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腾格里沙漠马兰湖------阿拉善左旗沙漠冲浪风光片 - 陕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4:22 编辑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大小湖盆400多个,半数有积水,沙漠西部地区淡水湖居多, 盐碱湖相对少些,南部地区情况则相反,沙丘多为格状沙丘及沙丘链,新月及半月型沙丘多分布于边缘地区,高大复合型沙丘多分布于沙漠东北部,偶见于个别大型 湖盆边缘,植物多为沙蒿,芦苇,骆驼刺及低矮灌木为主,野生动物多为小型哺乳及爬虫类。 腾格里沙漠穿越线路全程横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1500公里,蒙宁界山贺兰山脉,途经狼山,乌拉山,大青山,跨越黄河和河套平原。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徒步穿越5个天然湖泊,最后在四子王旗杜尔伯特草原休整,享受最真纯净的天空和蒙古族文化。另外沙漠穿越全程只需自己背负水和路粮,辎重装备由越野车送到每个营地,包含大量饮用水。[p=24, null, left]
线路安排:银川-通古淖尔镇-天鹅湖-沙海徒步-月亮湖-阿拉善左旗-二道桥-延海[p=24, null, left]
强度级别 ★★★
腐败级别 ★★★
景色级别 ★★★★
技术级别 ★★[p=24, null, left]
行程概述:[p=24, null, left]
D1:银川集合,采买食品,准备穿越。
D2:乘车穿越蒙宁界,经贺兰山,到达腾格里沙漠东缘小镇通古淖尔镇,稍适调整进入大漠腹地,当晚到达美丽的天鹅湖。露营。
D3:艰苦的一天,超过8小时的沙海徒步,感受沙漠穿越最痛苦的绝望和希望,挑战个人一个新的极限,享受最纯净的大漠星空。
D4:距离不短,但是相对强度更大,高大的沙山让人崩溃,同时也给你的完美穿越画上深刻的一笔。到达终点月亮湖短暂的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继续完成十公里的漫漫沙链。乘车至阿拉善左旗休整洗刷。
D5:早餐后乘车至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中午路餐,黄昏前到达二道桥欣赏胡杨落日。露营
D6:自然醒,胡杨林漫步,午餐后至神树,居延海。
D7:晚8点,返程至银川,活动结束。
D8:各自返程[p=24, null, left]
注意事项:
1、世界第四大沙漠腹地徒步,注意体能的分配和恢复,如有异常请及时告知领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活动区域最低气温(夜)可达零下10度,最高气温(中午)可以达到30度,温差较大,请选用合适的睡袋及防寒衣物。
3、参与者须身体健康、体能良好、吃苦耐劳。出发前应咨询医生和体检。
4、能尊重科学的方法和领队的安排,一切行动以团队利益为主,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有良好的协作协调能力。
5、保护环境,垃圾随身带走,禁止在活动区域安放纪念标志和其他物品。保护野生动物、植物,不得捕杀或毁坏。[p=24, null, left]
活动后勤:[p=24, null, left]
营地配置:通讯设备,急救药品,医疗设备
救援机制:三台沙漠吉普车(一台补给,其余两台救援)全程协助沙漠穿越。。
医疗服务:应急治疗,葯品及相关医疗器械由领队及队医携帶(葡萄糖,霍香正气胶囊,仁丹,氟哌酸,病毒灵,环丙沙星,牛黃解毒片,速效感冒,雷尼替丁,芬必得。创可贴,弾性绷帶,大号缝衣针,红花油等)。
个人装备:[p=24, null, left]
50-55升登山包(女)、60-70升登山包(男)、轻质防潮垫、极限温标为-10摄氏度左右的睡袋、冲锋衣、防风棉质薄衬衣、排汗内衣裤、速干裤、高帮登山鞋、无缝头巾,登山杖、防晒霜及唇膏、太阳镜、沙套或雪套、气灯、炉头、防风板、套锅和个人餐具、头灯,确定电池电量、水袋或水壶等。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19 编辑
昭化寺,位於阿拉善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所在地,格里沙漠左缘,以古朴、典雅的藏式宗教建筑物为主的寺院,主要以大雄宝殿、观音殿等经殿组成,为阿拉善八大寺之一。
米尼雅格扎拉布皇帝年间,在现昭化寺的地址上,曾有一座热格苏木关布的小型庙宇。附近由楼兰族(云树法部落)牧民放牧生息,并在此庙宇进行简单的宗教活动,由朝格图夫妇看守此地。清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阿拉善王霍如来老爷正式从清廷获得扎萨克玉印,建旗以後,由那木开巴拉等喇嘛为首的几名僧人主持这小庙宇里的法事活动,他们与当游牧部落的信徒有著友好往来。
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年),六世达赖仓史嘉措曾路过此地,并在朝格图夫妇家做过客,视此地为发扬佛法的理想地段。在众多施主的资助下,在此举行了法事活动。
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春,六世达赖喇嘛同十二名从侍人员前往定远营(现巴彦浩特)晋见阿拉善王阿宝老爷和道格什公主,并获准在朝格图夫妇家址上修建寺院。从此六世达赖开始了在阿拉善地区传播佛经、讲经说法的艰难历程。他遵照拉萨寺院的法事规程,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法事活动、诵经程式,付诸实行。自筹一万两白银让年仅十三岁的阿旺多尔济赴藏深造,托他将来带回大量的经文、佛像、法事有具等。阿旺多匀济不负重望,经地十二年刻苦钻研,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精通经文所有论理,返回故乡。
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协礼台吉班茨尔扎布为首的施主上奏阿拉善王阿宝老爷,请求修建寺院,获得了阿宝的大力支持,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夏季开始破土动工,先建六间大的大雄宝殿,葛根拉布隆三间,庙仓苦干间,初具规模。随著经殿的建成,成为众所周知的寺院,命名为「朝格图呼热」(藏文为巴拉钦拉布林),意为朝格图的家园,这是该寺的原名。
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阿宝与公主夫人布施一百五十两白银以及在班茨尔扎布等施主的大力资助下,大规模地扩建各经殿,此时的大雄宝殿扩建成为双层二十五间,观音、轮经等诸多经殿均扩建为三十六间。随著寺院的扩建,僧徒的私房也有了增加。当年,秋季赴藏深造十二年之主的阿旺多尔济返回故乡,所带来的诸多珍贵的佛像、挂像、法事用具等,摆满了各经殿。从此又命名为「盼德嘉木苏林」,这是第二个寺名。
次年在该寺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祝愿法会,迎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坐於八狮法座,主持法事五画夜。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兴起了平层十五间的阿格巴经殿,命名为「特格沁苍哈林」。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五月八日,六世达赖喇嘛在承庆寺圆寂,次年将六世肉身移到该寺高尔拉木湖水边立塔供奉。按阿旺多尔济的意愿,经旗扎萨克的同意,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开始建造广宗寺(南寺),并将朝格图呼热的盼德嘉木苏林寺全盘搬至现广宗寺寺址,只留下少数僧徒看守寺院。这少数僧徒经十几年的艰辛努力,广收佛徒,香火重旺,逐步得到了发展。
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在众多虔诚佛徒的大力资助下,兴建了汉式观音殿,经殿周转安置木制轮经,殿内供奉了红铜镀金观音塑像。後来根据温都尔葛根的遗言,该寺的席热喇嘛由广宗寺派任。
道光二十九年(一九○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清廷理藩院御赐以四种文字书写的「昭化寺」匾额,从此後席热喇嘛由本寺派任,当时喇嘛人数达三百馀名。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将大雄宝殿又扩建成为现有的四十九间,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将原有九间大的藏红殿扩建为十二间。民国三十七至三十八年间(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又将寺院翻修一番,直至「文革」期间。本寺的各种法会是从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开始形成常规,定期进行各种祈愿法会。正月举行供奉塔木佛法会、三月举行喇木理木法会、四月举行「嘛呛」法会、五月举行纪念尊师仓央嘉措忌辰夏季祈愿法会,十月举行「珠拉」法会,十一月举行「孟阿满扎」法会等。
除较大的法会这外,小规模的诵经、消灾、祭祀大小不等的法事活动终年不断,费用由庙仓吉斯按规定承担。
「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大雄宝殿、阿格巴殿因做为粮库而幸免於难外,其他经殿均遭破坏,大量珍贵法器、佛像等宗教艺术品失窃,就连木制地板也洗劫一空。
中共十一届在中全会以後,该寺逐步得到恢复,一九七九年春,罗布生却德匀为首的部分喇嘛在罗布生却德尔家集聚,开始简单的法事诵经活动。此後,众僧闻讯而来,自己动手,重新塑造佛像、缝制缎制挂佛等,得到了广大施主的大力资助。
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五年,幸存的两个经殿先後归还於众僧,并成立了由罗布生却德匀为首的管理所,二十年来,不断维修寺院,进行各种法会,渐渐纳入了正常轨道。
据统计现有经殿、房屋、庙仓等一百一十馀间,注册僧徒六十馀名,定期举行诵经法会,基本上满足了周边信众的宗教需求。
现任住持阿旺老迪,七十岁,内蒙古阿拉善人,毕业於本寺,阿拉善盟佛教协会常委。
寺址∶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1 编辑
二道湖日出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1 编辑
二道湖日出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2 编辑
宁静的二道湖夜晚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3 编辑
腾格里沙漠徒步穿越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4 编辑
美女摄影师在拍摄腾格里沙漠风光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7 编辑
疯狂的30公里腾格里沙漠冲浪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7 编辑
疯狂的30公里腾格里沙漠冲浪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4-5-26 02:28 编辑
徒步腾格里沙漠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