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次初学抛竿上大鱼的经历 - 钓鱼|水上 - 8264户外手机版

  钓鱼|水上
我在长江边上长大,我父亲酷爱搬鱼,这是一种用网捕鱼的方法,可能是受他的影响,我小时候也很喜欢钓鱼,但是由于学业的负担,基本就是每年的夏天暑假时可以去钓。记得那时候我们用的都是自己DIY的东西:鱼竿是上山砍的竹子,浮漂是用的鸡毛,自己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铅皮用牙膏皮,鱼钩自己用大头针,也偶尔会从一些大人那里弄两个真的鱼钩,鱼饵基本就是蚯蚓了,条件好的会用大米泡一些酒米用于打窝。。。。。。总之,那时候的夏天记忆和钓鱼分不开。可惜的是功课的负担越来越重,钓鱼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随着上大学、上班,钓鱼几乎已经淡出自己的心思了,直到有一天,在迪卡侬偶然发现了有渔具类商品,看到抛竿后爱不释手,兴冲冲的买了就直奔奉贤海边,结果闹了大笑话。
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抛竿该怎么用,当时买的是爆炸勾,结果我是把每个勾子上都挂了一个虾米。。。。。。
那天风还很大,第一次的海钓就这么灰溜溜的结束了。
回来后我就去了以前小太湖,这是在上海郊区靠近旗忠网球场的一个人工湖,以前偶然路过一回,记得那里有好多人钓鱼。去了以后跟大家一交流,才知道了爆炸勾的正确用法、以及抛竿该怎么用,然后配上全套设备,又添了两根抛竿,因为前辈们都说玩抛竿有个上鱼的概率问题,抛竿一定多弄几根,另外看看也是,那几个玩抛竿的人都是人手好几根。也学着他们的方法去做爆炸勾的饵料,记得主要是油籽饼、玉米以及一些配料。
想起学抛竿的过程,也是笑话不断。
曾经有过因为鱼线打结,连爆炸勾和铅坠一起抛出去的经历;也有收工时忘了把固定鱼竿的基座拔出来的经历;当空军的经历就更多了。但是没过几天,可能是RP爆发,就在小太湖上了一天13斤半的大鲤鱼。那天真是太兴奋了。
想起上鱼的过程,记忆犹新。记得是铃铛一响,我兴奋的冲上去,拔出鱼竿一拉,根本拉不动,感觉好沉啊,就像是挂地的感觉,这时候旁边的渔友赶快支招,让我千万不要用蛮力,我连忙使劲固定住鱼竿,先不动,根据分量一点点的收轮子,过了大概有5分钟,那条大鱼终于露出真面目,旁边的人都兴奋起来,旁边的渔友也是不断叮嘱我收线、稳住,结果就是这样一点点把大鱼从几十米外拉到了跟前,这时候一个渔友送来一个大抄网,他自告奋勇的帮忙我去抄,结果不幸的是他的抄网的伸缩接头那里没有拧紧,抄到鱼后居然断了,还好他反应蛮快,连忙伸手抓住前半截,把鱼扣在岸边,这时候我也不顾鞋子了,扔开鱼竿就跳到岸边,使劲按住那条大鱼,这才没让它跑了。
回家一称,13斤半!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此生钓的最大的一条鱼,但是绝对会是我记忆深刻的一次。

一晃又有好几年没有碰鱼竿了,期待再一次。。。。。。

这些是07年的,尽量再找找吧,貌似没有了
本帖最后由 老斌新传 于 2015-11-28 16:03 编辑

刚刚玩抛竿时,在上这条大鱼之前,空军的时候太多了,经常有这么一两条的收获就已经很满足。
本帖最后由 老斌新传 于 2015-11-28 16:04 编辑

抛竿的玩法有很多,这也是一种抛竿的玩法:
还有这也是
不过我当时玩的不是这样的,我们是用金属架叉到地上,抛竿固定在架子上,抛竿与水面呈60°角左右,摔出爆炸勾后收紧鱼线,在抛竿头梢上或者在鱼线上夹一个铃铛,听到铃铛一响就收杆。

不钓鱼的人经常会疑惑不解:你们大热天的要战高温酷暑,大冬天的被北风吹的鼻涕直流,还起早摸黑,有什么乐趣啊?我想这其中的乐趣只有钓鱼人自己能体会了。一般人眼里的风景是这样的 他们欣赏的是海天一色的风光。
而钓鱼人眼里的风景是这样的:
他们更多的关注风景里的钓点,会思考哪里适合下竿。

记得我去溪口蒋先生故里游玩时,还特地去看了看宋美龄的钓鱼点,可见伟人也喜欢钓鱼哦。
在这山清水秀之处,钓钓鱼岂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小太湖只是上海的一个人工湖,有这么大的野生鱼已经不错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