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说哪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8-5-19 16:00 编辑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1 21:27 编辑

坡度比为0.169
基本是这个样子

此条公路北起234省道,南至卞桥,路况好、曲折优美、两旁青山绿水石屋古木应接不暇,堪称蒙山最为惬意的公路,这就是著名的云蒙公路

有关新闻报道:
山东省临沂市为加快蒙山旅游区整合,蒙山龟蒙、云蒙两大主景区的道路连线工程近日全面启动。
  经过反复论证考察,平邑大洼至蒙阴百花峪道路成为连接两大主景区主体工程。该线全长25公里左右,车程约半小时。目前,该线路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即将完成,“十一”将全线竣工通车。  据临沂市蒙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洼至百花峪道路连线,沿途经过万寿宫、栏马庄、刘家寨村、鬼谷子、百花峪等地,全长25公里左右,车程约半小时。通车后,较以前可节省近一个小时车程。“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除了建设公路外,还将在蒙阴及平邑两县间打造一条长300米隧道。”  临沂市蒙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龟蒙及云蒙景区一直是蒙山两大主景区。  平邑大洼是全国有名的写生基地,自然风光秀美,蒙阴百花峪原生态风景令无数游客向往。但是长期以来,两地“各自为战”,造成了资源浪费,道路打通后,游客不仅能欣赏到两地的风光,而且能到访两地之间以前未开发的景点。

谷歌地图的火星坐标,导致地名发生偏移,大家就忽略了吧

看看实拍图片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1 22:05 编辑

云蒙公路非常适宜自驾游
譬如这样(非实拍)
个人更偏爱这样:
就现在情形看,还是自驾的多。当然,这样的,俺也越来越多遇到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1 22:29 编辑

无限风光在险途。山路驾驶和骑行都有不少讲究
这里。转载刘行hang的《汽车山路驾驶技巧深度分析

很多车友都喜爱山路的感觉,那即是上苍赐予的峻美风光,现在更有头文字D秋名山的推波助澜。

     我不知道专业高手们对山路的感受如何。

     我只知道,象我们这样即缺少天份,又不会一只脚同时控制两个踏板的芸芸众生来说,用手动档跑山是跑不过自动档的(当然只会用D档开车的除外)。

     对手动档的车来说,山路最大的难点,并不是盘山路那180度的发卡弯。山路最大的难点是——弯前调整。当你的车还在为过弯做准备,手忙脚乱地调整车速和档位时......

     自动档的车,一脚刹车:就能同时定档定速。

     尤其是手自一体的档箱,优势更为强烈。它连当前它自己到底是几档都不用操心。它只需根据自己的极限控制能力调整车速,它只需根据最基本动力和转速的原理来决定是升档、减档就OK了。

二、新手上山

     (1)转数:

     新手上山,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动力。车的动力依赖于发动机的转数。

     许多新手上山,只会在低转速上死踩油门,那是没有效的。用更低的档位、更高的转速去爬山,这是新手跑山要学的第一课。

     (2)减档:

     在上山时,不要等觉得车没劲了再减档,也不要在山路转弯转一半时减档。山路转弯时,车需要的动力比直路更大,在转弯处去被迫减档,更容易因动力不足而熄火。在转弯处坡道起步,比在直路更困难。

     要学会在直的山路上提前主动减档。

     不要怕发动机的转数高,不要怕发动机的声音响。

     (3)手自一体:

     手自一体的车一定要学会了用手档模式(或自动档的车一定要学会了用限档键)之后,再去玩跑山。只会用D档跑山,上山象蜗牛、下山象飞机,那是很危险的。

     出了磨合后,在春风绚丽的日子,上山去。不仅是舒心的春游,可且提高自己对自己爱车的认识,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三、山路弯弯·上山

     如果盘山路的弯,同时上坡又同时转弯,这样的弯转起来是非常轻松的。

     因为这时你的车头是上仰的。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全车的最大重量必然都压在了两个后轮上。这种情况下,后轮的抓地力是非常强的。

     所以这样的弯,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甩尾失控。

     在前面攻弯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后轮抓地力强、前轮抓地力弱,你在高速入弯时,车的轮迹会外偏。

     因此,在面对这种“同时上坡又同时转弯”的弯道时,采用逐渐减速的方法过弯。从入弯开始,轻轻地慢慢收油,把车的重心尽可能的往前调。

     因为,过弯减速是种驾驶者的自然心态。只有在你的能力极限之内,这样的弯转都很轻松,车身的表现也会非常稳健。

     上山弯最危险的情况:

     正如前面所说,一边转弯一边向上爬,车是很稳很舒服的。

     危险的是你深踩着油门,冲上一道坡顶,却发现那是个平路弯。

     这时自然重力所附加的后轮抓地力瞬间消失了。要是你不能迅速地做好“弯前调整”,把车的重心向后移以增加后轮的抓地力,高速过弯时,你的车就很可能会因甩尾而失控。

    http://www.56.com/u62/v_MTU3MTA5NTU.html

     可以仔细看看这个视频最后飞度失控的情景。它不是失控在一系列的上坡弯上,而恰恰是失控在看似简单的,冲上一道坡顶后的平路弯上。

     飞度车手明显“弯前调整”没有做到位,对山路上突然出现“平路弯”的凶险估计不足。

     回头再看那个206车友,他在入那个弯时无疑采用了更正确的方法——加油加速过弯。当然也看的出来,他求胜心太急了点,油门加得比较重,车的轮迹明显地外滑了。

     山路的挑战和乐趣就在这里——每一个弯因坡度的变化、弯径的变化和别的天下所有弯都不一样。

     每个弯的强烈的个性,使得你过每一个弯时,和过别的弯,组合成的技巧是不一样的。

四、我的上山策略

     我一向比较胆小。所以我采用的方式是即能充分享受一定的高速山路乐趣,又带有足够安全性的策略。

     我跑盘山路一般都只挂二档,不再升档。如果你的能力足够,二档踩到4500-5000转车速也有80公里了。这样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弯前调整只需用刹车降速,不必再烦人的去来回扳档调整档位(极陡的山也有只用一档跑的哈)。

     当然这样做,最大的缺点就是声音。

     象我这样跑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滕原拓海他爹。

     拓海原来是一台1.6的发动机,他爹给他升级动力,没有去换什么2.0、2.4的发动机,而仍然换了一台1.6的发动机。只是这台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能到12000转。

     东棠塾的职业车手智先生在山路输给拓海后,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自白:“他用一档做到的事情,我要用二档才能做到”。

     弯前调整,看来对职业车手也是一道难题。

五、下山最高宗旨·保护刹车

     下山比上山难度要大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大多数人最不知道的一点,就是——保护刹车。

     刹车,是靠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巨大的磨擦力来产生制动效果的。磨擦生热,巨大的磨擦力又会严重地使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上升。

     盘片的温度越高,刹车效果越差。

     很多恶性的下山道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长时间的带刹下山,刹车盘片的温度越磨越高,最后完全失去了刹车作用。从而恶性的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很多新手都会以为带着刹车慢慢下山是很安全的。当然对平时游玩一座小山包,那是无所谓的。但是当你去下一个几十公里下坡山路的大山时,养成的这种恶习,会让你在真正需要刹车时,刹车已经因过热而失灵了。

     (1)下山时,严禁空档滑行;             那时放空档找死。

     (2)下山路上刹车时,严禁踩离合;       踩离合,就是放空档。

     (3)下山时,严禁一直带着刹车慢慢亍溜;除非坡度陡到你挂一档滑行也会急加速。

     (4)下山时,严禁高档位的带档滑行;     五档2000的车速,也就是三档3500转、二档4500转的车速。

     下山要学会充份利用发动机制动。档位越低,发动机的制动能力越强。这时不仅仅是刹车越灵敏,刹停距离越短,而且对刹车的保护效果也更好。

六、山路弯弯·下山

     因为下山时,车头向下,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全车的最大重量必然都压在了两个前轮上。所以这时后轮的抓地力很差,下山过弯时,一旦处理不当就极容易甩尾失控。

     所以面对下山弯道,必须突出两点:“慢”和“弯前调整”。

     (1)入弯前,要把速度降到足够慢。

     (2)降速降档的一系列调整,一定要在入弯前完成。

     下山的180度发卡弯,开始入弯了你还在忙着降档、忙着减速,那弯过的肯定大有九死一生之感。所以下山弯道更能体会到自动档对手动档的优势。

     切记:盘山路的下山弯,不适合我们普通人群玩高速过弯。除非你是真正的漂移高人。

七、我的下山方式策略

     (1)下山档位: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你上山用几档,你下山就用几档。

     如前面所说,我上山一般是用二档,我下山也是用二档。你嫌车速慢,下山也是能踩油门的啊。二档4500-5000转的车速,也能到80公里,只要你的极限能力足够。

     这种挂低档高转速的下山方式,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弯前调整的轻松。我信奉简捷就是王道。

     (2)下山弯的操控:

     因为无需调整档位,入弯前,深踩刹车把车速调整为你合适的入弯速度。

     过弯时逐渐地慢松刹车。

     这时是下坡,你逐渐地慢松刹车,实际效果就是让车在逐渐的“轻度加速”中去过弯。这样能尽可能的把车重心向后移,以增加后轮的抓地力。


山路驾驶,要做到几个注意:
一、避免疲劳驾驶。名山大川是自驾出游的好去处,但山路行车,依山傍崖,沟深坡陡,弯多路险,崎岖不平,除要求车况良好外,驾驶员必须掌握一定的驾驶技巧,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山路其实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因为越是看起来可怕的路,驾驶员越是全神贯注,所以主要应避免疲劳驾驶。
二、集中精力,靠山壁行驶。山路行车,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强度要比在一般道路上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就要求驾驶员在行车前就要调整好驾驶姿势,尽量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驾驶环境。通过悬崖峭壁等险道时,不要观看山间景色或窥视深涧悬崖,万不可分散精力和产生紧张心理;应注意观察路面状况,并尽量沿路中或靠近山壁一侧行驶;行驶中应握紧转向盘,切忌紧急制动,以防侧滑而坠崖。
三、利用路面宽度选择行驶路线。山路驾驶时,驾驶员视点要远且要尽量看清路面情况和路边环境。要尽量利用路面的宽度选择行驶路线,遇到弯道视线受阻时,应严格做到“减速、鸣笛、靠右行”,以防转弯中遇到会车或转弯后遇到路障而措手不及。
四、遇弯道必须减速。连续的弯路是山路的主要特色之一。在转弯时会产生离心作用,上坡时车速较慢,离心作用较弱,同时车身重心后移,令转向不足的程度减小,车头方向会比较好控制;下坡时,情况正好相反,由于车速快,离心作用强,车身重心前移,转向不足的程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如果不能在入弯前有效减速,甩出车道的可能性便较大。
五、挡位使用须随机应变。一般性的连续坡道,应选用2或3挡,载重车也可选择一挡,目的是使车辆保有足够的爬坡动力。如果上坡时用了较高的挡位,当发动机出现动力不足现象时,应立即减挡,当顺序减挡不成功时,可越级减挡。
六、上山熄火立即停车。上山途中发生熄火现象时,不要惊慌,应立即手、脚制动并用把车停住,防止车辆后溜。在踏下制动踏板的同时,左脚踏下离合器踏板,然后重新启动发动机,缓慢起步,均匀加油,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松开脚、手制动,随即加大油门,车辆就可以继续前进了。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2 12:40 编辑

行驶这种山路,最怕的突然爆胎,处理不及时妥当,很危险
爆胎后,轮胎在很短时间内失去大量空气,轮胎半径大幅降低至接近轮辋半径的程度。 如果是行驶过程中前轮爆胎,在驾驶员未踩制动的情况下,由于爆胎的前轮滚动阻力急剧增大,而正常的前轮滚动阻力基本不变,汽车将会向爆胎轮的方向偏驶,方向盘也会受此力矩发生偏转,驾驶员很难控制方向盘。不过也并不是所有情况驾驶员都无法掌控方向盘。当后轮爆胎时,未踩制动时爆胎轮的较大滚动阻力同样会产生偏转力矩,在车速较低的情况下,这个力矩可能不足以克服后轮侧向附着力产生的与之相抵抗的力矩,汽车就不会偏驶,驾驶员甚至可能察觉不出已经爆胎了。但如果车速较高或路面湿滑,后轮会向爆胎轮的反向滑移,形成甩尾,甩尾严重时会造成车祸,因此后轮爆胎的危险性亦不可低估。
与未踩制动的情况正好相反,当紧急制动时,由于爆胎轮的制动力远小于正常轮胎,左右不平衡的紧急制动力将产生使汽车向爆胎轮相反方向的力矩,汽车将反向行驶。

发生爆胎时,第一项需要注意的是方向,次之为制动,第三就是挡位。切忌爆胎后一脚刹车,恶性事故“甩尾”等通常是因为这个不恰当的操作导致的。
应对爆胎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不能大角度打方向盘。即使是正常车辆在高速下猛打方向盘也会发生甩尾、滑移或侧翻,更不用说爆胎的车辆了。而且,这样做还有可能使爆裂的轮胎与轮辋脱离,酿成惨重后果。所以在平时注意一下高速变道或转弯时方向盘的转动范围大概是多少,爆胎后打方向盘不能过多超过此限。爆胎后,由于汽车转向滞后,所以驾驶员会发现转向没有反应而加大转角角度,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汽车侧滑、甩尾,还可能使爆胎前轮轮辋与轮胎脱离而卡住地面翻车。驾驶员也可能待汽车转过来后却发现是转的过分了,于是又反向猛打方向盘,造成汽车在左右护栏间来回冲撞。
其次千万不要猛踩刹车不放。因为爆胎轮的制动力远小于正常轮胎,左右不平衡的急制动力将产生使汽车向爆胎轮反方向的力矩,汽车将反向偏驶。如果驾驶员死踩着制动踏板不放,情况极为危险。因为这时无论是正常轮还是爆胎轮侧向附着系数都大大降低,相当于轮胎的侧向路面变滑。在强大不平衡制动力的作用下,汽车将持续偏驶,甚至撞护栏后还继续偏转,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当爆胎发生时应采取的具体方法如下:
前轮爆胎:

  1、保持直线行驶。如果是前胎爆裂,车身会出现向一侧突然倾斜,汽车方向会跑偏或摇摆不定。此时驾车者不要慌张,应双手紧握方向盘,尽量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
  2、调整车头时动作轻柔。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动方向盘时,动作要轻柔,不要慌张地反复猛打方向盘,以免汽车出现强烈侧滑甚至调头。
  3、慢慢减速。缓慢减速时,首先带挡收油,当车身姿态可控时在逐级减挡,并反复轻踩刹车,将汽车缓慢停下来。
  4、打开警告灯。待情况基本稳定后,您需要打开转向灯或驻车警告灯,让汽车缓慢靠路边停下。
后轮爆胎:

  1、保持直线行驶。如果是后胎爆裂,汽车尾部会摇摆不定,但方向不会失控。此时驾车者应双手紧握方向盘,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
  2、反复轻踩刹车踏板。反复轻踩踏板,采用收油减挡的方式将汽车缓慢停下。
  3、与前胎爆裂时一样,不要猛踩刹车踏板。
以上谈的都是直线道路上爆胎的情况。对高速路弯道爆胎,情况就复杂了。弯道行驶过程中,维持汽车转弯的侧向力主要由外侧轮承担。如果外侧后轮发生爆胎,汽车有两种偏驶趋势。一种和直线行驶情况一样,是向爆胎方向即弯道外侧方向偏驶的趋势。因后轮侧向附着力急剧减少,汽车还有另一种向弯道外侧甩尾、向内侧偏驶的相反趋势。如果车速较快或弯道较急,甩尾趋势会占上风,汽车就会向弯道内侧偏驶。随着这种偏驶的持续,因转弯半径越来越小,甩尾的势头会越来越强。这是一种极为危险、很难应对的悲观情况,因为脚制动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其偏驶角速度。驾驶员只能争取尽快抢到最低档,增大发动机制动力,尽可能多减速一点。其他几种应对直线爆胎的方法在此都失效了。

爆胎还是预防为主
1、经常检查轮胎能起到消除爆胎隐患的作用。至少每个月一次检查所有轮胎在冷却情况下的气压(包括备胎在内)。专家表示,夏天一般胎压数值在2.3~2.5之间都是正常的。普通的小轿车,如果满座(5人)的话,胎压调到2.5左右比较适合;一般两人的话,胎压数值在2.3也是正常的。
2、要经常剔除胎面花纹沟槽中的石子或异物,以免轮胎胎冠的变形。检查轮胎胎侧有无刮、刺伤,是否露出帘线,如果有应及时更换。

3、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和山路的车辆,最好每行驶一万公里对轮胎进行换位。

4、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超过驾驶条件要求和法律限制的合理的速度,如果转弯和遇到前方有坑洞等障碍物时请减速慢行。

5、所有轮胎都应在其使用寿命范围之内使用(轿车轮胎的使用寿命应在2-3年或者行驶6万公里左右),超过使用寿命或已经严重磨损的轮胎应及时更换新胎。

6、现在很多专业轮胎店或者专业汽车维修服务店都有为轮胎充氮气的服务。氮气不仅可以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更可以长时间保持胎压稳定,减少爆胎几率,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2 13:22 编辑

蒙山这两年来,公路开发的很好,环山公路、景区公路都非常上佳,还有生产路可供玩耍,非常适宜开展山地车运动。喜好转山就转山,乐意冲山就冲山,山马党也能尽情嗨皮。这里热了有瀑布水潭、渴了有清涧甘泉、饿了有板栗酸枣更不用说黑山羊汤、辣子炒鸡,感觉不在蒙山耍耍都对不住山地车。
这是基本的路线示意图
喜好山马就山马,一路风驰电掣,拉风。喜好冲山,条条生产道都能耍起来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2 13:34 编辑


山地自行车—顾名思义就是在山上、林道、乱石坡等一些一般的自行车不能正常通过的地方可以骑的车,山地自行车也分多种,最常见的四种就是XC(普遍的为硬尾,少数的为软尾,避震前叉行程一般在80至100之间),AM(软尾,后避震行程在4.2至5.0之间,避震前叉行程在100至150之间),FR(软尾,百分之30上坡,百分之七十下坡,后避震行程在6.5至8.0之间,避震前叉行程在150至180之间),DH(软尾,百分之百下坡,后避震行程在8.0至8.8之间,避震前叉行程在170至203之间)。

不过不管是哪种山地车,他们下山使用剎车的技术其实都是一样的,是的,在一般人眼里下山使用后剎车是最安全的,其实这个方式是错误的,使用前剎才是正确的方式,后剎车是控制平衡的

在下山的时候,高速的行驶使人感到慌张,同时也会出现操控不稳当等现象,这个时候剎车就起到了它的功能,剎车暴死是一个非常危险和错误的方式,你仔细想想,前面一个比较陡的小凹凸,你如果剎车暴死的话你车轮子不是就过不去了,反而受到了那个小凹凸的阻力,速度不够轮子直接被小凹凸顶住,这样一下车就很容易翻,而且暴死剎车不但会磨损轮胎,同样还控制不好平衡和方向,你只能随着车的惯性任由摆布了。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2 13:34 编辑

但是你换个方式:快速的过去,不使用剎车,在冲击的作用下就没有阻力的妨碍,小凹凸也就对你构不成威胁,使你迅速的离开危险地带,这样相对安全不易翻车,但是这也需要胆魄和勇气,包括灵敏的反应。或许有人会说了这样不是不要剎车了,那冲山不装剎车不是更安全幺。


冲山不是不用剎车,而是在下山的时候稍稍带一点剎车,在很陡的地方如果你操控不好那就稍稍点一下剎车,但是千万不要大力道的去按,这样也是很危险的,前叉也不要暴死,不然就会摔个胸口碎大石,惨不忍睹的,离开陡坡之后看到比较缓的路面才可以相对大力道的按剎车。如果你车翻了,就应该循序把整个人缩拢,抱住头,这样受到的冲击也会比较小,可以安全的保护住头部,减少翻车对你的损害。

[p=28, null, left]上山的时候不是一味的盲目推车,每走一段路的时候就要看看后方的路,记清楚路线,在下山的时候在自己的心里拟定几条正确的路线。下山思维一定要敏捷,注意力千万集中。下台阶的时候最正确的方法就是暴死后剎车,不然你在劈台阶的时候因为冲击力道太大很容易侧翻或者摔跤,台阶和陡坡的含义不同,台阶是长时间颠簸,脚控制不好就会脱离脚踏,不但操控车子的时候很难控制,而且增大了翻车的几率,而陡坡是缓缓颠颠,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来调整平衡。后剎车暴死的话给劈台阶产生了阻力,但是车确实不会停的,因为惯性的缘故,下去的时候尽量控制手指不要离开剎车,不然长时间颠簸的话手指被颠离开剎车也是一样危险的事情。
[p=28, null, left]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2 15:52 编辑

如今,蒙山由蒙山管委会负责。蒙山旅游区共辖60个行政村,其中柏林镇下辖38个行政村,云蒙办事处下辖22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313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另辖4个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总面积30万亩。

长期以来,蒙山旅游开发由平邑、蒙阴、沂南、费县4个县管理,分别推出龟蒙景区、云蒙景区、彩蒙景区、天蒙景区,4县各成立景区管委会,建有一套管理班子。在对外宣传营销时,4县都代表“蒙山”,导致蒙山的整体面貌极不清晰,游客在逛完蒙山之后常感叹:到底哪个是蒙山啊,就连曾见证蒙山旅游发展的业内人士也感叹“蒙山快成了‘蒙(mēng)山’了”。
两个主景区统一管理
  调整理顺之后,原来蒙阴云蒙景区、平邑龟蒙景区,其人财物被整体划入前者,两景区管委会降格为管理处,人员编制合并到蒙山管委会。蒙山管委会形成1办、1部、6局、5个管理处、4个国有林场、1个集团以及1个乡镇、1个管理区(由22个行政村组成)架构。作为临沂市政府派出的一个“正县级”事业单位管理蒙山。
  临沂费县天蒙景区、沂南彩蒙景区因为开发基础较为薄弱,且景区边界不够清晰,在这次体制调整中保持不变。但规定天蒙、彩蒙在今后建设中,要服从大蒙山的统筹规划,在对外形象推广时要由蒙山管委会统一审查,研究批准。

蒙山管委会成立后,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交通状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大为提高,初步改变了单纯依靠门票获得收益的模式。每到节假日,大洼景区附近往往交通阻塞。
当然,颇受驴友微词的是,天桥沟、立石屋等风景优美上佳之处却被“圈养”了起来,大量的人工景点也影响了自然风貌。

本帖最后由 且酹江月 于 2015-2-12 16:18 编辑

有时候,驴友们不得不翻山、趟河,曲线进山
比如这样

这样

这样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