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大龙山(兼户外攻略) - 江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驴行大龙山(兼户外攻略)
文.图/山歌
大龙山,位于宜黄、乐安、宁都三县交界处,海拔1325米。在山的西面,海拔约1150米的地方有一座寺庙,名曰“唐龙寺”。有资料称,相传唐龙寺是在南唐晚期,一李姓皇帝因乱军追赶至此,被寺庙前的银杏树仙所救,故得名“唐龙寺”。不过据庙里的师傅告诉我,唐龙寺其实是山下郑姓村民的宗庙,现在仍由宜黄、乐安、宁都三县的几个郑姓村庄共同管理和维护,庙里的三位师傅也是这几个村子请来管理寺庙的。
2012年12月8日上午 9:30分,我们一行七人(山歌、山嫂、小马、沧海、森林氧吧、绿色原野、小小)二车,从抚州出发,经宜黄县城、二都镇、黄陂镇、白竹乡、上堡林场,于中午12:30分抵达大铭村,全程约120公里。整个行车途中,宜黄至二都因为修路路况较差,上堡至大铭村还有一段大约4公里的泥土山路行车艰难,需要底盘较高的车辆才能通过,过了这4公里泥土路之后,剩下的10多公里到大铭村都是新修的水泥路。

车过宜黄县城之后,一路上风光旖旎,深秋的山里景色十分迷人,尤其是从上堡林场到大铭村途中,路边一个村庄村头的一棵高大银杏树,在阳光的映衬下,黄橙橙、金灿灿,引得我们返程时仍不忘要弃车驱步,以求近观。


下午一时许,大家在简短午餐之后,整装出发。沿着村里的水泥路向西南方向走到尽头,跨过一座小水泥桥,便踏上了山间小路。
顺着供电线路的方向,沿着依山而成的小路,大约20分钟左右到达一个有点水泥路面的路口,在这里选择右拐,继续顺着供电线路的方向前进,几分钟后便到达了大龙山脚下的最后一个村庄——官庄。

从这里开始,可以算是正式走上了登大龙山的路,路况其实不错,比较好走,只是一路上要走过好几个用半边竹子铺设成的小桥,一些竹子有些腐朽,让人踏过时不免有些担心。一路上还能遇到几个废弃了的榨笋作坊,倒是途中小憩的好地方。从第一个小憩的榨笋作坊出发不久,会遇到一个比较大的岔路口,不过在这儿应该没人会选错方向,因为路口迎面的一棵大树上,钉着一个向左的路线指示牌,方圆户外协会会长浩戈等人经过时留下的环保路标牌也赫然在目。

这一段路基本是在竹林里行走,不久又能走到另一个废弃的榨笋作坊,在这里小憩过后,选择左边的道路,再次出发,不久就进入了山上的糯竹丛,路也开始以曲折往返的方式直线拔高,很难再找到一块可以集中休息的平地了。站在山路上回望,出发地——大铭村清晰可见,200mm镜头拍下的村庄,停放在村口的汽车依稀可辨。而一路走来,我们的身后始终不离的是宜黄与宁都交界的另一座大山——黄陂嶂,宁都人一直在为此山应为赣江源而呼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