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之恋----2013.3.2登云明山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初春之恋----



2013.3.2
登云明山


    回来好几天了,琐事缠身,一直静不下心来写东西。夜深人静,终于可以静下来了,完成作业,写写感触吧。写写心境也好,历程也罢,哪怕是个流水账呢,只为记录曾经走过的路,写下曾经经过的事儿。经年以后,走不动了,爬不动了,拿出来看看,或许是件不坏的事情。

    由于周六的时间安排一直不确定,犹豫中到周四晚上才确定[color=rgb(0, 0, 0) !important]登山。确定登山的电话放下没多久,就听得窗外的风声四起。风,意味着[color=rgb(0, 0, 0) !important]东营的春天来了。周五在一天的大风中度过,心下嘀咕,周六会是什么样的天气登山呢?艳阳高照最好,当然,体验一次风中登山也别有一番滋味吧。

    清晨在打断了好梦中到来,睁眼先看了一下手表,糟糕!八点了?!这不是爽约失信吗?迅速冲到窗边拉开窗帘一看,天好黑啊。怎么回事儿?抓起手机一看,三点半,立马晕了。迷糊中不知道那个时间是对的,打12117问一下吧,刚才一响[color=rgb(0, 0, 0) !important]北京时间三点三十分零八秒。哎,石头落地,接着睡吧。

    行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悄开始。看着窗外一点点地泛白,看着天边一点点升起的红日,远处的枯枝剪影在红日的映衬下,展现出灰白与嫣红映衬对比的美丽。抓起相机想记录下这瞬间的妩美,可惜卡片机啊,无法在运动中记录完美。但这美,印在了心里。

    伴随着木头人广谱口音的一路讲解,一路调侃,老布鞋和喜来乐的一路搞怪,轻松中不知不觉来到了进山的路口。整理好行装,进山。

    晚上没睡好,有些疲惫,云明山就在困意扰人的慵懒中一点点地收入视线。也好,拿着相机,拍着照,溜达着,赏着景,享受一个没有压力的驴程吧。

    村口,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站在在屋檐下,一口一口地给孩子喂着饭,和煦的阳光映衬出母爱的柔美。不远处崭新的乒乓球台显示着全民健身的普及,但却与周围的环境那么的不搭调,另类。随处可见的不规则但却错落有致的石头建筑处处展示着小山村的原始与古朴。其实想想,我们这群身着异服出现在这古朴怡然的小山村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驴友们不也是另类吗?两种时空的冲击。

    在村口转悠了一会儿,拍了几张照片。错落有致、高低有序的民居,曲径通幽的乡间胡同,两个坐在“实施四德工程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标语下闲聊的老妇,半山腰上简单独立的“雅居”,随处可见的树木枯柴,无不向我们这群闯入山里的驴客展示着古老乡村浑然天成的美丽与魅力。

    曲折,陡峭的登山小路,没多久就用自己的魔力给了包括我在内的部分新驴们一个下马威。再难也得上啊,才刚开始呢,登山就是体力和心力的挑战,也是山与人的较量。要么山在你脚下,要么你在山脚下。

    气喘嘘嘘地爬到一个小小的休息地的时候,忽听得附近木头人的对讲机里传来呼救的声音。仔细一问才知道有个驴友因为喝酒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心脏突感不适,眼前发黑,被收队给收到山下了,需要人帮忙救援。木头人赶紧放下[color=rgb(0, 0, 0) !important]背包冲下山去。没多一会儿,另外两个强驴也被木头人叫下山去了,算了一下,前后一共下去五个人。心为这位驴友揪了起来。安全比驴行更重要!随身携带简单必备的急救药品也是个好的习惯。

    一行人带着对驴友的挂念,继续前行。一路上大家走走停停,相互拍照着,相互声援着,攀过一个又一个巨石陡壁,友情就这样在时间的推移里,在时空的转换中慢慢升温。

    终于到了山顶,回头看看脚下的路,脚下的山,刚才爬山的痛苦已经在身后,曾经带给我们古朴美丽的小山村已经掩映在谷底,只看见红的檐顶在树枝阳光的掩映与照耀下若隐若现。这就是登山,你可以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远近、高低、大小等巨大反差带来的视觉与心灵的冲击。而这种冲击会带给你无限的感悟。这也是我喜欢登山的原因之一。

    很快,我们这几个悠悠然拍着照,聊着天,享受式登山的驴伴儿就落在了最后。向远处的大山望去,最远的已经在超越我们两个山头的地方忽隐忽现啦。驴行的队伍战线彻底拉开了。我和浮萍姐姐,老布鞋走在队伍的最后,成了正经八百的收队。浮萍姐姐的欢快的笑声和老布鞋深沉略感沙哑而又慢条斯理的男低音成了一路的主旋律。而一路的每个故事,每个插曲,给原本惬意的旅程更增添了值得回味、值得珍藏的友谊。

    忽想起昨儿那一天一夜的大风,抬头看看天,阳光灿烂,一丝风都没有,真是难得的好天!走在山脊上,到处都有金黄的茅草,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谁说我只是小草,小草亦有小草的魅力!

    一路的山登下来,我们这几个人组成的小分队,翻越了我们脚下的每一个山头,记不得到底有多少个啦,只记得,一个一个又一个,翻完了还有,反正就是到不了头。(后来经拉风的专业及权威认证,一共攀登了38个山头。)记得路上有个驴友(好像是芋头他爸)说,登山就是这样,没有回头路,上来了就得自己下去,没得选。所以我喜欢登山,因为这是对自己的挑战,对耐力和极限的挑战。说的太对了!

    下山的路上,有一段是漫山棕黄的落叶,软软地踩在落叶上面,听着沙沙唰唰的声音,童心大起。干脆不走山路了,直接顺着山坡坐着就滑了下来,顺着树叶坡欢笑着滑下的感觉,真的又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候,想想幸福和开心其实就这么简单。


    山会继续爬下去,路会继续走下去,这份执着与坚持,会指引我们攀越心中的那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山就在那里,山就在心里。山恋,恋山。


    插曲一:我和老布鞋,乌龙茶一起走在队伍的最后面闲谈聊天的时候,碰到一棵树紧挨着狭窄的小路长着,遮挡了部分前进的道路。乌龙茶从容走过,我抓着树枝小心路过,习惯性地说了句:小心树枝啊。刚过去没几步,忽听得身后扑通一声,接着就传来了老布鞋那经典而又低沉的声音,“啊。。。。。。哎呦。。。。。。哈哈哈。。。。。。”我和乌龙茶同时回过头来一看,身后的老布鞋正趴在地上与大山热烈地拥抱和亲吻,等老布鞋慢条斯理地转过身来之后,看着他满嘴的泥草,我反正笑得肚子疼直不起腰啦。老布鞋就这样在我们俩的大笑中慢条斯理地讲着刚才的瞬间,“地上有根横着的树枝,我先是一脚踩住,然后另一脚就把自己绊倒了。”哈哈大笑中安慰着老布鞋,“你应该感到高兴啊,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跟山之女神这么近距离接触啊,更何况是拥抱亲吻喽,还是你幸运!”

    插曲二:终于下了山,大家热热闹闹地照完了集体照,内急,赶紧去卫生间,到了门口一看,没有门把手了,门也锁了,咋办,从包里找出家里的钥匙,弯腰低头捣腾了一下,居然就打开了,正好被一个驴友看见,还笑着说“溜门撬锁啊”。门刚打开,秋水就过来了。出门的时候,悲催的事情发生了,很自然地拧着里面的门把手,我跟秋水痛苦地发现,门从里面是无论如何都打不开的。晕!咋办,找人吧,可我这里只有木头人的电话,他还在山里没出来,而秋水那也只有她的驴伴的电话,可她的手机没电了。唉。。。。。。还好里面有个双重的空心砖,搬过来放在窗户底下,爬到窗户边上冲着外面大喊“有人吗?”看着三三两两远去的背影,我们俩发现,没人能听见我们的声音了。好不容易秋水的手机打开了,查到了号码,可慌乱之下我俩居然就没记住那号码。郁闷之下,她的手机比较给力,终于又开了一次机,终于在瞬间的自动关机之前记住了号码,用我的手机打了出去。唉,得救了。耶!



本次总计行程15.7公里山地,下山平路未列入计算,实际山地为14.3公里,总计[color=rgb(0, 0, 0) !important]穿越38个山头,最快时速10公里/小时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