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旅游小百科(组图)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清流旅游小百科(组图)
一, 清流县简介
  清流县为福建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九龙溪上游,北纬25°48'~26°21',东经116°38'~117。清流是福建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自隋唐始,北方各地移民陆续迁入与土著居民融合,形成客家人聚居地。全县辖5镇10乡。2003年末,户籍人口14.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9万人。通行闽客方言清宁话县人民政府驻龙津镇,全县辖5个镇、8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李家乡、里田乡。
  地理位置
  清流县地处九龙溪上游。九龙溪流贯境内。年降水量1771.3毫米,年均气温17.9℃。名胜古迹有余朋东坑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和沙芜狐狸洞福建古文化遗址,为省内主要文物保护单
二,名胜古迹
中华客家祖山文化园
  台山位于清流县西南长校镇境内,属武夷山脉分支,主峰海拔1060米。此山拥有圆通寺、醉峰寺、翠峰寺、福源寺、定光寺五座庙宇,由此构成海西中部最大的寺庙群。近年来,为展示客家风土人情,缅怀先民南迁,为增进海内外客家乡亲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客家人了解清流,让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并使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清流县全力挖掘客家文化和古拂文化资源,将广博的客家文化,独特的地方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新建高45.99米的露天定光古佛铜像、客家文化广场、定光圣殿,把灵台山打造成海西中部客家文化休闲旅游名山和佛教名山。灵台山以其悠久的客家渊源和深厚的客家文化积淀,被誉为“客家祖山”和“客家发源地”。与宁化客家祖地、长汀母亲河、永定土楼合称客家文化代表的“一河一地一山一楼”文化圈。
  灵台山客家文化城是福建省客家祖地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以客家历史源流为序,以反映客家历史文化、定光古佛文化和清流人文景观为重点,着力打造两大园区:其一是以客家民俗风情为载体,打造客家民俗活动区。其二是以客家人崇拜、信仰的定光佛为核心,打造客家人的朝圣区。该项目已于2007年动工,由龙岩客商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3亿元,分三期投入,将建设成为集朝宗朝圣、祭祀庆典、文博展览、民俗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成功举办了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会灵台朝圣仪式。
清流县温泉生态休闲度假区

  清流地热资源丰富,且类型发育齐全,有冷泉、低温泉、中温泉、中高温泉和高温泉,医疗热矿水类型有氡泉、重碳酸氢钠泉、硫磺泉、硅泉、热泉等。其中马排村月汤温泉水温63℃,日出水量1000吨;高赖温泉的出水温度最高达90℃以上,是全省197处温泉中的最高温温泉,日出水量达1200吨。2006年9月,通过省国土资源厅专家评审,成为我省第一个以温泉为主题的省级地质公园。
  清流温泉生态休闲度假区项目被列为省重点推进旅游建设项目,位于嵩口镇高赖村和嵩溪镇元山村,由“天芳悦潭”温泉度假村、北斗山景区及兵工厂遗址开发三部分构成。该项目占地约2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8亿。“天芳悦潭”温泉度假村总占地面积12万多平方米,集温泉疗养、餐饮住宿、娱乐健身、生态观光等旅游项目于一体,是一个以世界级的温泉资源为依托,按照东南亚风情模式打造的超大型温泉度假村。项目涵括国际五星级大型温泉酒店、福建省唯一省级地质公园、特色温泉餐厅、大型水上嘉年华,户外温泉拓展训练基地等多项特色产品,建设成为闽西北独一无二的温泉旅游胜地,目前已投资2亿元,完成景区内整体搬迁项目的搬迁工作;“天芳悦潭”温泉度假村游客接待中心完成装修,可投入使用,完成温泉管道铺设,月汤客栈餐饮楼已进入装修阶段;员工宿舍楼已投入使用;正抓紧露天泡池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施工建设;四星级温泉大酒店已完成主体建设,正进行装修;五星级温泉宾馆地质钻探已完成,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一期工程已对外试营业,正积级筹办首届中国(清流)温泉文化旅游节。
赖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赖坊乡,位于清流县城东南约58公里,下辖赖安、赖武、官坊、南山等八个行政村,面积约140平方公里,近10000人口。余(朋)李(田)公路横贯全境。村庄大多座落于大丰山北麓的低山丘陵及文昌溪两岸的河岸谷地上,是清流县传统的农业耕作区,盛产稻米、花生、柱、木、果、茶等农副产品。其中赖武、赖安村是乡政府所在地,现行政区划虽然是两个行政村,但历代以来赖坊既是两村的统称。2008年12月,赖坊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赖坊现存古街区面积15000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是福建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村落。赖坊古村落的价值在于如下几方面:
  1、构成明清时期客家村落骨架的街巷,水网系统布局完整、保存完好,至今仍是格局整个村庄条块的界限。
  2、古村落内,各类古建筑按功用有序分布,交通、商贸、学校、城门、山寨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和宫庙祠堂、祖屋、民居等各建筑单元,不仅保存完整,大多至今仍在发挥着它的社会功用,堪称古代闽西客家建筑的“活化石”。
  3、作为组成客家古村落的各个建筑单元,样式多样化,既有围屋式典型客家宅院,还有府第式、碉楼式、棚屋式和吊脚楼式等各式建筑模式。林林种种,集客家建筑之大成,可称之为客家村落建筑样式的博物馆。
  4、各建筑单元外表风格素朴,但装饰手段及技法多样化,以木雕、砖雕、石雕等为主的“三雕”艺术,图案设计精到,技法娴熟,功力遒劲,其内容和形式表现着赖坊人朴素而独到的美学意趣和理想愿景。另外,灰塑、壁画、彩绘等装饰手段亦有突出表现。他们与“三雕”艺术一起,共同构成赖坊古民居装饰艺术的长廊。
  5、赖坊古村落的选址及整体布局,体现着客家先民以人为本,和谐万物,崇山敬水,天人合一的朴素人生观和价值观。村庄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理特点,由山前阶地至河岸谷地,房舍依序排开,山环水护,后山林木葱茏,前溪水流青碧,整座村庄坐落于碧野清溪之上。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
  6、赖坊古村落内,生活着以赖姓为主的三千多村民,这些赖氏后裔继承着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如“狮龙会”、“火把节”、“摆五方”等,绚丽而神秘,狂热而怪异,体现了客家人守正、至理而又炽热果敢的文化特质。
清流旧居

  清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最早的21个组成县份之一,清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也是著名诗词《如梦令·元旦》诞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清流是屏卫中央苏区的“东方堡垒”,全县有2万7千多人参加了革命斗争,有6000多人参加了工农红军,其中4000多人牺牲或失踪,当时为支援革命战争或因战争损失的财物更是不计其数。全国解放后,全县共有11个乡镇被评定为革命老区乡镇,72个村被评为革命老区基点村,是个一片红的县。
  1930年1月,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闽西苏区和入闽红军主力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朱德和根据红四军总前委的决定,分别率领红四军四个主力纵队从上杭驻地出发,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分路回师赣南,转战江西。1月9日,朱德率红军一、三、四纵队由连城先期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鰲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等地进抵里田的渔沧峡,在渔沧峡口的锅蒙山消灭了妄图阻止红军前进的敌地方保卫团马鸿兴部600余人,顺利挺进宁化。1月14日,率红二纵队由连城姑田进入清流的余家畲,抵沙芜洞口宿营。翌日,经余朋、芹溪、桐坑抵林畲,驻扎在林畲的塘堀村。尔后再由林畲出发,经归化的盖洋等地进入宁化,出安远西越武夷山进入江西。红军所到之处,沿途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点燃了清流人民革命的星星之火。此后的斗争形势更加快速地发展,1931年7月和12月,先后成立了县级苏维埃政府和中共清流县委,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清流便已纳入中央苏区的版图。
  清流苏区是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身践行土地革命理论之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100多位我党我军重要人物曾亲身在清流苏区生活和战斗过,这其中就包括了领袖;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林彪、罗荣桓等。因此可以说明清流苏区既是众多革命先辈实践崇高理想的重要基地,又是一片浸染了烈士鲜血的红土地,还是诸多我党我军重要人物成长的摇篮。我县先后有6000多名清流儿女参加红军、2万多人参加革命活动,在斗争中,共有4000多人牺牲或失踪,但在册烈士仅有200多名,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成了无名英雄。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对清流人民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和反攻倒算,全县因此被毁灭的村庄达40个,绝户301户,被杀193人,被打或被迫逃往他乡2500多人,被焚毁房屋1840间,土地荒芜1万多亩,被抢夺或毁坏的农资财物更是不计其数。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清流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史迹,这也为后来的革命传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和财富。
  清流县红军标语遗址项目包含旧居、红军医院、红军夜校、红军标语遗址等项目。
清流县九龙湖

  溶洞群瀑布、峡谷、岛屿与原始森林是该风景区的特色,景区规划总面积为7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水质清洌,湖心神龟岛面积近300亩,对面的白马山中遍布熔岩称九龙洞群,洞内钟乳石星罗棋布,千姿百态,惟妙惟肖。1988年至年,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考古学家在这里挖掘了一系列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化石,把福建的人类活动历史向前推进了一万多年,经中国科学院认定:九龙洞群为“古人类活动遗址”。这里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台湾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左镇人”同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是自古闽台同根同祖的实证;洞外古木苍郁,古藤缠绕,天趣盎然,清新怡人,如此广阔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观光、休憩度假场所。看莽莽林海苍翠欲滴,林中野花遍地,好一派“入山无处不花枝”的诗情画意。
  风光如昼的百里平湖――九龙湖是1975年蓄水安砂水库所形成,数十米深的水底,淹没着史称“闽水第一奇
  险”的九龙十八滩。现在山青水绿,轻舟过镜,险象早已消失,风平浪静,景色迷人,颇似瑞士法国之间的莱芒湖,人称“东方莱芒湖”。湖内港湾众多,生物多样,以溶洞群瀑布、峡谷、岛屿与原始森林为特色,水出深山,清可照影,蓝若碧草,深幽莫测,晚观长河落日,晨看日出东方,波光荡漾,别样精彩,浪漫非凡。每当春夏季节,九龙湖大坝溢流,茫茫湖水从92米高处倾注而下,形成瀑布。其声似万马奔腾,数里外可闻,300米内被浪花溅起的水雾迷漫,分外壮观。
  安砂双塔,在安砂镇下游五里外的九龙溪两岸山头,左为步云塔,右名仰世塔,两塔隔河相望,其势威而美,故有“双塔挺立锁九龙”之说。
  清流县沙芜乡,距清流县城、连城机场、三明市区分别50公里、50公里、100公里,与狐狸洞景点临近。
东坑村太平古寨

  东坑古寨位于村东北方向的“寨顶山”,离村约0.5公里,如今的寨顶山林木葱茏,满山蓊郁,古寨隐藏其中,整体面容已难以详见。
  据《东坑陈氏族谱》记载,古寨始建于明洪武廿六年(公元1394年),当时东坑人陈定应,从河南按察使佥事一职告老还乡,这位经历元末明初山河破碎、寇乱频发惨痛的老人,深感世间局势的叵测多变,面对乡梓故里的现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与其他乡贤商议后,决定举全村之力起寨避乱,筑堡自卫。于是就有了东坑历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寨墙平面呈不规则状,周长约3公里,墙宽约1米,全部采用石块砌筑,外墙高约4米,内墙高约1米,随山势逦迤而上,盘旋环绕于山巅陡崖之上。站在古寨高处,进村的3个路口尽收眼底,倘若匪寇来袭,岗哨发出信号,村民可经4条道路上山,迅速从城门进入古寨。寨内马道、瓮城、望台、垛口等防御设施齐备,易守难攻,房舍、水井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有农田可供耕种,能长久据守。最为罕见的是古寨还设有神秘逃生暗洞,村里老人回忆说,该洞长约0.5公里,洞内曲折迂回,出口隐蔽于山脚的断崖之下,万一山寨被破,可从此处逃生,故名“生门洞”,遗憾的是该洞现已被淤泥封填,仅存不到10米的长度。
  整座古寨建造历时多久?耗费多少工时、银两?这些同古寨许多机巧一样已秘不可考。但依然保存完好的石筑城垣、城门、瓮城、瞭望台、生门洞等遗迹等仍向人们展示着其工程的壮观与修筑时的艰辛。对古寨的险要,东坑人、乾隆丁未科贡生陈允升曾作诗赞叹:“西山如卦榜,盘曲陟其端,古寨经营固,中阿井灶联,周防排雉堞,尺五高难量,湍流险在前,未雨绸缪蚤,升平乐干年。”
三,清流民俗风情
牵草绳

  戏剧是中国民间古老的艺术形式,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古时的戏剧最初是在乡村、城镇的广场平地上演出,用草绳在地上围成一圆圈为表演区,民间称之为“牵草绳”、“地下棚”。南宋年间,清流民间开始有了搭棚演出,起初为临时性戏棚,随后出现露台。可惜,风蚀雨注,火焚兵毁,我们已无缘看见这早期的戏台了。明清时期,由于寺庙的大量出现和庙会活动的盛行,清流许多乡村在造庙的同时,附带建造固定性的寺庙戏台。对戏剧情有独钟的赖坊乡南山村民,不仅迎神赛会、婚丧喜庆时要演戏,而且在诉讼之后也要对败诉者罚戏。每逢节日、庙会,民间剧团纷纷进村表演,推动了固定戏台的建造。只是由于建造的年代久远,在南山村尾建造的这座古戏台,已落得破败不堪了。南山古戏台,在经历了明清时期红极一时后,至民国时期已基本衰败。“文革”时戏台被人敲掉了许多雕花木构件,古戏台上的匾牌也被付之一炬,台旁一株百年古樟作为见证,默默地记录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然而古戏台还是幸运地保存下来了,真的很不容易,虽然此后一直没有多大用途,只是象征性地堆放一些杂什或作为村人避雨的场所,古戏台左侧不知何年还建起了一间农家仓库,四周杂草丛生,人们已很难将它同昔日的文化中心和嚣闹联在一起,但它曾经所起的作用和在村民心中的位置却是村中任何一个建成筑标志所无法取代的,它至今所呈现的正是南山村历史文化的昌盛和风俗习惯,具有较高的存留和研究价值。
四,特产小吃
  九龙湖鱼干
  产于清澈见底的福建清流县沙芜九龙湖,该湖四周森林茂盛,水质清纯,没有任何污染水源,湖内各种天然鱼种繁多,盛产大口鲶、鳜鱼、翘嘴、黄尾密鲴、白青虾等等淡水鲜鱼,于200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九龙湖鱼干是精选九龙湖淡水鲜鱼,用科学配方腌制和先进设备烘烤而成,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品质极佳!开袋即可食用。经水产加工专家论证.是全省唯一的无腥味鱼干产品。并获得三明市“12·8”商品交易会金奖。目前沙芜乡鱼干年产量达160吨,主要销往福建的三明、龙岩和广东安徽浙江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豆腐皮
  豆腐皮的生产始於清朝嘉庆六年,最初称粉皮,后通称豆腐皮,又叫腐竹,是黄豆浆热煮时产生的浆面皮,捞起凉晒至干而成。每片长八、九寸,宽半寸余。因其清香嫩滑,口感极佳,韧性远远超过它品牌的腐竹;可煮可炖,尤其与鸡鸭猪肉相伴,香味扑鼻,更是传统名菜“大杂烩”少不了的角色;可炒肉片、大蒜、芹菜,清脆香甜;又可卤食,浓香而不腻,而被列为贡品,成为宴席佳品。後又经几代人不断摸索提高,烹饪技艺日臻完美。清流豆腐皮通体光滑,色泽金黄,质地透亮,纯净无杂,无烘烤气,无焦糊味,耐煮易烂而不糊,嫩滑松脆富有弹性。营养价值丰富,含蛋白质近40%,比猪、牛、羊等肉类还高。豆腐皮制作工序严格,工艺精细,要经清洗黄豆、磨浆、滤浆、焖煮、捞皮、置凉、拌浆、晒烤等多道工序。豆腐皮贵为“贡品”,身价不菲。十几年前在首都北京举办的福建省乡镇企业产品展览会上,人选参展的嵩溪豆腐皮名噪一时,成为京城百姓争购的副食品。出岔子佐餐开胃外,其清凉滋阴、防癌抗衰老的食疗功效更是诱人。清流有句民谚这么说到:“一年到头吃不怕的是白米饭。一年四季食不厌的是豆腐皮。
  赖坊花生
  产自清流县赖坊乡大丰山,因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又处南北气流的交汇带及独特土壤,使其富含矿物质锌、硒和维生素E,同时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加工技术,使赖坊花生具有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天然香味、清甜口感等优良品质。
  茶籽油
  清流境内多山地,非常适宜喜欢南方红壤酸性土质的油茶树生长。因此清流油茶树较多,山坡山坳、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特别是余朋、嵩口、田源等乡镇茶最多。油茶树的生长周期很长,至少都可以生长几十年。但油茶籽产量极低,因而油茶大多是广种薄收。茶籽油澄黄透亮,香味醇厚。不仅是食用珍品,而且是治疗保健的良药。茶籽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又名亚油酸,能起到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茶耔油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患口舌生苍、咽喉肿痛、无名肿毒等,只要喝一小口,或直接涂于患处,有立竿见影的神奇之效。过去清流茶籽油生产主要是通过手工作坊生产,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随着经济发展,不少榨油作坊相继倒闭,油茶树也不断减少。幸而,县里把发展油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产业来抓,必办了精制茶油厂,改进加工工艺,提高科技含量,生产的“久立”牌茶籽油质好价优、包装精美,是省优、部优产品。现在已声名远扬,得到世人青睐。当地人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最佳“山珍特产”,大凡到清流的客人也都以购得如此纯正的茶籽油而感到不虚此行。
  林畲板鸭
  亦称腊鸭,以其色泽诱人、肉厚质韧,口味香郁,肥而不腻在清流素有美誉。林畲板鸭的制作工艺要求极严,用来制作板鸭的必须是在田野溪流中放养的鸭子,一般采用胡鸭,当地人也叫菜鸭,以吃稻谷为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鸭”。这类鸭子需喂养百日方能上市,肉质好有韧性。
  鸭子喂养三个月后,挑选体重在三斤半到四斤重的鸭子,用开水褪毛开膛,去除内脏,冲洗干净内腔,砍去鸭爪、翅尾,吊起沥干水分。待沥下的水滴稀少,且基本无血色时取下,用食盐在鸭身内外揉搓,使食盐均匀地布满鸭身、内腔。其中大腿、胸部两旁肌肉、劲部刀口和口腔内都要用盐擦透。在鸭腿上擦盐时,要将肌肉由下向上推,使肌肉受压,与盐容易接触。然后洒上胡椒粉、辣椒粉、味精等腌制三到五天,使其入味。捞起,将鸭背向上、腹朝下、头向里、尾朝外放在案板上,用双手使劲在胸骨部位下压,将胸部前面的三叉骨压扁,使鸭体呈扁长方形。用事先准备好的三根竹片,两根交叉,一根横向将鸭身撑开、固定,使其在晾晒过程中不易变形,晾晒二十天后即可上市。
  由于“土鸭”上市量远远不能满足加工的需求,林畲板鸭多采取家庭作坊式加工经营,只有春节前后的几个月才是生产销售旺季,这就造成了“林畲板鸭”平时少人问津,旺季又供不应求的状况。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对原料鸭的特殊要求,限制其大规模生产。加上口味缺少变化,未注重包装,因此目前板鸭的销售主要局限于本县及邻近区域,改进包装、强化创新和宣传,是其扣响全省乃自全国市场的必由之路。
  蜜雪梨
  是在台湾大学教授蒋名南指导下,由横山梨与新世纪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它融合了亲本世纪与横山梨双亲的优良特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可单一品种种植;合理负载下果实硕大,平均单果重半斤以上,最大果重可达2斤重;果形圆球形,外形美观果心,小可实率高;果肉雪白,抗氧化性好,褐化缓慢,果汁多,肉汁细嫩、酥脆,有淡淡清味,品质极佳。
  清流县于1997开始试种蜜雪梨,通过对高接换种树和嫁接苗植树的生长结果性状进行观察,发现蜜雪梨适宜我县种植。梨的成熟期大约在7月上中旬,在全国属于上市比较早的梨。清流县把发展水果“三蜜”特别是蜜雪梨的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大科技投入,蜜雪梨产业不断壮大,现已发展到期13万亩,产量达到1000吨。
  该县蜜雪梨2002—2003年连续两年送省农业厅鉴评均获早熟梨综合评审第一名,2004年参加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获优质早熟梨奖。2003年注册的“青流”牌蜜雪梨还通过了无公害家产品认证,获得无公害产品使用标志。为了促进蜜雪梨的生产和营销,该县还注册了青龙果蔬公司、欣荣果业有限公司、中丰果蔬有限公司等,成立了县水果营销协会,带动蜜雪梨产业的发展。目前,蜜雪梨在福建各地和广东、深圳等地十分畅销。
  贡米
  顾名思义,因其质优味美而被选送进京,作为京官食用的大米。该大米产于嵩溪镇的高地,该处是一高山盆地,山上植被完好,水质资源无污染,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加之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的正常生长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高地有两个行政村.共有人口1750余人,耕地近3000亩。人均17亩,主要以种植单晚和烟后稻为主。所产稻米口感良好,富含多种营养,不论煮干饭还是稀饭,吃起来香甜可口,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由于不断引进优质稻种,加上经过多层次的加工筛选,加工出来的高地大米透明晶亮,十分诱人,色香味更佳,曾获99年省农产品金奖,如今该产品远销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
五,酒店饭店
  龙津国际大酒店(四星)
  三明清流龙津国际大酒店按四星级宾馆标准设计、装修和配套。主体八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其中底层为大堂、豪华贵宾接待室、商务中心、小型超市、酒吧、KTV、;二层为豪华型宴会厅、餐厅包厢、型多功能会议室、放映厅;三层为豪华餐厅包厢、西餐厅、茶艺馆、棋牌室、健身房、小型会议室等二至三层内有豪华酒店包间14间(共35桌),可承包大型酒席60桌以上,餐厅地面铺地毯,墙面采用高档墙纸,部分地面、墙面装饰为高级石板材贴面,天花板采用特色石膏板配高贵灯饰,配有进口豪华餐具,全自动旋转喷泉水餐桌等设施。同时,二至三层有大中小会议室7个,最大会议室可容纳500多人,可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商务接待;四至七层为客房,内设总统套房1套、商务套房4套、豪华单人间34间、残疾人标准间1间;双人标准间62间、共180多个床位,室内观光电梯、中央空调、彩电、电脑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酒店室外配套设施;停车场、洗车房、洗衣房(部分完工);21米(宽)×50米标准游泳池;酒店10,000多平方米的音乐休闲广场。
  电话:(0598)5335888
  地址:三明市清流县城关北大路219号(县汽车站旁边)
  清流宾馆(三星)
  清流宾馆为三星级坐落于龙津镇凤翔街,占地面积3664.58㎡,掩映于绿树林荫之中,环境幽静,交通便捷。宾馆设施现代时尚,拥有148张床位,9个豪华套间,69个标间,宴会餐厅9间,自助餐厅、多功能大厅各一间,可同时接待500人用餐,宾馆设有商务中心、票务中心、旅行社、堂吧、茶吧、室内免费电话、高速上网接口,变频式中央空调,是我市目前较完善的县级宾馆。
  电话:(0598)5323807
  传真:0598-8211668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凤翔街188号
  清流山城山庄(三星)
  山城山庄位于三明市清流县龙津镇长兴北街,毗邻204国道,贯穿永宁高速公路,离县中心仅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捷,是一家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山庄,是目前清流唯一一家被列入市级园林的酒店。山庄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与佛教圣地灵台山相邻,山庄坐落在佛教圣地金莲寺脚下,集古典与现代,文化与自然为一体,让您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远离城市喧嚣,山庄园林式设计,投资数千万购置大批名木古树点缀其间。山庄设有大、中、小型会议室,并配备KTV,桑拿、足浴、游泳池等休闲场所。山庄津和居主营本地菜,生态养生系列及各式海鲜,河鲜,并倾力打造山庄自有的农场—宏硕有机农场,以“健康新时代,多吃养生菜”,为主题,让您尊享原生态自然健康的生活,餐厅可容纳500人同时用餐,山庄设有四星级标准的客房60余间,客房已全部接入数字电视和百兆宽带及WIFI,并配备商务中心,大型停车场。山城山庄定是您会议,培训、婚宴、自驾休闲的最佳选择。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龙津镇长兴北街山城山庄???
  电话:0598-5335666
六,交通指引

  线路:1、上午参观清流红军标语遗址,下午参观灵台山客家文化园、赖坊历史文化古村,晚上住天芳悦潭温泉度假村、泡温泉;
  2、上午参观灵台山客家文化园,下午参观赖坊历史文化名村、红军标语遗址、晚上泡温泉后返回县城。
钱大攻略:《三明传奇》推出玩游戏通关即送免费门票活动啦!以上景点全免费,当然,优惠不止这些,三明十二县市景点都可以免费去,附上游戏免费下载地址http ://www .smcqly.com/act/down
去三明玩过,对于吃货来说印象深刻的当然是沙县小吃城啦,沙县小吃闻名,不过吃到正宗的就很少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