖”。背饰镂空灰塑二龙戏珠,具有典型闽南风格,抱厦屋面舒展,线条流畅,木雕精美,远离大海的镇远建有供奉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天后宫在沿海一代称“妈祖庙”,在内陆设天后宫是不多见的。据考证,舞溪以上只有三处,即湖南芷江、贵州镇远和黄平旧州。但镇远天后宫最险、最高,内中建筑工艺最美。
3.祝圣桥
当地人称“老大桥”。位于贵州省镇远县城东中河山,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桥上建有八角亭曰魁星楼,有冯玉祥的“还我河山”手迹。说到这座桥,还和张三丰有关。据说,修这座桥的时候,给桥墩下脚就碰到了难题:河底淤泥太厚,挖不到底。众石匠苦苦思索,无有良策,工程停下多日。张三丰见了,却哈哈大笑,说:“基脚挖成这样,已经行了,只是差一样东西垫在下面。”张三丰找了个竹篮,去到街上买了一篮豆腐,晚上来到桥基地方,往每个基脚坑里撒了一些豆腐,口中还念念有词。第二天,众人出工来到工地,往基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采基坑底是整块的大青石,稳稳当当。就在青石上砌上了桥墩,所以镇远人都说祝圣桥是张三丰用豆腐垫的底。
4. 舞阳河当然是必须要去领略一下“西部小三峡”了。


镇远根据最近的喜好安排好时间,我建议两天;别看呆了,该继续了!去火车站做火车去凯理,下一站雷山县,至于“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游览一番;今天我就不介绍了,下一站 “西江千户苗寨”
2 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 外人来到西江,尚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座山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等到傍晚时分,寨子里炊烟四起,汇集在半空中如云如雾,那场景,就更加难以形容。 苗疆绵延千里,村寨难计其数,但没有任何一个寨子,敢于挑战西江寨所独有的骄傲头衔――“千户苗寨”。聚居在西江的苗家有1000多户,人口逾6000人,是名副其实的千户寨,也是中国最大的苗寨。苗族人提起西江,都不无尊敬地称其为“西江大寨”。 如何前往:雷山到西江镇的班车都是中巴车,在汽车站乘车。36公里,路不好走,再加上沿途的村寨频繁上下人,车程多在2个小时以上。票价7元。早班上午7:50,末班在下午4:00左右。另外,凯里也有直达的班车。
继续了,下一站就要转道去榕江县了,我强力推荐“摆贝苗寨”
最古老的吊脚楼
3 摆贝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西南侧的苗寨摆贝,全村共有349户、1558人,隶属兴华水族民族乡。到达榕江县城的第二天我们就 坐上了去摆贝的公共汽车,县城每天有两趟这样往返的班车。 若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深山老林中一片墨灰色,长约1.5公里的山坡上分布着大片的吊脚楼。 吊脚楼大多坐东朝西,房与房之间有众多的巷道相连。这些供人畜行走的巷道,同时又是苗寨的下水道。吊脚楼大多为两层,全部用木材建成。楼上的布局由火塘、卧室、客厅等组成。屋顶绝大多数仍用树皮。吊脚楼周围,有着成片的古树林,绿树成荫,泉水潺潺,基本看不到裸露的地表。 看看时间,早的话继续前行了。从江“小黄侗寨”“芭沙苗寨”中国唯一的一个枪手部落肯定不能落下。至于小黄,芭沙我建议为了时间在从江包车前行(包车价在200左右)
4 小黄侗寨 芭沙苗寨
小黄包括小黄、高黄、新黔三个寨子,有600多户、3000多人。小黄的侗歌在侗乡中很有名,侗语称之为“嘎小黄”,即“小黄的歌”。
“侗歌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清泉闪光”,无论这些名号有多么动听,都比不上小黄的歌声悦耳。大山深处的小黄与外界交流十分有限,整个村寨都保持了比较原始的风貌,许多古老的习俗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演唱大歌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头顶发髻,右衽铜扣青布衣,直通大裤管青布裤是岜沙男人独特的标志。那里的男人们自称蚩尤后裔,先祖战败流落至此,至今他们还扛枪游走,眼神锐利凶猛如鹰隼,尚武好斗,上古遗风犹存。他们敬天畏神,相信祖先的灵魂就隐身在月亮山的茫茫林海中......
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其《山地民族》一书中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这两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几乎完全是依靠战争和迁徙完成来的。
中国的苗人中有很大部分是分布在西南地区的箐黑峻岭之中的。基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缘故,那时,苗胞们皆随时随地携带着必要的防身武器。而当整个局势得以稳定下来,民族的存在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可以后,那些防身武器也就随之离身而去。然而,你是否相信就是在当今这样的景况下,有一支苗人部落的后裔至今仍然枪不离身呢?

5 肇兴侗寨
游玩芭沙小黄后该继续这次黔东南梦幻之旅了。下一站“侗乡第一寨”“鼓楼之乡”——肇兴;作为中国最魅力的古镇之一的肇兴给人的印象就是太深了哦!光赋予它的名衔就不少了,这里我就不多讲了,前面我介绍了很多关于肇兴的帖子。本人现在就在侗寨肇兴的。发几张PP参考一下!
(肇兴全景)
(堂安梯田)
(芦笙盛会)
(地坪风雨桥)
肇兴有“三宝”即:鼓楼.花桥和侗族大歌;来到肇兴深入一点的玩的话,起码要耗时3天左右,“八寨一山”(以肇兴为中心辐射的有:己伦.纪堂.厦格上寨.厦格下寨.堂安.上地坪还有萨岁山“圣山”)民俗民风的深刻展现.......
黎平“翘街,天生桥.八舟河景区”
(翘街)
(天生桥)
(八舟河景区)
从黎平县城出发现在就要赶到茅贡乡腊洞村,高近村了。当你走进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腊洞村,高近村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繁荣景象便映入你的眼帘。这个村寨原来是一个山高路不通,粮不丰.水靠抬.电不通的村寨现在是许多专家学者选择考察旅游观光的热门景点。
6 隆里古城
隆里是座保存完好的长方形古城堡,所有街道全用鹅卵石铺就,悠长而又狭窄,纵横交错,而又相互错开,形成一种独特的“丁”字型,各条街巷是街尾连接,各自成四方形,如同迷宫。隆里的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江南气息, 这是在贵州罕见的,走进隆里,就像是进入了江南小镇。 明洪武年间,明朝廷 在这里设“隆里千户所”并屯集重兵、建造城亘,迅速形成了“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的规模。在今天的古城中,除了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古井古祠古桥古宅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古城亘了。以卵石框边筑成的古城亘长1。5公里,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历经漫长岁月与无情风雨的侵蚀而屹立不倒,沧桑的面容正是整个古城的写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消逝的时间和人事,有如昼夜奔流的流水一样留不住。我们可以触及的人文背景就在清水江的行走间悄然滑过。走上岸的当时,回望着滔滔逝去的江水,它的文明还在延伸……
走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仿佛时空错了位。




返璞归真徒步游是黔东南的精华所在。你如果是在南边的朋友,此线路反过来游玩......
游玩黔东南这些景点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感觉收获不少吧!?这几个景区风格各异;各有千秋!民俗民风尽显眼底。哦,对了,要是能在黔东南有幸碰上“红白喜事”那才叫个绝了哦.......
玩完后从新整顿一下,返程了,返程最佳地点怀化..........
若还有什么疑问随时联系我,QQ:89560054 15870294277

[
本帖最后由 lxp2008 于 2008-12-19 20: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