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件高蓬数高充绒的外穿羽绒,让排骨闪一边去吧。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DEANSC 于 2012-12-19 17:58 编辑
第二件则是我回帖中反复挂在嘴边今年打算入,但折扣价又没合适尺码的:
MOUNTAIN HARDWEAR NILAS JACKET
首先看一下官网介绍,这件衣服对比上一件,首先品牌更为大家所熟知,MHW的羽绒产品现在也是遍地开花,而且凡是MARMOT有的款型,他总要来上一件,GUIDES对决HUNKER,ZEUS对决NITROUS,QUASAR对决Ghost Whisperer,SHADOW对决Sub Zero等等,总是默默的在较劲,也难为了无数新人发贴咨询。但这次MHW貌似走在了前面,NILAS JACKET以850FILL的高蓬松度,做到了631克的重量,同时,外层使用15D的超轻面料,但即使如此,仍然沿用了MHW在淘汰WINDSTOPPER以后的AIRSHIELD技术(之前我也开贴介绍过,对比WS透气更好一些,也是全防风),使得这件NILAS JACKET同时具备了户外使用的可能性,当然对比上一件,外层面料显得更轻薄,一些穿梭攀登或者滑雪类的运动可能还是有耐磨方面的隐患。另外关于这件衣服的充绒量,所有国外网站都没资料,我特地发了邮件给MHW,也得到了及时回应,内容如下:
充绒为215克,因此符合之前所述高蓬数高充绒的定位。目前这件原价500刀的NILAS JACKET唯一便宜可以拿下的已经断码到XL和XXL,其他网站到手均比较贵,入手价很难低于2K2,要是我下手早一些,可能就能做实体衣服的评测了。
总结:因此,如果价格合适,比如2K左右甚至以内,入手一件高蓬数同时又高充绒的外穿型羽绒,还是非常值得的,也并不比一些打着高蓬数旗号的超轻排骨贵多少。因为他结合了排骨高蓬数的压缩性和轻便性,同时又有超过低蓬数外穿羽绒的保暖效果(相同充绒量),户外寒地备一件,无论是扔包里还是平时穿,都是不错的选择。
CABELAS的水很深,蓬数尤其有疑问,而且CABELA'S的高端产品比如狩猎服装之类其实价格非常高,所以很便宜的货多少...你懂的。
但是我逛国内几个专柜,哥伦比亚也好TNF也好,经常拿高蓬数忽悠顾客的,见了很多.包括网店也是,上传罪证哦:
不标可能是习惯问题或者没这方面的监督要求,但凡是款型发邮件问,老外都会比较及时的回你,在国内经销的品牌洗标也都会标充绒量,所以我说的现象其实更多体现在导购销售的环节存在误导性。
本帖最后由 DEANSC 于 2012-12-19 17:45 编辑
卖的是去年的老款吧,指标倒是差不多,但也不比现在买新款便宜,MOUNTAIN DOWN JACKET这件应该变化不大吧,新款的1017.7 g充绒没写但这个重量300克+充绒是差不多,超级厚实保暖的一件。
充绒不少,但绒羽比例,以及蓬松度测定,很难说,而且800蓬,90%的绒,200克,光这个成本就不低,卖700RMB,我是不会考虑的。
本帖最后由 DEANSC 于 2012-12-19 17:54 编辑
修正一下,记错型号了,这件就是SHADOW的定位,适合外穿。我前面说的是Kelvinator.不过AIRSHIELD重在防风,不是DRY.Q的外层的话,还是比MEMBRAIN防雨差一些
如果是650FILL或者700FILL那成本确实不高,但如果上升到800FILL,成本是绝对不低的,因为很多绒毛品质是达不到这个级别,说到卡瓦,有800FILL么?有IDFL的鉴定证书正是他的说法么,没的话,消费者又如何知道是800而不是700或650?凭感觉么?在国内各种严格把关的产品都能充斥掺假的现在,这种消费者难以自查的参数,更是有空子可钻,跟国产山寨硬壳标个,1,2万透气不是一个概念么?你信这种指标还是信GTX或EVENT?所以我是不会考虑的。当然你觉得我只追大牌不认可性价比高的产品也可以,但性价比的性首先要被确认才行,否则都是空谈。
穿GUIDES骑车不觉得臃肿么?你如果骑行要保暖,挡风的软壳/硬壳+排骨就足够了,透风的话,再厚的羽绒保暖都会降低,因为起到保温作用的空气层随时都在被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