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进 于 2015-11-19 16:07 编辑
今天的天气真好,晴空万里,悠闲惬意,正是徒步好时机。清点了下,南昌峻岭户外一行32人,加上郑州对接护行的12人,还真是浩浩荡荡。队伍沿一羊肠小道前行,穿梭于低矮的灌木林中,小道边树木枝上时不时的就挂满了各户外的路线标识,我们对接的路标是“团结183路标”,在提醒骑友路线的同时,似乎在告知着嵩山骑线的多样化。走了没多久,就到了一巨石横阻谷间的天然小坝处,稍作停息,合照留影,就连全队合照都奇思妙趣,什么扬导美不美:美;什么小老头帅不帅,帅,一问一答,气氛浓浓,自然而然,场面灰谐。
[p=22, null, left] 队伍继续前行,穿梭于林间狭窄的乱石之中,似路非路,似道非道,似缝非缝,山势陡峭,石头突出,错综复杂,登山杖不旦起不到作用,反而成为累赘。行进基本上靠双手双脚并用,偶尔还依托下协调官的指引,队友的互助,绳子的牵力,更多的是靠自已,毕竟狭窄处只能容纳一人攀爬过。驴友前辈们走出来的路,时而谷中右侧,时而谷中左侧,时而石缝中行,时而崖边爬摸,让人感叹探索的不易,还真应了世上本无路,路是人走出来的。静静的山谷偶尔回荡几声老鸹怪叫,徒添几份寂凉与害怕。越往上走,队伍拉得越长。途中遇一老人带二个小孩,艰难爬行,好几处险要,都险象环生,小孩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样,在众人面前着力表现,没有那危险意识,有骑友问他们,是否还要原地返回,如是的话就尽早返回,毕竟越到后面险情就会越多,在一道宽处,队伍迅超越。
[p=22, null, left] 因秋天进入了枯水期,北方的山太多是无水,峡谷中只留下树林植皮落叶杂草石头,水过留痕的际象,没有了山间溪水在巨大岩石间的跳跃穿流,缓急随势,俯仰随形,千迴百转,似乎也少了些许赏目。走到一枯潭边,前方是层叠巨大的二块岩石,左右二边都是绝岩峰边,中间是一谷底,走谷底是上不去的,只有左边绝岩边尚有可以攀爬的地方,也只能容许一人一人逐个的过。队伍正逐个逐个脚跪着手抓着,在上方协调官绳索的牵引下,慢慢的通过左边绝岩上得顶。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尖叫声,抬头一看,前方高岩石下处有一人正站在崖边,上面岩石上也站有一人,而左边绝岩上方也站有一人,上方二人想运用绳子把最下面的人拉上来,可下面人试着几次都不能上去,心里犯估这人是怎么到的那岩石下,此次小老头走潭谷底过去,指挥那岩石下面的人走谷底回来,毕竟安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