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五岭——2013-11-8郴州骑田岭穿越约伴[郴州]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跳动的云 于 2013-11-14 13:02 编辑
相聚五岭之骑田岭穿越作业 http://bbs.8264.com/thread-1948982-1-1.html
又到一年一度的光棍节,光棍节是广东山友们重视的节日,光棍节上山并非想保留光棍的身份,而是希望保持这份活力和纯真,还有那些年我们光棍节在山上的精彩故事,呵呵。光棍节走五岭是我们的传统,最近几年我们先后远征了湘桂交界的都庞岭、粤湘赣三省交界的大庾岭 、桂湘交界的越城岭、湘桂粤三省交界的萌渚岭,今年我们再续前缘去完成五岭之终结篇——湘粤交界的骑田岭。本活动属于两天负重探路活动,约伴人没走过此线路,存在迷路、错路可能性,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能、经验和理念谨慎参加,具体细节在活动群中讨论。以下约伴帖引用多位前人资料,在此感谢你们的付出。
一、线路介绍
南岭山脉起自云南云岭,东入贵州为苗岭,再经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而东入大海,其间大小山岭不计其数,其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五条交通要道,也是当年秦军进攻岭南的主要路线, 因此南岭又称为五岭。五岭位于广西、湖南、广东、江西四省边界,是一组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簇,宛如一道屏障阻挡北方寒流南下,寒冬时节五岭南北景象迥然不同,有所谓“南枝向暖北枝寒”,岭北梅花刚开,岭南桃花已凋谢,气候差异颇大。五岭还是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横亘在湘桂、湘粤、赣粤之间,向东延伸至闽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近代毛主席的《长征 七律》中名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名扬天下。
骑田岭为五岭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南部的郴州市宜章县境内,秦代称作阳山,汉晋以来又有上岭山、黄箱山、腊岭、桂阳岭、客岭山、黄岑山、折岭等名。骑田岭主峰为二尖峰,主要由花岗岩构成,海拔1654米,为湘江支流耒水和北江西源武水的分水岭。
二、活动主题
亲近自然,探索山野,以山会友。
三、行程计划
Day0 周五:晚19:00在广州车陂南地铁站C出口上车,去湖南郴州市章宜县桃源村露营,车程约360km、5小时。
Day1 周六:早07:00从桃源村出发,负重穿越,登二尖峰(1654),穿越到骑田岭(1510),天黑前露营。
Day2 周日:早07:00从营地出发,从骑田岭林场下山,集体FB后回广州。
下撤路线:1)寺山坪水库 2)矿场 3)龙村
周边景点:1)小东江 2)高椅岭
(本次活动参考KK的线路图,非常感谢!)

四、活动级别
较强
五、活动性质
AA制(包括风险AA,户外有风险参加需谨慎,风险自担,提醒购买户外保险。)
六、活动费用
所有费用(包括租车费、油费
、路费、FB费用等),人均约280元。
七、报名须知
认同AA户外活动基本理念,有团队精神和安全意识,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吃苦耐劳,听从安排,顾全大局,不叽叽歪歪,无强烈个性,能够照顾好自己,主动前后衔接。请认真阅读约伴帖,做好充分准备。欢迎尊重山野、乐观互助的朴素山友,不欢迎快驴、自大驴、个性驴、固执驴、冒险驴、FB驴。限16人,不扩招。
八、装备要求
个人:登山包、登山鞋、帐蓬、睡袋(5度左右)、雨衣、遮阳帽、头灯(必带)、对讲(有的请带上)、小 dao、哨子、手套(必带)、登山杖、毛巾、备用衣服、个人药品(必带)、水、功能饮料、食物(两早餐、两午餐、一晚餐)、应急食品等。公共:地图、指北针、绳索、公共药品、炉锅气等。
九、免责申明
此同行徒步行为非任何商业活动或行为,非任何组织活动或行为,不涉及任何盈利,不产生任何费用,此同行纯属个人行为,各自对自己负责。本帖内容仅供参考,其他人在本帖或按照本帖资料约伴同行或组织活动与本人无关,任何其他人利用本帖内容而产生的行为或结果与本人无关。本次活动线路全程山路,可能需要走夜路,没有义工照顾,请务必相约同行,严重反对独行,慎重提醒可能遇到以下危险,请慎重考虑后参加本次活动。若本次活动引起任何法律纠纷由出发地法院审理。
1、交通意外;
2、被人打劫;
3、突发疾病;
4、遭遇各种身体伤害;
5、被物体击中;
6、碰伤或扭伤;
7、溺水;
8、蛇咬;
9、滑坠;
10、迷路引起各种伤害;
11、其他不可预见伤害。
十、联系方式
对讲频率:438.000(备用409.850)
约伴手机:确认后悄悄话提供
后方联络:品味孤独
活动Q群:117930946(确认后请入群讨论,口令--骑田岭)
十一、天气预报
章宜:http://www.weather.com.cn/html/weather/101250504.shtml
去年光棍节活动回顾:
五岭逶迤——2012-11-9
贺州萌渚岭穿越约伴
http://bbs.8264.com/thread-1459133-1-1.html
激情岁月——2012-11-9光棍节贺州萌渚岭作业及攻略
http://bbs.8264.com/thread-1475509-1-1.html
本帖最后由 跳动的云 于 2013-11-5 18:53 编辑
行车路线:


PS:
1)走清连高速更近,但路况较差。
2)向当地人打听,最快是从良田镇下高速,从廖家湾转进芙蓉乡。
本帖最后由 跳动的云 于 2013-11-5 17:33 编辑
规划路线:

分析:
1)从桃源村的照片看出,桃源村上二尖峰有成熟路。
2)二尖峰下到机耕路垭口(约1100)找路上骑田岭是关键,否则绕行寺山坪和将军庙海拔将下降到370。
3)寺山坪是较好的下撤路线。
4)龙村为较好的下山点,离S324很近。
5)该区域多条水系,建议人均3L水,途上应该有溪水可补。
本帖最后由 跳动的云 于 2013-10-28 18:04 编辑
目前收集到有参考性的攻略如下。
一、xkenry 2010-4-16~18 骑田岭-二尖峰穿越
天气情况:17日多云,雷阵雨转小雨;18日多云,阵雨,有雾。
计划实施:完成龙村-骑田岭-将军庙-平头岭-寺山坪-二尖峰-清水江-桃源村的活动线路。
行程记录:
4/16
19:30 招行大厦出发。因部分同学迟到,出发时间推迟了半小时。
4/17
1:00 抵达宜章县,消夜。
3:00 到达大溪村附近扎营。
8:30 由龙村民族小学上山。
9:10 到达黄寨坪,村子已搬空。
10:45 到达一矿场盘山道,右上骑田岭,左下麻田。
11:30 登顶骑田岭,午餐。
12:05 重新出发,沿骑田岭西北主山脊前进,希望能找到向北下山的道路。
12:35 在山脊上遇到雷雨,快速下降到树林中。
12:45 一路过来,并未发现计划中通向骑田岭北垭口的道路,因山势陡峭、植被茂密且天气原因,不敢贸然开路,只能沿主山脊继续向东。
13:00 往前走,路况开始变差,有道路的痕迹,但密林灌木缠身,雨势时大时小,行进速度缓慢。
14:00 在竹林中偏离了原来依稀可见的小路,沿小溪谷开路而行。
14:20 重新回到山脊,再次发现小路痕迹。沿山脊而行,两侧是下切极深的峡谷,隔峡谷相望的两边山脊上是落差达上百米的峭壁。可以想象,我们行走的山脊应该也是同样的景象。
15:00 到达一处大石头,前方路径突然湮灭,往下探路无结果。
15:15 根据地势,否定了开路下溪谷沿溪谷出山的想法,要求退回重新找路。这时小伦发现北侧峡谷对面的山腰上有明显小路,更坚定了我寻找相通小路而不是贸然开路的决心。
15:40 所有人分头寻找,小伦和竹子传来好消息,找到下峡谷的小路。
16:20 跨过小溪,路况渐好。
17:00 到达将军庙,沿土路下山。
18:10 队伍全部下撤到平头岭,在一处工棚扎营。雨越下越大,大家再次忽悠着“是爬山还是下撤”这个无聊的话题。
4/18
7:00 起床,雨停了,可见零星阳光和云海。
9:00 出发。三名队友不上山,其余七人轻装上阵。
10:00 通向寺山坪水库的机耕路虽然漫长,但景色却相当不错。悬崖、飞瀑,还有雨后郁郁葱葱的树林。
10:30 到达水库前三岔路口,转入西向机耕路往二尖峰南垭口。
11:55 到达垭口,午餐。
13:00 沿伐木道寻得山路入口。
13:30 到达一废弃矿场工棚,山脊近在咫尺。
14:10 登顶二尖峰,可惜风大雾大,看不到任何风景。
14:35 向北下山到山坳处。
14:45 登顶卫峰。
15:25 下到清水江垭口。因某人对某人思念甚切,全队放弃登平头寨,由清水江下山。
16:30 到达桃源村,返程。
安全报告:
1、山脊高处遇雷阵雨,快速下降避雷。
2、雨后路滑,有队友一路摔交,令人颇为担心。
活动小结:
1、在活动中未发现骑田岭主山脊通向骑田岭北垭口的道路,由骑田岭顶峰向北经过骑田岭北垭口、无名高点到达二尖峰南垭口是否可行不得而知。
2、骑田岭西山脊人迹罕至,特别是后半段地势复杂,500米距离内并排着4、5列山脊和支山脊,山脊两边是大片裸露的花岗岩峭壁,不可贸然下切。
3、二尖峰线路成熟,到清水江后仍可穿越至平头寨,由芙蓉村下山后再到仰天湖游玩,应该是一条相当不错的线路,就是漫长的机耕路相当无聊。
二、随风GG 2010-10-4~5 骑田岭登顶
D1
天气情况:山脚雾气大,随着海拔上升,雾气消散,午后阳光强烈,傍晚气温下降,山顶风大而冷。
徒步线路:宜章县东塘镇煤炭监测站——龙村——行树岭——黄寨坪——竹叶山——骑田岭
轨迹分析:
1、西南方向行进,东塘镇煤炭监测站(HB297.5米)至龙村(HB531.5米)的路线为机耕路,龙村至行树岭(HB438.8米)再走一段机耕路后,从旁边的水泥路东北方向开始上山,走伐木道可到黄寨坪(709.5米)。黄寨坪为几座荒废、无人居住的泥土屋。再往前走几步经过竹林到达竹叶山(873.2米),穿过竹林,继续走伐木道。行树岭的村民家可补充山泉水,另外山顶HB 528.9米的山顶孤松处也有水管流出来的山泉可补水,竹叶山过了有道溪谷也可以补水。
2、走伐木道到一HB1064米的三岔路口,正确路线应该是往左切,走山腰小路前行,我们当时误走上切路到了HB1350米的山顶,遇到峭壁原路返回。
3、继续走伐木道前行,可遇到一处溪谷,此为上山登顶前最后一处补水点,过溪谷补水后沿着伐木山林路上山到HB1138.9米开始进入灌木丛,沿着灌木丛下的山脊小路可登顶骑田岭顶峰(HB1479.9米),花时间大约1小时。灌木丛比较浓密,记得戴帽子、戴手套和穿长袖衣服,防止刮伤。
D2
天气情况:早起风大有晨雾,可见四周山形,太阳升起,气温升高,约25度。
徒步线路:骑田岭——竹叶山——黄寨坪——行树岭——龙村
轨迹分析:
1、沿着骑田岭顶峰山脊小路探路往西北方向行进,从HB1422.7米处切到山谷找水,下降到HB1299.1米处溪谷找到水源,然后右切沿着溪谷而下,在HB1268米遇到峭壁阻路,切回到东北山脊,重新回到HB1422.7米处,后沿路返回,走伐木道、经过竹叶山、黄寨坪、行树岭、走水泥路返回龙村,走机耕路坐车返宜章县城。
2、HB1268米上切山脊线尽是浓密灌木丛,无明显路径,得开路前行。
3、沿路返回走伐木道较陡,下降较多,小心摔倒滚落下山。记得戴护膝和用登山杖保护膝盖。黄泥路雨天湿滑难行。
三、wzboy79 2013-6-12 二尖峰穿越
告公田——大江边——寺山坪水库——大山里——二尖峰——卫峰——清水江
意外之一:本来预计A点到寺山坪水库有公里,开车直接到达,结果这条路是黄泥机耕路,一般小车和面包都难以通过,只好从告公田就下车起步。
意外之二:实际在未到水库之前从B点有一条向左的岔路(如虚线所示)可以很轻松通到山谷的机耕路,但计划中未准备这条路线,在水库的当地人提醒我们去二尖峰应当返回走另一条路,当时也未引起重视,错过了唯一的纠正机会
意外之三:右侧环水库的小路非常艰难,推进缓慢,耽误了很多时间,到C点错过切到山谷机耕路预设路线的路口,因强切路线不明,所以改变路线为更明确的大山里方向登顶。
从大山里登顶有两条路线,一是直接从小路一直登顶,这条路岔路多容易迷路;二是沿矿工路线到达一个又一个的工棚,最终从最后一个工棚沿小路登顶。因为时间原因,我们选择了第二条登顶路线,前半程走矿工路枯燥但很顺利,目睹了开矿对山体和水源的破坏,从最后一个工棚登顶的路线很艰难,没有找到小路(后登顶后看到有小路通上),从一坡度稍缓的地方强登至据二尖峰30米处。
后面路线是山脊线,非常美,也很轻松,时间原因,按原来准备的第二方案从清水江撤出。
教训总结:
1、任何未知的路线都不能大意,哪怕是预估很简单的线路,意外无处不在
2、这次绳索放在车上,第二天,第三天都有需要使用绳索保护的地方,今后绳索必带,指定专人背负
3、完善医药箱,指定专人背负
4、除等高线地图外,还应当准备离线的卫图随时对比,这次在寻找大王寨下山路口的判读上卫图起了很大作用;相反在寻找骑田岭正确登山路口时,因没有及时对比卫图,导致错过。
本帖最后由 跳动的云 于 2013-10-20 23:24 编辑
怀念每一个光棍节同行的山友,有的现在仍然经常同行,有的现在比较少见到,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都是亲密的山友。
“五岭穿越”系列活动:
1)2010-11-11都庞岭主峰湖南道县韭菜岭(2009.3)
队友:跳动的云、园帅、小玉米、沈蓝、TWM、闪钻、tsangwai(燃烧)、老山古、路小雨、koube、老邓,共11人。
2)2011-11-11大庚岭主峰画眉山(1581)、次峰万时山(又名范水山1559)
队友:跳动的云、广东逍遥子、daizc、
凤凰山*、老岑、也爱徒步、wuyou、莫 言、zoumin、沙丁鱼MM、elfin、陪着你、若如若,共13人。
本帖最后由 跳动的云 于 2013-10-20 23:25 编辑
3)2012-8-11越城岭主峰广西兴安猫儿山(华南之巅2141.5)、次峰广西全州真宝顶(2123)
队友:跳动的云、居.士、伪证0、pa108、剑崎、油挞、也爱徒步、pergola、Kingloong、TerenceLu、雷雨670、可乐雪碧、疯之女、44896191、静湖2012,共15人。
4)2012-11-9
萌渚岭主峰山马塘顶(1787.3米)、桂东第一峰马鞍山(1844米)。
队友:迎面来风、闪钻、破牛、伪证、wentufei242、mozach、kylenet、东篱子、阿雨.、背包的狼、跳动的云、天蝎蝴蝶201108、河马1591、碧海情天心蓝、路小雨、银闪闪,共16人。
五岭
"所谓五岭,史书记载互有出入,综合《广州记》、《南康记》、《舆:地志》、《水经注》诸家所说,五岭的具体位置是:
大庾岭,在今江西省西南角的大庾县南境,与广东省南雄县接壤,为粤赣交通要道,秦时的横浦关即在此岭之上。
都庞岭,在今湖南省兰山县南和广东省连县之北,而不是今日位于广西灌阳和湖南江永之间的都庞岭。秦时的湟溪关即在此岭之上,亦为 由湖入粤之道。
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和宣章县之间,为湘粤通道,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
萌渚岭,在今湖南省江华县和广西贺县、钟山二县之北,为由湘入桂之道。
越城岭,在今广西兴安县之北,为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这里还有兴安县严关和秦城遗址。
可见,五岭的位置都在南岭山脉一线之上,南岭山脉起自云南云岭,东入贵州为苗岭,再东经两广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边界而东达于海,其间大小山岭不计其数,史书单举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这与秦军的进军路线有关。"(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天然屏障,五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五岭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古代的统治者总是利用五岭作为划分行政区界的地物标志,所以五岭也是诸省区的边缘。 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称作岭南,主要是指广东、广西地区。
多数人能从地图上找到五岭中的三个——越城岭、都庞岭和大庾岭。可是骑田岭和萌渚岭,往往被人忽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吴海涛收集了中国近百年的地理教材。据他提供的资料,19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体中国地理》对五岭有所介绍,“自越城岭而东,横障南境,与两广分界。最著者曰萌渚岭、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又东与大庾岭相续,即所谓五岭也。”而1935年,某中学地理教材第八章名为“岭南山地”,对五岭描述得更加详细:“南岭山脉蔓延数千里,随地异名……南北交通,非限于曲似羊肠之河道,即为崎岖升降之山路,其艰难险阻,盖可想见。” 此外,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还曾在《长征 七律》中提到过,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都知道,红军走过的地方都充满了艰难险阻,也就更加可见五岭的巍峨,气势的磅礴。
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开始在1934年,他们不可能看过1935年的教科书。但这些描述可以大致代表在那个年代,受过地理教育的人可能了解到的五岭。“五岭”,“南岭”,“岭南”,“山地”,“山脉”——其中,这五个名词交替出现,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五岭即南岭,这是相对于秦岭来讲的。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也被称为“北岭”。这不仅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也因为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这一点广为人知,而五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界线——虽然也很重要,却往往被人忽视。在唐代,“岭南道”是当时全国十“道”之一, 管辖“南岭”之南的两广区域。迄今为止,“岭南”依然代表着这片土地,并滋生出别具一格的岭南文化。另外,五岭不是山脉,它没有统一的走向,只是一片“破碎的山地”。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塑造了贾府大观园,并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入主潇湘馆。潇水、湘水均发源于五岭,“潇湘夜雨”——所以,不知曹雪芹是否暗示着林黛玉有流不完的泪水。五岭山地雨量丰沛,发源了不少名川。北坡除潇湘两江,还有资水上源夫夷水、湘水支流春陵水和耒水,以及与贡水合成赣江的章水。而南坡河流更多,发源了桂江、贺江、连江、武水、浈江……
虽然五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但是此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分水界线,史上互相掠水现象屡有发生。古往今来,人们利用这些不明显的、有时只是个缓丘的分水岭,开凿了数条山道,从而水陆联运,沟通岭南两广与“岭北”的湘、赣。由唐朝张九龄建议并主持开凿的梅关古驿道正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它辟山成谷,很快成为中原沟通岭南的要道。
上梅关之前,大余县委宣传部的彭承礼告诉我:“早在秦代,大余就是始皇帝南征的要道。汉代庾姓兄弟到这里筑城防守,大庾岭亦因此得名。从前章水航运非常繁忙,中原南运的货物从我们这里上岸,经梅关,下广东,接着利用浈江航运,十分便捷。”
沿323国道从大余去南雄距离只有40公里,这条路开通以后,梅关古驿道彻底成了风景。我们步行过梅关。现仍完好保存的8公里山道很好走,而且景色优美。跨过梅关,即进入广东,的确是非常轻松、便捷的山道。
可惜红军长征没有走过这条路。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根据和广东军阀陈济棠达成的协议——尽量不进入广东——红军刚到南雄境内的油山,即刻北上翻越大庾岭回到江西境内,而后经崇义、聂都到广东北部长江镇、城口镇借路北上。只有没参加长征的陈毅、项英留下来,在油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他们在梅岭留下了足迹和诗篇。
当年收集的五岭资料,如今大多数已经亲自去体验过,地形、地貌、风景、民俗已经深藏于脑海中,永远会记得一起行走五岭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