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天堂,就去雨崩——走出个不一样的雨崩小环线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本帖最后由 喜三石 于 2013-12-12 08:41 编辑

        2013年11月24日早7点47分30秒,金色的阳光洒在卡瓦格博的山顶上。霞光初上,日月同辉,飞来寺观景台上的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发出“哇”的一声,然后周围就沉寂了下来。那一刻,仿佛时间都停滞了,不知过了多久,周围才响起卡擦卡擦的快门声。

    很多人在丽江看天气,雨则不动,晴则前往,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其实一年四季,云雾都绕在卡瓦格博山顶,当地人也极少能看到它云开雾散的一刻。但只要你看过它的真面目,你就会被它征服,你甚至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你看到的景象,语言在它面前是如此的乏力,这就是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梅里雪山的最高峰,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成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达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本帖最后由 喜三石 于 2013-12-12 09:04 编辑

    第一日 2013年10月21日 初识雨崩

    神山在我们心中只是一个海拔高度,但在藏民心中却是一种信仰。我们不应该取笑他们,如果你也有机会近距离的目睹卡瓦格博日照金顶,你也会成为卡瓦格博的信徒。——喜三石

    飞来寺其实并不是一座寺,他只是一个地方,而且是有机会目睹梅里十三峰全景的地方。为了看上一眼卡瓦格博的日照金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这里,渐渐的就形成了一大片客栈聚集区。

    与所有心怀期待的人一样,我们一行人早上六点半就早早地起床赶到了飞来寺观景台。秋季的日出时间是早上七点至七点半之间,此时室外的气温只有摄氏三四度,但这挡不住大家对卡瓦格博的热情,只是很多人默默地穿上了羽绒大衣。观景台上站满了人,人们手持长枪短炮,对准了卡瓦格博。传说有机会看到日照金顶的人会好运一辈子,也许这就是大家对他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吧。

    但神山毕竟是神山,著名登山家王石也说过,卡瓦格博“常年云雾缭绕,不管专程前往还是路过(不下十次),难睹其尊容。一次例外,云雾的幕布拉开,只是持续没有五秒钟又合上了”。可见目睹卡瓦格博真容的困难程度。今天的卡瓦格博也始终隐藏在一大团浓浓的白色云雾中,近处还不时地有乌云急速掠过,让人心中沉甸甸的,因为这意味着见到日照金顶的几率很小很小。再看东方,也有一片云彩遮天蔽日,让日出的时间延后了不少。

    等待总是漫长的,百无聊赖之时,人们很有默契的朝向卡瓦博格深情呼喊,似乎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感动卡瓦格博,但直到太阳高挂,他始终也没有露出真颜。人们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包括我在内。直到领队告诉我们在雨崩看到日照金顶的几率很大,我们才重新燃起希望。所以,我们是满怀期待之情进入雨崩的。

        今天本来的行程计划是早上八点钟出发到西当温泉,但由于早上看日出耽误了时间,再加上队伍里有一位女队友轻度高反去了医务室打针,从飞来寺出发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多钟。

    当司机林清告诉我们说从飞来寺开车到西当村需要两个小时时间时,我很不屑,并用手指了指远处山脚下的小村子,说:“那里不就是西当村了吗!”林清则用一种更不屑的语气跟我说:“是啊,但我们走着瞧吧。”当汽车开上国道,我发现悬在路上的指示牌显示“前方下坡29公里”的时候,我心想这次一定是林清弄错了,这一路下坡,溜车一个小时也能溜到吧。但不多久我就发现,这条下坡路依山而建,旁边就是悬崖,悬崖下就是水流湍急的澜沧江,以至于坐在前排副驾驶位的那位女孩子一路都捂着眼睛不敢看前方的道路,因为前方视野的右侧,就是几百米高的悬崖。

    路随山势蜿蜒而行,车速必须控制地极慢,因为在小心行驶的同时还要注意对面随时的来车,一些急弯处不得不长按喇叭,以提示对面来车。就这样,到达西当温泉时已近上午十一点钟。站在西当村回望飞来寺,只见飞来寺远远的悬在山巅之上,那么近,但实际又那么远。

    大队伍在西当温泉停车场集合出发的时间刚刚好是上午十一点整。西当温泉作为雨崩徒步路线的起点,汇集了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其中有驴友,有摄友,更多的是徒步经验并不丰富的新驴,所以起点附近租马、租驴的生意很火爆。虽然价格对我来说有些高的离谱(起点到南宗垭口的价格是235元,到雨崩村的价格是305元),但选择乘马的游客仍然是络绎不绝。

    西当温泉的海拔高度是2650米,南宗垭口的海拔高度是3800米,也就是说西当线进雨崩需要爬升的海拔高度将近1200米。虽说雨崩景区仍然保留了原始面貌,但毕竟是已经处于半开发状态的景区,徒步道路人流穿梭,只要不是在半夜攀登,根本不存在迷路的可能性。西当温泉到南宗垭口前有两个休息点,每个休息点间隔1.5到2个小时路程,休息点可以补充食物和水,只是价格稍贵,所以基本不用担心沿途的饮食补水问题。南宗垭口过后5分钟平路到达第三个休息点,之后全程下坡路,1-1.5个小时路程抵达上雨崩村。

    很多人建议走西当线可以数着垃圾桶前进,数到第105个垃圾桶就到达南宗垭口。但是垃圾桶都位于适合驴马行走的“大路”两侧,山里还有很多适合步行斜插的陡坡路,走这些路能节省不少时间,所以数垃圾桶不见得是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这种陡坡斜插的徒步方法,原本需要步行五个小时的路程,我仅用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

    过第三个休息站后,数电线杆编号前行是很有效的方法,数到第147号电线杆,就到达了上雨崩村。只是西当线一路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多数人都会流连于这里如仙境般的风景,哪里还有心思对着枯燥无味的电线杆子玩数数游戏。

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蜂下五子峰脚下,分为上雨崩村和下雨崩村,西当线进雨崩首先看到的是下雨崩村,但首先到达的却是上雨崩村。

    那里的美无法用语言形容,晨曦、傍晚抑或某一时刻的云雾飘渺,都会让你有恍若仙境之感。一路行去,看群山排列着涌到眼前,在大地上踩踏出岁月深深的沟壑;看澜沧江奔腾而去,冲刷着历史的烟云。雪山之巅,风雪弥漫,掩藏着通往天堂的秘径,亘古的冰雪悄无声息的消融,洗净凡事尘埃。森林里斑斓的色调,灿烂燃烧了整个世界,透过树林缝隙洒下的斑驳阳光,轻轻抚摸着那些匍匐在地的老树,一圈一圈清点着岁月的年轮。如果把傲立天宇的梅里雪山看作是一尊无比巨大的佛像,那么炊烟袅袅的雨崩村恰好就像佛像脚下的香台,日夜向神山致以敬意。

    雨崩还是个充满和谐氛围的村子,商业化并没有改变村民质朴的性格,这里的人热情、和蔼,每次问路都会耐心的为你指路。这里似乎也是家畜的天堂,驴、马、猪很悠闲的在街上闲逛,他们有权去到村子里的任何角落,甚至有权在路上随地大小便,有句话说的好,“没踩过几坨屎,都不算到过雨崩。”

本帖最后由 喜三石 于 2013-12-12 09:00 编辑

此处无文字,只看图!
本帖最后由 喜三石 于 2013-12-12 09:00 编辑



好喜欢雪山!多上精美照片!

很漂亮,坐等全帖.

雨崩,我一定要去!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