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加川西环线活动汇报贴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本帖最后由 男人海洋1 于 2015-5-28 13:13 编辑

拜星月慢
----雪山抒怀
青烟徐低,梅台 独掩,炉香静逐山重数。飞云冉冉,
雪满游春路。峰峦转,马蹄声断经石相倚,云蒸霞蔚光暮。神瀑犹在,人未知何处。

是曾经连载在飘山微信公共号的几天行程,这次的川西加雨崩行程精彩程度不亚于前两期的西藏之旅,所看到的川西美景至今在心头不时荡漾回想
连续十一天的行程紧张有序,但辛苦了常思一二每天晚上还要用手机辛苦的写下一段段文字,有时候感触是值得铭刻的!
我只是把这些文字配上些图片做成个小贴发到网站方便大家浏览,此篇帖子前三天的都是易林原创,只有第四天新都桥是我做的,其余后面全部由常思一二完成!感谢他们的辛苦码字,留下的记忆是我们这次团队成员精神上一生的财富!
此帖子照片由常思一二拍摄!

第二天。
这必将是今生难忘的一次行程
经过昨天的细雨的洗涤,今天一路在青山与云海中穿过,白云与青山偎依,嘉陵江…剑门关…
映秀地震遗址,海洋已经来过好几次了,边走边jian讲解成为了我们的向导。我是第一次来,虽然再过十天,就是整整七周年了,但是,依旧能够感受到灾难的味道。在残垣断壁前,久久伫立,感悟着“生命”二字,带给自己的思索。
岷江,欣赏独特的羌族文化。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以羊为祭祀的图腾,现代的羌族自称“尔玛人”,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古西羌诸部中的一支!
穿过毕棚沟时与雪山瞬间的遥望,仿佛就在指尖,又仿佛很远很远。
马尔康夜景充满原始元素与现代文明的味道,在满满的回味中入眠 。。。



2015.5.3第三天。
昨夜淅沥沥的小雨早上停了,青山云海看到平淡…山顶白雪覆盖,体会到了一天四季的神奇感觉。小金山垭口初次体验4114米高海拔的感觉,气短,头晕,就像喝了二两!雪山,云海…美丽的震撼!穿过夹金山与四姑娘相拥!
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山下的达维乡的木城沟沟口地带相遇。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美丽的四姑娘山我来了!
牦牛谷,美人谷,美丽的神山,塔公寺!
尼玛河!震撼人心,感受藏族人民的殷诚信仰
八美镇金鼎山卡寺
在康定情歌声中深情入睡!



2015.5.4 第四天。
从新都桥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拉开窗帘看到高原的第一缕阳光,心还在感受着昨天玛尼石河谷虔诚信仰的洗礼,今天要去翻越几座超过4000米的高峰。全程基本在四千米上行进,真正需要挑战高反的一天!
新都桥到稻城的香格里拉,关于稻城亚丁,关于仙乃日,关于洛克线这些存在于幻想中的天堂终于有了一个接近的机会!沿途路过的兔儿山石头河红草地海子山高原湿地一如宝石点缀的一条项链般精美绝伦!在路途的每一刻停下都会被风景融化,如牦牛如山石如树木如白云飘飘。。。
夜晚的香格里拉小镇灯光闪烁天堂的诱惑,透过云层倾泻而下的月光和街上店铺的灯光都可以塞进相机里,小酒吧里传出些不成熟的音乐,街头徜徉着的基本都是冲锋衣游客,这样的氛围会突然闪现一个词 -- 偶遇!



2015.5.5第五天。
清晨,告别小城香格里拉,向着“向阳之地”亚丁前行,那里有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三座雪峰分号名为“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多吉”,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童话世界。
但是由于景区没有到上班时间,景区车辆没有运行。考虑到整体行程,还是选择告别了亚丁,也许这种擦肩而过的缺憾恰如我们的人生,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重新走过红草地,路边的白杨在晨曦的映射下挺拔秀丽,幻想着秋天那片金黄,该是怎样一种沉醉。林间藏人引领着几头牦牛行进其中,在高原晨光的映衬下格外恬静。
告别稻城白塔。位于稻城大桥桥头,纯四方形的布置是稻城白塔的底座,白塔分为3部分,塔尖,塔身,塔基座,基座安放着一排排的转经轮,以供藏民虔诚膜拜,塔身分为3部分,顶部供奉着一尊菩萨。清晨已经有藏民在转塔。



在桑堆乡开始回到这次的行程中。路经无名的山脊,海拔也到了4000多米,一条雪线随山势绵延,在阳光下分外醒目。
翻过山脊,一路下行,进入乡城县。乡城意为串珠(佛珠)之地,因县跨硕曲河与定曲河之间,两岸河原如串,其富饶有如珍珠串。乡城也被称为香巴拉。香巴拉其意为“极乐园”,是藏传佛教徒向往追求的理想净土即:“极乐世界”、“人间仙境”、也称“坛城”。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巴拉,一个内心向往的圣地。
成片的原始森林,人工林,次生林,路边间或漏出的伐木小屋,以及路边绽开的杜鹃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让人沉醉其间。更有那不逊于郭亮村的悬挂在峭壁上的盘山公路,无不令人感觉到人类伟大与抗争。
出乡城路经历史悠久的桑批罗布岭寺。经过连续不断的高山翻越,最后翻过海拔3818米的元根山,进入得荣县。相伴定曲河的阵阵涛声,顺着艰险的乡村公路南下,进入由北而南纵贯得荣全境的定曲河峡谷,如一条长长的通幽曲径,逶迤延绵在十万大山的深处,河畔异石挺拔奇峰竞秀,百花齐放万鸟争鸣……
金沙江大拐弯位于云南德钦奔子栏和四川得荣子庚乡交界处,两江相会,清浊分明但欣赏它最佳的地点是在云南境内奔子栏去梅里雪山的G214国道公路上,旁边有一个简易的观景台,现在很多人称这里为月亮弯。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由此水势更加浩荡,峡谷逐渐开阔,在这川、滇交界处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U”字形的大拐弯,竟成就了这处中国四十大景观之一的“金沙江第一湾”奇观。
尽情狂欢,拍摄留念。
夜宿德钦,梅里雪山我们来了,雨崩,你准备好了吗?


2015.5.6第六天,心沐雨崩。
踏上前往飞来寺的行程,雨崩之旅也正式掀开了序幕。飞来寺位于距离德钦县城约10公里处的滇藏公路边,正对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梅里雪山北与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连接,相传共有山峰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云南海拔最高的山峰。在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特别是主峰卡瓦格博,被一些人尊奉佛经里说,藏区有128处大圣地和1022处小圣地。梅里雪山是八大神山之首,守护神会在藏历羊年,降临于卡瓦格博。人们通过外转卡瓦格博来消罪积德,同时也通过转山对神山表示敬畏与崇拜。我们一行九人在羊年来到这里也算是一段缘分。


如果说南迦巴瓦是藏在深闺的一位小家碧玉,那么梅里雪山就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
“看雪山,拼人品”天公作美,连绵的雪山清晰可见。观景台上各种嘚瑟,美女帅锅大登场。
告别飞来寺,踏上前往雨崩的行程。雨崩村位于云南德钦县云岭乡境内,因目前无公路可通,进入雨崩,需徒步或骑马18公里,翻越3700米垭口,加之,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脚下,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真乃世外桃源。
  雨崩来历:传说梅里雪山后常有一老人到西当村借粮,村民跟踪至一巨石,掀开巨石发现下面有个村子。行走在雨崩颇有旷世桃源之感,是真正香格里拉的缩影。有雨崩神瀑、梅里雪山等壮美风景。
雨崩一曰绿松石堆积的地方,二曰存放佛经的经筴。还有人开玩笑说“雨崩”的由来:那地方经常下雨,而且走路走到你崩溃,所以叫“雨崩”我知道的墨脱徒步线上的背崩却是恰如其意。
行走在前往雨崩的路上,两边满是温带针叶林,杜鹃花儿,夹竹桃在林间绽放,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
一路上行,会遇到很多驴友和转山的藏民,听到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加油”和“扎西德勒”。话语虽然简单,但质朴温馨。如果想和他们合影,他们都会很大方地配合你,所以同行的身影里又增添了许多意趣。我以为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注定是一个内心向善的民族。
快到垭口的时候,小雨如期而至,也为徒步增添了几许惬意。人在雨崩,心在天堂。如果真的没有雨,似乎会觉得缺了些什么。翻过海拔3900米的亚宗拉山口的时候,霰雪纷飞,伴着随风起舞的五色经幡,雨崩更加令人神驰。
途中停下来,如果没有林木的遮挡,你就会看到梅里雪山,或晴好,或云山雾罩,亦或孑然鳌立。下山的路随处可见原始森林里遍布的松萝。走一段便会见到一个玛尼堆,添块碎石,许个心愿,且行且珍惜。
那个深藏幽谷的雨崩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在高大的晶莹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脚下,一幢幢木屋散落着,眼前一片青绿,伴随着绵绵细雨,显得格外雅致迷人。
夜宿梅朵客栈,店门前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写着“上有天堂,下有雨崩”。客栈里住的多是90后的孩子们。朋友,你还等待什么呢,等到老去的那一天吗,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你会来雨崩吗?
用身心和雨崩做一次碰撞,做一次人生的洗礼。


2015.5.7第七天
踏着清晨的薄雾,我们的雨崩神湖之旅启程了。出上雨崩村口,便会看到一座白塔,白塔前矗立着一座玛尼堆。前行便是成片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其形各异。或孤独耸立,或婆娑相依,或三五成群,郁郁苍苍,森森莽莽。
走出这片古树林,穿过一座木桥,便见溪流潺潺,鹃花怒放,玛尼堆林立溪畔。
林间的小松鼠也来凑趣,同行的驴友伸手即可触摸到这个可爱的小精灵。由于常年阴雨连绵,林间的石头满是苔藓。经年的古树朽化成的树洞,称为拍照的绝佳背景。
途中偶遇一些学生,交流很是随意,暖阳哥顺便教他们一些户外常识。后来知道他们是翘课来徒步的,嘿嘿,后生可畏啊。也许他们是来寻求身心的自由,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也许他们是来寻求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如电影《左耳》里所言“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但求无悔。相比他们,虽然我们韶华已逝,但我们寻求的是一种成熟的豁达和历练,为我们的青春补课。
抬眼看到风中飘动的经幡时,第一个垭口就在眼前。(五色经幡上写有经文,是悬挂着祈福所用,随风舞动的经幡是藏区垭口的标志,让风转动经幡为自己祈福)。站在垭口便可看到远处的雪山,心情自是别样的欣喜。面对雪山很想大吼一声“我来啦”,但是看看旁边的警示牌还是把异常兴奋的情绪控制下来。据说藏区的神山圣湖是有灵性的,作为我们驴友应该尊重藏民的宗教文化信仰。我以为一个人的幸福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沿垭口下行不久,植被在由高变低,远处几间小木屋依稀可见。这就是有名的笑农大本营。笑农大本营位于山间较大的平地,是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的大本营,当年的这次尝试最后以付出17位勇士的生命告终。休息站周围断茬的树桩据说就是那场惊天大雪崩的见证。
逝者如斯!
——“为什么要登珠峰?”
——“因为山就在那里。”
“Because it’s there”,站立在笑农大本营前想到的只有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的这句话。
此时的雪山愈发显得高大,雪线下残留着的积雪成直线下垂。似乎成了松林的分界线。穿行在灌木丛中,雪山张开他伟岸的怀抱,似乎要将来访的客人相拥入怀。前方矗立的深褐色的山石上飘动着五色经幡,那就是圣湖上的垭口。登上垭口,那湾翠绿的圣湖呈现眼前。冰冰湖的形成是由于冰川的融化而形成碧蓝的高山海子,在蓝天雪山的映称下如同一块绿松石镶嵌于雪峰之间,冰湖海拨4010米,是徙步雨崩所达到的最高点。
从垭口下到湖边,要穿过厚厚的积雪。玛尼堆是圣湖最好的装饰。来到湖边,品下圣水。与圣湖雪山留影自是必不可少。
面对洁白无暇的雪山,清澈碧绿的圣湖。想起一位诗人写的一句诗“如果你想找回自己, 
不妨,来雨崩吧。  
面对神山圣湖,内心空灵,寂静欢喜。  
回头的烦恼之事,纠结失措,都是浮云。”
“马年转山羊年转湖”。而卡瓦格博的守护神属羊,60年一轮回,此时怎可错过。于是乎,最终搞了个三人行,行走在圣湖湖畔,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积雪里。行走间,突然左侧的雪山上发生了雪崩,拍下这难得的景观,后面的人大声呼喊让我们退回来。瞬间雪块滑落的声音和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因为视角的缘故,其实我们距滑落的雪块在百米之外。雪崩停止,转湖继续。本来计划转三圈,最终改为一圈。
回到垭口小憩,填饱肚皮,天公不作美,又是霰雪纷飞,又是雨点淅沥。回头看一眼圣湖,且做别离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