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里琅珰穿越 - 户外摄影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摄影
杭州十里琅珰穿越
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正在以“十里梅坞”自然山水环境为依托,以茶文化为底蕴,成为杭州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 穿过梅灵隧道,便见山上、田里处处是茶,路边茶社连着茶社,漂亮的房子在青山的衬托下,美得像一幅画。

  我对杭州“十里琅珰”向往已久,“十里琅珰”是指五云山与天竺之间的山路,共有10里路。从五云山走来,从高往低,比较轻松,随随便便就走完了十里路。向东眺望,可以看到整个西湖;向下眺望,龙井和梅家坞历历在目。“十里琅珰”大约需走两小时左右。下山刚好在梅灵隧道边,顺便可去上天竺、中天竺和下天竺 。三天竺都是观音菩萨的道场,香火很旺。

  2009年9月13日,我今天独自一个人穿越了“十里琅珰”,说穿越其实是户外的一个常用词而已。对我来说那三个多小时也就是逛公园吧。我决定从梅家坞上山,从网上查询,得知到梅家坞的公交只有一条线路Y4,没注意到那Y4,发车时间是早上8时,我匆匆忙忙的从6:30分出门,害得我在黄龙转车时等候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去梅家坞的公交车。下车时已经是9点钟了。下车时我站在马路边拍下小镇的漂亮的街道。





  刚下公交车就看到一个牌子,很清楚的标明了十里琅珰的方向。看到我拍照路牌,一个年青的面包车司机凑了上来,热情的介绍说往前几里地有很漂亮的竹林,想领我去。我觉得一个人包一辆车费用会高,就忽悠说下次带几个摄影师来再找他,大家在愉快中分手.我登山去了.



其实马路对面就是登山入口处,我用三脚架自个臭美了一下
梅家坞的民宅座落在绿树从中,好一派田园生活,
登上台阶放眼望去,梅家坞一幢幢别墅黑瓦粉墙,杭州郊区的农民已经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

   一个人的户外,有时候觉得浪漫,但也相当的可怜,事实证明我从梅家坞上山是个错误。那一段山路台阶足足用了的约50分钟。还很僻静,两边树木茂密,又没什么景色,更没碰到几个游人,还有警方的警告说:请勿带贵重物品上山,害得我慌兮兮的。
    杭州毕竟是省会,有钱,很多景区的设备相当的完善,了山顶是个三叉路口,

有个路牌,写得很明白,往北是去天竺、中竺和下天竺,往南是去五云山。这样的路牌凡是路口都会有,游人非常的方便.但有些路牌我也看得雾里看花.不咋明白.

我现在登的山顶叫万山岭背,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游人。碰到一家老少四口,他们在查看路牌,我和他们聊了起来。这是我今天第一次开口说话。

   虽然是山道,还是看见有环卫工人在打扫,他们只是把落叶扫到路边,也有个别工人在检游人丢弃的垃圾。我曾经在一枫树林的台阶上,看到工人在起劲的打扫红叶,我想拍一张落叶的照片都拍不到,像这种热情高水平低的事情,还真的不少见。
  我觉得山道上的落叶是可以不用扫的,浪费人力。有钱也不能瞎花.

本帖最后由 登登登 于 2009-9-23 10:14 编辑

我选择了往北,去上天竺。这段路风景很好,可惜天气阴沉沉沉沉的,偶尔碰到迎面来的驴友。
这一段路就是著名的西湖龙井茶园。风光无限.
     

    一路走走玩玩,看看游人倒是不觉得累,但在半路看到一群驴友们在吃野餐,我就想到了在温州的色群朋友。和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幸福时光。
但有到了一个叉口,往前是龙井、棋盘山、茶叶博物馆,往左下山是到上天竺。左思右想我决定到上天竺参观参观。


    从仰峰岭下山,都是台阶路,开始还比较宽的。但整个过程一个游人都没有,我又后悔了,走到半道,已经接近中午,决定好好先吃点食品,抽支香烟,休息一会儿再走,在山上规定的严禁烟火,反正自己得注意一些,香烟头灭了又灭,生怕整出啥麻烦来。
这段山道是一片竹子,一个人正好慢慢的拍一下竹子,但竹子确实不好拍。献上几张给大家砸砸。


穿过一片竹林,下来就看到一片翠绿的茶园,这应该是著名的龙井茶吧,我摘了一点放含在嘴里,还真的很香啊,
山道变成了羊肠小道,出口就是公路,但要是你从这里上山,肯定找不到路。

刚出小道,看到马路对面站着一个膀大腰圆的外国膀爷,在杭州外国膀爷会偶而碰上,不足为怪。
穿过马路正好就是上天竺,这是一个非常清静的景区,据说杭州当地人都到这里来上香,不去灵隐寺,因为这里的香火很灵验。
我根据卖香村民的指引,来到了寺门前,看到进寺庙还得买门票,俺就不进去了,俺从来是不烧香的,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做点善事也算是积德吧。在门口往里拍了一张照片,就算到过了.

中午时分,在一个角落里,独自在喝一罐啤酒,静悄悄的,静得有点闷,

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欣赏在瓦上的植物,那无名的植物也悄悄的长在屋瓦上,使人想起了李凝的诗句“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我一直在温州工作,最近公司调我到杭州了,所以开始了杭州的驴游.有机会再碰啊,哈


谢谢.我已经加了你的好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