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秘的溶洞,位于神秘的干饭盆-----“旱井”初探 - 吉林 - 8264户外手机版

  吉林
本帖最后由 白山雎鸠 于 2016-1-27 18:45 编辑

      



      一个神秘的溶洞,位于神秘的干饭盆。

      “旱井”,又名“天井”、“天坑”,专业一点的叫法应该叫“地漏”。位于干饭盆边缘,湾沟林业局四平林场小西岔大回转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岗梁东侧,东南有红军洞(http://bbs.8264.com/thread-1560301-1-1.html),西北有天门洞(http://bbs.8264.com/thread-1607265-1-1.html)(http://bbs.8264.com/thread-2341916-1-1.html

),像一个担夫挑着俩头、位于中间,相距十余公里。

      旱井、一个神秘的溶洞,也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溶洞,民间传言这个洞形成年代久远,深不可测,洞套洞、洞连洞,与红军洞、天门洞在地下相连,是干饭盆地下溶洞的天窗,是过去土匪藏宝的地方,土匪藏身在天门洞和红军洞时的通气孔;还传说日本投降时在此留下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数不清的宝藏。这些都是传说罢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据当地放牛采药的老乡讲,这个地方过去没有这个溶洞(旱井,几十年前的一个夏天,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坍塌出一个直径一米多的洞口-----干饭盆“天井”诞生了。

       “旱井”形成后,当地只有常年放牛、放山的几个人知道此洞形成,后来发生的一个事情,才对此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农村集体所有制时,集体放养的一头牛走失,经过寻找发现掉到天井处、卡在洞口,后来去了几个村民用木棍、树干、绳索勉强把这头受了伤牛弄了上来,就地屠宰扒皮,把肉背下了山,全村美美的打了一次牙祭,这个洞才有部分人知道,直至现在、当地也就是那几个人知道此洞,并且都是50几岁的老人。

      据原大阳岔参鹿场王场长描述,大约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一姓凌的半大小子(后来是大阳岔参鹿场职工、据说此人现在在板石烧酒),酒后三人结伴来到天井,用一根绳子下过此洞,升洞时凌小子体重轻爬上来了,另两人困在洞底,凌姓小子回到大阳岔参鹿场求援,大阳岔参鹿场出动职工几十人带上棕绳来到天井,下绳子把井下两人解救上来,在此之后再无人下去过。

     2010年9月10日,白山户外穿越干饭盆,在下探天门洞后由放牛向导指引来到了这里,很感兴趣,随即对这个洞进行了初步了解。当年大家往洞中扔下树干、石头,轰隆隆好一会才听不到、好似很深很深,黑不见底,驴友石海号称胆大,腰系绳索下探两米左右、因没有攀岩探洞的技术和设备,加之有些胆怯了、遂以失败告终。

      多彩生活在GPS上打了个点、准备找机会再探,后来曾两次穿越路过这里,因没有技术和设备,也没有专业人员,没敢再对此洞有什么非分之想。

       2013年7月21日,多彩生活、深蓝、雎鸠“预谋”征服此洞。随即由深蓝约好友辽宁铁岭市的路营、黑龙江牡丹江市的百强,“纠集”刀王雨、紫藤、虫等一行9人于7月27日再次对此洞进行了探索。

      探洞“小分队”一行九人驾车三辆于2013年7月27日早6点在白山市准时出发,经过大约一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干饭盆北入口的大东獾子沟门公路旁,带上全套装备开始穿越,因山高林密、雨季道路泥泞,不到四公里的路程走了大约三小时,加之洞口难寻,11点来到了“坑口”,在做完下探前准备工作后,于11点30分正式下探,路营第一个下洞、深蓝第二,百强断后,第三个下探,他们都是攀岩、探洞、爬冰卧雪的高手,其他人做后勤、保护、留守等工作。3点30结束,历时4小时。

     通过探测、此洞先是垂直下降20多米,直径1米多到两米多,后一个平台,然后斜向西北延续20多米,再垂直十米左右,一块巨石卡在中间,把洞分为三个落口;其中有多个支洞,直径大小不等、长短不一,非常宽敞。洞中栖息蝙蝠,洞内昆虫不多,也没有过多注意,第一平台有部分动物骨骼散落其中,从照片看有牛和狍子的骨骼,没有石笋、钟乳石,没有暗河,这只是初探,将来有机会再进一步探索。


多彩生活绘制的主洞示意图,

支洞没有画出、不是很准,仅供参考


本帖最后由 白山雎鸠 于 2013-8-1 22:39 编辑

2010年那次流产的探洞



进一步期待大鸟明年下洞

当年的照片?     
本帖最后由 白山雎鸠 于 2013-8-2 21:0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白山雎鸠 于 2013-8-1 21:47 编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