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上 于 2015-6-17 19:15 编辑
“丙察察线”或“丙察察”,指滇藏公路建设里滇藏新通道里面的丙察察路段,即丙察察公路。是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察隅县城,全长207公里。是滇藏新通道里改造难度最大的路段。
它被称为第七条进藏公路,也是最艰难的进藏路线,是以险而名的道路,同时也是风景最为原始优美的道路,被网友称为“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它能让你体验穿越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极致感受,就是那种所谓的“身处地狱,眼在天堂”!的感觉。它就是丙察察线!
但是,生命丙察察线要进入倒计时了!
2015年沿大(理)保(山)高速公路至金厂岭,经云龙、泸水、福贡、贡山、丙中洛、察瓦龙止于察隅县,这段经典的越野穿越路线在今年开始正式修柏油路了。这也在向越野人们宣告一件事:我们的丙察察线己经进入“生命倒计时”了。
刚刚成功骑行穿越丙察察,已遇到大批的工程机械车陆续由察隅县开往至察瓦龙各个标段,将于2015年6月底前大肆施工,届时将会给行程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可能限制封闭各个路段。在此之前,骑行、徒步、自驾越野爱好者能去的就抓紧去吧!!
最后的丙察察:随着国家投资18亿大修资金,丙察察这条中国经典越野线路退出历史舞台也将进入倒计时,我们也有幸成为最后亲近它的幸运者之一。
我们骑行过程中每天会有大型施工机械从察隅百里迢迢赶往各个工程标段,有些路段已经开始施工作业,因此差不多每天会被封路1小时左右,而且由于本来路面土质就松软,大型履带机械驶过后就更加泥泞不堪,因此差不多半个月后这条路线将不能自驾和骑行,三年后重新开通时将是一条崭新的三级公路,同时开通的还有从独龙江到日东的第9条进藏线!!
【丙察察公路简要概况】
丙察察公路起点为云南怒江贡山丙中洛,终点西藏察隅县,被人们称为第7条进入西藏的公路。
工程于2000年9月动工修建,路基宽4.5米,属山岭重丘区四级路,是贡山县"十五"期间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北上"项目,是滇西进藏公路中的最后一段公路。同时,也是继国道214线后云南省通往西藏自治区的又一条重要通道。
察瓦龙-察隅简易公路09年才贯通,典型的无道班维护乡村土石路,每年5~10月为通车季节,其余时间大雪封山,只能依赖马帮行走,沿途食宿困难,补给不便,号称最短、最烂、最新的进藏公路。
丙察察线穿越三江并流区域,海拔从几百上升到5000米,所以一路会经过各种地貌和气候,相对其他的成熟的进藏线路来讲,更原始,路上经过的村庄也更淳朴。沿线基本概括了西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沿途可欣赏到丙中洛、怒江第一湾、石门关、哈达瀑布、通天瀑布、玉立石壁等神奇景观,并可以领略到多民族的风土人情。
【通车季节】
丙察察每年通车时间为5-10月,其余时间大雪封山无法通过。其中7月底到9月是雨季,而我们能在六月初赶上三天暴雨,运气也是好到了“极点”
因塌方泥石流等造成路况极差,因此丙察察线全年能通行的时间实际不足4个月。这条连接着滇西与藏东南的简易道路,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滚石路段散落全程,这条不是路的路,正是被国内所有越野者封为“最艰难的进藏路”的丙察察线。
全程真的可以说是身在地狱,眼睛在天堂。从丙中洛开始,滇藏独有的原始风景就开始刺激你的感官了,你的呼吸也会随着车轮的前行而不断加重。
起点丙中洛,高原上的世外桃源

丙中洛居住着藏、汉、怒、傈僳等多个民族,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似乎没有民族的概念,虽然不同民族有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但他们之间互相通婚,生活和睦平静。
穿过丙中洛的秋那桶村,便进入人烟稀少的那恰洛峡谷区。那恰洛峡谷属于怒江大峡谷的上段,从丙中洛至那恰洛一带约65公里长,峡谷的落差达3000—4000米,丙察察公路像一条哈达轻轻挂在峭壁上。在丙中洛时,崖壁上的植被还是郁郁葱葱的景象,进入西藏境内的松塔村后,高大的树木变换成低矮的灌木丛,随纬度的增加植被也越来越稀少,气温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升高,怒江两岸的景象也更加贫瘠荒凉。这一切说明丙察察公路已经离开温暖湿润、植被茂盛的峡谷区开始进入干热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