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浩明海 于 2020-1-4 15:20 编辑
象湖是南昌市内外八大湖之一,坐落在南昌城区西南角。象湖的水面酷似一只象头,有肥肥的象鼻和大大的脑袋。素有“一面荷花四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的美誉,有人将其比喻为镶嵌在南昌额头上的蓝宝石。象湖北起将军闸,南至外环线,东邻沿江南路,西倚象堤,南北全长3.7公里,面积7.81平方公里,现已形成环湖一条路,湖中两条堤,湖心一座岛,东线六片林,北线七处景,东北一广场,西南一组古建群的基本格局。
象湖原来一直没有开发利用,大部分都被分割成养鱼塘使用,一直以来藏在深闺,不未人知。如今象湖经规化和建设,已形成了“环湖一条路,湖心有四岛,两条堤相连,西南一座山,八千水面柳如烟”的山水格局,并成为美丽南昌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冬日骑车环湖一游,这里主要景点有天鼋风荷、章江晓渡、灌婴城楼、环漪阁、豫章台、藕香榭、七孔桥、妙济山庄、妙济山以及、万寿宫、万寿桥、万寿塔等。象湖的核心景点是湖心島上的万寿宫,那是道教圣地的正一派道场,它就象镶嵌在整个象湖风景区上的一颗明珠而引人注目,又被称为景中之圣。也是作为南昌古城的历史见证,是江西商帮的精神寄托和赣鄱百姓的文化象征。
如今象湖核心区域还已建成湿地公园,以打造滨湖花园和湿地公园为重点,对北线豫章台、湖心岛和万寿宫也进行了提升改造。湿地公园对原有地形进行自然化处理,创造各类湖面、溪流、林地、荷塘、草洲等丰富地貌,种植大量湿地树种、水生植物、色叶植物、观花植物、地被植物等300多种,并放养鱼、虾、贝等各种水生动物,为鸟类、水禽创建一个理想的栖息场所,还修建了环湖的自行车道,为市民打造一处“自然、生态、野趣”的湿地景观。
象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令人赏心悦目,它南承梅湖、北启抚河、东交玉带河,构成南昌市一道极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它连通了抚河、玉带河、青山湖、梅湖、赣江等水系,绿化覆盖率高达85%,对净化空气有重要作用,而象湖与青山湖、卧龙山一起,成为南昌市三大“绿肺”。现在的象湖风景区,湖内波光碧影、堤上杨柳依依,景区内高阁、幽林、古城墙、荷花池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堪称江南一绝,真所谓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是英雄城的一颗明珠。
时值冬日,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这里将呈现出一幅小路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垂柳轻佛倒映水中,荷塘绿叶映入眼帘,繁花似锦争奇斗妍的自然风光画面。






豫章台是为大型水上运动观礼而设计建造的。其主楼采用十字歇山屋顶,两边设置的群众看台分别与主楼连体成"楼台-廊一亭"的格局,看台四周以精致的花岗岩石栏围合,主楼高25m,明清皇家建筑风格。驻足四望,周边水景尽收眼底;环湖观此楼台,感觉稳重而活泼,精致而不华丽,为整个北线景观营造出不少古朴气息和诗情画意。登上豫章台,象湖美景一览无遗,尽收眼底。象湖举行龙舟赛时,此台是最好的观礼台。
湖心岛,面积1.9公顷,是红尘闹市中心一方净土,苏式仿古烟雨杏花楼即建于此,其碧瓦丹柱,斗拱重檐,绣房绮窗,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聚集地。岛上还建有环渏仿古群、来宝轩、翰墨林、铭香堂等。岛上晴日楼映水中,波光粼粼,雨时烟雨朦胧,令人神往。远远望上去小岛浮于湖中,透过浓密的绿树中,岛上建筑隐约可见。

所谓藕香自然是指莲藕之香,旁边荷塘,盛夏水面不时飘过阵阵藕香。而“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红楼梦》中对藕香榭的描述道“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荷花池边的藕香榭,是清式皇家园林建筑,是一组廊榭连体,其主榭伸入水中,连廊也半在水中,半倚池岸,临水侧立而开敞,东侧一观景平台,雕花镂空石栏三面围合,犹如舟浮于水,平静而安详,水中看倒影,一幅极佳的水景图画。


湖中两条堤,长堤与断堤颇似杭州的苏堤与断桥。堤上建有单孔、三孔与七孔三座石拱桥,分别为仰贤桥、思贤桥与栖贤桥,玉石桥栏上题绘并雕刻着与赣有关的历代名人的生平简介与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