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问个问题。。防水的冲锋衣,如果我用毛巾反复在脏的地方擦,会擦去防水性能么? - 户外资料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资料
本人是个菜鸟,新买了一件探路者GORE TEX面料冲锋衣,有个地方弄脏了,如果我用毛巾反复在脏的地方擦,会擦去防水性能么?

另外探路者普通的冲锋衣就在几百元,GORE TEX面料的就要一千多,防水性能真的好很多??营业员说GORE TEX面料的冲锋衣防水等级10000+,可以长时间在暴雨下使用,真有这么猛么。。。。
轻轻的擦拭一下就好了
冲锋衣是有寿命的,根据个人习惯寿命长登不一,爱惜好的,先用中性液润泡一会儿,也可以用软毛刷沾中性洗净液轻擦!有的冲锋衣不可以机洗,擦净后要放阴凉处自然风干,不可曝晒。面料GTX的也有分别的。

如果不是脏的过分,就别管它了,反正再好的防水层也禁不住经常洗

关于冲锋衣

有感于在论坛上不时看到讨论冲锋衣的帖子,在这里也想以一个户外爱好者和消费者的身份,从科学和户外安全的角度出发,尽量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和大家交流一下户外WBW(Waterproof Breathable Windstopper防水透气防风)功能性产品的知识,希望能够对有需要的同学,尤其是户外新人有所帮助,而有说得不对和不周全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赐教。另外,顺应大家的习惯性叫法,我把一部分WBW产品也称为冲锋衣,其实WBW功能性产品应该还包含了鞋、帽、手套、雪套等。

    一、 冲锋衣是什么?户外为什么要穿冲锋衣?南方山地以及雪线以下地区需不需要冲锋衣?

    曾经听到有一位消费者对着商场里卖的冲锋衣感慨:“这么薄的衣服,又不保暖,还卖这么贵!”也曾经听到一位山友说:“高寒地区千万不能出汗,一出汗就危险了!”都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对于普通的消费者,他可能不是一位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他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冲锋衣,他不知道保暖的前提是保持身体干爽,是防止水寒效应和风寒效应,水寒效应是指当环境和衣服潮湿时,水对人体的冷却力较空气高23倍,风寒效应是指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带走,风速越大热量丧失越快,当人处于户外冷环境时,在水寒效应和风寒效应的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失温,失温将导致冻伤或冻死。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当我们在户外冷环境中不幸被雨水淋湿、被融化的雪水渗湿、被自己的汗水濡湿,这时穿再厚的羽绒服也是无济于事了,是丝毫起不到保暖作用的,这时原来起到保暖作用的羽绒服、抓绒衣等衣物变潮湿了以后反倒成为导致人体热量迅速流失的良导体,应赶快除去,换上干燥衣服才对。Stay Dry = Stay Alive!低温环境下,保持干燥才能活命!那么冲锋衣就是这样一位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干燥舒适的功臣,衣服外一切外部环境中呈水滴状态的液态水都会被它阻挡在外,衣服内呈分子状态的汗气水分子又能穿透它蒸发到外面去,同时它还具备了防风功能。所有的WBW功能性产品,包括冲锋衣,所起到的功效就是要切断传导、对流、辐射等户外冷环境中人体热量流失的主要途径。冷环境户外服装的设计应该遵循尽量减少人体热量流失、达到保温效果这样一个原则。而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外部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唯有服装穿着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和控制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户外服装的正确选择,达到户外冷环境衣着的目的:保暖、保护、舒适。当人处于舒适状态时,精神状态、体能状态最佳,户外活动会更安全更快乐更成功。
至于有山友说:“高寒地区千万不能出汗,一出汗就危险了!”个人认为这是理解和表达上有失偏颇。除非你静止不动,否则在户外活动中,都难免要出汗,只是出汗量多少而已,特殊体质的可能除外,咱们就不讨论了。可以说,但凡是户外运动,出汗是难以避免的,正确的应对措施是出了汗以后怎么快速把汗排出去。这就要提到我们在户外冷环境活动时所要遵循的户外冷环境三层穿衣法了。这三层是——
    贴身排汗层:迅速排汗,容易干燥,如COOLMAX或其他化纤材料,在冷环境户外活动时不可穿全棉内衣;
中间保暖层:起到保暖防风作用,如羽绒服、抓绒衣等;
    外层保护层:具有持久的防水防风透气性能,提供对抗外部恶劣环境的保护,使人体保持干爽、舒适、温暖、安全,如一些优良的WBW功能性产品。
还有山友说,下雨了就打雨伞、穿雨衣呗。打雨伞要看你走的是什么路、从事的是什么户外运动(有些路有些运动非要你把双手解放出来不可啊),而且狂风大雨时恐怕也是招架不住;而雨衣,是普通塑料所造,没有一点透气性,会导致外面在下雨,里面也是挥汗如雨。
    还有一些山友说,如果不是上雪山,冲锋衣是可有可无的鸡肋。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质,尤其是一些体质较弱的女驴、户外经验尚欠丰富的新驴,千万不可人云亦云,马虎大意,我们发现,一些失温冻死的案例恰恰不是发生在高海拔雪山之上,这里希望夏子和燕子的悲剧不要再次发生;其次要看你出门在外运气如何,你要有预防天有不测风云的意识,尤其是我们去爬山的,更要预防山地小气候,我自己有两次亲身经历,六七月份在海丰莲花山和船底顶,在山下是晴朗炎热,到了山上,却是大风大雨,被冻得悉索发抖、嘴唇发白,便后悔没带冲锋衣了。我还留意到有一次Michael1054他们在湖南三分石的经历,也是夏天,也是在山腰天气晴朗,到了三分石下面却风云突变,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冰雹砸落,差点导致失温和被电击,如果此时穿着防水透气的服装和鞋,保持内部衣物干燥而不导电,在身体和大地之间形成一层干燥的绝缘体,防止地面电流直接快速传导到身体(我是指雷不是直接击到人身上,而是击在山尖上、石头上、大树上,电流传导到大地的情况下),再配合一些防雷击的应对措施(比如双膝并拢蹲下、离开孤立大树、抛掉身上的金属物品等),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失温和遭电击?另外,我还想提到一点,     在南方山地以及雪线以下地区,也许直接失温冻死的几率不是特别大,但如果在山上遇到低温、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衣着不恰当,造成人体热量流失,体能下降,人这个时候的判断力、平衡能力等各方面状态变差,也可能容易造成跌坠伤亡的后果。有时候看到一些山友在恶劣天气中坠崖身亡的报道,便不免有些感慨,如果把户外风险预想和防范得充分点,准备也做得充分点专业点,即使在路上遇到风雨,也可不慌不乱、从容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而降低狼狈慌乱、失足坠崖的概率。因此,个人认为,在南方山地以及雪线以下地区户外活动,如果你有冲锋衣,还是要带上,遇上恶劣天气比较有保障。在风雨兼程中仍能保持身体干爽舒适,会大大提高户外的安全性;当人保持干爽舒适时,体能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思维清晰,动作敏捷,平衡能力佳,自然会大大降低滑坠跌伤或其他意外发生的可能性。户外就是一个环节影响一个环节的过程,大家不妨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中过程性、可追溯性的意识去对一次户外活动加以控制,必能大大提高户外活动的安全度和成功度。
   
没事的,可以反复擦拭的
经典的防水材料!理论上不会破坏防雨层

这个没问题,毛巾不会损坏衣服的,选什么样的防水性,就看你经常户外的环境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