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在囧途——朝拜贡嘎之旅(高清视频)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声明:第一次在本坛发帖,别对我要求太高。另外,本人没有啥文凭,自然就没文化、没水平,大虾些多指教!
中了“墨汁”的毒,迷恋川西贡嘎山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选美中国”,贡嘎山位居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二,甚至连珠峰也排在了她的身后。专家评语“蜀山之王不仅是一个称谓,它用身躯调节风雨滋润大地”。“美丽得让人感觉到空气都凝固了。”《中国国家地理》这样形容贡嘎。这是什么概念?我无法想象。但我真正迷恋上贡嘎山,则是在三年前中了深圳磨房驴友“墨汁”拍的两张经典照片(见图1)的毒。
当看到蓝天下那矗立云间的雪峰直刺苍穹,那峭壁小径上背着大包的旅者站在云海之上眺望山尖,顿时,我被折服了,从此一心只想会一会那令世人兴叹的贡嘎神山,亲身体验站在云端的感觉。都说愿望与现实只有一步之遥,我跨出了这一步,终于达成所愿。

(夕照金山)

(向往神山)
【图1】图片来源:http://www.doyouhike.net/forum/photo/60405,0,0,0.html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0:33 编辑
为了保障出行,努力做功课
早在几个月前,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贡嘎的资料,看了很多帖子 ,对贡嘎的方方面面也就了解了不少。对于穿越,虽然不能说是胸有成竹了,但也可以在实际穿越时酌情调整方案,对后续的行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关于穿越贡嘎西坡,蚂蜂窝网发布了第二版攻略(见图2), 我也从谷歌地图截取了当地的卫星画面(见图3),还从中国科学数据中心的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下载了当地的高程数据,制作了等高距为100米的等高线图(见图4),标注了一些标志点和可能行走的路线以供参考。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2:57 编辑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2:57 编辑



【图2】 图片来源
http://www.mafengwo.cn/gonglve/mdd-sc-0-0-0.html#list
原图像素:2481×3508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0:46 编辑

【图3】卫星地图 原图像素:7520×11832

【图4】等高线图 等高距为100米 原图像素:2048×2832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3 16:05 编辑
行程记录
D1:(9月29日)垫江-重庆
垫江30日直达成都的早班车票早已售罄,我下午从车站售票处返回后紧急收包、购买30日凌晨重庆至成都东站的火车票,欲乘坐最后一班车赶到重庆。由于时间紧,赶公交车容易迟到,带着大包小包的,出租车也都不停靠,后来勉强挤上一部出租车,我主动给20元车费才让司机承认中途停靠一下再送我去客运中心。晚7点,末班车驶入高速公路,到重庆汽车北站后,又转地铁去火车北站。在站前广场好不容易挨到12点前,进到候车大厅。由于临时改变计划提前出发,手机也快没电了,只好关机。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0:50 编辑
D2:(9月30日)重庆-成都-石棉-康定
在候车厅碰到一些去贡嘎的驴友,闲聊中得知,他们是从外省坐飞机到重庆,再转火车去成都,我开玩笑说,还是重庆人民热情啊,机票折扣都要低得多。看着前面的列车一趟趟晚点,我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我们所乘坐的列车晚点2小时28分钟(列车出发时致歉广播确定的时间)]。夜深了,我也倦了,靠在背包上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列车果真晚点,便起来洗漱了,顺便也洗了头发,然后就在大厅里四处转转。大多数的人都急着赶上列车,总是早早去排队候车,好像排到后面就上不了车一样。我拿起相机对凌晨仍坚守在大厅候车的人群随意拍了几张照片,其中一张照片因为有一位美眉的衣着鲜亮,被后来看照片的人认定为焦点(见图5)。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列车到达成都东站。我用移动电源给手机补充了一点电量,立即给十四打电话确定集合路线。 通过乘坐地铁来到火车北站,就近去吃了一顿价格贵质量差的午餐,然后赶到约定地点等队伍,这时我才发现,火车晚点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毕竟等火车比等人舒坦得多。等候了半小时左右,全队人马陆续到齐,相互介绍了网名,联系了包车司机,乘车去接同车的另一队驴友。司机担心走天全会堵车,走高速绕道石棉,再去康定。本来想在石棉吃晚饭的,无奈另一队急着赶路,无意用餐,只得挨饿继续前行。大约10点过,我们实在饿得不行了,就让司机在一个小镇上找了一家饭馆停车,点了一桌菜填饱肚皮,走得慢还拿出自带的纯粮食酒来给大家品尝。酒足饭饱之后继续赶路,快到12点时赶到康定住进了一家旅店。

【图5】 重庆火车北站候车厅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0:54 编辑
D3:(10月1日)康定-采石场-电站-格西草原-两岔河
康定的早晨,凉意十足,大伙都添加了衣服。早餐过后,去往附近的农贸市场采购高压锅、粮食、蔬菜、水果、菜板等公用生活物资和个人路餐。我们还准备了长筒形塑料薄膜套在背包外面防雨,用回收的编织袋套在薄膜外面防刺。一切准备妥当已是中午,立即包车前往老榆林向导家,交了定金后再包车往前赶了一小段路。本来从康定包车过来是120的车费,在向导拉姆家无故再增加一辆车拉包,再算了一次两辆车的费用,从康定过来这360的费用似乎有点冤。由于跟拉姆定的马匹数量不够,出发前加定了一马帮,所以我们全程有2个马夫7匹马。
下午1点半,我们在靠近采石场的地方开始轻装徒步。初入河谷,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大家纷纷穿戴好雨衣,唯独我凭一身冲锋衣裤冒雨前行。河水清澈无污染,自前方奔流而来,这让初到川西的俩妹纸甚是欣喜,大家的相机也开始忙碌起来。其实纵观全程,开始这一段的风景还真不咋滴,而后经过的红石滩,却因为雾气太重,也显得没那么震撼(见图6)。
傍晚时分,在马帮的安排下,我们在一处缓坡扎营。早到的马帮在一大石块下面燃起了篝火,煤气灶安放在旁边烧水煮饭。老天爷这个时候也开始下起雪来,给我们带来了小小的不便。孤星的帐篷由于多年征战,已经不防雨了,他只好和我挤一挤。花了一上午采购的生活物资品种繁多,这一顿晚餐自然就吃得很丰盛、很美味。


【图6】迷雾中的风景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0:56 编辑
D4:(10月2日)两岔河-下日乌切-上日乌切-日乌切垭口-莫溪沟
今天大伙都起了个早,早餐后拔营不久就路过两岔河营地,过河到左岸沿有马蹄印的泥泞道路上行,路上的积雪也越来越厚了。遭遇雨雾天气,还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了。在一处有岔路的地方,稍作休息,补充能量,马帮随后赶上来给我们确定了方向。沿途能看到一些驴友的营地,我已辨不清哪点才是下日乌切营地了。再往前,碰到数以百计的驴友和马匹迎面过来,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知难而退了,不同的人说法就不一样,有人说垭口积雪深及腰部,有人说遮过大腿,大家是出于安全考虑才决定下撤的,还有一小撮人说是因为高反而下撤的。走在后面的男队长十四也担心起来,让马夫小文骑马追上我们,传达让我们集体下撤的决定。这时大伙都不服输,不愿轻信道听途说的传言,决定走到确实不能走的地方再下撤,在等到十四后,有人提议举手表决,我说10人以下的队伍,队长算两票,结果8比2,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坚持。这8个人里边,我只看到初到高海拔地区的山东小伙(小虎)有些勉强。
一直走着,我不知什么时候过的下日乌切营地,在爬过一个陡坡后,来到了上日乌切营地。如果天气好的话,傍晚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小贡嘎夕照金山的美景(见图7)。可是在浓雾下,我不但看不到神山,还不敢贸然去找过河的路,只得乖乖的交了过河的钱,按马夫四郎指引的方向继续向前。在营地尾部,已是下午4点钟,队伍开始清点人数。再次向马帮核实是否可以过垭口,他们说当天还能过,后面就说不准了,预计翻垭口的时间为3小时。于是多数人不希望梦想在明天以失败告终,毅然决定走点夜路也要翻过日乌切垭口。殊不知坡度太陡,大家又都是强弩之末,不一会便拉开了距离。十四骑马跟马帮走了,走得慢和微笑的鱼走在前面,孤星和小虎明显掉队了。我等了一会,和孤星对上话,得知他俩需要马匹的救助,我便上行,希望早点向马夫四郎传达信息。不一会便遇上从垭口下来的一个马帮,我给他说明情况,请他帮忙。他当时就把我批评了一通,说我们这么晚了怎么不在上日乌切扎营,现在翻垭口天就要黑了,气温会陡降,装备又全部过垭口了,失温会造成生命危险什么的。经过沟通,他并没有像之前的一个马帮那样,要小虎他们每人500一匹马,而说了一个还可以接受的价格,300送到垭口。可惜他只有3匹马,前面还有熊猫和女队长两位女士,虽然她俩都坚持自己爬上去,我还是以生命安全为由劝熊猫骑马走了。没过几分钟,四郎跟一个马帮下来了,这个大叔跟四郎熟识,所以他只要200的价格,可女队长杨小妮却仍要体验徒步翻垭口的过程。别了马帮,四郎陪我俩上行。这个时候我的体力明显比小妮好,我踩着一尺多深的雪,另辟路径去了崖边,侥幸在这鬼天气里见到了美丽的冰湖,以及攀登小贡嘎山的勇士们扎在湖边的3顶帐篷。由于今天我把相机放进了大包里,只得用手机拍照片,我那烂手机的效果确实差劲,拍来怎么都看不清那帐篷的所在(见图8)。顷刻间,云海升腾,冰湖淹没在云雾之中。而后我又回归正常路线,和小妮一起走,小妮在四郎的搀扶下,走得依然很吃力。快到垭口时,夜幕降临,下起了大雪,却意外的见到骑马下来的芦溪,这让小妮的坚持功亏一篑。马帮的几番游说之下,我们按照四郎的授意骑马到垭口下,虽然几分钟却每人花了100个大洋。下马之处离垭口只有十几米远,非常陡峭。不知气温降到了多少度,我感觉太冻了,立即把轻装包里的羽绒服加在了身上。霎时电闪雷鸣,直径近一公分的冰雹哗啦啦的砸下来,隔着羽绒服、冲锋衣、布帽三层防护,仍像头部在做按摩一样。踩下脚印的雪窝里,几秒钟就盛满了小汤圆一样的冰雹。在海拔4938的日乌切垭口上,完全没了以往驴友要秀一把的劲头,在四郎的带领下,没那么担惊受怕就很不错了。


【图7】 图片来源:http://www.xici.net/d155837303.htm
本帖最后由 星萌工作室 于 2013-10-24 10:59 编辑
【图8】勒多漫因冰川和冰湖
过了垭口一路陡坡下行,四郎也不知道小文把营地选在哪,虽然冰雹一会就停了,我们仍然一路迎着雪花快跑,急切盼望找到前方的营地。 多次问四郎还有多远才到,他总是快了吧,我四下望去,看不到一点灯光,还是觉得营地很遥远。四郎拉着小妮跑在前头,我和芦溪也不顾坡路凹凸,不管积雪厚薄,沿着四郎走过的方向奔走。芦溪有些跟不上了,叫四郎慢些走。小妮在四郎的搀扶下似乎是如鱼得水,回头传经道,两个人拉在一起走稳当些。于是我和芦溪拽着手,在对方失稳时稍有帮助,走得也就更大胆一些。虽然抬头望天是漆黑一片,但是夜幕下的雪地还依稀可辨。我开头灯走了一小段,虽然脚下的路看得更真切一些,但让四郎有些迷失大的方向,他赶紧让我灭了灯,摸黑前行。这时的我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停地赶路。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小山坡的背面出现了光束,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以为营地就在那边,我就打开头灯向那边发信号,示意我们也到了。两路人马相互靠近,会师了才发现,走得慢、孤星、小虎、熊猫眼四人也还没赶到营地,赶了这么久的夜路,正在迷茫之际。队伍壮大了,大伙的心情轻松了些,一路嘘寒问暖,信步向前。熊猫说,要不是小虎在垭口上把衣服脱给她穿的话,估计她已经失温了。
好像没多久吧,我们也赶到了营地。原来马夫小文和先到的十四、微笑的鱼已然安寝,营地并未留有灯光,所以让我们找得如此辛苦。十四后来说,我们到营地时已经是8点45了。大家的背包散乱滴摆放在雪地上,各自找包找营地,虽然饥寒交迫,却疲倦得只想早点躺到帐篷里,就让饥饿感随风飘散吧。小妮、芦溪以及四郎都混帐去了。走得慢是强驴,扎营之后就到河边去烧开水。孤星和小虎帮熊猫搭好帐篷后,准备搭设我的三人帐一起混了,哪知我手脚冻得快要失去知觉不便操作,只是支撑外帐作天幕,孤星搭了一会没支撑起来,还是让我克服困难,亲自搭设。由于帐篷杆过长时间摆放在雪地上,连接处被雪冻住了,其中一节在关键时刻脆断了。我的帐篷不给力了,无奈之下只得把小虎的双人帐支起来。气温还在下降,我没等孤星和小虎搭设好,就把我的帐篷扔在一边,带着睡袋混帐去了。钻进睡袋之后,我没有说一句话,虽然几分钟就睡着了,但夜里经常醒来,睡得个腰酸背痛的。后来才知道,四郎的帐篷也在今晚睡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