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扎嘎神山扎嘎寺和夏嘎家庭牧场帐篷园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大漠@胡杨
2015-9-12 20:51
倒序浏览
6095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51 编辑
扎嘎寺是
阿坝县
最古老的
藏传佛教
寺庙之一,属藏传佛教
格鲁派
寺庙。寺庙始建于清朝
乾隆
年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
扎嘎神山位于
四川
理塘毛垭奔戈乡境内,海拔4135米,距县城18公里,是群众最信奉的五座大神山之一。
扎嘎圣山屹立在群山之巅,其山一半全是青褐色的岩石,光洁如墨;另一半却青松叠翠,恍若两上世界。扎嘎寺庙在青松翠柏间若隐若现,充满禅意。最为神奇的是在神山岩石上自然呈现出大小不同的六字真言:嗡、嘛、呢、拜、咪、哞以及木阳和月亮的图案,这等神奇之现象令游过此山之人嗟叹不已。神山上还有方圆几十丈的天然溶洞,其洞内时宽时窄,有形态各异的石笋、石柱及形如佛像的石人。
扎嘎寺建于1835年,坐落在四川甘孜州雅江县麻郎错乡。扎嘎意为文殊菩萨护佑的圣地,可与五台山比美。寺庙坐落在自然形成的一个船形的空地之上,寺庙立于船头,自然成法船,实乃修行最佳之风水宝地!梵天择地法中说:“山中四面有草木树林,中心无物,净如人扫地,作坛必成就”云登彭措活佛,是一位重实修非常慈悲的仁波切。活佛于1987年率僧人及居士142人,从四川塔公草原三步一拜磕大头到
拉萨
大昭寺朝拜佛陀等身像,历时三年多。云登彭措活佛从拉萨率弟子众等,
徒步
往
尼泊尔
朝拜佛陀圣迹,之后闭大威德金刚关三年三个月零三天,出关后在各地弘法、利益众生。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34 编辑
扎嘎神山位于四川理塘毛垭奔戈乡境内,海拔4135米,距县城18公里,是群众最信奉的五座大神山之一。
扎嘎圣山屹立在群山之巅,其山一半全是青褐色的岩石,光洁如墨;另一半却青松叠翠,恍若两上世界。扎嘎寺庙在青松翠柏间若隐若现,充满禅意。最为神奇的是在神山岩石上自然呈现出大小不同的六字真言:嗡、嘛、呢、拜、咪、哞以及木阳和月亮的图案,这等神奇之现象令游过此山之人嗟叹不已。神山上还有方圆几十丈的天然溶洞,其洞内时宽时窄,有形态各异的石笋、石柱及形如佛像的石人。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39 编辑
寺院的主持加措是在雅江县寺院中具有威信的一个喇嘛,他经常带领寺院僧侣们在动物多的地方巡护,看有没有偷猎、盗猎的人,如果发现偷盗猎的人,就没收其盗猎工具,还对他们实行教育。传达佛教不杀生理念,让这些人发誓以后从不再杀生。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38 编辑
扎嘎寺位于雅江县
麻郎错乡
,距离县城30公里,寺院喇嘛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巡山、检查,严格限制外寺人员的无序涌入从而有效的保护了野生动物和林下资源,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43 编辑
夏嘎家的牧场紧挨扎嘎圣山,离理塘县城13公里,处于国道227线旁,也是游客经理塘到稻城亚丁的必经之路。过去,游客们经过扎嘎圣山时看看寺庙、爬爬山、照照相就走了。
2015年,夏嘎在县上、镇里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探索牧旅结合的致富路子。夏嘎一家利用自家牧场在扎嘎圣山景区旁边的优势,利用贷款和自筹资金,建立了夏嘎牧场。8月13日,夏嘎牧场开始营业,使游客们有了可以驻足玩耍的驿站。游客们欣赏完美景后,便停留下来品尝美味的藏餐,喝喝牦牛奶。还可以骑马、自己体验挤牦牛奶。在牧场超市里,还有夏嘎家自己制作的牦牛奶、牦牛酸奶,治疗高原反应的元根、自己炒的青稞,这些东西都非常受游客的欢迎。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49 编辑
我们去的时候牧场帐篷园建设已接近尾声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55 编辑
女孩的这组照片都是蹭拍的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29 编辑
路上车多,只能在路边拍了。
回复
大漠@胡杨
9月12日
本帖最后由 大漠@胡杨 于 2015-9-12 21:27 编辑
这架势感觉不错
回复
精选推荐
反穿哈天线的野性之美
重装河北小五台两日四台
两日重装顺穿大五台
顺朝五台山修行慰心虐腿
大别山180公里顶级虐线攻略
托乎拉苏-赛里木湖山脊线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