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锡”,无可阻“兰" 游走“印度洋的眼泪”,漫步斯里兰卡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克洛斯
2014-6-1 20:25
倒序浏览
84401人浏览
斯里兰卡
古称锡兰,是一个位于
印度
洋上的岛国,于印度的泰米尔纳都邦隔海相望。之前对于这个国家可以说没有太多的概念。直到去年去印度
旅行
时,和我一起的同伴要在结束印度之行后飞往斯里兰卡,我才开始着手研究这个国家
地理上的位置决定着斯里兰卡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时候印度的公主将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千辛万苦的带到斯里兰卡,从此小乘佛教传入斯里兰卡。最早抵达斯里兰卡的信封小乘佛教的居民就被称作僧伽罗人。之后受到
英国
殖民统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印度泰米尔人漂洋过海来到斯里兰卡,居住在岛的北部和东部,这部分人说泰米尔语,信奉印度教。至此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的冲突从未间断,直到几年前政府军击毙泰米尔猛虎组织的头目,斯里兰卡内战结束,斯里兰卡才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
在网上搜索了不少攻略,看到这里的海很漂亮,相比于印度,干净不少,而且人民更加的淳朴,于是对于这片土地一直向往。终于今年年初,结束了
缅甸
的旅行,看亚航从吉隆坡飞斯里兰卡科伦坡的机票着实不贵,而且季节也算是最合适去斯里兰卡旅行的。于是放弃回家过年,直接奔赴锡兰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斯里兰卡本身并不大,而且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线路就是转来转去,常规的非常规的,在32天理都转了一番,还算是深度游了。尼甘布-康提-努瓦勒埃利耶-埃勒-美蕊沙-加勒-科伦波-马纳尔-贾夫纳-锡吉里耶(狮子岩)-重回加勒-尼甘布飞回吉隆坡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在斯里兰卡旅行,最吸引我的,应当算是对于多元化文化的包容。在这里小乘佛教是国教,北部是信封印度教的群体,由于被荷兰和英国先后殖民,所以在沿海城市,天主教堂也随处可见。地处东方十字路过,所以在这里见到阿拉伯商人的后裔也不新鲜,这部分群体是信封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斯里兰卡的公交车上,我们会看到湿婆,佛祖,耶稣会被供奉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对于宗教,文化的包容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对我来说,旅游变成旅行再到旅居。从之前的匆匆忙忙到现在的慢慢的品味,每到一个国家我基本都会把签证用到最后一天,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品味,更多的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这样才能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有着更多的了解,而不仅简简单单是一个看客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本帖最后由 克洛斯 于 2014-6-1 20:43 编辑
在斯里兰卡,最美妙的时光,莫过于称作当地老式的慢的不能再慢的小火车,靠着关不上的门,穿越在高山茶园间,行驶在梦幻的印度洋边。看过千与千寻的人应该对于那段海上火车的片段影响深刻,据说宫崎骏先生也是在斯里兰卡乘坐这段火车才找到灵感的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是的,坐火车时最廉价的交通方式,从科伦坡到加勒这100多公里的火车,3等座的火车票只要大概人民币5块钱左右。但是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和当地人接触的机会,我喜欢看窗外的风景,但是我更喜欢看窗内的人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回来之后不少朋友都问我相关攻略,吃什么住哪里,再次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网上攻略比我写的详细,我真的不太会写。我喜欢用照片来分享我一路的见闻感受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相对于风景,我更喜欢拍人,因为没一张拍出来的照片不会有和别人重复的,每一张照片都会诉说的一个故事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喜欢拍这里的孩子们,大大的眼睛,那眼神是那么天真无邪,看到他们的眼睛,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了
回复
克洛斯
6月1日
回复
精选推荐
林芝百海小环探线
淮南珲春2700公里骑行
夜登泰山人太多了
五台山顺时大朝台
大朝台遇见
端午扎尕那重装遭遇暴雪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查看全部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