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亥母寺 - 甘肃 - 8264户外手机版
甘肃
meteor224
2015-3-15 12:38
倒序浏览
7781人浏览
甘肃
武威凉州区城南十五公里处的缠山,是巨龙般横贯东西的祁连山北侧的一座黄土覆盖的红
砂岩
的小山堡,其南部祁连雪山的宏伟壮丽,更映衬出她的质朴和平凡。但因为历史上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特别是西夏佛教在此地的盛行,使得这座小山成了密宗无上瑜伽母续法的本尊金刚亥母的圣地,缠山也因此而圣神无比:这儿,是释迦牟尼佛授记过的地方,是与二十四个空行圣地相通的圣地,是五方空行母应缘示现于尘世的所在;这儿,保存有被佛界认定为金刚亥母之一的“宝贝母”极其珍贵的身骨舍利;这儿,建有西夏国师驻赐的名寺;这儿,成就了无数朝圣者的善业……
藏传佛教历史典籍《安多政教史》称:“缠山一带山形似弥勒佛自身像,从头到脚的距离需步行半天,自生像头朝西,面向东,从远处眺望形象非常清晰。”山上的金刚亥母洞及其家喻户晓的金刚亥母降世的传说尤为神奇,让许多高僧大德和修行者心向往之。而20世纪90年代从缠山金刚亥母洞中发掘出西夏文泥活字印刷的《维摩诘所说经》等大量震惊世人的珍贵西夏文物,又使得此山、此洞、此寺成为国内外西夏研究者的珍稀宝库。
来到金刚亥母寺,看着眼前一个个因过去大地震而坍塌的破旧洞窟,一处处年代久远的殿堂遗迹,还有散落山坡的残砖旧瓦等,仿佛有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锈迹斑斑的神奇门户:敦煌飞天般的神佛传说、如云的西夏往事、饱经沧桑的洞窟和寺院……顷刻,历历在目,隐隐在耳,动人心魂;就连出凉州南城门后很远处就能望见的缠山亥母洞上方新建的五方佛母殿和洁白的金刚亥母舍利塔,同样也在唤醒着过去千年神话般的岁月。如同远处的祁连雪山那样,人类信仰的力量就是那样富有气势、富有生命,延续在若隐若现的时空里……
金刚亥母,藏文名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祇,据传说她以身、语、意、业等之化身,出现在
印度
、
尼泊尔
和我国
西藏
雪域高原等地。公元8世纪,多杰帕姆佛母信仰开始传人吐蕃藏地。莲花生大师来西藏传法时将吐蕃藏王赤松德赞王妃卡钦萨措杰认作多杰帕姆“语”之化身,这是藏传佛教史上,最早的多杰帕姆女佛母之化身和智慧空行母,也是雪域高原第一位“金刚亥母”化身的吐蕃女性。公元11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达布噶举始祖玛尔巴从印度请来《多杰帕姆佛母贝叶经》后,多杰帕姆佛母的修持法便在西藏出现,随之专门供奉金刚亥母的佛殿也逐步遍及藏区和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其他地方。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金刚亥母为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冈波巴等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为本尊。在格鲁派中,她是三大本尊之一的
胜乐金刚
的明妃。关于她的形象,在藏传佛教唐卡中描绘其主尊身如十六妙龄女郎,一面两臂,全身红光,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盈血颅骨器,左肩斜倚天杖;三目圆睁,细腰婀娜,戴五骷髅冠,挂骨饰项链,右足悬空,左足踏一人尸于莲花日轮座,身后有般若烈焰,那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形象中却隐含着及其深刻的佛教教义理念。
据藏传佛教密宗瑜伽部的重要典籍《胜乐本续》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讲胜乐金刚根本续时,有二十四位空行母听完密法后,来到中国甘肃凉州金刚亥母洞举行会供并加持了此地,也因此殊胜之缘,后来(据说是唐昭宗天佑元年,即公元904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有五位金刚亥母投胎降生在凉州的缠山村,她们分别是 “佛母”、“宝贝母”、“金刚母”、“红花母”、“成功母”。据说从五岁开始,五位金刚亥母的化身都要在每年每月的农历二十五日到缠山的红砂岩洞中会供,二十四地的空行母皆来应供。《安多政教史》等著书记载说,当时有个女孩多次从当地一位姓张的屠夫那里赊买心肺内脏。一天,屠夫为索要肉钱,悄悄尾随那女孩到红砂岩洞,见有五个女孩子正在进行会供。五女孩发现张屠夫来后,纷纷腾空飞起,张屠夫为要到肉钱,急忙抓住了其中一个女孩的脚。张屠夫抓住的那位女孩就是宝贝母,她的肉身便停留在红砂岩洞的半空中,其余女孩飞升而去,张屠夫也顷刻解脱。这些奇特的记载传说让凉州金刚亥母洞寺笼罩在神秘的光环之中。
据传说,西藏曼龙格日大活佛来凉州金刚亥母洞朝拜之前,已从印度和西藏来过二十七位佛教大师在此闭关修行,其中有五位修成后其肉身飞往金刚亥母佛国去了。
公元1244年后,西凉王阔端代表蒙古汗王邀请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来凉州进行著名的“凉州会谈”时,萨迦班智达和随同的妹妹佐巴让姆、侄子八思巴等皆来亥母洞举行朝拜会供。据说他们来金刚亥母洞寺时,过去悬在寺窟半空中的金刚亥母身体已降离地面不远了。佐巴让姆精心的用金银、珠宝等许多珍物混合甘露后磨成洗粉,涂在金刚亥母已萎缩的身体。奇迹发生了,金刚亥母顿时肌肉复活、心口发热、象活人一般有了血色。佐巴让姆还在亥母洞处重建了寺院,并亲自动手塑造金刚亥母像。
此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朝拜五台山途中也来凉州亥母洞寺,当时金刚亥母身体仅是一付骨架了。仓央嘉措亲手在洞窟中建了一座土塔,将金刚亥母舍利骨装在土塔中供养,同时把张屠夫的骨灰也装藏进另一座土塔中。
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火灾,但金刚亥母的灵骨仍得到完好无损的保存。后因地震,洞窟坍塌,
仓央嘉措
所造土塔被毁,但金刚亥母舍利骨,被虔诚的信仰者秘藏至今,现已装藏于新铸造的银塔之中,存放在寺院佛堂中。正是一个个不远万里而来的尊贵的朝圣者和当地的虔诚信徒,一代又一代人,保护着金刚亥母的舍利和寺窟,延续着神圣的信仰和永不间断的神奇传说。
有人称凉州金刚亥母洞寺是“西夏王国的最后寺院”,那么西夏王国与该寺有着怎样的渊源,那些神奇的空行母等神佛飞天的传说和西夏历史迷雾中的寺窟究竟又有着怎样饱经沧桑的历史呢?
藏传佛教在晚唐吐蕃占领凉州后逐步传播河西走廊。西夏建国后,以今
宁夏
银川
为国都,以河西的凉州为辅都,在其“幼晓佛书”、“晓浮图学”的西夏王国的缔造者李德明、李元昊父子等统治者的推动下,藏传佛教在河西等广大的西夏统治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最终成了国教。凉州金刚亥母洞寺、大云寺、甘州大佛寺等河西名寺当建于此时。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所修《武威县治》记载:“亥母洞,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数丈,正德四年修”,据此和出土的大量文物,专家断定,凉州缠山金刚亥母洞寺窟应建于西夏崇宗正德4年(公元1130年),此后又在洞窟外逐步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佛殿佛塔,使得金刚亥母洞寺成为“窟中有寺,寺中有窟”的独特佛教建筑,成了西夏国师的驻锡之寺。
藏文史料也记载,当时,金刚亥母肉身像在洞中,洞口修建有佛堂;右边有约一人高的释尊香泥塑像,里面有张屠夫的尸体;左边是金刚持和度母像;外面佛殿里有喜金刚等许多浮雕像,墙壁上绘有神变庄严画。后金刚亥母寺数遭火灾后,于清雍正年间进行过大规模恢复重建,民国时期又遭遇两次地震。特别是1927年的八级毁灭性大地震,使寺塔俱毁,整个金刚亥母洞窟也被埋人地下。这座西夏寺院,可谓饱经了历史的沧桑。上世纪90年代金刚亥母洞寺恢复开放后,先是在缠山脚下建起佛堂,后又在洞窟上方山头上,新建了五方佛母殿和金刚亥母舍利塔;洞窟对面山上也建了尊胜塔等建筑。盛极一时的西夏寺院,一度像落日一样带着绮丽的晚霞隐退在时光的深处,而今它却又重新走出历史和传说的迷雾,展现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的时代风貌。
当我们知道了“大夏开国,奄有西土,凉为辅郡,亦已百载”的历史后,我们就不再惊叹金刚亥母洞寺窟中能出土那么多令人不得不惊叹的大量珍贵的西夏历史文物;我们也可毫不夸张的说,因为佛教的因缘使得金刚亥母洞寺成为西夏时期凉州地区很重要的西夏文化、藏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汇地。1989年,文物部门在对金刚亥母一号洞窟进行清理时,相继发现了包括珍贵的佛经、西夏的记账文书、物品清单、壁画、藏传佛教的各种唐卡以及石雕像、泥雕像、西夏的双鱼塘画、丝织品、瓷壶等大量国家一级文物。在出土的佛经中,其中有一本用古老的泥活字印刷的经卷为中外学术界震惊,那就是《维摩诘所说经卷》。学术界称,《维摩诘所说经卷》的发掘,见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泥活字印刷的国家,这比1980年同样是凉州出土的那尊西夏铜炮年把我国金属管型火器的铸造历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更令人惊喜。
伫立凉州缠山,望着碧蓝的天空中从远处祁连山飘来的一簇簇奇特的云团;俯瞰山下尽收眼底的“凉州七里十万家”、“人烟铺地桑柘稠”的景象,好像时空并没有改变,历史也未曾有过沧桑的风云变幻。唯有被埋人坍塌的沙石下的金刚亥母寺洞窟,在阳光照射下飘出淡淡的尘烟,仿佛提醒着我们:这里还掩埋着许多神秘而不可预测的宗教谜团和更多未解的历史迷雾。看着深不见底、幽暗的远方,我默默期待,愿这个圣地宝窟中能出现更多惊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发现……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大空
胜乐金刚
亥母密智行法为修拙火之根本大法。金刚亥母对有情众生特具悲心,行者如修习此法可速得加持,于修
上师相应法
时自观为亥母,能迅速生起相应。空行母对修密的行者而言,可分为两类,一为出世间空行,一为世俗空行。金刚亥母是出世间空行,她乃空乐的根本,一切成就根本之源。先修得空行相应,然后再修习本尊双运法极容易成就。 噶举派、宁玛派主修的空行为金刚亥母,修法以生起拙火,调气、脉、明点,进而证得无死虹光身为终。修亥母法可与上师相应,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启发俱生智,调柔气脉证无死果,降伏魔仇,摄十法界,乃了脱生死的殊胜法门。
于密续中,金刚亥母是胜乐金刚的明妃,是备受藏族僧俗十分敬重和全力供养的本尊,身如十六妙龄女郎,一面两臂,全身红光遍满十方三世,头部有一猪形头。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盈血颅骨器(劫波罗,梵文 kapāla),左肩斜倚天杖(喀章嘎,梵文 ka?vā?ga)。三目全圆睁,獠牙紧咬着下唇,戴五骷髅冠,细腰婀娜;颈部挂着五十鲜人骨饰项链,以小铃花朵为装饰。右足悬空,左足踏一人尸于莲花日轮座,身后有般若烈焰。
金刚亥母的形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单身像和双身像,此幅唐卡便是单身像的金刚亥母。亥母红色身,头右侧长有一褐色猪头,是辨认此尊的重要标志。左手托着盛满鲜血的嘎巴拉碗,象征她获得了极乐的体验,修证事业成功。左臂夹持喀章嘎,其上部有骷髅、干枯人首和新鲜人首,象征她压服了贪、嗔、痴的侵扰。右手上举,持钺刀,象征清除人的一切愚昧,勾召智慧真性。左腿单腿舞蹈立姿,踩踏人尸,表示战胜外在的敌人。唐卡背后贴有白绫签,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书写题记,汉文为:“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利益画像金刚亥母。”乾隆五十三年为1788年。藏文题记与汉文稍有不同,翻译过来为:“中正殿画佛大喇嘛楚臣虔诚供奉金刚亥母唐卡。”藏文题记记录了画家的名字,十分可贵。
咒 语 : 嗡 班杂 贝若渣尼也 哈哩尼萨 吽吽 呸 梭哈
金刚亥母洞位于中国
甘肃
武威
新华缠山。甘肃省武威市地处
河西走廊
东端,南依
祁连山
,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南与
兰州
、
白银
市相接,西北和
金昌
、
张掖
毗邻。
武威
市辖
凉州
区、
天祝
藏族自治县、
古浪
县、
民勤
县,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190多万,有
汉
、
藏
、
回
、
蒙
、
满
、
土
等26个民族。一九八六年已被
国务院
正式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西元前(121)年,
汉武帝
始设
武威
、
张掖
、
酒泉
、
敦煌
河西四郡以来,是
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东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融合的中心,史称“河西都会、襟带西藩、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它东接
河套
,北邻沙漠、南连祁连山山脉,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自古就是“人间朴地桑拓稠”的富饶之地,素有“银武威”之称。
这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宝地。这里有天下第一马-铜奔马,藏传佛教圣地--金刚亥母洞,天下第一碑--西夏碑,天下第一窟--天梯山石窟,西藏归属中央的象征-白塔寺;这里有
文庙
、
鸠摩罗什寺
、
海藏寺
、
大云寺
、
天堂寺
、里安堡等众多的文物古迹;这里有融南国之秀和北国之雄的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更有齐家文化、西凉文化、西夏文化的丰厚遗存……
悠远灿烂的文化令人叹为观止,旖旎独特的风光使人吟育不绝。中华五千年的风月荏苒,使得历史赋予了这座文化名城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甘肃武威古称凉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亦是藏传佛教空行母圣地。位于城南十五公里处的新华乡缠山村金刚亥母洞,属于藏传佛教寺院,因洞内供奉金刚亥母像而得名。据
乾隆
十四年(1749)所修《武威县志》载:“亥母洞,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数丈,正德四年修”。
金刚亥母洞向东一公里处是著名的麦嘴子汉墓群;东北二十公里处是
白塔寺
;西边十公里处是
金塔寺
;西北十公里处是
莲花寺
;还有城北的
海藏寺
;这四寺即是萨迦班智达大师建立在武威的凉州四寺。通往金刚亥母洞的沿途是崎岖小径,沿途有涅槃塔、尊胜塔、吉祥塔和从前挂有心肝供品的黑色三角塔。塔边和洞中的红土对驱散病魔、妖邪有相当的神效。围绕着金刚亥母洞有一条由南向西弯弯曲曲的小溪流,溪水清澈透明、四季常流。传说此水是从水母娘娘神山流出的,且甘美清甜,有强身健体之益。金刚亥母洞的对面形似馒头的小山,当地人叫它盘道山,山顶有一座大宝塔。此塔当时有三十多米,山形似空行母供养的曼陀罗。金刚亥母洞所座之山,似弥勒佛自生像,从头到脚的距离步行需要半天时间。金刚亥母洞则位于弥勒佛的头部。自生弥勒佛像头朝南,面向东。如从远处眺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右侧卧的佛像。
金刚亥母洞洞前的佛殿里供奉观音佛像。洞中分内外两室,外室金刚持佛、胜乐金刚、喜金刚、佛母;内室是阳性寒水石形成,晶石闪闪发光,寒水石的居鱼化石和五位空行母的祭品似人工所为十分逼真。洞中佛殿墙壁上是神圣庄严的藏传佛教佛像本尊。从内室向里有一天然山洞,洞内是十分逼真的巨大金刚亥母佛雕像。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明妃。当地人对金刚亥母像非常信奉,经常虔诚地礼拜供养,据说一直非常灵验。洞中和佛殿过去曾多次遭遇火灾,但只有金刚亥母像没有被损坏;传说不能生育者在金刚亥母像前烧香许愿,可得子女。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meteor224
3月15日
回复
精选推荐
反穿哈天线的野性之美
重装河北小五台两日四台
两日重装顺穿大五台
顺朝五台山修行慰心虐腿
大别山180公里顶级虐线攻略
托乎拉苏-赛里木湖山脊线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