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hnlubao 于 2013-1-20 20:23 编辑
Day 2大提顿国家公园
大提顿国家公园成立于1929年,位于美国怀俄明(Wyoming)州的西北角,占地面积约为1255平方公里。 整个公园主要由长约40英里/64公里的提顿山系和Jackson Hole的部分山谷组成。它与著名的黄石国家公园仅“一墙之隔”,二者间的距离只有10公里,同属大黄石生态系统(GreaterYellowstone Ecosystem)。大提顿国家公园中的‘大提顿’是公园内一座山峰的名字,它是整个提顿山脉当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4199米。虽然这一绝对数字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但你要知道,大提顿的山峰几乎是从平坦的Jackson Hole山谷中拔地而起,相对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了2100米。人们关于大提顿英文“GreatTeton”来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一种普遍的说法是“Great Teton”一词源自法语“les trois tetons “,翻译成中文便是”大乳头“的意思。 虽然这一叫法看上去并不太优雅,但对比照片后再仔细想想的确是有那么一点意思。大提顿山系是整条洛矶山脉中最年轻的一个,大约形成于六百万到九百万年前。整个山系中除了大提顿主峰外,还包含了其他9座海拔高于12000英尺(约3658米)的山峰。另一方面,人类在这里活动的足迹则可追溯到11000年前,当时大提顿地区的气温要比现在低,整个地区的气候更像是在阿尔卑斯而非是像今天这样的半干旱气候,人们在这里主要以狩猎为主,而美国白人探险者进入这一地区则已经是18世纪以后的事情了。
Jackson镇 是大提顿国家公园的门户,从这里驾车不到20分钟便可抵达。天已经开始放亮,我的心里有些着急,不知道能不能赶上今天的日出。由于在来之前已经通过天气预报得知未来几天黄石和大提顿将会有一个持续的降温雨雪天气,所以对于这宝贵的晴天,我不敢浪费。然而越着急就越容易犯错,初来大提顿的我因为对道路不熟悉而错过了原本应该转弯的路口。由于行驶的这段公路是一条主干公路,车流量相对比较大,无奈之下我只好继续前行找一个相对宽敞且车流量小一点的路段掉头。终于,我驾车驶入了正确的道路,在经过一段颠簸的碎石子路后,我来到了今天计划中的日出拍摄地点---Schwabacher’sLanding。
Schwabacher’sLanding是拍摄大提顿日出的一个经典位置,巍峨的大提顿群峰与蜿蜒的河渠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很多人把Schwabacher’sLanding列为拍摄大提顿日出的首选地点,虽然我对此并不非常认同,但我并不否认这里是的确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拍摄地点。每到日出时分,不到100米长的河渠旁都会聚集至少几十台照相机。 照相机连同三脚架在这里依次排开,显得很有气势。我把车在停车场停好,此时已经是早上7点。顾不上休息,我手忙脚乱地打开后备箱开始整理器材,然后便急急忙忙地向河岸边上走去。此时的Schwabacher’sLanding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我找了一块相对合适的位置架起了三脚架,然后便开始一次次的试验。 日照金山的好戏还没有开始,这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越来越亮,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光线强度已经不再适合拍摄日出。周围两个不认识的中国人已经开始退场,因为他们觉得天已经太亮了,根本无法拍出日出的效果。然而可能是由于这里的位置比较特殊,Schwabacher’sLanding这里的日照金山似乎总是在天已经大亮的时候才开始上演,所以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继续等待。 7点21分,大提顿的群峰接收到了今天太阳的第一次问候,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我在Schwabacher’sLanding的拍摄前后大约持续了40分钟, 之后便收拾好东西回到了车上。 稍事休息,我驾车继续我的旅行。
很多人在制订旅行计划的时候都是因为黄石而捎带脚的来大提顿看一下,毕竟黄石的名气太大了,这一点从两者间的游客量就可以看的出来。 2011年黄石国家公园的游客接待量大约为339万人,而距它仅“一墙之隔“的大提顿国家公园却只有约258万人。不过话说回来,论自然风景,大提顿的景色远比黄石要震撼(当然黄石有它自己的特色),我想凡是来过这里的人们大多都会认同我这一看法。大提顿国家公园的常规浏览可以大致分为东线(North-SouthHwy)和西线(Teton Park Rd) 。两条路线可以组成一条环线,分别以Moose Junction 和Moran Junction 为交汇点。两条路线中,东线本身并不在大提顿国家公园的范围内,这条公路本身也是一条当地的主要公路。然而对于普通自驾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因为角度和距离的关系,东线的景色往往更加震撼与迷人。 尤其是摄影爱好者,大提顿国家公园几乎一半以上的经典拍摄地点都在东线两旁,这其中就包括上面已经提到的Schwabacher’sLanding。我驾车返回公路,继续沿东线从南向北行驶。美国西部的景色总是很大气,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车停在路旁,然后拿起相机想尽可能的记录这眼前的美景。今天的第2个拍摄地点是Cunningham Cabin,这个19世纪的农场小屋位于东线公路的左侧,是目前美国保持最为完好的农场小屋之一, 透过小屋内的窗户看大提顿群峰可以说别有一番滋味。离开CunninghamCabin,我开始在东线公路上游荡,希望能发现点新的东西。这时我注意到前方公路两侧停着很多辆车,顺着人们步行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骏马在群峰的映衬下悠闲地吃着草。把车在路旁停好,我拿起相机向路旁的草丛走去。前面是一个摄影的Workshop,对于摄影我一直是野路子,没正经八百的上过课,所以便在旁边偷偷的听了几句,算是偷师学习了一下。因为知道今未来几天的天气可能会不好,所以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我并不敢做过多的停留,大约15分钟后便匆匆离去了。
车沿东线继续向北行驶,不久便来到了东西两线的交汇点---Moran Junction, 由此向左很快便可以看到大提顿国家公园的入口。上半年在美西南旅行时购买的国家公园年票在这里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从公园入口开车继续前行不到5分钟,便到达了大提顿的另一个经典拍摄地点---OxbowBend Overlook。这里是大提顿一个著名的观赏野生动物的地点, 同时也是所有摄影爱好者的一个必拍地点,是欣赏MtMoran的最佳位置。大提顿的秋景非常有名,每年秋季都会吸引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前往这里拍摄。而OxbowBend Overlook在我眼里可能是最能代表大提顿秋景的一个地点。眼前清澈的湖水,远方MtMoran巨大的身躯,再加上四周已经泛黄的叶子…… 这所有的一切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世界级的风景画卷。有人说这里的最佳拍摄时间是早上,否则便很难再能拍摄到平静的水面。也许是我运气不错,虽然我到达这里的时间已经快接近上午11点, 但湖水依然平静,而我也得到了可能是我本次旅行中效果最好的一张照片。关于大提顿的秋景,在这里再稍微说几句。每年入秋,大提顿国家公园的官方网站都会及时更新公园红叶的信息,如果你想来大提顿看秋景,建议大家注意网站信息的更新。按照多年统计的数据,大提顿秋景的最佳观赏时期是每年9月的第3周。但是由于近年来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加上我本人的亲身感受,我个人认为目前欣赏大提顿秋景的最佳时期基本集中在9月第3周的后半程到第4周的前半程。当然每年的气候不同,以上只是一个参考。我到大提顿时已经进入10月, 对于这里来讲已经进入深秋,绝大部分树叶都已经变黄并开始脱落,虽然一眼看上去还是很漂亮,但大片的黄色未免显得过于单调,而这一点在OxbowBend Overlook则显得更加很明显。从OxbowBend Overlook继续向西是JacksonLake Junction,从这里右转继续向北18英里/29公里便是黄石国家公园,那是后几天将要前往的地方, 而从这里向左便进入了大提顿的西线公路。
其实大提顿本身是一个非常适合户外徒步和登山的国家公园,它的山地资源非常丰富。可惜对于大多数普通游客来说,很多人其实都只是它的外围转悠了一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东西线公路),但却很少有人能走进山里。原本我的这次行程计划了2条单天进山往返的徒步路线,可是由于后来天气不佳以及部分区域林火封山,最后不得不放弃。大提顿的群山位于西线公路一侧,可以说如果你到大提顿是来徒步/登山的,那么西线才是你的最终目的地,而这可能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东线公路并不在公园的规划范围之内的原因。当然对于一般游客,西线的景色可能并不如东线那么大气,很多人也只是开车走上一圈便算到此一游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西线没什么的可看,在西线公路上,JacksonPoint Overlook算是一个不错的摄影地点。 它位于Signal Mountain SummitRoad路上,这条全长5英里/8公里的山路位于西线主要公路的一侧,如果你同我一样是沿东西环线顺时针方向行驶,那么叉路口会出现在车辆左手一侧,反之则相反。 在到达岔路口的时候公路两旁会有提示牌,所以通常不用担心开过了。SignalMountain Summit Road会一直把你带到山顶,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大提顿和Jackson Hole 山谷360度的全景。不过从摄影的角度上说,这里的视角太过平坦,很难得到理想的照片。如果你爱好摄影,其实位于SignalMountain Summit Road公路3/4处的JacksonPoint Overlook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地点。 在你驾车从山脚驶向山顶途中的一个拐角处,你会在路旁看到一块相对宽敞的停车区域,把车停好后从这里走很小一段路便可到达JacksonPoint Overlook。1878年,美国画家兼地质摄影师William Henry Jackson在这个位置上拍摄了一幅著名的大提顿风景照片。如果追求效果,日出时分来到这里拍摄是最佳时间。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把我在大提顿的4个清晨都分给了Schwabacher’s Landing和Oxbow Bend,所以也就导致了我与这里的日出无缘相见。 从Signal Mountain上下来,天空中的云量开始增多,阳光也开始时断时续,我驾车从西线的另一个主要景观点---JennyLake Scenic Drive匆匆而过,并没有作过多的停留,因为我知道未来几天我还会一直在这里。大约下午2点多,我来到了位于Mosse Junction附近的游客中心(VisitorCenter)。 一方面察看未来今天的天气预报,一方面看一看整个公园的介绍。除了文字和模型,游客中心还循环放映介绍大提顿国家公园的视频短片。短片的内容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影片放映结束,银幕与后面的窗帘同时收起,而出现观众面前的场景便是短片中最后一个镜头所显示的画面。对于这样的创意,我不得不感到佩服。
时间还早,但是因为天气已经转阴,我一时间没了去处。考虑了一番,决定驾车回Jackson 镇去转转,顺便买点东西。Jackson镇这个名字在几乎所有黄石/大提顿的游记里兜会被人们提到,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小城镇, 常住人口不到一万,但却可能也是黄石/大提顿周边最大的镇子。美国的小镇给人的感觉很简单,同时也总感觉缺少一些历史氛围,这与英国的小镇有着很大的不同。闲逛之余,我在一家户外店里买了气罐,这在今后几天要用到。美国的汽车燃料虽然便宜,但是户外用的这种小气罐却显然不在这个范围内。一瓶常规尺寸的气罐加上税后差不多要8美金,算下来基本跟英国本地的价格持平。离开Jackson再次回到大提顿国家公园,我把车停在了MosseJunction游客中心的停车场。这是我今天晚上过夜的“宿营地”。这次旅行,考虑到各方面原因,我计划了3个晚上在车上度过。 虽然我在英国有过多次夜晚在车里过夜的经历,不过长途旅行在车上过夜还是第一次。不过还好,SUV的车大,比我在英国睡在两厢的标志308和福特福克斯里要舒服不少。因为知道这几天要降温,我特意带了一条-9度的睡袋以防夜里被冻醒。已经接近傍晚,停车场里的车辆越来越少,我支起炉子开始做饭。做的无非也就是面条/罐头等比较容易做的食物,材料是我昨天在盐湖城超市里买的。饱餐一顿后稍事休息,随后便打开睡袋准备休息,毕竟从伦敦出来到现在,我还没有躺下来好好睡过一觉,该好好休息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