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周日 D2 拉萨——樟木
带着一点点宿醉的感觉起床,情绪还停留在昨晚愉快的聚会中,意犹未尽!包车的李师傅如约接上我们出发,今天我们将经过尼木、日喀则、拉孜、定日、聂拉木最后到达樟木,全程700多公里,路途虽不太远,但是限速很厉害,早起出发估计也要半夜才能到达边境城镇樟木口岸。
车进入尼木县境内,我揉揉朦胧的睡眼,挣扎着想要找寻穷母岗日峰(海拔7048米,意思为有学问的仙女)的影像,这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山峰,那是我第一次攀登海拔7000米级的雪山,2001年作为四川攀登队的一员,曾经攀登到穷母岗日峰的冰川中段,在6000米左右海拔高度遭遇强风,我们修路小队屈服于狂风的威力只能选择撤退,下撤中我的头被掉落的冰块打裂了一个小口,待我们三步一匍匐地撤回登山大本营才发现整个营地已经被彻底摧毁,被迫中止登山。营地轻的东西早被吹得无影无踪,重要的东西被留守大本营的队员一人一包的压在身下幸免于难。当天晚上裹着睡袋在露天石头牛圈里就地凑合了一晚。这是第一次真实的见识了自然的威力,被其所击败,也让我们彻底的折服。14年来,没有再回到过这个山峰,再也没有比这一次路过更接近这个山峰,内心里想起那次强烈的暴风,仍然心有余悸。遗憾的是坐在车里始终没能找到那熟悉的雪山模样,无法再睹“仙女”风姿。以往的土路如今变成了柏油路,县城的街道似乎还有点当年的味道。也许!安慰自己也许下一次还能有机会重回故地吧。
路边小店随便吃点早午饭之后,我们到了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也是14年后故地重游,那些熟悉的成天没事就闲逛晒太阳的狗狗怎么少了很多呢?难道是这个时间不对吗?大家都没有想进去转悠的意思,入乡随俗的推推大门两旁的转经桶,我们接着赶路。通往国境线的道路,沿途设置很多的限速计时检查站,每一段路都设置了规定的时间,提前到了都按超速论处。李师傅一个点一个点的报道换限速卡,我们看了一下,按照这个要求,基本上每一段路都限制40公里左右的时速,在西藏视线良好又少车的柏油路上,这个速度只能累死司机,为了不在规定的时间前到达下一个检查站,我们时不时只能将车停在路边休息,这也好,司机可以小睡一下补充一下体力,而我们在高原缺氧的微醺下,迷迷瞪瞪的时而睡觉时而清醒,停车的时候,我们可以下来活动一下身体并且用眼睛和相机搜刮一下高原辽阔的乡村风景。





车带着我们一路爬升,当看见远方一片雄伟的经幡迎风飘扬的时候,我们到了海拔5248米的嘉错拉山口,这是今天我们到达的最高海拔高度。嘉错拉山口也被叫做珠峰门户,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站在山口,远眺珠峰及卓奥友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四座8000米极高峰的雄姿,只可惜,我等愚钝之人,未能在此处目睹世界屋脊中的屋脊。
高原的秋季来得很早,草甸的草早已枯黄,这样的风景黄昏比白天漂亮了许多,暖黄的光线斜斜的投射在大地上,远处的村落弥漫在一片炊烟中,一切都是慵懒的感觉,当我们的车到达鲁鲁边检站的时候,太阳已经是今天最后的辉煌,夕阳如火般的喷发,大地披上金色的大衣,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宫殿之中,浮云、远山、直通天边的道路都是大厅里的一副画卷,让我们留恋。


到达定日县境内,当我看到路牌指向珠峰大本营的时候,心中那个久久的声音又蹦跶了出来,这都准备去国外看珠峰的另一面了,什么时候才去自己国家这边的珠峰大本营呢?这是个无解的问题,缘分,一切都是缘分!寻缘未果那就继续等待!
在路边的成都饭店吃饭,老板和饭菜的味道都不错,满墙都是自驾的、骑单车的、徒步的、旅游的等等户外爱好者的各种吐槽涂鸦。可以看出来对于此店驴友们的口碑不错。晚饭后大家精神都很好,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我们一路向西偏南前行,夜行高原,蓝色深邃的天空,升起了一弯月亮,透着刚刀般熠熠的光泽,在漫天星星的辉映下,照映出天边一抹黛青,我们的车就像穿行在天际,朝着未知的方向前进。暗夜给了我们静静的回忆,有同学不由自主的唱起了老歌,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边回忆边唱,就数笨笨和端端最厉害,能想起不少老歌的名字。



这梦幻般的夜色抹去了我们连续行车的枯燥,黑夜中我们到了聂拉木县城边,执勤的交警岗亭就设在路边,办理手续时我们下车活动手脚,昏暗的路边灯光下抬头看见路边山体上耸立着一个巨大的石头,想想这个悬空的巨石分明就是一个危险,怎么就把检查站设在这里呢,安全性太低了。此时此刻我们站在这里,都有一种头顶冰冷的感觉。我们活动手脚还是远离石头掉落的路线比较靠谱。
司机和这里的交警比较熟悉,给了我们一些时间上的宽裕,我们可以一路赶往樟木了。逐渐的感觉进入了山区,海拔在不断的下降,可以预感到樟木就快到了,快到樟木的时候,我们的司机竟然把车停在瀑布下洗车,这也算是一种靠山吃山的幽默吧,只是我们觉得并不是很安全,冷不丁的瀑布水流带个石头什么的砸下来,估计就是黑色幽默了。
凌晨12点40终于到达了樟木(接近18个小时到达)。随便找了一个宾馆住下,很普通的100元一间,时间太晚,稍作收拾就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