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情结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鳌太情结
一一一金秋穿越鳌太记事(五)

第5天(10月5日):
天气:晴间多云。
计划行程:
      西塬营地(3200)~九重石海(太白梁3520)~大石河(3174)~东塬~万仙阵(3564)~莲花石(3392)~盆景园~将军庙(3300)~老庙子营地(3059)。
      第6天计划行程:老庙子营地~灵观台~上坪~下坪~太白庙(2001)~都督门(1778)农家乐。
在当天下午4点多到达老庙子营地后,最终决定继续第6天的行程,2天行程合二为一,连夜下山。其中因由,后话再说。


       由于西塬营地的位置处在两个大山峰之间山谷抬起的垭口脊顶,因而晚上顺山谷吹来的阵阵山风,起到了很强的降温作用。半夜3点起身小解,看看帐内温度2度,一出帐只感觉寒风嗖嗖,冻的是浑身哆嗦。一个喷涕后迅速返回帐篷钻进睡袋,为预防感冒,翻找出备用药包中的感冒药加量服下,再度入睡。


       早6点醒来,帐外晨曦中朝霞初现,远山峰顶如同火焰,晴朗的天气,也预示着我们有好的运气。因考虑到紫笛可能在前面营地等候,大家就抓紧烧水进歺。回望我们咋天走下的山坡间,没有赶到营地的驴友就在半山坡扎下营帐。仰看我们将要翻越的九重石海太白粱顶,累累石块堆成的石山高接云天,顿感山高路遥压力骤增。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再次减重,结合这几天来的实际歺饮情况,留够2天2人2顿的粥食流质食品及2顿的路歺快补食品,其余的干硬食品及肉食品等(2包肘花肉、火腿肠、压缩饼干、咸菜包、快食面等)全部放弃。灌瓶装杯后拔起帐蓬,夜间帐篷内外的温差使其表面结附了一层薄薄的霜冰,两人对扯抖动除掉了些许,但帐篷的重量还是有所增加。整装完毕,7点30分上路起程。


       上至小山苞回望身后,近处山阴里营地的驴友们正在拔帐收囊。而远处朝阳的光辉已把整个大山金装浓抹,用金壁辉煌来形容毫不为过。大自然的奇迹和魅力,再度让人惊叹之际,亦欢喜不已。



       沿着山苞踏穴成阶的驴道上行,草石间积蕴的水分己结冰成晶。随着草退石现,开始进入攀爬九重石海的区域。而此时在九重石海的上部,早起早行的一群驴友正在慢慢的向太白梁顶接近。


       九重石海,本来只是太白粱横断端头的山体,依山坡而上,就是整个太白粱的最高点一一一海拔3520米的太白粱顶,同时也是这次大穿越整个线路中的第二高峰(海拔3564米的万仙阵是第一高峰)。但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这座高大的山体,不但是由大大小小光秃秃的石块堆积而成,而且整个山体坡面自上而下由石块形成九层错台,远看象台阶一样,每层错台的落差和坡度各不相同,又象大海的波浪一样,波波推湧,浪浪相连,因而被形家的称为九重石海。这些石海就是被地质学界认定的位于海拔3500米左右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乱石九重摞成山
石山似海九波连
九波际连太白粱
太白粱脊接云天


       进入九重石海,在乱石堆中攀爬挪跨,步步上移,冷风热汗,气喘嘘嘘。在停歇之时,居高临下,转身回望,身后的整座大山,在朝阳光辉的照耀下,金色尽染,金辉满目,不由得使人产生幻觉联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金山王国?


晨阳撒下万道光
光照大山披金妆
金妆浓抹金山国
金山王国尽辉煌


       在石海中寻迹上行,将至中部时,乱石中竖一木杆,据说这是一位驴友遇难的地方,这位驴友因高反引发肺炎发作而在此处遇难。后来的驴友在木杆系上布条,在纪念该驴友的同时,也成为石海中的一个路标。


       经过连续的攀爬,9点40分终于上到九重石海的顶部,在平缓的山顶草甸中上行不远的距离,到达一处隆起凸出的岩石堆上,这就是太白粱的最高点一一一太白粱顶。


       在太白粱顶上,分布着众多驴友们用石块叠摞的祈福石塔。我和瑞光在一凸出的大石快上,也用小石块叠摞了一座石塔,祈愿我们平安顺到的完成这次穿越之行。而在几个大石块之间,两根粗大的木杆是太白顶的标志物,驴友把户外的旗帜插在山顶,红色的旗帜在荒秃的山顶显得格外醒目。



       站在太白梁顶俯看四周,兰天下天宇广阔,远山近峰一览无余。太白粱脊向东北方向缓缓下降延伸,中间几个连绵的山苞构成时上时下的梁脊曲线,被驴友们踩踏成一条细线的驴道随山脊走势向前消失在山峰中。


       沿太白梁一路缓降下行,走在漫山的草甸和石头间倒还算是轻松,翻苞过垭之间又见片片呈黄似金的金叶松出现,远山近岭顺山坡连绵延远。


       两个山峰之间,兰天下白云翻卷,山坡上金松一线,草甸如原。


       穿行在漫山草甸满坡金松的山野中,犹如在漫步欣赏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而我们自已早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画中人物了。


自然风光美如画
醉人景色接不暇
秋染山林绿退隐
漫山尽披黄金甲


       在如画风景中边走边赏边拍,情兴趣高之时疲累困顿俱消。11点到达大石河营地,这里水源丰富,早到的驴友正在烧水进歺。我们选一平坦之处,打开背囊取出帐篷摊挂晾晒,支灶点火烧水煮歺。瑞光是又洗脸又刷牙;晨曦把睡袋也拿出来摊晒于阳光之下;我则把蹬山鞋脱下暴晒的同时,也让一双臭脚终沐阳光把臭味消杀;而山野樵夫则更是技高一筹,他用温热水边冲边洗的来了一次洗脚行动。


       12点10分,大家重归征途。因自大石河开始之后的行程中水源丰富,因此只带够途中饮水(500mL)即可,相应的减轻了背负的重量。


       自大石河营地一路缓坡下行,走草地,过沼泽,漫山遍坡依然的金叶松相伴。


       经过30分钟的拔涉,12点40分,到达万仙阵山峰下的东塬营地,几个驴友正在烧水煮食。这个营地在松树林中的一片开阔平坦之处,背靠万仙阵山峰,水源丰富,地面枯草浓密,既方便又挡风,应是一处较理想的扎营之处。


       到达此处营地时,我因在途中拍照而稍有迟缓,前行的瑞光已没入山林不见其人,经过营地后相距不远有两个叉路口,一个东北走一个西北去,正犹豫之际又到来一位独行的驴友,经他辩别后也不能确定去向,于是我俩就在原地等侯。这位独行驴友说,他在昨天的行程中因迷路而在山谷险壑中艰难错行了四五个小时,险象环生但又较幸无事,最后又原路返回归入正路。并一再交待我在户外迷路时一定要原地等候,不能肓目乱走。片刻之后山野樵夫和晨曦2人到达,我们就一路同行,向东北方向万仙阵攀爬而上。


       下午2点上达万仙阵,峰顶开阔而平缓,驴友们堆起的大大小小的祈福石塔遍布整个山顶。茫茫空野之间,山天相接之处,好似有万千人马在这神出鬼没之地排兵布阵,给人以神密诡异、惊诧惶恐的感觉。万仙阵名字的由来,是否由此而获,不得而知。



       在万仙阵中,有一块斜面平整的大石块一一一路标石。上面被驴友用红漆标上箭头指向,东北方指向大爷海拔仙台方向,东南方指向都督门方向。站在此处向我们一路走来的西南方向望去,太白梁、飞机粱及西跑马梁由近及远,层层逶迤婉延;向东北方向望去,东跑马梁及太白山主峰拔仙台全景清晰可见;向我们将要行进的东南方向望去,下万仙阵的路由天然形成的石块台阶铺成,一坡顺溜的下至峰谷间的草甸。而草甸中的一大片一大片石块群,在草甸须草似水面的衬托下,犹如朵朵莲花般飘浮在水面上,驴友形象的称之为莲花石。


茫茫天宇摆仙阵
天地接处布神兵
风吹云动阵变换
犹闻战场厮杀声
神出鬼没影幌动
幂幂之中入梦境
身旁队友一语惊
晃晃忽忽梦方醒
万仙阵中仙气浓
身临其景心惊恐
平心静气稳状态
光天化日一场梦


       到达万仙阵后,驴友们在此分道扬飙,各奔南北,向各自不同的目的地选向而去。下午2点15分,我们折向东南,沿万仙阵的天然石阶而下,向都督门方向行进。


       下至莲花石中,在须草如湖面、石布似莲花的垭口谷地踏石而行,犹如在公园湖面亭廊赏景一般,风吹须草似波光麟麟,石象莲花如荷叶浮动。


       走过莲花石,回望身后,山野樵夫和晨曦2人还在下万仙阵的石阶梯道中;因山野樵夫对鳌太的线路非常熟悉,不会出现迷路的情况,我和瑞光就一路先行。缓坡穿行在几个连续的山苞中,山坡上金色矮松越来越多,奇形怪状的分布在驴道两旁。原来我们来到了被驴友们冠之美名的地方一一一盆景园。


秋韵金色染满山
奇树异木乱石间
小道曲延林中没
仙醉鳌太盆景园


       盆景园的秀美景色尚未退去,3点20分来到一处下坡路段,放眼坡下,垞垞草甸之中,丛丛金色之间,一座全木结构的大型木屋在群峰环抱中出现,将军庙到了。


        来到将军庙,庙旁竖一巨石,人称将军石,上面有无碑文不及细看。庙前低洼处汇集有一泽水源。将军庙的由来及该座木屋建于何时也无从探知。看似木屋摇摇欲坠,其实不知已经历多少日月风雨,却依然傲立仙境,为过往的驴友及护山人员挡风蔽雨。这里也是驴友们的一处安营之地。


       离开将军庙,依然穿行在漫山金松遍坡草、兰天悠悠白云飘的醉人景色中,只是植被开始逐渐繁茂,松树也开始由低矮向高大过渡。不时有怪树异立,枯木倒地。松林的色彩也由金黄变为黄绿相间,红黄相掩,多彩纷呈。


       在到达又一处山坡顶时,山坡下惊人相似的一景又出现在面前:兰天白云幔动之下,茫茫甸草如原之中,群山众松环抱之间,又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大木屋出现,这就是我们计划中今晚的宿营地一一一老庙子。


       到达老庙子的时间是下午4点30分。


       老庙子是鳌太线中驴友的重要营地。穿越这条线的驴友到达此处基本上都要在此安营扎帐,休息补充,恢复体能。我俩到达时,营地空无一人。原以为先行的紫笛在大石河和东塬营地没有会合,肯定会在此等侯,因为老庙子是我们行程中确定的宿营地。没想到到达后又不见其人,他又再次捷足先行,看来是在最后一站都督门安营会师了。


       在老庙子稍事歇息,看看时间尚早,而今天的整体感觉及精神状况还算不错,高反的强烈反应也基本消失,也可能是已经适应。再加上自老庙子以下的路程均为下降高度,于是决定不再停宿,继续行程,连夜下山,直达都督门。


       至于2天行程合二为一内中因由,其实有两个方面:
(1).时间尚早,营地空无一人。且紫笛没在此等候已经下山。
(2).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已在高山荒野极端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几天几夜的非正常生存及生活体验,己让人从生理到心理都处在所能承受的极限程度。想想我们平时平淡平凡的平常生活,而在此刻却成了一种奢望,可想而不可及。一碗热乎乎的稀粥、一盘炒青菜、一个热馒头在这时都成为最高追求;而那温暖的房间、温暖的被窝、温暖的再泡个热水澡在这时更成为最渴望的奢求。再想想下山驻进农家乐宾馆,几个小菜一杯酒的情景,跟在山上风歺露宿驻帐蓬、饥渴寒冷头发懵的非人情景相比,我咧个神啊,岂不是从地狱进入到天堂一般了吗?而到达天堂的路,也就在这一步之遥了。所以,坚决下山。


       从老庙子下山的驴道有2个岔口,瑞光用GPS确定后,我俩就寻踪而去。这是一段在峰间密林中穿行的路程,老庙子以上多为低矮的金叶松林(松叶颜色因季节海拔不同而变为金黄色,暂且称为金叶松),以下则开始进入高大的金叶松林。树林间阳光万束,地表面新绿滋布。有的路段竟被雨后草甸间丰蕴渗出的流水淹没,走在上面就象在沼泽中一样,流水在低洼处又汇集如溪,涓涓细流。


       漫步在松林间穿行,景色豁然耀眼夺目,遍地金色,满树金黄,仿佛进入童话里的金色世界。这正是才出金山王国,又入金色世界。大自然的奇迹和魅力,再度令人叹服不已。


       随着海拨高度的逐渐下降,满树金黄的金叶松也过渡为满身灰黑光秃的冷杉林带。过了冷杉林带,植被的色彩就变得多彩纷呈,生机盎然。


       正行进间,遇到2位自都督门全装备一路拔高而上的年轻驴友,两人簿衣单衫,大汗淋漓,气喘不止。相呼招呼后,他们问到老庙子还需多久,告知需40分钟可到,挥手告别后两人步覆艰难的向山坡上行进。望着他们的背影,我从内心敬佩他们的精神和勇气,因为从都督门(1778)一路拔高到万仙阵(3564),海拔拔高1786米,拔高强度大,路距远。选择这条路上行,需要有极强的忍耐力和毅力。我们从老庙子一路下行到此40分钟,他们拔高上行估计时间要加一倍才能到达,今晚扎营老庙子毫无疑问,祝他们一路平安顺利。
5点10分到达一处转弯坡道,在通过一个小的垭口之后,开始进入沿山谷盘旋下降的险路,驴道开始在悬崖峭壁间急转直下,陡降连连。慬慎行进中,山中景色已不敢分心观看,平缓处才顾得往对面山坡看上几眼。


       随着路势渐缓,进入连绵的箭竹林中,经过半个小时在竹林幽径中的穿行,于6点10分到达灵观台。


       所谓的灵现台,以前是何景况不得而知,现在所能见到的,也就只剩在平坦的一块台地上,象房屋地基一样排列的几块长条石和几踏石砌台阶了。一旁的山沟里有流水哗哗的响声,这里也是驴友们的安营扎帐之地。
过了灵观台继续在竹林中前行,几棵横倒的大树拦住去路,而在倒树之间落叶枯枝和杂草密布,看不出有人行的痕迹,正疑惑搜寻之时,发现右侧的陡坡上有向上攀爬的踪迹,于是寻迹上爬,近70度角度的山坡上,厚厚的枯草泥土纷纷滑落,随时都有失足坠落的危险。气喘汗流中抓枝攀石上至有10米左右的位置,向上望依然艰险难行,虽然有人向上攀爬的明显迹痕,但感觉此非正路。一则方向不对,二则下山之路不应该向山上陡拔,三则一旁不远处山沟里的河水是向下方流去,而此路是逆流向而上,只有顺山沟河流而行才能出山。于是呼喊吹哨发求援信号,隐隐约约间似有女人的声音传来,再呼却又无回应,于是立即撤退了下来。返回到倒树位置,接连翻过几棵倒树后,明显的驴道正路又重新出现。


       事后得知,求援时听到的女人声音,其实是在后面的晨曦呼叫我俩的喊声,我们之间相隔也就20分钟路程的距离,而且同在山谷中她在高处我在低处,所以能听得见喊声。而瑞光本来与我前后相距也就10米左右的距离,但是在浓密的竹林中,旁边山沟内又有河流哗哗的水声,更关健的是瑞光戴着耳机边走边听音乐,因而任凭我怎么呼救他都难以听到喊声。


       归入正路后我紧追急行,在又一转弯下坡处听到瑞光在前面不远处喊我的声音,我应声而至之间,己来到沟底小河边。向瑞光说了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情,下面的行程2人就紧随同行。于是开始在小溪流中踩石过河。


       第一次过了小河,时已7点,天色全部黑暗下来。戴上头灯在夜色中继续沿河边竹林中穿行。林中小道落叶厚积,正行进间脚下一拌,一个前扑连人带包爬倒地下,几十斤的大包压身重心前移,怎么也站不起来,瑞光急忙转身把我扶起,连问是咋回事。原来是厚厚的枯叶下,隐盖的一段树根拌住了右脚而摔倒。起身后平安无事,遂继续前行。


       在此后的河边树林行进中,同样的原因使我再次被拌右脚而摔倒,又同样的平安无事而继续行程。


       第2次摔倒后,确实也把瑞光也吓的不轻,此后行进中,每遇一个石块一截树枝都会特意的提醒我一下。而我也更加小心懂慎的行进着。真得感谢瑞光弟在此行之中对我的照顾有加。


       之后又经几次河左河右的来回过河,两岸交替穿行前进。其中一次过河时,在河右岸走着走着,路居然在一面岩壁处消失,幸而岩璧不是太高,又有树根树枝可以攀扶,得以平安下至河边,顺利过河。


       还有一次过河后,在河左岸有一段拔高的路程,这段路左侧是山体岩石,右侧虽然有树生长,但透过稀蔬的树隙可见树后就是黑幽幽的山沟,至于多深没顾上去看。于是我更加小心的稳步前行。若在此处一头摔倒,倒在路中还好,倒向山沟很可能就此了结一生,永远魂归鳌太了。


       在这段拔高路的下行路段,又遇一水冲坍塌之处,仅有一掌之宽的脚踩之地,下面幽黑不知多深,手抓体贴脚蹬并用,才得以安全通过。而就在此时此处,瑞光的手机发出收到信号的提示,打开看到紫笛不知在几点发的信息:我已出山。于是电话又互相联系,确定各自情况后,提起精神,加快了出山的步伐。


       透过树林的枝头间隙,月光斑斑点点的洒落在林间小道上。月伴而行,8点终于到达太白庙。


       太白庙上空圆月高照,而明月下的太白庙,则只剩些残垣断壁。几近塌完的半间庙房里,在相机闪光灯的照射下,可见立有彩衣神像,墙上绘有壁画,孤立独支的门窗摇摇欸坠,上面均有雕刻并刷红漆。由此可见太白庙香盛之时的不凡景象。至于何时破落亦无可知,若是白天还许能发现些文字记载以还其原。


太白庙上圆月照
圆月之下破庙倒
月圆庙好曾几时
香烟绕月又几朝
而今明月依旧圆
此庙可是太白庙


       在太白庙稍停即走,再次过河穿林,8点40分到达在路边竖立的2块自然保护区告示牌前。看到此牌心中稍许宽慰,知道已经走出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了,离目的地已经为时不远。


       又经半个小时的山路行程,9点10分来到一处险要的地方,用木杆制成的木栅门据险拦路,木珊门口处的路基已不复存在,用几根园木拼成木排铺成栈桥代路而过。据说木栅门的作用是在封山时节护山人员封锁此门阻断进山之路,起到封山的作用。


       过了木栅门前行不久,只见前方一片开阔,朗朗月光下一条白茫茫的光带横穿而过,依稀可见大桥的影子,渐行渐近间,是一条公路出现在面前一一一终于到了都督门。时间是晚上9点30分。


       来到公路左转不远,见有农家乐竖牌,寻灯光而至,终到农家。卸下包囊,进到客房,那好似久违的温馨感扑面而来。浑身已经瘫软的我,一下倒在床上不想再起来。


       瑞光跟农家主人安顿好住宿,我们又各自向家人报以平安。晚饭我们点了稀饭、馒头、烧青菜、土豆丝、家常豆腐、西红柿炒柴鸡旦。外加每人啤酒2瓶。
酒足饭饱后,主人又把烧热的水打来,已经疲劳瘫软的我只是洗漱后又舒服的泡洗了双脚,就躺进被窝进入温柔梦乡了。而瑞光则又在农院夜冷的卫生间中用烧热的水洗了个温水澡后酣畅入睡。

感谢天地神灵!
感谢马恩列斯毛!
感谢鳌太遇难驴友的在天之灵!
让我们终于平安顺利的从地狱回到人间天堂!

我们在磨难重重的地狱中行走,一路欣赏着来自天堂的仙境美色!

痛并快乐着!

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日行程海拔拔高364米,海拔下降1786米。早7点30分自西塬营地起程,至晚上9点30分到都督门农家乐,全程山路行走18公里左右,用时14个小时。
本日因2天行程合二为一,徒步路程远,大小峰梁众多,海拔下降大,疲劳严重。己无明显高反症状。只是最后夜行没有欣赏到下山时的山中秋景而稍有遗憾。

欣赏精彩美景,支持户外交流!

春林户外欢迎您加入8264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