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甘青交接(西宁——张掖)攻略 - 甘肃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汗斯2008 于 2010-5-22 02:50 编辑
.
转载:甘肃徒步论坛 作者:夏三
徒步路线
西宁市→大通县→门源县祁连县→甘肃民乐县→张掖市。有宁张公路.又称宁甘公路或227国道,全长338公里。
2.线路评价
这一路艰苦,生活条件差。但是风景民俗绝佳。沿途有公路段养路的道班,可以提供一些小方便。但是这条线路探险和徒步旅行的人依然很少。因为走上青藏高原的,一般直奔黄河源或西藏,很少有人再翻越祁连而到河西的。而走河西走廊的一般也向西到敦煌或新疆。很少半途折到青海的。因此这条线路一般很少有沿海地区的驴友走动,主要是甘肃青海本地的青年走。也正因为如此,走这条线路更有探险意义。
3.线路级别
专业级活动(惊险刺激+艰难+美景)
2级(强度中+险度中+技巧无)
4.徒步时间
8~1 0天
5.起点
西宁
6.中转站
此线路也可以逆向旅行,从张掖向南到西宁。这样可以兼收夏日避暑的效果。
7.终点 张掖
8.推荐人数
徒步行在路上要谨防野兽,在热闹的居民点或乡镇停留时要提防小偷。数人结
伴而行可确保人身安全。
9.最佳行程
全程
10.徒步内容
古道穿越+历史漫步
11.必带装备
登山鞋、手杖、太阳镜
宁张公路
宁张公路为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一段,是青海东部通往甘肃河西走廊的一条捷径,在历代军事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它南起青海省会西宁,越达坂山,横穿祁连山腹地,到达甘肃省张掖市,全长341公里,其中青海省内全长243.41公里,宁张公路改建系国家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28982万元,工程自1991年动工,在1999年全部竣工。
徒步区域气候:我国西北部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暖温的夏季风气流北上,使西北内陆地区最终形成了干旱气候。陆地生态系统也对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虫,干燥少雨。
最佳徒步时间:此线路一般只适宜6~9月旅行。不过有极少数旅行者在4月底5月初至11月走过速条线路,并没有遭遇过多问题。有的是徒步,有的是骑摩托或自行车。
往返交通:
往:西宁交通
航空:国内航线有直通北京、西安、太原、兰州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航班
铁路:西宁走兰青、青藏铁路交汇处,铁路变通四通八达,有直达北京,上海、西安、青岛、格尔木等地的列车。
公路:全市有公路22条,以甘新公路、甘青公路为主要骨干,国道312、227都经过张掖。
西宁至门源和祁连皆有班车。在西宁火车站湟水对面的西宁客运站出发。门源至张掖也有省际公路班车。
远望祁连山
祁连山在甘青两省交界处,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发育有不同形态的冰川。其中有许多罕见的冰川。
住宿
沿途有公私旅舍可以居住。卫生等条件远不如城市,但是能够保证沿途食宿和洗脚的热水。山区洗澡要防止受凉而感冒,因为高寒。沿途的公路道班也能提供若干方便。尽量不要用帐篷露宿,以免有遭遇野兽或强人的危险。
饮食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史称“西陲”或“回疆”,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一带的食风显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其主食是玉米与小麦并重,也吃其他杂粮,小米饭、香甜油茶脍炙人口,黑米粥、槐花蒸面与黄桂柿子馍更独具风情,牛羊肉泡馍名闻全国。家常食馔多为汤面辅以蒸馍烙饼或是芋豆,粗料精作花样繁多。受气候环境和耕作习惯限制,食用青菜甚少,农家用膳常是饭碗大而菜碟小,一年四季有油泼辣子、细盐浆水(用老菜叶泡制的醋汁)和蒜瓣亦足矣。如有客人造访或宰羊,或杀鸡,或炒几碟肉丝、鸡蛋、苜蓿、细面、蒸白馍也相当丰盛。该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除俄罗斯,锡伯、裕固、土等4族之外,都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食规“禁血生,忌外荤”,不吃脏及丑恶可憎的动物的血液过“斋月”,故而清真风味的菜点占据主导地位。
从西宁北行,经大通越达坂山至门源青石嘴。折西行至峨堡,再折北行至扁都口,转而西行经民乐去张掖,三级沙砾路面,路面宽7米,该路足在西平张掖道基础上改建而成。初是简易公路,后改造为六级公路。20世纪70年代改造为四级公路,80年代全面改造为三级公路。1981年列入国家干线公路。此路线每天的行程较长,徒步者应有计划地分配体力。
具体行程
第1天
西宁→大通桥头镇 徒步33公里
简介:走宁张公路,由西宁到大通一路皆是柏油路面,徒步距离虽长,但没有太大难度,途中还有机会欣赏大通三大风景区的风采。
从西宁经二十里铺至大通县桥头镇老爷山(注老爷山素有北武当之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因山顶原有太元宫而得名,海拔2928米.相对高度480多米。老爷山自古以“苍松蓊郁,石蹬盘梯。川流萦带,风景佳丽”而闻名退连),大通回族自治县是西宁的郊区县,经济比较发达,县内除老爷山风景区外还有察汗河森林风景区、鹞于沟风景区等旅游资源。
桥头镇农耕与工业发展迅速,有铁路。镇旁的名胜古迹老爷山,以关公命名.以农历六月六的老爷山青海穆斯林民族花儿会著称。山上有道观、佛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三种宗教文化汇集于此。
沿途有北川河与宝库河,当地正大力开发水利资源.现建有黑泉水库。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
在桥头镇可以去桥头公园。公园位于镇北约2公里处的牦牛山下.滔滔的大通河畔(注:太通河属于黄河的二级支流,是湟水最大的一级支流,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就引水于此)。这里依山傍水,地势平衍,溪流纵横,绿树成荫,环境幽美,是大通县的一大胜景。桥头公园于1982年动工兴建.1984年lO月正式建成。园内可供1.5万余人游园,每年共接待四方游人达几十万人次。
第2天
大通县一寺堂 徒步25公里
简介:行程中路程最短的一天,海拔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入祁连山的范围内。
从大通桥头镇到城关镇,原来的老县城所在地。城关镇地处大通县境中部、宁张(西宁一甘肃张掖)公路五十三公里处,海拔高2570--2852米。南通西宁,北屏大板山,西依娘娘山。东邻兰雀山,黑林河纵贯全镇。民族以汉、回为主,另有一部分土族及少数藏、满、蒙古族。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直至1957年,历经清朝、民国、建国初期三个历史时期,二百多年.城关一直是大通的卫治、县治所在地,是大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继续前行11公里至宝库镇,再行14公里到寺堂。已经在祁连山浅山处,达坂山口在望。沿途土族居民居多。祁连山的河谷洼地灿丽多姿,融化了的高山雪水汇成条条湍流的小河,潺潺而下,其景色雄奇旖旎.令人如痴如醉。
第3天
寺堂一大通牛场徒步33公里
简介:继续在高海拔行进的一天,水土肥沃的达坂山下有国内惟一的牦牛种牛场。
从寺堂步行12公里到纳拉庄,再前行19公里为达坂山口。山脚下南滩有大通牛场。可以体整休息。到大通县西北部.沿途砂石路面。
大通种牛场位于大坂山南麓,大通县西北部。海拔2900—4800米。面积84万亩,草场面积77万亩,距西宁92公里。是我国惟一以繁育良种牦牛为主的国有种畜场。这里山间谷地重叠、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风景秀丽、草地肥沃。从青海可可西里捕捉的野牦牛,已培育出1/2、3/4野牦牛近8000余头.可以满足游人直接观赏野牦牛生活习性的要求。而且还能观赏鹿场的梅花鹿、白唇鹿、马鹿。还可买到药用价值较高的垒鹿丸、鹿血清酒,鹿茸系列产品。并有集开会、食宿、娱乐为一体的服务设施。是一个旅游观光、娱乐的好地方。
注:前三天主要都在大通县内徒步,如果时间够的话可以去以下几个地方看看:
1、宝库峡——宝库自然风景区位于大通县西北部,南靠大坂山,是青海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距省会西宁7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宝库景区是一个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因地质变化形成砂岩峰林峡谷地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
2、察汗河——察汗河森林公园位于大通县西北部,面积31 44公顷,海拔2868--4235米之向。风景区内山峰连绵起伏,石林、瀑布等形态各异。而云杉、圆柏,杜鹃和美丽肥沃的草地,耙景区装点得分外妖娆,更有那名贵药材、野牦牛、白唇鹿,雪豹等珍稀动植物隐没山谷。
3、娘娘山——娘娘山又称金娥山,俗称娘娘山。娘娘山素以金末流水著称。夏季风景更为秀丽.山麓金泉、流水潺潺,波光粼粼,与独特的自然景砚相呼应,形成了壮丽优美的天然景观。在春秋可看一日三景,别有一番风趣绕心头。
4、鹞子沟——鹞子沟森林套固位于老爷山风景区东部1 8公里处.它绵延40余平方公里。像一条苍苍莽莽的绿色长龙。起伏在古刹广慧寺的对面,坐落在东峡河畔。它山势秀丽,林区内小溪潺潺,林间鸟鸣不绝。
S、明长城遣址——古城墙经甘肃永登,延伸进八青海省互助北山,经东南门,越大通娘娘山沙尔岭、八湟中,过拉科、拉沙、汉东,从塔尔寺后面延伸至贵德境内,全长1 48公里。古边墙由主墙和垛墙组成。烽火台直立其间,主墙府宽5米(1.5丈),顶宽2.3米.加垛墙高达6.3束。蜿蜒伏卧在娘娘山山脉中,现保存完好,与老爷山风景名胜区隔河相望,气势雄伟。
6、会宁寺——会宁寺位于大通县景阳乡土关村内,建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会宁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佑宁寺土观呼图克系统,气势宏大。大佛殿内有八大菩萨和护法神彩像,左右山墙上部有十八罗汉和罗流山的彩色泥塑且保存十分完好。人物、山水、树木、房屋皆存,神像和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动。1991年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大师题写“会宁寺”三个字。
第4天
大通牛场一门源县一青石嘴镇 徒步40公里
简介:走新建成的隧道越过行程最高点达坂山.山下大片的油菜花,一派田园风光,
经达坂山隧道过山到门源县青石嘴(注:达坂山隧道位于国道227线,宁张公路达坂山段,104—109公里之间.海拔3800米左右。地形险峻,山势陡峭,路线蜿蜒曲折,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位于为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临界处。隧 道主洞长1 530米、引道长2852米,隧道净宽8 5米,净高4.5米;两端引线路基宽8米;路
面宽7米;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隧道建成后可避开山顶积雪严重地段,缩短里程5.2公里.1998年正式建成通车),即入门源县境,门源县因海拔高,油菜开花晚,夏秋季大片油菜花的金黄,在绿野,雪山和蓝天对比下蔚为壮观。山脊北面是高原收场、松林绿草、羊群和帐篷。
上山18公里.在离山顶不到3公里处有公路桥头道班。
下山走20余公里到门源县青石嘴镇,有畜场招待所等公私旅舍。下山即进入大通河谷,尚保留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达坂山海拔四千余米,比青海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日月山还高,山顶终年积雪。90年代末21世纪初建成的大坂山隧道,比原来翻山顶低多了。
第5天
青石嘴镇→大梁 徒步39公里
简介:走祁连山中的峡谷,直到宽广的草原,青藏高原历史悠久,风光无限。
青石嘴经盘坡到大梁,一路在祁连山深处。路过到门源县城的叉道。青石嘴公路段7道班附近有祁连采金地,约距西宁174—179公里处,沙金的品位高,储量大。
门源回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隅,海北藏族自治州东北路。其地垫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盆地,平坦开阔,县境西北部为高寒草甸山区,东南部为山林沟谷,大通河自西向东纵贯全境。
风光旖旎的东部峡谷,将令您赏心悦目,如临仙境。广袤无垠的皇城草原将使您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牧场风情。宽阔无际的油菜地,悠扬的“花儿”声会让您产生如在花海歌潮之感。巧夺天工的“岗隆岩书群”将使您叹为观止。民族民间刺绣饮誉遐迩,门源奶皮营养丰富,号称龙驹的浩门马,驰名中外。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构成了门源独特的文化流传和浓郁的生活氧围。数十处上自青铜器时代下至明清的文化古迹和70余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寺院建筑。以及风格迥异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形成了一片独特的风景线。达坂山是门源与西宁的连结山脉。目前,全世界最高、最长、保暖设施最好的隧道,在此山上建成并已通行使用。
第6天
大粱→祁连县→峨堡镇 徒步40公里
简介:海拔渐高,在平坦的路面前进,进入四季严寒的峨堡。
大梁向西北一路过景阳岭入祁连县境。景阳岭海拔3740米,山顶有一大玛尼堆,有经幡迎风摇曳,是信奉藏传佛教的土族人的功德。过岭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场,地形平坦,水草丰美。全程40公里至祁连县峨堡镇。这里是门源与祁连的交界处,位于祁连深山区。祁连县峨堡镇位于青甘交界线上,有山丹旅社等农家旅舍。
峨堡百里河谷草原牧场铺存两山平缓的坡地上,海拔约为3300米左右,四周高山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冬夏均有积雪。这里天茫茫野茫茫.宛如一千五百年前隋炀帝所见的旧貌。八宝河自东向西流淌,又是一条倒流河。这里植被繁茂,没有受到人为破坏,因此几乎完全没有水土流失,祖居此地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回族”及少量汉族,没有破坏这里的环境。
从峨堡向北山道狭窄,东西两翼山上有古烽火台。山腰上有一条曲折坎坷的羊肠古道残迹,人不能并肩,马不能双辔,只容单人匹马鱼贯而行,是古代通行的线路。出峨堡不远即过扁都口,入甘肃民乐县境。扁都口在祁连山狭谷的向北孔道上,本来就高寒,气温在夏日傍晚也会降至零度左右。故峨堡的家家户户长年以火炉取暖。据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率兵六月过扁都口,即遭遇六月雪,仓卒之下,未及准备,“士卒冻死者大半,马驴什八九,后宫妃、主或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资治通鉴隋纪》)。说明这里气候有无常的剧烈变化。隋炀帝西征,在这里灭吐谷浑而班师,海拔约3700米。
(注: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海北藏族自治州北部,因地处祁连山中段而得名。古为羌地,是通西域之要道。“丝绸之路”南线经于此,有“青海北大门”之称。“祁连”是匈奴语——“天山”之意。从拉洞元出土的石斧,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进行畜牧业生产。)
第7天
峨堡镇→甘肃民乐县 徒步67公里。
简介:下山后行在河西走廊一马平川的通途上,路程是全程最长的,可分两天走。告别青海祁连县峨堡镇,出祁连山扁都口到甘肃民乐县城。一路出祁连山.以下坡路为主,艰难的祁连路段结束后,河西走廊一马平川与祁连雪峰正成对照,河西走廊的坦荡平川走来倍觉轻松。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之阃,为一条狭长而倾斜的地带.东起乌鞘岭,西至甘肃、新疆交界处.长约1000公里,形似宽阔的长廊,所以冠之以河西走廊的美名。这里地势平坦.国土面积达ll-1万平方公里,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前景十分广阔。河西走廊目前已成为甘肃乃至全国闻名的商品粮基地。民乐县,北通张掖,南达青海西宁市。全县总面积为368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2.6万人。民乐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匈奴征服河西。自此,历代朝廷都在这里建郡置县。
第8天
甘肃民乐县→张掖 徒步57公里
简介:荒漠地貌的道路,通往风景与人文并驾齐驱的“金张掖”。
民乐县城到张掖市57公里。一路河西走廊的平川,间或有小片绿洲和农舍。
张掖裕固族自治县古称甘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也是河西四郡之一。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曾在此停留长达一年时间。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张掖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月氏黑水国遗址、长城烽燧、隋代术塔、唐代五松园遗址、西夏大佛寺、明代钟楼、临松山马蹄石窟等。
除了这些沉甸甸的历史遗存之外,张掖还有许多风景宜人的所在,如当年的皇家马场——山丹军马场融观景,娱乐与草原生活于一体,景色秀丽,野趣天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独有的民族风情,更为这个物产丰饶的“金张掖”增色不少。
恩,这条线路一直想走,有想走的联系我,我们一起骑车徒步,自驾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