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 长生寺.探秘白龙洞探线练腿之行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出行时间:清明假日 5 号一天,实际2天
天气情况:8-25° 天气良好
出行方式:公交班车加包车,轻装行.
出行目的:徒步,登山,活动筋骨,练腿
      摸索,探寻,周边地区原始新线。
      根据线路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综合,依据线路难度,强度等情况对线路进行多层次组合。
出行人数:三人 当地人 1 人
线路性质:由发起人组织自发探路 AA约伴行。

      自从上次马踏古道,四幅眼脑山和随后双峡双沟成功探索户外新线路,归来之后,已经将近两年没有出来活动啦,期间经历了一番内心复杂的心路历程,装备也已发霉,逐渐时间想我发出了召唤之手,天气已经转暖,也该出去活动活动了,由于好长时间没有出行,估计体能已下降很多,先找一天轻装线路练练腿,白龙洞线路被提上日程,这也是一个计划将近两年的线路,一旦惦记和思考那条线路,就要想法把它搞定,既然决定下来马上就作准备,和上次探线结识的当地人牛村长电话联系好后,就和我的探线老搭档雪狼商量出行事宜,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出发了,等待出行是一种甜蜜的煎熬,不过内心还算平静,这就是户外锻炼人的心里素质的一种结果。4月5号凌晨4点半早早起床背上装备5点出门到路上搭的5元到火车站等齐雪狼后坐上公交班车直奔林州,当我们三个人转车8点半来到一个景区门口时,牛村长早已在那等候我们,简单寒暄后,我们一行4人开始踏上征程,先过一个景区后,我们向长生寺进发,半路上,汇璋法师把我们领到长生寺,据法师介绍,长生寺建于两千多年的汉代,历经四次修复,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寺中一棵5,6百年的扭筋松柏非常独特,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大师又拿出脖子上带的佛珠让我们观看,中间是一颗舍利子非常珍贵,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大师讲大甲子年8月15或端午节能看到佛教传说中的极乐世界,是否真如他所说,便不得而知,不过这足以让我们称奇了,由于还要赶路10点半,我们告别法师上路了,由于久未出行,体能确实下降不少,走起上升山路,有点气喘嘘嘘,牛村长在前面带路,我们三人紧随其后,走的时间长了,便拉开了一定距离,看来我们还得多锻炼啊,翻过几座山头,又走过几道山梁。下午13:30我们翻过一个平缓崖口后,向下走到一个平台外,开始寻找白龙洞方位,由于牛村长也没有去过,所以不知道确切位置在哪里,只知道在这附近,牛村长拿起来电话向去过的邻村村支书打听,由于周围地形无明显标志,我在旁边看的出来,他们沟通也很困难,二次电话沟通我们开始找路,环顾左右地形,我认为白龙洞位置应该在左上方接近山顶位置,牛村长也同意了我的分析,让我们在原处等候,等有了消息喊我们上去,等了很长时间,牛村长找到了,便喊我们上去,此时我们心情非常兴奋,立即向上走去,还好路不是十分艰险,稍后便与牛村长会合后,便向洞口走去,到跟前后十分失望,这是一个米吧深的无名小洞,看来并不是传说中的白龙洞,牛村长叹气到,让我们到洞的下方等候片刻。片刻之后,牛村长探洞回来了,又发现一个洞口,据无名洞左下方20分钟左右的步行路程,但路程艰险又不知道是不是白龙洞,想另寻他路再去探索究竟。我便说:别去了,估计也不是,应该到无名洞的右上方接近山顶的地方再去探寻一下。牛村长分析后,便让我们原地休息,他再去无名洞的右上方探洞去了,时间过的很快,又因为在山腰接近山顶的地方休息,身上逐渐感觉有些凉了,本来计划一天的路程,还想着当天赶回去,由于时间的不允许,我们三人就喊牛村长 :“如果还没找到洞口就算了,快回来吧,准备下山,等以后有了充足的时间再来探寻也可以。” 牛村长由于探洞心切,只是迎合了一下,便又寻洞去了。又过了好长时间,我们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听到牛村长大喊:“找到了,你们快上来。”我们竟然忘却了寒冷,很快精力又十分充沛,纷纷沿着满是荆棘的山路向上走去,路还是那么的难走,但想到传说的中的白龙洞,也不觉的十分的艰苦,很快便来到了洞前与牛村长会合。当见到牛村长时,他信誓旦旦说:“这会估计不会错,肯定就是白龙洞了。”回想两个小时之前,我们三人还想着放弃寻洞,就在我们马上准备放弃的时候,如果不是牛村长的执着,这回可算是真的前功尽弃了。我们便在洞口小摆宴席,好好感谢了一下牛村长。修整片刻后,我们带上了各自的探洞工具,向洞里进发。白龙洞不愧为天然洞穴,真是太美了,石钟乳,形态各异,尽是大自然的手笔,令人赞赞称奇,那一刻真的感觉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我们也只是匆匆的过客而已。哪一刻,我完全溶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白龙洞大约100深,有的地方比较狭窄,走到尽头后,我们原路返回,探洞大约用了1个小时。恋恋往返之后,我建议沿洞口上方的荆棘小路向上走。大约还有100多米就到山顶了,到山顶再找路下山,这样比较捷径,也符合我尽量不走回头路的出行思维,凭我的感觉,这条路应该能走通,牛村长说:“上面的路不好走,不知道能不能走通,还是顺原路返回比较好走,路好走,也比熟悉。”现在是下午5点了,时间也已经不多了,“好,我们就原路返回吧”,5点8分我们开始返回,没想到用了15分钟就返回到了第一次休息等待的地方,此时5点23分,天不早了,我们马上继续赶路,经过今天最后一次上升下降徒步两个小时的行走,7点35分,我们一行4人到了山底,来到牛村长的妹妹家。牛村长的妹妹早就准备好了晚餐,这里民风淳朴,为人厚道,热情,善良,让我们十分感动,吃罢晚饭,我们三个来到牛村长家,这已是我第二次来。晚上8点半我们开始了简单的FB酒会,喝到尽兴时,我们又各自表演了节目,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到凌晨了,然后开始休息,第二天用过早餐,有去了村后天然大舞台和村前的抗日纪念馆,参观完后,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牛村长,踏上返回的路程。再见!牛村长,我们还会再来,因为我们登山而建立的深厚友情,还有拟议中的其他新线路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开发。相信下次与你同行会更精彩,谢谢!

出行感受!
      此次出行我们三人感觉不虚此行,毕竟我们在牛村张带路下走了一条户外从来没有人走过的新线路,成功开发出了周边地区的原始经典户外新线路,这次探路获得圆满成功了,离不开牛村长带路和探路。对此行积极参加者蓝雨和探线老搭档雪狼默契配合。发起人才圆满完成了这次探路踩线活动,在此表示感谢!
      成功探秘白龙洞后,也引发我的一些思考,如何保护当地资源和环境,使人类地质遗产文化免遭破坏,确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开发与保护应该并重。

     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写作能力困顿,水平有限,敬请谅解!
本帖最后由 半仙 于 2009-4-20 22:54 编辑


香客进寺院,如身体有什么不适在山底下捡块石头,如左半身又什么不适,放在左肩膀上,然之则相反,心诚则灵,可医好身病!

汇璋法师今年 83 水了,看上去没有实际岁数那么大,一天能走120里山路不在话下,早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曾在过五台山与峨眉山
,他的祖师曾给毛主席算过卦 , 83 41 就是他的祖师算出来的。

扭筋松柏比较独特,法师说在五台和峨眉山都没有见过,树龄已又5,6百 年的历史了。
本帖最后由 半仙 于 2009-4-20 23:51 编辑

大师的佛珠中有一颗舍利子,非常珍贵,据说在大甲子年的端午或8.15能看到佛教宣称的极乐世界,是否真如他所说,不得而知!

牛村长,当地名人,曾多次上过报纸,与共和国同龄,曾一心想带领山民致富,我们给他建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种植,养殖,旅游三个方面结合思考,带领山民致富,上次探线偶然结识,他可以说是当地的 地理通 ,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
我的探路线路正是在他的大力帮助下,才得以圆满成功开发出来,虽然他不知道城里人登山对他来说是什么概念,但绝对称得上是一名登山爱好者,成年与山为舞,练就了他一身好体能和耐力,他也希望我能给他好好宣传一下他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

白龙洞的传说:
     白獾银洞徐静安,一处风景,一处景观大多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和传说,真是也罢,附会也罢,其实这并不重要了,相传山民徐静安在山地理干农活,突然看见不远处一富有灵性的獾隐现出没,随后悄悄的跟在它身后,由于附近缺水,白獾到洞里喝水,休息去了,顺着踪迹山民发现了山洞,至于为什么叫白龙洞我想与白獾有关,白獾进的洞,于是山民叫它作白龙洞了,上次探路时,知道了这个故事,以为是近期发现的。
这次探洞时发现白龙洞,洞左边立有一块石碑,经仔细辨认,认出“咸丰四年”这几个字,如此推算发现白龙大概已经又二三百年的历史了。白龙洞,洞深100来米左右,洞的尽头左方还有一个小洞比较狭窄人不能通过,不知通向何处,洞的中间地段又水,但不很深需要涉足通过,洞中钟乳石,型态各异,形象逼真,保存基本完好,又很好的开发和保护价值,但愿这里不要遭到人为的破坏。
本帖最后由 半仙 于 2009-4-21 00:04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半仙 于 2009-4-21 00:08 编辑

抽空总算交上了作业

在此对操盘手多次帮助上传发表表示感谢!!!!!!!!!!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