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户外-茶卡盐湖-敦煌莫高窟 照片回顾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本帖最后由 丫头百合 于 2014-6-15 20:17 编辑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本帖最后由 丫头百合 于 2014-6-15 20:17 编辑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99°02′-99°02′,北纬36°18′-36°45′。 在茶卡盆地的南面有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盆地东西长80km,宽30km,面积2400km2。茶卡盐湖位于茶卡盆地的西部,长15.8km,宽9.2km,面积154km2,湖面海拔3059m;盐湖的边缘呈放射状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乌苏河等河水直接入湖,并且在湖区东部泉水发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茶卡盐湖湖盆。
本帖最后由 丫头百合 于 2014-6-15 20:18 编辑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一样大。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镇地处109、315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东距西宁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

本帖最后由 丫头百合 于 2014-6-15 20:18 编辑

盐湖景区气候干旱—温凉,年平均气温4℃,1月气温-12.2℃,7月气温19.6℃;年平均降水量
[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TempPic\D8K8H%GSS13Q__N`Q[RLP18.tmp[/img]茶卡盐湖210.4mm,年蒸发量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45%-50%,常刮西北风,平均风速3m/s,为干旱大陆性气候。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但不可直接使用。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
茶卡盐湖资源是固液相都存在的石盐盐湖矿床。盐湖卤水矿化度322.4g/L,相对密度1.2178,pH值7.8,卤水的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
茶卡盐湖盐类沉积矿物由石盐、石膏、芒硝、无水芒硝、泻利盐、白钠镁矾和水石盐等组成。石盐矿层出露湖面,盐层厚1.2-9.68m,最厚15m,平均4.9m。
古往今来,茶卡盐湖就因盛产“大青盐”而久负盛名。现储盐量达4.48亿吨,氯化钠含量高达95%,据说可供全国人民使用约85年。

本帖最后由 丫头百合 于 2014-6-15 20:19 编辑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
茶卡盐湖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