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走访的抗战老兵和贫困学生建档汇总贴 - 湖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20-4-1 22:15 编辑
如在本人发表的《湖南屋脊壶瓶山5天自驾游攻略(随时更新中)》,(链接http://bbs.8264.com/thread-2017768-1-1.html),我在壶瓶山镇上班,然后这几年以来一直在做关爱抗战老兵和助学助贫方面的志愿者,下面将本人做的关爱抗战老兵和助学助贫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自2012年回壶瓶山上班以来,我一直在做关爱抗战老兵方面的公益活动,先后在整个石门县走访到了三十多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原国军部队的老兵,并先后为其中二十多名抗战老兵申请到了关爱抗战老兵网以及转型后的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龙越慈善基金会、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互助抗日老兵论坛等多家公益组织的资助,在2015年,还成功的为健在的抗战老兵申请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放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钱生活费,并在台湾方面也为这些老兵申请到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自2013年起,本人又开始开始走访贫困学生,先后走访了三十余贫困学生,2014年为这些学生呼吁到了8万元钱社会资助,2015年为这些学生呼吁到了11万余元社会资助,由于我接待自驾游,也有很多到壶瓶山来旅游的游客资助我手中的贫困学生,仅2015年就有游客捐了四五万元给我走访的贫困学生,在此非常感谢这些游客的支持。
有好几个本人淘宝店《石门仙山茶行》(因为受办工商执照和食品安全许可证的影响而改名原名《石门县壶红茶厂》和原“壶瓶山将军茶业”)链接https://shop105448728.taobao.com的买家经常给我手中的贫困学生捐款,我一问,他们在哪里看到我做助学的,他们就说我在8264上面看到的,后来聊来聊去就成了朋友了,他们就告诉我说,你可以把你走访的贫困学生和抗战老兵等在8264公益版块分别单独建档,说不定有更多的朋友愿意资助这些老兵或者贫困学生。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21-9-8 11:14 编辑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超过70年,历史愈来愈清晰,当年国共合作抗日,牺牲了两千万人,历经八年浴血奋战,把日本人打败,现在,健在的参加过抗日的老人已然不多,其中中国**方面的健在基本上都享受了政府的各种待遇,惟有当年属于国军部队的老兵多半都没有享受政府任何待遇,这些人在国朝定鼎初三十年多半还受了无数的批斗。这些年随着国内意识形态的渐渐宽松,这一批老人也渐渐得到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几年来外面社会上的各种关怀抗战老兵活动做得风起云涌,具体到石门来说,自2011年磨市镇铜鼓峪村的原国军37军140师的马学武老人被本人和本人朋友悍卒发现,关爱抗战老兵网开始资助后,这是石门关怀抗战老兵活动的开始,本人2012年回石门工作后,开始代表关爱抗战老兵网全面寻访散居在民间的当年的国军老兵,常德1+1爱心联盟也代表龙越基金会和湖南老兵之家石门走访看望 老兵,.到2015年10月份为止,先后发现了36位,关爱抗战老兵网、湖南老兵之家、互助抗日老兵论坛、常德1+1爱心联盟,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等多家组织先后给予了这其中27位经济条件比较差的老兵多次资助。欢迎大家一起留意,一起寻访,如果发现身边有参加过抗日的国军的老兵,就给本人提供一条线索,如果确认后,我们关爱抗战老兵网等尽最大努力给予资助,常德市1+1爱心联盟也会发动社会上的人们关怀。自2016年,民革常德市委石门支部也参与到了石门县的关爱抗战老兵活中来,有他们的参与,我们石门县的关爱抗战老兵活动做得更容易了,在此特别说明。
(备注:下面加黑字体的老兵是已经去世的老兵)
面对这些当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老兵,我们惟有致以最高的敬意。
已发现的老兵名单如下:
夹山镇官渡桥 孟凡群(1919年生,驻印军54军战士,2014年8月16日去世,享年95岁)
夹山镇灌坪村 宋光和(1924年生,青年军205师战士,2020年10月10日去世 ,享年96岁)
蒙泉镇花薮村 梅德方(1922年生 ,远征军71军88师战士,参加过滇西战役,2016年11月17日去世,享年94岁)
蒙泉镇羊毛滩村郭南林(1926年生, 青年军205师战士,2016年12月27日去世,享年90岁)
蒙泉镇保宁桥村易法财(1927年生,87军新23师战士,主要在松滋一带守江防,2018年8月26日去世,享年92岁)
白云乡二号井 陈安贤(1919年生,国军70军连长,黄埔18期生,参加过著名的上高会战和修水战役,2020年8月15日去世,享年101岁)
白云乡钟峪村 伍於戎(1923年生,66军199师战士,主要在松滋一带守江防;2016年1月12日去世,享年93岁)
磨市镇铜鼓峪村马学武(1924年生,国军37军140师战士,参加过四次长沙会战等,2015年1月17日去世,享年91岁)
磨市镇大福桥村唐典谟(1921年生,南京中央军校无线电特干班毕业、参加过著名的昆仑关战役,远征军第八军无线电台台长,参加过滇西战役,2015年11月26日去世,享年94岁)
磨市镇木瓜峪村屈远长(1919年生,第八军荣誉1师战士,参加过昆仑关战役、滇西战役,2018年2月3日去世,享年99岁)磨市村芭蕉峪村向绪章(1928年生,第八军82师战士,参加过滇西战役,2016年底去世,享年88岁)
磨市镇岩塌村 郑相邦(1925年生,73军暂5师战士。参加过石门保卫战等,2018年3月28日去世,享年93岁)
雁池乡广岭村 金伦衡(1928年生,18军战士,参加过湘西会战等,2015年去世,享年87岁)
维新镇张家山村覃遵礼(1927年生,18军战士,参加过湘西会战等。2016年9月9日去世,享年90岁)
维新镇崔家井村张道绥(1923年生,青年军205师战士,2014年5月去世,享年91岁)
太平镇穿山河村唐生雄(1924年生, 青年军205师战士,2015年7月份去世,享年91岁)
雁池乡大路口村覃正端(1918年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投笔从戎,远征军、完整的参加了八年抗战,于2014年3月9日去世,享年96岁)
雁池乡广岭村 田正申(1926年,远征军、第二军战士,参加过滇西战役,2019年9月15日去世,享年92岁)
雁池乡白泥池村王本章(1925年生,远征军,第八军战士,参加过滇西战役,2017年9月1日去世,享年93岁)
雁池乡雁池坪村覃道奎(1923年,青年军205师战士,2018年2月16日去世,享年95岁)
雁池乡皮家河村董光荣(1924年生,驻印军,已于2012年9月6日病逝,享年88岁)
所街乡柳家台村覃道良(1925年生,青年军205师战士)
所街乡柳家台村唐熙隆(1921年生,66军,黄埔18期生,参加过宜昌,反攻淮阴等战役,2016年3月4日去世,享年95岁)
所街乡水南渡村唐生参(1921年生,青年军205师战士,已于2013年12月逝世,享年92岁)
所街乡三洋塔村熊继刚(1925年生,原92军老兵,参加过湘西会战等)
所街乡寨子垭村王庆雪(1922年生,远征军,第八军战士、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投笔从戎,远征军、完整的参加了八年抗战 ,2013年11 月7日辞世,享年91岁),
壶瓶山镇大胜村叶文清(1926年生,66军战士,主要在松滋一带守江防,2019年12月13日去世,享年94岁)
壶瓶山镇平洞村覃事尧(1923年生,1944年在黄埔武岗2分校读书时参加长衡会战,原国军第十军军长覃道善中将之侄),2016年9月8日去世,享年93岁。
壶瓶山镇青山溪村覃业明(1925年生,第10军战士,参加过衡阳保卫战,已于2012年5月逝世,享年87岁)
壶瓶山镇杨家坪村陈学儒(1920年生,53军战士,参加过滇西战役,2016年4月7日去世,享年96岁)
东山峰栗树坪 蒋正明(1926年生,66军战士,主要在松滋一带守江防,可惜最后做了逃兵。2019年4月24日,享年94岁)
子良乡向家河 覃仕郴 (1922年生,第5师战士,主要在六战区作战,2015年5月去世,享年92岁)
壶瓶山镇中岭村翁锦华 (1921年,18军战士,主要是宜昌一战作战,2018年1月14日去世,享年100岁)
磨市镇王官桥村杨万习(1924年生,37军战士,主要是参加长沙会战,桂柳战役等。2015年6月14日去世,享年91岁)
磨市镇芭蕉峪村向绪章(1928年生,第8军82师战士,参加过滇西战役,2016年冬天去世,享年88岁)
磨市镇龙岗村陈典谟(1919年生,原中央航空兵学校学兵,在军校期间参加抗战,2017年11月5日去世,享年100岁)
太平镇石水田村李育金(1922年,原18战士,参加过宜昌战役、常德会战等,2021年1月2日去世,享年98岁)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20-3-9 22:24 编辑
石门县健在国军抗战老兵的现状和受资助简介(备注:这是2017年5月时的信息)
尚健在的原国军抗战老兵名单如下:
无优抚待遇人员:
白云乡二号井 陈安贤(1919年生,国军70军连长,黄埔18期生,参加过著名的上高会战和修水战役,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每月常规资助500+龙越基金会每月资助300)
所街乡三洋塔村熊继刚(1925年生,原92军战士,参加过湘西会战等,龙越基金会每月资助300)
太平镇石水田村李育金(1921年生,原18军战士,参加过宜昌会战、常德会战等,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每月资助300)
青年军
夹山镇灌坪村 宋光和(1923年生,青年军205师战士,龙越基金会每月资助300 )
蒙泉镇羊毛滩村郭南林(1926年生, 青年军205师战士,有复员军人待遇)
所街乡柳家台村覃道良(1925年生,青年军205师战士,龙越基金会每月资助300)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25-2-20 15:00 编辑
由于抗战老兵基本上已经都得到了稳定的解决,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关注这大山里面的贫困学生。下面将本人走访的每一位贫困学生单独发贴建档。前述老兵中,覃道良已去2024年6月29日去世,刚编辑后准备保存时,系统提示有两个词系敏感词,保存不了,所以另外在此特别补充一句。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20-9-5 19:44 编辑
2015年度本人走访的贫困学生接受社会资助汇总、
第一位,夹山镇的**明,
常德随手公益姚兰华女士为她每年资助几千,去年点点爱活动为她找的资助人每年2000
,加上学校为她给的奖学金,该生费用已足够,此外,在今年六一举办的常德善德行活动上,她又得了一万多,所以这个孩子我不再过问了。
第二位,夹山*
钊,据我的了解,该生一中增加了奖学金,而微善风为他每年又呼吁到了五千资助,常德随手公益姚兰华女士也在资助他,其父母还有一定劳动能力,所以这个孩子我决定不再插手,今年没有为他申请资助。
第三位,*丰,本来还想把他做重点搞的,可是该生及其家长这一年多以来都没有和这几年一直在为他呼吁的杨群康老师以及周小红联系,我们也就不会主动过问他了,更不会为其呼吁资助了。
第四位,袁科建,经我联系,常德祖亮基金每年资助5000
元给袁科建,一直到其大学毕业。其堂哥现在大学毕业了,承诺帮他,所以也就不再为他联系资助了。
第五位,维新镇上坪村的盛*
金,去年我报微善风帮他联系的珠海的李佳女士为他资助了3000
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年3000
,足够了,所以不再为其呼吁。
第六位,维新镇下坪村的盛跃华伍延权两姐弟,石门一中叶飞老师为两姐弟联系到2000
元资助,这一次善行者又为盛跃华资助了2000
元钱,相当于两姐弟每人得了2000
元资助,所以今年不再为盛跃华两姐弟安排资助了。
第七位,维新镇阳虎峪的赖慧群同学,上半年,石门人论坛一位会员为赖慧群同学资助了1200
元,她承诺下半年还为赖慧群同学捐款1000
元,后来她奶奶告诉我,2015年,这个孩子总共得到3800元资助,我认为够了,所以不再为赖慧群同学安排资助了。
第八位,磨市镇铜鼓峪村的*鹏,去年我给这个孩子找了一位我的朋友资助他,去年内得了2000
元钱,结果她的爷爷打我朋友的电话要了几次钱,我朋友大为光火,我也大为光火,找人家要钱是非常让人忌讳的事情,因为我和我朋友都认为,不适合再资助这个孩子了,所以今年也就没有再关注这个孩子了。
第九位,雁池乡韦家湾村的覃秋云,这个女孩子现在上大学了,没有为她再到处呼吁资助,就是我去年帮她争取的常德祖亮基金为她资助了5000
,祖亮基金承诺一直资助到覃秋云大学毕业,该村另外还有每年五千资助。该生现已毕业。
不过去年覃秋云被人家骗了3000
元,我和朋友当时说过,走入社会,学费也还是要交一些的,这三千元钱我无论如何帮她筹集齐,还只有为她呼吁到1800
元,还差1200
元,今年看能不能为覃秋云把这1200
元筹足。
第十位,所街乡三洋塔村的张*巧张*淼姐弟,今年只为两姐弟呼吁到一千元钱,因为张守淼成绩下降了很多,让我非常失望,张守巧呢,上湘北后,一直不了解该生在校成绩、表现如何,所以没有为她俩呼吁资助。
第十一位,壶瓶山镇姬塘峪村王贤国,这个孩子我今年是当重点中的重点呼吁的,该生在上半年包括去年微善风点点爱活动帮他联系的那位腾先生捐的2000
元钱在内还有我联系零星募捐,一共得了8000
。7
月31
日。长沙一群游客为王贤国同学现场捐了9000
,石门旅游局又捐了3000
,2015
年度的费用基本上出来,前几天善行者活动中王贤国又得了3200
,这可以算做王贤国明年的费用,今年没计划为王贤国再安排资助了。
第十二位,清官渡田启萌,该生今年先后得了先后得了包括我网店的买家、还有游客2000
元资助,前几天善行活动又资助了田启萌2000
元,合计得了4000
元,我认为一名小学生,一年得了4000
资助已经很足够了,今年没计划再给田启萌安排资助了。
第十三位,天坪村朱*桥,原来一直在资助他的李先生的4000
元资助如期到位,上半年沪农工商银行基金资助朱*桥2000
元,下半年县慈善总会资助朱*桥2000
元,合计已达8000
元,其继父有一定劳动能力,所以不再为朱修桥呼吁资助。
第十四位,鼓锣坪村李树基,该生上半年收到了原来微善风点点爱活动为其联系的资助人的1000
元资助,后来我的朋友又为其资助了500
,离一年2000
的的标准还差500
,今年计划还为李树基呼吁500
元资助。
第十五位,九岭村贺*策,今年初,贺*策的父亲到我这儿来,我交待他说,如果去年微善风点点爱活动上为这个孩子找的那个资助人今年的1200
元资助到位了,就告诉我一声,很遗憾,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回话,所以我也没打算再为这个孩子联系了。我知道他父亲属于那种老实巴交的人,可是我都给你说得很清楚了,你都没有一个回音,那就别怪我了。
第十六位,九岭村**绒,刚走访后,为其募捐到了1200
元钱临时资助,前几天善行者活动又为其资助了2000
元,今年合计得了3200
元,所以今年不再为**绒同学安排资助了。
第十七位,壶瓶山九岭村**钧,由于该生的家长暂时无意为其姐姐做手术,两夫妇的收入供两个小孩子是没问题的,所以没计划再为这个孩子呼吁了。
第十八位,泉坪村的陈霞,长沙龙总今年为其资助4000
元,这是8264上面一位朋友帮忙联系的,这龙总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我都不知道。
第十九位,北溪河村的张君,今年上半年几次活动中,张君先后得了三个500
元的资助,下半年起,常德祖亮基金又为其资助1000
元,这一次长沙善行者又为其资助2000
元,就我知道的合计已经有4500
元资助了,加上金德镭射每年1500
元资助,合计达到6000
元资助,我认为已经足够了,所以今年不再为张君安排资助了。
第二十位,北溪河的程靓程伟兄妹,由于程伟已经没读书了,其母亲现在又被江坪小学聘请在厨房做事,每个月有1500
元收入,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再为两兄妹安排资助了。
第二十一位,黄莲河村神水溪的刘凡双,今年包括去年微善风帮其联系的资助的1200
元资助在内,还有这一次善行者活动资助的2200
元,加其它零星资助,该生一共收到4100
元资助,本来就一个中学生来说,资助已经够了,但该生家境特殊,无论还接受多少资助都可以。
第二十二位,壶瓶山鎮上延河村李策诚,该生今年在长沙善行者公益联盟中得到了2000
元资助,所以今年不再为李策诚呼吁资助了。
第二十三位,壶瓶山镇主峰那儿的壶瓶山村的汪雅琴同学,该生自今年7
月12
号本人走访到前几天长沙善行者公益联盟的资助活动上,一共得到了21000
元资助了,高三的费用基本上足够了,由于该生家境特困,考上重点大学完全不成问题,所以我还准备继续呼吁,为该生筹集大一的费用。
第二十四位,壶瓶山水田村的高瑜,高瑜现在读大二了,家里欠债达到十二万左右,母亲又是一身是病,去年石门一中一位老师的5000
元资助,和常德一位陈女士的6000
元资助都已经到位了,该生现在还借了大学生助学贷款,等这个孩子大学毕业,家里的债务将达到14
万左右,这个孩子不吃不喝也要几年还,前几天,我网店里的两位买家为她捐了400
元,对于这个孩子来说,社会外界资助一点也是可以的。
第二十五位,泉坪村朱*蓉,有一家人都有病,父亲又是一名残疾,有一位8264上面的的游客通过本人的淘宝店为其资助2000,但是打到本人这儿,要求本人每月为其转200
元。
先谈谈我本人对助学的看法:
我个人是做社保的,天天和民政、农村合作医疗等在一起上班,对医保政策是比较了解的,我个人觉得,农民现在普遍参加新农保,城区也有城镇医保,现在又出台了大病保险,具体政策我就不在这儿讲了,报销的比例比较高,一般都在50%以上,一般来说,小病自己都可以解决,真正到了需要社会捐款的重大伤病,也多半都是治不好的伤病了,即使资助了,也多半都是钱治完了,人就治死了,社会资助了也是无谓的浪费(2013年我本人牵头的为石门易市得白血病的李欣募捐就是明证。
后来我个人总结:
一般来说需要在网上发起募捐的就是两种信息,一个是重大伤病救助,一个是贫困学生求助,(至于那些贫困救助,相对来说比较少),以重大伤病救助募捐来说明,面对一条求助信息,首先要做一个是否值得发起募捐的判断,比如有没有了解过这个病到底还有没有救?如果是象李欣那样的白血病,说实话,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但是机会太小,象这种募捐我个人认为就没有意义,(当然我们当时发起为李欣募捐,我们多数发起人的初衷都是不奢望能够挽救李欣的生命,而是给他家募捐一点钱,让他家少欠一点债而已),一般得了不治之症了,募捐的结果都是钱治完了人就治死了,何苦来哉!去年底石门罗坪有个小孩子,大概只有10岁左右,需要换肾,也有人在网上发起募捐,我是知道换肾后的结果的,不知道发起人有没有诚实的说明,肾病病人即使在换肾成功之后,也只有五到八年的寿命,而且每年还有花费四五万元钱抗排异,也就是说这个小孩子如果换肾成功,也最多只能生存五到八年,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最多只能活到20岁左右,那么募捐值得么?我个人认为是不值得的,募捐来的钱最后还是打了水漂,有什么意义,明知救不了还不死心,无异就是浪费,还不如拿这笔钱帮助能够挽救生命的人,或者用来助学,还样才能产生实质意义,但是象我们石门发起的为烧伤的覃翰林的这种募捐,这是值得的,可以救下一条生命。
也许有人会说,人心都是肉长的,病人的家属哪里又愿意放弃,这种想法我能理解,但是我个人认为,五行八字命生就,只有这个命也是没办法的,在什么时候,人都需要理智,当事人家属可能不理智,做为旁人,我们应该要理智,这与尊重不尊重生命无关,我也尊重,但是尊重归尊重,我们只能量力而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16-3-21 09:11 编辑
回头再来谈谈助学:
本来呢,我不赞成助学,因为我觉得现在的贫困学生的条件比我们读书那时候都好得多,现在到处都有贫困学生补贴,有低保待遇,我家那时三姐弟读书,什么都没有,我没钱买菜吃,自己带的一点咸菜到周四基本上就吃完了,周五经常吃白饭的,我那时去石门三中上学,12里路我从没坐过车,现在学生只怕很少走十几里的,学生苦一点还好一点,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做得人上人。
这是原则,但是有原则也就有例外,象那种爹死娘嫁人,或者说父母都健在,可是有一身的病,或者家里遭受特大变故的那种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能帮得上忙的我也会帮。
我上面这一句倒不是说成绩不好的贫困学生就没有受资助的权利,其实现在有很多助学的组织或个人做这个助学活动,很多人资助这种学生,我个人不太愿意成绩不出色的学生,我认为资助成绩出色的学生还可以促进成绩不佳的学生努力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希望得到资助。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成绩差一点,问题不大,毕竟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最基础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于我来说,受助人的品德比成绩更重要。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20-11-11 17:31 编辑
再谈谈对现在助学标准的看法
我下面是举石门的例子来说明的(里面提到的**明、王贤国、汪雅琴、袁科建、朱修桥等几个学生,我在这个公益版块都发过专门的详细情况说明),石门是如此,其它的各县也就都差不多,石门还算是比较贫困的地方,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说。
先谈谈高中的费用:
一般来说,现在高中生一年的学费一般在4000到5000左右,一个月生活费至少在600左右,其它的花费还不算,一年至少要15000以上,学校普遍能免费的也最多就是3000到5000左右(这是指普通高中,象石门一中这种省重点高中不算),石门一中因为是湖南省重点学校,奖学金比较多,最高的如朱修桥高二学期享受到了8000,石门五中最高的奖学金是每年3000,还可以提供一部分生活费,石门五中给**明同学每月补助300元钱生活费,瑜远中学给王贤国的是补助2000元生活费,还给了3000元钱奖学金,
,一般来说,贫困学生在把学校里的减免扣除后,家里多少负担一部分,剩下的大概就只有5000到10000左右了。当然,象王贤国、**明、汪雅琴这种特殊情况毕竟还是少数,多数贫困学生家里多少都还是可以负担一小部分。
而且一般高中阶段的学生,只要真正非常贫困而又品学兼优,会有很多人资助,也会有很多管道如学校、村委会、周围热心人士等帮忙联系资助,这是我在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下面以我走访的几名高中学生为例来说明
第一个,王贤国,在2015年7月份之前,包括从常德论坛还有本人的淘宝店等几个管道帮他联系的8000零星资助不算,(这是上半年的费用),就下半年再说,7月31日长沙那群游客现场捐款9000,村委会又帮他联系了石门县旅游局支持了3000,学校免5000,微善风每年资助2000,后来我联系长沙善行者公益联盟又为他解决了3000元钱资助,高三的费用基本上出来了。
旅游局并表态了,只要王贤国考得取二本以上的大学,旅游局每年就会资助5000,还有微善风每年资助2000,这基本上就有固定的7000资助了。他的那么多亲戚每年出3000元钱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还在哪儿募捐个一万元钱,他的大学费用就出来了,长沙那群游客现场捐款不太可能重现,这可以不算进去,如果有,当然是更好的事,但是不能算进去,如是要到时候实在没有资助,就要求他借大学生助学贷款。
第二个,朱修桥,在学校高二大约花了18000元,学校免了8000,还差10000缺口,这10000中有一个浙江的老板从高一起每年提供4000,就还差6000,如果说社会上再资助这个孩子5000左右,那么高二他家就只需要出2000元左右,他家里完全可以出了,他有个继父虽然是文盲,但是还是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承担一部分抚养责任,所以也就没有多为他呼吁资助。
第三个,袁科建,这个孩子在石门五中读书,费用相对少一点,他在高三阶段,他高三阶段大约花了15000,学校奖学金3000,如果说社会上资助5000,缺口就是7000,我帮他联系了4000,他家里每年出4000还是可以的,袁之所以没有别人资助,是这个孩子非常内向,完全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所以别人都不知道他家里是什么样子,连班主任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没有别人联系资助,要不是他一个远房亲戚找到我,我然后又跟给他班主任说,他班主任还没搞清楚他家状况,不光是他,大部分贫困学生如王贤国、贺采明等都是如此。
第四个,**明,**明也在五中读书,我和她的班主任沟通了很久,最后形成共识,按一年花15000元钱算,学校差不多免了5000左右,然后常德随手公益每年资助她3000元钱左右,我通过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负责人另外给她找了一个蔡总,每年资助3000,微善风去年帮她每年联系到2000,我去年为她家修房子,找到湖南省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每年又资助她4000。也就是说,**明现在每年的费用足够了,这也说明,只要是真正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是不愁没有人资助,只不过是资助金额是否足够的问题。
我这种个人做助学,帮一个就会想办法确确实实把一个帮好,想办法联系各种管道,所谓帮忙帮到底,尽量满足这个学生的需求。
所以我个人认为,高三阶段每年把资助标准定在5000元是很合适的,
再来谈初中和小学这两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
现在小学和初中都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上不收什么钱,一般来说就只收一点生活费,这个生活费的标准,石门固定是每天12元钱(以前每天11元),外地我不太清楚,我听很多老师说整个常德市都是这一个标准,我和不同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有过沟通,他们都告诉我说,在小学,学生一年跟学校大约只交2200多元(因为学生除了赛暑假和周末外,平均一个学期在校只有100天左右,在学校里大约只需要呆200天左右,再加上就一点教育辅导资料,小学都不蛮多,一年就是一两百元,中学多一点,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大约就是300元,此外学校还有营养餐,做得很严格的。另外一般来说,贫困学生还是都享受到了贫困生补助待遇的,现在的贫困生补助,小学一学期是500,一年是1000,初中生一学期是625,一年是1250,此外在石门还有很多学生有留守儿童津贴,一年是300,当然这个数目不高,也不是人人都有,也不见得别的县都有,不过一般来说各县都有,由于数目不高,可以不计算。扣掉上面这个数据,一年给学校里交的小学一般就是1500元左右,初中生给学校里交的一般就是1750元左右,其它的基本上就是自己的花销了,当然这个花销就因人而异了。
所以我说义务教育阶段一年资助2000元钱的标准就是这么得来的。
说到初中的资助标准,我以今年了解到的一个贫困学生为例说明,壶瓶山镇中学有个叫覃多丽的贫困学生,原来有人就给我介绍过,我一直没时间去了解,今年我再次了解,该联系人对我说,上学期学校帮他在今年六一的常德善德行助学活动上联系了14600元,我当时就想,这个孩子可以放放了,14600元,一个初中生可以用三年了。再说刘凡双,学校里上半年又帮他联系了500,还有张君,前不久江苏一个什么团到壶瓶山搞助学,民政联系的,我帮他又争取了500,当时这个江苏的团,在壶瓶山资助了十几个学生,我之所以说这个事,就是说现在各种助学活动实在太多,贫困学生毕竟只有那么多,每个学校的贫困学生算来算去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固定的人,每个学校里都建档了的。
壶瓶山是如此,那别的镇也就是如此,石门如此,别的县也就同样如此。
我现在发现,对学生的资助太多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搞得太多了,他们时间不长还无所谓,时间久了可能还认为是他们应该得的,对他们的心理成长真的可能没什么好处(当然象刘凡双和张君这两个特困学生可以特殊处理,资助稍多一点没有坏处)。这个事我就以前面说的**明同学为例来说明:
我现在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很大的看法了,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去年我通过常德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联系的一个蔡总为这个孩子捐了三千,我后来又找到湖南省红会跟她把我和朋友合起发起的为她家修的房子的八千差额补齐,红会还当面给了两千,有一个以前就在资助她的随手公益姚兰华以前就对她说过,如果还有别的人资助了,你告诉我一声,让我心中也有个数,结果今年初姚又去看**明时,**明声都没吭,后来我把这个事告诉姚,姚说贺没对他说,我当时心中很不高兴,姚也很不高兴,这是一;第二个事,今年八月15
号,我去蒙泉那边看望走访抗战老兵,顺道就拐到**明家去了一趟,问她得到了哪些资助,我问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想了解一下原来承诺的那些资助到位了没有,她说有微善风帮她介绍的两千,蔡的三千,红会帮他联系的每个季度一千,姚的三千六都到位了,我当时又问,还有别的渠道资助你吗?她说没有,结果后来姚兰华告诉我说,今年六一时,常德市举办了一个善德行大型募捐活动,**明得了一万多,我后来又了解了,这个事属实,**明确实得了一万多,因此,我当时心里真的很不爽,象那个覃多丽,我问她的时候,她很直接的就告诉我她今年得了14600
,是什么活动都告诉我了,我就觉得这个孩子还比较诚实,品德比较好,如果还有个人长期的对口资助她就好了,尽管这一两年可能不需要有现金资助.
**明同学也许是多年家境困难,穷怕了,也许是想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想给爷爷奶奶留一点钱吧,所以没有对我说明,没说就没说,钱呢得了就得了,她家条件也确实差,我也能理解,但是她确实不需要更多的资助了,所以我不建议社会不再给这个孩子以更多的资助。
三,再谈谈如何确认贫困学生
1,要了解政府和学校相关政策有没有落实,如果相关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就要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然后才能在社会上申请资助,还要了解具体的家庭情况,不能只能听联系人的介绍,还要听取当地人的介绍,才不会被蒙蔽,有时候联系人会想办法把自家亲戚好友中不需要资助的孩子推出来——这一点特别重要。
2,还要签详细的受助情况调查表,对于每一份相关政策有没有真实享受,必须要有承诺,防备校方搞名堂,还要如实填写接受其它资助的情况,并签下承诺书,以避免到处申请,接受过多的的重复资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对于贫困学生如何认定,我个人觉得,所谓的单亲家庭不宜直接认定为贫困家庭,所谓的单亲家庭,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差的不见得钱,而是差的一个配偶,孩子差一个妈妈或爸爸,如果 父母一方还健在,也找得到下落的,但是不履行自已应该有的抚养责任的,我个人觉得,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就不应该给以资助,这么做是纵容孩子的监护人放弃自己应有的抚养责任,此风决不可涨。
4,对于重复资助的看法,由于现在社会上做助学的人多,重复资助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反对重复资助,但是学生应该要主动跟资助自己的各方都要通报,这样才可以看出这孩子是否诚实的品质,贫困不是问题,可以资助,但如果品质不好,再贫困都不能资助,由于各种原因,资助人肯定不可能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变化,所以申报学生的志愿者或者联系人跟进就非常重要了。我一般定期都给资助人通报一份学生回访情况,包括学校给的奖学金的变化、家里收入、父母抚养能力、是否有重复资助等相关内容,因此资助人也一般都非常相信我。
本帖最后由 武德将军 于 2017-4-30 18:55 编辑
本人走访的贫困学生之一:壶瓶山镇壶瓶山村汪雅琴(该生情况特殊,尚需要更多社会资助,品德也是最好的)
汪雅琴同学详细情况说明
附汪雅琴与其父亲合影一张,远方最高的那座山就是壶瓶山主峰。
汪雅琴,女,1998年7月7日生,土家族,家住石门县壶瓶山镇壶瓶山村3组海拔一千米高的白果园,现在石门一中读书,考上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本)。
汪雅琴之母汪腊媛系壶瓶山村原支部书记、妇女主任,一心为民,深受村民拥护,2012年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性损伤,一直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虽四处求医问药亦不见好转,不幸于2015年7月10日去世,其父田玉华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又患有皮肤病,又需要在家全职照顾妻子,不能外工务工挣钱,三年多以来,为了给汪雅琴同学母亲治病和供汪雅琴同学读书,田玉华东借西凑,现在累计欠债18万余元。汪雅琴同学现在即将步入高三阶段学习,开销进一步加大。田玉华现在虽然不用照顾妻子,但因患有皮肤病,不可能外出务工挣钱,而汪家又地处高寒山区,出产非常有限,仅靠田玉华一人实在无法支撑一家支出。
汪雅琴同学成绩优异,品行端正,周围的村民交口称赞,为了让汪雅琴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希望有社会爱心人士能资助这个大山中的苦命孩子。
我认为这个孩子品行很好的原因如下:
一,
汪雅琴同学的母亲是原来的村干部,我熟悉,我对其印象极好,因此其生病后我一直想关注她家的情况。但是一直没机会去她家实地了解,大人如果人品很好,教出来的孩子一般品行也比较好。
二,
7月12日我带旅游团去当地登主峰,这个孩子就是主峰那个村的,我就在当地随机向很多村民了解过,所问到的村民都是交口称赞,都夸这个孩子品行好,成绩好,懂事,家里现在也困难,大人也非常正派,确实需要社会资助,当时我并没有说我想在外面帮她呼吁,只是说我想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结果让我很满意,没有一个在背后说闲话的,包括五公里外的老百姓都是这么说的。
三,
当时我去她家实地采访时,她母亲刚刚出葬,她从母亲去世之前就已经回家了,几天没有睡觉了,我去的时候正在收拾房间,我当时要她自己给我写一份家庭情况说明,她问清楚了我的来意之后,也没有迟疑,临时急就章给我写了一份家庭情况说明,我看了后很满意,条理清晰,主次突出,文章简洁,字写得也很好,我很少看到现在的学生在这种非常突然的情况还能写出这种能让我满意的材料出来(汪雅琴是我走访过的学生中看到的第一个)。
四,
我当时坐摩托车下来时,那个司机还给我说了这么一个事,说这个孩子品行很好,去年在高一时,班主任老师知道她家的情况,帮她争取到了两项奖学金,她认为其同班中还有另外一个学生条件比她家更差,她主动让了一项奖学金给这个同学,我当时一听大为惊讶,我只看到到处争奖学金的,还没看到主动谦让奖学金的,这是我听说的第一个。这个司机还说,她妈妈当村干部时一心为民,你们如果帮助她了,我们壶瓶山村的村民慢慢还你的人情,我当时听到后心里嘀咕,她母亲这个村干部当得还真的得人心啊。
五,
我打听清楚了,在家里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这个孩子在一中虽然不是最顶尖的学生,但在石门一中一个年级1600人排名前300名左右,也非常不错了。去年,中共石门县委书记董岚在壶瓶山村扶贫,镇党委政府就向董岚争取,董岚拍板说要县里几家单位每年资助5000,直到汪雅琴大学毕业,但是董岚今年调动之后,这个事也就直接那么不了了之,(她这种权力压下来的扶贫是不可持续的),董岚直接对汪雅琴的父亲也是这么说的,说她调走了,她就不好再追问了。
汪雅琴费用情况说明
汪雅琴自已估计一年大概要用两万多接近三万。
石门一中收费偏高,没办法,排名到全省前六名之内是要钱支撑的,学费生活费加上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接近两万(我问过我另外帮助的一个壶瓶山的贫困学生朱修桥,和汪同届,也在石门一中读书,他说他高二一年大概花了一万八千元钱左右,我侄女家境较好,每年都是三万多,我听朱修桥说,以他的估计,高三一万八可能不够,因为高三会增加很多资料费),那么汪雅琴同学高三一学年学杂费先定在两万左右。
另外汪雅琴于2013
年5
月份出过车祸,当时头部受到撞击,造成脑血管痉挛并且腰部腿部骨折。目前,腿部骨折已经痊愈,但是腰部骨折因为不会有太大问题没有进一步治疗,但是阴雨天气腰部会时常疼痛; 但其头部后来时常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现象,并且记忆力衰退,记东西记不牢,家里为了帮助汪雅琴每年会花费4000--5000
元为汪雅琴买保健品,高一后遗症比较厉害,进入高二后稍有好转,但是还是经常有发作,所以汪雅琴在这一块比一般学生要多一笔开销。
汪雅琴即将进入高三,学校为了学生高三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建议家长陪读,而如果继续住校将会带来诸多不便,因为需要自己洗衣及其他琐碎,剩下学习的时间是不多的,为了让汪雅琴能更好的学习,(汪雅琴摔伤的后遗症也要求她必须保证充分的休息)家里决定在外租房陪读一年,房租四千(和亲戚合租的,汪家承担四千)。
综上所述,汪雅琴高三一年的费用估计在接近三万元左右,费用偏高,但是由于事出有因,也只能如此,汪雅琴同学自已估算的费用是比较合理的。
由于他家债务太多,所以我认为汪的资助再多一点都是必要的。
关于陪读的原因
可以住学校,但是不方便,高三下自习比较晚,如果住学校洗衣吃饭都不方便,午休和下晚自习后在学校洗漱还要洗衣就没有什么时间搞学习了,一般来说,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是选择在外面租房子陪读的,而整个学校高三住宿的学生不超过20
人,一年级有1600
个学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