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陈晖
先锋领域:攀岩、攀冰、走遍带、动力绳蹦极
先锋关键词:Free Solo 无保户攀登
陈晖,一个低调又响亮的名字,70年代初生人,网名“灰灰”,又称“扁带灰”,北京人。中国最早一批玩攀岩、攀冰、走遍带的爱好者,同时也是这几个项目中的顶尖级高手。一个热衷于Free Solo攀登以及各种极限运动的传奇人物。
2000年,登山绳刚进入国内不久,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该怎么用时,陈晖开始尝试动力绳蹦极,初次蹦极高度11米。2001年初,当还不知道攀冰这项运动的时候,陈晖Free Solo了北京密云高62米的京都第一瀑。2002年,当攀岩在圈内开始流行,我们刚认识到这是一项很酷的运动的时候,陈晖Free Solo了白河纪念碑。2006年,当我们开始尝试走扁带时,陈晖开创了中国高空走扁带纪录,跨度25米,高度30米,并在未来的几年中不断刷新着这一纪录.......他自己DIY攀岩的各种器材;他曾开发过北京周边众多攀岩、攀冰路线。
在很多人看来,陈晖是一个另类。关于攀爬、关于极限运动,他无可置疑的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
套用一位攀登爱好者对陈晖的描述,“什么叫做高手,高手就是你刚刚开始玩这个的时候,人家就已经达到某一境界,不跟你玩了。”

国内Free Solo第一人陈晖云蒙峡百米瀑[视频]
FREE SOLO“纪念碑”的故事
2002年5月4日,北京密云白河峡谷。近百米高的悬崖如利剑将白河劈开,巍峨的明代长城在山间蜿蜒伸展,两岸峭壁林立,山泉汇成浩荡的激流,大自然的奇异景色令人颇感震撼。在这众多的悬崖绝壁中,有一块岩壁颇为突兀,就那么一块,矗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块孤独的石碑。岩友们把它称作“纪念碑”,攀登者的“纪念碑”。
三个人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纪念碑”走去,打头那人脸庞削瘦、一头长发,昂首阔步向前,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些许紧张和兴奋。不像别的攀登者到这儿来都背着大包小包,他们没有带绳子、没有带安全带、没有带保护垫、没有带……小小的背包里只有一双攀岩鞋和一个粉袋。这三人来到纪念碑脚下,打头那人做了简单的热身,开始换攀岩鞋。
你看现在又起风了,要不改天再来?
是啊,都准备好了?要不再考虑考虑?
恩,准备好了。
你确定买保险了?
他没有答话,双手在粉袋中擦了擦,抬头望着头顶的纪念碑,眼神里投射出一股逼人的专注和坚毅。
朋友知道这次他必爬无疑了,没再说什么劝阻的话。
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一切小心。
接下来的20多分钟的时间里,他的两个朋友看着岩壁上看着一个如猿猴般轻巧的身体窜到纪念碑顶端。
这就是国内民间第一次Free Solo大岩壁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叫陈晖。纪念碑高度50米,攀登难度5.9 ,在陈晖之前估计只有猴子才这么爬纪念碑,人类还是头一次。
在陈晖看来,无保护攀登(Free Solo)是攀登者对自己攀登技巧和心态的考验,不是所有攀登者都可以做到,它需要冷静的心态,严肃认真的态度,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丰富的攀登经验,以及能力的准确掌控。无保护攀登(Free Solo)更能体会到人与岩壁的融合,是一种心态上的极致的挑战,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方式,是一种完美的攀登享受。

陈晖从不缺乏想像力,总能够带来新鲜的玩法
1994年冬天,当你在白河天仙瀑的时候,你会看见一个人从峡谷深处走出来,手里提着一个小包,里面有一条狗皮毯子。问他来干什么,他说想沿着白河转转。从白河上游一路徒步过来,路过的每个峡谷都钻进去看看。他就是陈晖,已经在这冰封的冬季徒步走了好几天了。
据旗云探险的徐晓东说,陈晖应该是民间第一个在他那里买登山绳的个人。时间大约是1998年,那时候绳子巨贵无比。
2000年,陈晖从河北省易县南天门一个自然形成的穿山溶洞的洞顶悬垂下降。我们从一张不太清晰的照片上看到,一个陌生的拱状山梁下面的空洞里,一条细若发丝的绳索上,有一个小小孤独的身影隐约可见。
2004年5月,陈晖开辟了北京最高的攀岩路线“完美心情”。路线长203米,9段,难度5.8~5.11a。后来我们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个孤独的小点在我们从未到达过的地段孤独地攀登。在整个五一的七天假期里,陈晖每天从早晨到夜里很晚呆在岩石上,独自一人进行攀登、清理路线、打bolt等工作,终于完成了这条路线。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令人难以想象,攀登者客栈的德来常常担心他出意外,深夜打着手电去寻找。
多次攀登的积累后,陈晖自己制作了许多用以攀登的器材:岩塞、铝块塞、一次性铜丝塞、角钢hanger。所有见过他的器材的人都对他的设计和做工赞不绝口,但除了陈晖自己以外没有人敢使用它们。
2004年冬天,陈晖为了开发更多的攀冰路线,在白河beginner路线左手边的小山谷的小瀑布上,花费了巨大的力气在那里挂了一条钢丝绳,希望冬天能冻成一个冰柱子。
2005年5月,陈晖和几个朋友重返河北省易县南天门,去完成五年前没有完成的计划。这次他不仅成功地从顶峰凌空而降,还用他自制的吊床在南天门的清风里“飘荡”了一会儿。
2006年,陈晖完成了他的极限三部曲。Free Solo北京密云93米高的天仙瀑;最快时间Free Solo白河纪念碑路线;以及创造Slackline(走扁带)中国第一次记录,跨度25米,高度30米。
热爱自由的陈晖
陈晖说,“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选择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这与我的性格有关。我好奇心很强,天性充满好奇,看到新鲜的东西就想去尝试。喜欢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去做一些事情。”
攀岩、攀冰、滑雪、走扁带、探洞、绳跳……陈晖什么都玩。这几项运动中,他接触最早的还是攀岩。1992年9月,陈晖加入北京市团委组建的北京青年攀岩队,开始接触人工岩壁攀岩运动。从最初的七大古都攀岩馆,到后来的首体、安贞、苹果社区、西单、奥莱……提起京城的人工岩壁,陈晖如数家珍,他可以说见证了攀岩这项运动在中国发展十多年的历史。
提起最初对攀岩的感觉,陈晖说看到在陡直的岩壁上,许多的小洞,扒着这些小洞往上爬,感觉很不错,这就和小时候在山里上蹿下跳掏鸟蛋一样。训练了五年,参加了几次比赛,但陈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种“局限性的、标准化的比赛”。相比技术训练的枯燥,他更喜欢将自己悬在峭壁上琢磨下一个定点应该钉在哪里,手心可以触摸石头的风化松动,目光也要观测天气风向的随时变化。如果垂直可以上升,迂回曲折地前进是不是更练习技术?因为,这不是比赛。没有人掐着秒表在比较你和别人的速度。相比室内竞技,户外攀岩的巨大空间和自在让陈晖找到了更大的舞台。
关于Free Solo
无保护攀登(Free Solo)是攀登上的一个术语,指不使用绳子,不使用任何保护点和保护器械,徒手完成对路线的攀登。
对于攀岩,陈晖追求的不是速度,又或者是达到某一个难度。他追求的是对各种不同的玩法的体验,迷恋在岩壁上身临其境的那种状态,以及攀岩给他的纯粹的快乐。2002年5月,无保护攀登白河岩壁“纪念碑”后,在接受旗云网站采访时他说:“在攀登过程中,心里想的只有攀登,没有其它。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脚之间,几乎没有高度的概念,只有停下来调节体力时才有高度的感觉。这种攀登方式是一种纯粹的毫无杂念的攀登,是一种特殊的攀登享受,感觉比有保护舒服,爬得挺爽”。
大多数人只看到陈晖free solo了。我们没有看到的是,在free solo 之前,他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在岩壁上执着的攀爬。我决定要free solo了,但我是在10年的积累之后才这么干的,陈辉说。
陈晖在品味极限挑战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造者着一个又一个纪录,在不知不觉中,极限运动已经逐渐成为了陈晖的一种生活方式。
大鹏推荐阅读:(这些文字能让你更深入的了解本期嘉宾)
悠闲的冬攀婆缪(西壁新路线)屌丝的第一次登顶记录
第二届万山岛攀岩节 陈晖创中国高空扁带新纪录
国内Free Solo第一人陈晖云蒙峡百米瀑[视频]
攀登高手陈晖教您如何清洗登山攀冰装备
陈晖:登山是一种快乐、幸福的生活方式
满意在高空中的状态 " 扁带灰"陈晖访谈录扁带灰
陈晖:在扁带上漫步[组图]
2006陈晖极限三部曲之一:Free Solo天仙瀑(93米WI3+)
附录:陈晖部分攀登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