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漳河的世外桃源——漳纸工坊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遇知音 于 2015-2-5 15:41 编辑
如果你想寻找一簇与世隔绝的净美,去漳河源吧!沿峭壁和激流而行,寻访绝谷中的古法造纸人家;夜晚围着篝火,听陈三爷讲述那久远的家族故事……
从南漳县城到薛坪镇的龙王冲村,在沿路向大山深处前行,有个地方四面环山,底部是一条河流峡谷,,在河边→亩地左右的平地上,有一座古老的建筑,那就是陈家老屋!2004年,背包客李秀桦发现了这里,并于2007年和“拾穗者”一起拍摄了纪录片《漳源纸事》,获得了日本第29届东京录影节优秀作品奖。从此,陈家老屋和古法造纸名扬天下。各地驴友纷纷前来探秘……
陈家祖籍江西,清朝初年,为躲避战乱沿江西、湖北咸宁、南漳冷水河、漳河源地区这条生存线来到这里,所以陈家的建筑有明显的徽派风格,以天井为中心,四面高墙,高大狭长的天井既通风有可以采光,处于安全目的,靠外墙的每个小卧室都设置了一面小窗。
陈家从清朝到陈三爷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了。现在陈三爷已经86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言谈思路清晰。
陈家人世代以造纸为业,据说其法源于东汉时期的蔡伦。造纸有72道工序,主要的生产过程有浸、斩、干打、湿打、抄纸、松纸、晒纸,全部工序都是由手工完成。土法造纸效率很低,但是非常环保,沤泡毛竹用白石灰水,而不是现代的浓硫酸或者盐酸,对环境污染极小。利用水车将源源不断的河水引来作为动力,节省了人力,从毛竹到最后的捆纸,都是在周边就地取材,将古人的智慧反映的淋漓尽致!
南漳的造纸术由于工序复杂、选材考究,所造出的火纸纸质优良,呈灰白色、无烟,易燃不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故成为祭奠、祭祀、做鞭炮的上好材料。造好的纸由当地人徒步、一筐一筐地从深山峡谷中背到南漳的武安镇装船,再从蛮河进入汉水,最后行销全国各地。现在广西地区大量种植甘蔗,甘蔗废渣造火纸通过工业机械已经非常廉价,南漳的手工火纸已经没有价格优势,不好销售,古法造纸只好停业。陈三爷的女婿秦明炎夫妇两人开始照顾着陈三爷生活在这里,为保护老屋和维持生计,在老屋里办起了农家乐,主要接待全国各地寻幽探胜的旅行者。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