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行程纯属意外,本来没打算去,启程的前一天晚上
9点多。听散人大哥的介绍老爷府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他们冬季走过一次),还说湿地中心发现成片的疑似杜鹃科的植物(杜鹃一般长在悬崖峭壁上,湿地生长还没见过),这次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是否形成“花海”,所以特感兴趣,在得到幽兰管饭的承诺后,毅然决定了这次行程。被湿地杜鹃这个传说感兴趣的还有林业科研所的好雨先生。
早晨4点,我便起床整理行装,5点20便按照预定时间来到了集结地,准备乘车前往登山起点头道老爷府。
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了头道老爷府。头道老爷府位于白山市江源区东北部,海拔803米,是浑江发源地之一。下车后我们按计划开始登山。
春雨过后的长白山风景秀丽,按计划这是一次休闲型穿越,一行十人边走边玩、边照相、边采山菜,领略龙岗那迷人的风采。
走了大约半小时,大家便被两朵花儿抓住了眼球,这是一种爬蔓植物,叶子翠绿似心型,花开如兜兰,有十厘米大小,生活在长白山腹地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花,同行的林业专家好雨说这叫木通马兜铃,我恍然大悟,木通马兜铃的果实我见过,但是花儿还是第一次见到,好雨也是第一次见到野生环境下的木通马兜铃花朵,随即大家便把焦距对准了这两朵小花,多角度的开始拍照,尽兴后继续前行.走了几十米后不觉间发现眼前都是这种植物,这种小兜兜像一串串人参果一般挂满枝头,一直到山顶,漫山遍野全都是,于是乎在相机的咔嚓声中,我们爬上了第一个目的地---1183米高峰。
登高远望,众山皆小,周围各峰一览无余,群峰云绕、虬枝盘曲、遍地鲜花尽在眼底,鸟鸣悠扬、蜂蝶飞舞、好一派北国风光,别有一番浪漫情趣。此山脊为老龙岗。是松花江和鸭绿江水系的分水岭,左手边是老爷府湿地,溪水汇入松花江;右手边的溪水流入浑江,属鸭绿江水系。
登峰后稍事休息,便沿山脊向东北方向前进,准备登第二座高峰--1190峰,奇怪的是自此再没有发现木通马兜铃的身影,看来这种植物也有群居性。
大约十点三十分,我们登上了第二个高峰--1190峰。这里另有一番情趣,峰顶周围星罗棋布的生长着一些参天大树,据说都是几百年树龄。中心是一块平整草坪,草坪上长满了蒲公英,山下的蒲公英已经结出绒球般的白色冠毛,随风飘飞在空中,在寻找孕育新生命的地方。而这里却是遍地黄花,生意盎然,大家坐在花海中,互相拍照,留影纪念,尽情的享受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大口呼吸那清新的空气。
稍事休息,继续前进,便来到了1008米的垭口,这里属于阔叶林带,灌木稍多,大叶芹、猫爪子、水蕨菜遍地都是,有如到了菜地一般,随行女同胞尽情的采集山菜,直到背不动为止,真是一群财迷。
让人心中欣喜的是竟然发现了一个鸟巢,驴友的脚步惊飞了孵卵的小鸟,我们便趴在那里尽情的拍照鸟巢中的鸟蛋,椭圆形的鸟蛋静静的趴在巢中,上面的斑点像一只只眼睛一样惊恐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呵呵,不好意思,打扰了。
过了垭口便开始下山,大约十二点半,来到了山下水源地,此时大家都以饥肠辘辘,便埋锅造饭了。
这顿午餐竟有意想不到的丰盛,四个炉头同时点燃,炒笨鸡蛋、炒蘑菇、炒猫爪子、葱爆肉、刺嫩芽蘸酱、葱蘸酱、拍黄瓜、海鲜汤、煮方便面、饺子、米饭、面包、麻花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山珍野味,好多是我们自己采的山菜,直吃得我大腹便便,躺在地上不想起来,哈哈,吃货。
午餐后便走进了789米左右的林路,向湿地进发。
大约两点半,来到了湿地的边缘,准备穿越湿地,湿地穿越有着意想不到的艰难,边缘是针阔混交林,潮湿多水,既要看脚下,又要看眼前,一抬头掉到水中,再低头树叶打,做绕右转,蜿蜒前行,速度可想而知。经过半个多小时前行,便来到湿地。
这里生长着一些矮小灌木,还有少许芦苇,浅水汪汪、水草丛生,水位处于地表面,大量生长的一种草,一墩一墩漂浮在水中,稍不小心,便深陷水中,我们只能拉开距离、看准草墩,迂回式前进、跳跃式前行。
这里生长树木的大都是甸果、蓝莓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灌木,已经结出米粒般大小的果实。
走过这片沼泽,来到了号称花海的地方,这片花海目测大约超过两平方公里,但没有达到花海的标准,只是零落的开了一些。林业专家好雨一看,果然是杜鹃、但不是兴安杜鹃,是小叶杜鹃,这种杜鹃有几个特点,一是植株没有兴安杜鹃高,基本没有超过1点5米的,都在腰部以下。二是叶子比较圆顿,较兴安杜鹃小,且叶面暗淡,没有兴安杜鹃亮。三是花径很小,没有超过1厘米的,四是花色紫红,而兴安杜鹃花色粉红,五是花期晚,兴安杜鹃又叫映山红,这个季节早已经过了花期,而这种杜鹃还没有盛开,百分之95以上还没有开花。六是兴安杜鹃大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而这种杜鹃生长在沼泽地中。
让人惊喜的是这里还有杜香生长,灰褐色的老枝,细密的叶片,幼枝上密生着黄褐色的绒毛,互生的叶子有如松针一般,只是比松针略粗壮,乳白色的花蕾尚未开放,但扑鼻的花香已让人心旷神怡。这种植物不但是第一次看到,而且是第一次听说,据好雨先生讲,这是提取香料的植物,且有药用价值。
这片沼泽除了这两种植物,最多的一种植物贴在地面生长,属木本,叫什么我给忘了,反正密密麻麻的贴在地面,大约40厘米高左右,走路绊脚,行进困难,太难走了,鞋已经湿透了,想歇息一下也没地方坐,我心里这时有些崩溃了。
正在心烦之时,突然听到汽车喇叭鸣叫,心中大喜,有汽车行走说明快到公路了,要走出沼泽了,哈哈,我用吃奶的劲又走了大约500米,终于走出了这片沼泽,穿过一片针阔混交林,来到了公路一看,正是目的地--三道老爷府,这时已经快到六点了。
龙岗双峰及老爷府湿地穿越虽然也算历尽艰辛,但是想想收获不小,长在山里的人眼中都是大山,没想到还有这样一块沼泽,还有这样一块处女地,并且认识了很多新奇的物种,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领略了红军过草地的艰辛,也算上了一堂红色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