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白金项链 - 广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西
    审视亚洲地形图,或从太空中看南亚、中亚,喜马拉雅山脉绵延的白色雪峰,恰似亚洲的一道白金项链,而南迦巴瓦、南迦帕尔巴特,正是两个漂亮的结,而中央的珠穆朗玛峰则无疑是一颗美丽的钻石。

  伊斯兰堡到香港的航班是上午10点起飞,该航线平行喜马拉雅山,飞出一个圆弧:从伊斯兰堡飞过印巴克什米尔西缘,到印度恒河平原上空,再往东南向飞,在空中北望北印度、尼泊尔地区,白雪茫茫、巍峨耸立的喜马拉雅山砌起一条巨大连绵的屏障横亘着,我扒着左窗口,一直试图辨寻南达戴维,禅嘎邦(changabang)、道拉吉利、安纳普尔娜、马纳斯鲁、希夏邦马,珠穆朗玛、干城章嘉等等雪峰,这些如此壮丽的图腾,天堂里的雪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200-300公里。 经纬度:27° 59' N, 86° 56' E

   这些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藏语“喜马拉雅”即“冰雪之乡”的意思。
  “珠穆朗玛”是藏语雪山女神的意思。她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巅,俯视人间,保护着善良的人们。时而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隐藏在雪白的祥云里,更显出她那圣洁、端庄、美丽和神秘的形象。作为地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外登山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攀登目标。

本帖最后由 瑶山 于 2009-7-9 15:46 编辑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喜马拉雅山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大夏上的最高部分,人们都称它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这个美丽动人的名字来源于印度梵文,意为冰雪的居所。这是因为这里终年为皑皑白雪所盖之故。

  喜马拉雅山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因为它的最高部分(主脊带)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群峰争艳。地球上大部分7000米以上的高峰去集于此。据统计,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10余座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它们是: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8585米),第四高峰洛子峰(8511米),第五高峰卡鲁峰(8481米),第六高峰道拉吉里峰(8172米),第七高峰库汤山(8156米),第八高峰乔乌雅峰(8153米),第九高峰南迦帕尔巴特峰(8125米),第十高峰安那普那峰(8091米)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8012米)。包括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在内的其他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则分布在同喜马拉雅山脉毗邻的喀喇昆仑山中。

  喜马拉雅山本起我国阿里地区的印度河急转弯内侧南迦帕尔巴特峰,东止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墨脱县境内的南迦巴瓦峰,北以雅鲁藏布江-象泉河为界,南濒印度恒河平原。东西长2400余公里,南北宽200—350公里。它像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又像一座巨大的银万里长城,迄立在亚洲的中部。根据地形、地理和地质上的特征,科学家们把喜马拉雅山从南往北划分成4个带:

  1、亚喜马拉雅带(或外喜马拉雅带),为海拔1000—1500米的丘陵山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森林茂密。

  2、小喜马拉雅带(或低喜马拉雅带),海拔3000—4000米,山峦重叠,气候温和,青山绿水,风景季丽,为避暑的好地方。

  3、大喜马拉雅带(或高喜马拉雅带),海拔6000米以上,是喜马拉雅山的主脊,冰川纵横,雪峰林立。

  4、西藏喜马拉雅(tibet himalayan mountains),因为这里过去是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的一部分,所以又称它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海拔4000—5000米,属于西藏高原的一部分。

  5.由于登上 喜马拉雅山脉当天正好轮到中国.深圳所以传递时间延迟,正因为这样所以才能表现中国人的热情。
  
       一般人简单地把它划分为东、中、西三段。但是西方学者更习惯于按地区来称呼它,从东往西分别称为:阿萨姆喜马拉雅,锡金-不丹喜马拉雅,尼泊尔喜马拉雅,库蒙喜马拉雅和旁遮普喜马拉雅。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按西藏的行政区划把喜马拉雅山分成三部分:山南喜马拉雅,日喀则喜马拉雅和阿里喜马拉雅。


珠峰
                                地貌特征

        喜马拉雅山脉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国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脉自南向北大致可分为三带:南带为山麓低山丘陵带,海拔700—1000米左右;中带为小喜马拉雅山带,海拔3500—4000米左右;北带是大喜马拉雅山带,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主脉,由许多高山带组成,宽约50—60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数十个山峰的海拔在7000米以上,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各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呈一片银色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带,是我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气候特征

        南坡从海拔仅2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河谷的水平距离不过几十公里,自然景象却迅速更替:低处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形成常绿阔叶林带;海拔升高,气温递减,喜温的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针叶树则渐增加,在2000米以上为针叶林带;再往高处,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由灌丛代替森林,出现灌丛带;在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带;5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带;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北坡气候干寒,降水量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布的层次也比南坡少得多。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即阴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降雪速度与融雪速度的问题)。两个因素那个影响为主很难区分,但现在见到的题基本上表现出来降水量的影响要大于温度的影响,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大于阴坡阳坡的问题。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是阳坡,应该雪线高,但南坡也是迎风坡,所以雪线应该高,出现矛盾,但实际上南坡雪线低,因而说明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大于阴坡阳坡的问题。判断雪线高低应以此为准。


本帖最后由 瑶山 于 2009-7-9 15:52 编辑

                                     形成历史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余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现在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洋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与此同时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

        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洋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亚洲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洋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

本帖最后由 瑶山 于 2009-7-12 17:33 编辑

                            喜马拉雅山的传说

  在广泛流传的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这么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区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面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蹒跚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兔子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奔跑……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和平、安定的图景呀!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头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捣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万丈浪花,摧毁了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都预感到灾难临头了。它们往东边跳,东边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涌到西边,西边也是狂涛恶浪,打得谁也喘不过气来,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她们来到了海边,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风平浪静,生活在这里的鹿、羚、猴、兔、鸟,对仙女顶礼膜拜,感谢她们救命之恩。

        众空行想告辞回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于是五仙女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即: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她就是今天的世界最高峰,当地人民都亲热地称之为“神女峰”。 注:西藏高原由沧海变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考察、发现所证明。但是,高源并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当缓慢地变化着,只是近几百万年的地壳变动,才使高源隆起急剧上升。最近几年对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的测定证明,高原还在不停地上升着,这个上升速度在地球历史上是惊人的,但也不过一年上升一二厘米罢了。

      旅游资源

  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地处中尼边境中段南麓沟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樟木地属亚热带,气候潮湿,风景宜人。镇里车水马龙,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舶来品,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57多公里,在全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积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流出国境处的年径流量为1400亿立方米,次于长江、珠江,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水能蕴藏量达7911.6万千瓦,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誉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浪卡子和贡嘎县境内,当您越过海拔5400米的岗巴拉山口,群山环抱中碧玉般的羊卓雍湖便展现眼前,一览无遗。湖面海拔4000多米,面积630平方公里,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

  博卡拉--
  博卡拉谷地在博卡拉市区北边,地势渐高,喜马拉雅山脉犹如屏障横亘天边,连绵不断的雪峰矗立天的边缘。鱼尾峰、安娜普纳峰等数座雪山距博卡拉市区最近的距离为三十多公里,天气好时,在市区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雪山的壮美,特别是鱼尾峰,好像无处不在,随处抬头可见边缘锐利如刀锋的顶峰。欣赏喜马拉雅山脉日出日落是在博卡拉旅游度假最激奋人心的项目,当地最佳观赏位置是沙拉阔,海拔1500米,市区北面五公里的一处小山头,那里有不同地点的观景台,供游人观看雪山日出日落奇壮之景。 其次是位于费瓦湖南面的和平塔山,山顶建有一佛教白塔,成博卡拉一处标志。上到山顶,可居高临下观赏博卡拉市区景观、费瓦湖全貌,还可以观看雪山日出日落景观,只是爬山要费些力气。

      珠穆朗玛峰(Jo-mo 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亚洲和世界第一高峰。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中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宫室。 不过还有一种英文说法在中学课本里面多次出现,即Mount Qomolangma或Qomolangma Mount。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

        珠穆朗玛峰较近的一次测量在1999年,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的,他们认为珠峰的海拔高度应该为8850米。而世界各国曾经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是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最近,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为8844.43米。同时停用1975年8848.13米的数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理板块的运动,而不断长高。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第四版人民币十元的背面图案就是。

  坐标:27°59′17″ N ;86°55′31″ E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