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方 于 2013-7-26 01:14 编辑
2013年3月10日,张队、梦绕、天马、福哥、大帅、孤驴、三哥、金修、渀渀、老开、买伟、志强、太行红、小民、北方,完成了关爷坪-老树尖-东马磢-杨树洼-二虎窑穿越。
早上到平甸时,张队让车子停下来,到一户农家,拿出自带的推刀为老乡理了发。老乡讲因为村里没有理发店,所以想要理发还得到外地。作为新乡骑行界的老前辈,张队不仅在骑行、驴行探路方面为骑友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还尽自己的所能随时注意为老乡解难,为新乡骑友树立了良好形象,的确令人尊敬。
关爷坪属于山西陵川县,村西南头有一座关公庙,庙门额题“协天大帝”。由于关公的忠义品格很为帝王看重,因此,他们给了关公很多封号,如关圣帝君、关帝君、关帝、协天大帝等。关帝庙有些破败,庙西的路边立有一块修庙捐资功德碑。碑额题“流芳”,碑文为“尝闻作善者降之百祥 积善者必有余庆 是以宇宙之内有修桥补路者 有修盖庙宇者 ???事不可胜数也 吾村中自(?)有关帝圣庙一所 功未完备 众善士不忍坐视 因各捐资财 复修东西看(?)楼四间 山门一(?)间 功程告?因刻石流芳 以垂?不朽云尔”,后面是捐款人名单及捐助数额,立碑日期为大清宣统二年初十日。
从石碑向北,进入南北走向河滩。沿滩西侧山边走,第一个路标是路旁的一座坍塌的石屋。距石屋不远,有山神庙居于高坡。此后逐步拔高,沿小山脊在密林间上行。过一片乱石坡后路已不明显,地上铺着厚厚的槲树落叶,很长时间没人走的样子,人行过后一股陈腐的味道从枯叶浮士中腾起。至石榆林时,前方的骑友已不到路,张队、天马、渀渀等快行到山崖处探路无果,队伍开始下撤。梦娆在来路旁北侧发现一下沟小道,众皆欢喜。下沟后复上行,路呈之字,类白陉古道之72拐。时值早春,性急的野草闲花已耐不住性子。脚下堇菜白花悄绽,在落叶的包围中释放出生命的亮色。夹道山桃花有粉有白,有的还含苞,有的已怒放,粉者如少女脸颊的红晕,白者似新娘披拂的婚纱,含苞者如串串欲燃的鞭炮,怒放者似炸开的灿烂焰火。崖上的侧柏灰装腿去,氤氲着鲜润柔嫩的气息。
行至垭口处,有巨树一株,断墙一道。稍停,左转上山复平切。数处石道窄狭几不能过人,悬空处有树枝铺架。沿乱石拔高,遇石堰,似挡山洪用。右转,地势渐开,天光白亮,至山顶阔处。地面黄沙白砂,绵实坦平。路边数丛照山白,经冬叶半凋,迎春苞待展。远望西北,一屋孤立,乃红岭村。众友拿出各自干粮,补充给养。孤驴老开乃舅甥关系,但两人年岁差别不大,也并不在意辈份尊高下,玩笑随开。此行二人骑摩驴在关爷坪与我们会合后爬山。老开拿出两人共带烧鸡大喊:有驴肉在此,速来品尝。众皆会意喷笑。
岔道口左转数步,有村荒废,此为老树尖。过松林,穿灌丛,遇岔路右行,缓坡慢下,弯道处复遇顶塌石屋,村名曰东马磢。屋前悬钩子蔓生,茎粗刺锐。村西残墙处挂一马蜂窝,蜂去窝空。村南高坡立山神庙。梦娆、三哥等行拜礼,祈求神灵保祐平安。张队与梦娆是黄搭档,每次出行,几乎有张必有梦,两人密切配合,为骑友探索了一条又一条新路。但旅程并不都是平静的,梦娆说如果出行时她走前,必定会遇到蛇之类不好的东西,而如果张队在前就不会有这种情况。梦娆对神灵虔敬,遇庙即拜,也期望神灵给这位可敬的大姐、给各位骑友、驴友更多的庇护。前方山谷处,杨树洼同样村废无人。
过杨树洼,至山巅平台,下临深谷,远望可见平甸。留影后右转,此后再无拔高,开始下山路程,二胡窑天梯或许可从此算起。山谷较陡,需时时扶树留步。至悬崖处无路,回头右转沿山梁找到正道。复遇凌空平台,左转沿石壁下行。路无一处有人工石阶,皆天然坎坡,窄处仅可容足,陡处须借手。悬崖过后是山谷间洪道,乱石满沟,自崖边铺向山下公路旁。驴道时沟边时谷中。踩碎砾跨巨石,小心滑倒,提防摔跌,脚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锻练,既有些沉,又感到充满了力量。山谷西坡山桃花漫山遍野,给沉厚的大山增添了浪漫轻灵的格调。就果实而言,山桃是无法与家桃相比的,但如果就报春早晚而言,山桃则占尽风流,平原上花讯未发,这里已是花事如潮,白居易如果到了这里,或许会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续编。
山底“富民池”绿水满盈,下面的二胡窑村与富民池相隔路相望。人员陆续在村边汇齐。作为此次转山的带路人,张队也是第一次行走此路,但他之前做了半个月的功课。带队按预定计划完成了这次穿越,连准备前半途返回的三哥也跟了上来,为天黑前抵家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并为以后准备走这条线的驴友补充了指路的红布条(主要有张队、金修、卖伟、大帅等拴系),张队快乐又兴奋,高声连笑,声震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