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完)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一周
看了107页
着实赶脚赶不上盖楼的速度
我不着急
文火儿慢慢儿的~~~~
:)
楼主真是强人,看了不由敬佩之至,我等回帖也算是对你辛苦付出的一点支持吧。
一连看了好几天,佩服楼主的探索精神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榜样!
坛外偶见一文,作者未敢在此坛跟贴乃是对楼主此举此文另有感悟。未经允许转贴在此:
在路上
鄂尔多斯真是中国少有的一个清净的城市 – 非主要街道都赶得上长安街宽,但看不到行人,偶遇几辆机动车也是像过无人之境一般风驰地驶过,而且商业极淡、店铺也少 – 没有麦当劳、星巴克,连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衫店也没看到。出去转了一圈,步行了大约10公里,竟感觉有些气喘吁吁,腿也像灌了铅一样。查了一下这里的海拔,1450米 – 原来是高反,极轻微的高反。回到酒店,坐在窗前。阳光绚烂地照射在房间的每个角落,窗外是碧蓝蓝的天。寂静,– 有种被这个世界遗忘了的感觉。没事可做,想起阿宝这几个星期以来一会儿流泪一会儿傻笑地看的那篇游记,和在我面前不知提到过多少次的那个网名 – “逆流之河”,我打开电脑,决定也去读读。
游记是以日志的方式发帖到8264驴友论坛上的,共77篇,记录了逆流之河77天孤身无后援徒步穿越大羌塘藏北无人区的经历。吸引阿宝关注的是他的穿越路线 - 从青藏高原的界山大阪向东横穿整个藏北无人区后北上进入阿尔金无人区、经可可西里山脉、昆仑山脉、至花土沟结束。全程1400公里。此间的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阿宝告诉我南北纵穿羌塘无人区已经被很多驴友尝试过,成功的先例不少。而由西向东的横穿是有史以来的首次。可真正吸引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游记的是他的字,和他的字间跃然而生的他的姿态。跟帖900多页了,还在不断地增长。我是午后开始读的,读完已是凌晨2点多了。有些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的冲动,但无论如何帖是不能跟的,怎么跟都错 – 逆流之河字里的意境只可意会,我想我是意会了。
读这篇游记是一种经历,字里行间没有明显的感情的流露,绝处逢生时最多也不过是“眼睛湿润了一下”。大篇幅的文字是和驴友分享探险过程中的野外生存经验,其中对装备、寻找水源、地形地貌、如何对付突遇的狼和棕熊、整个旅途中生理、心理经历的不同阶段等等都有很详细的描述。逆流之河对景色的描述独特并且感性,比如星空、比如雪、比如落日 – “一边烧着清冽的溪水,一边欣赏着金色的夕阳,一地碎金,铺垫在荒原上,这种金色不是形容词。遗憾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拍出金色的赐予者太阳,在羌塘,即使太阳落得只剩下一个边角,依然刺眼的不会与众生对视。” 一路上收集的照片美不胜收,每一张都让我想到《浮士德》里的那句 – 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对于找不到水、食物用尽、寒冷、没有路、被困、伤、病等等遇到的生死攸关的困境,逆流之河只做了淡淡的叙述,自言自语一般,幽默的调侃。整篇游记清澈、诙谐、浪漫。。。同时是一本户外探险的趣味教科书。
我一直在想 – 在那个天还没亮的寒风刺骨的早晨,在界山大阪的山口从搭乘的运废铁的卡车上卸下自行车和行囊,只身步入荒原的一刻,和后来死亡相伴的77天孤独的旅途,到最终重回人间,他心灵的经历和感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也永远不可获知的 – 他不分享,我猜不是无从描述,就是他刻意留给自己了 – 两者都体现了他的境界 - 淡淡、淡淡的 - 只是着迷于那片神秘的土地。
庆幸没有把去年春节期间的旅程也写成游记发帖到驴友论坛上去。但回想起当时跃跃欲试的样子,还是脸红了一下。
2010年大事,肯定要载入史册了。
玩了20年和你比俺还是小儿科,俺。。现有学习的目标了。
看了几天了,楼主的精神让人佩服,一直在自驾游,今天看到楼主这些看来我也应该改变出行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