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神垂死 于 2016-8-31 14:50 编辑
备注:原帖名称为“尝鲜北斗卫星通信,零下20度环境评测”,论坛里越来越从的人对北斗产品感兴趣,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类的产品,作出正确的选择,故改名为“北斗海聊H1零下20度环境评测!”
受朋友邀请,接下来会对同类的其他产品进行评测,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更多的参考价值!以下为原正文,无更改。
============================分割线=================================
去年已经听说过国产的北斗盒子和北斗海聊,经过调查对比,租了一个北斗海聊试用,后来看到论坛上也有朋友谈这款产品,就在空余的时候写了这个长篇游记+评测,以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懒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跳过正文看最后的测试总结(PS,这东西凑了好长时间才写完)
总的来说产品满足使用需求,但也有提高的空间,如外观、体积、价格等方面。当然, 如果能把传输语音、
图片和视频的功能做上去就更好了,我相信用户也愿意付费买这个单。
好啦,废话少说,我开始了!
测试硬件环境:
北斗海聊—天枢 H1
华为荣耀 6—H60-L02
努比亚 Z7-NX506J
测试软件环境:
EMUI 系统 ver:3.1(android 版本 5.1.1)
Nubia UI ver:2.6.2 (android 版本 4.42)
北斗海聊ver:Beta2.5
微信 ver:6.3.11
测试自然环境:
时间:2016 年 2 月 1 日 12 时至 2016 年 2 月 3 日 10 时
位置:东经101.725599 度;北纬 29.740094 度
海拔:4569 米
天气:晴间多云
温度:最高约 5℃,最低约-20℃
风力:7-8 级(风速约 50KM/H)
气压:576 百帕(约为海平面气压的57%)
测试计划:
2 月 2 日早晨单人单车从四川甘孜州新都桥镇(海拔 3470 米)出发,途径甲根坝乡(海拔 3368 米)、沙德乡(海拔 3153 米)、贡嘎山乡(海拔 3518 米)、下木居村(海拔 3631 米)、上木居村(海拔 3731米)到达子梅垭口(海拔 4555 米)宿营。2 月 3 日从子梅垭口(海拔 4555 米)到子梅村(海拔 3454 米),然后徒步 9KM 到达贡嘎寺(海拔 3732 米)后,然后返回到子梅村(海拔 3454 米)投宿。2 月 4 日早晨从子梅村(海拔 3454 米)途径子梅垭口(海拔 4555 米)、玉龙西村(泉华滩)(海拔 3884 米)、雅哈垭口(钙化坡)(海拔 4573 米)、亚拢村(海拔 3556 米)、甲根坝乡(海拔 3368 米)返回新都桥(3470
米)。其间由于基本没有手机信号,将通过北斗海聊与外界联系。
实际测试过程:
由于天气预报康定县 2 月 2、3、4 日天气为小雪,1 日中午到达新都桥镇后,观察天气为多云,有可能看到贡嘎山主峰,决定提前进山。吃完午饭,检查装备,做完最后所需补给,在微信里发布消息通知向各位朋友进山后如果手机没有信号的话,如何使用北斗海聊和我联系的方法。


由于出发时间为下午,为了节约时间,决定按计划路线相反方向进行反向穿越,以便在天黑以前到达计划中的备用宿营地雅哈垭口。13:30 从新都桥镇出发后,路况很好,均为油路,途径甲根坝乡,15:00 左右到达亚拢村。油路结束,砂石路面还算平整,继续前进。
大约前行了 30 分钟,到达亚拢沟钙化坡底部,遭遇路面上坡结冰大约 300 米,纵坡坡度大约 10%,侧坡 5%面向山谷方向,人在冰坡上基本无法站稳,驾车尝试 2 次通过均失败。于是考虑是在海拔 4200米安装防滑链,还是退回到甲根坝乡然后按原计划正向穿越时,遇到2 位上山砍柴的藏民。询问前方路况,说前方道路结冰断断续续大概有 5 公里,其中有一段最长的大概有 1 公里,没有防滑链根本无法通过。绕行贡嘎山乡那边他们也有 10 天左右没去过了,去的那时没有结冰,现在路况不好说,因为 10 天以前这里也没有结冰。于是我决定安装防滑链,还是从这边的雅哈垭口上去,在 2 位藏民的帮助下大约耗时 1 小时安装完成防滑链,我赠送了 2 瓶北京的二锅头酒以示感谢。

大约17:00终于通过结冰路段,达到钙化坡坡顶,离宿营地大概还有5公里,休息、拍照。
大约 17:30 到达宿营地,目测离日落大概还有 1 小时时间,抓紧时间准备搭设炉灶和准备气垫睡袋,然后好专心拍“日照金山”。


天黑后做饭、吃饭、烧水、泡茶完毕,开始使用北斗海聊和家人报平安、聊天。由于计划提前,减少了计划中在海拔 3600 米适应一天的时间,加上一天的疲劳,此时孤身一人在海拔 4600 米的垭口上,高原反应开始出现了,头痛在逐渐加重,呼吸开始急促,心率已经到达 120 次/分钟。还好有北斗海聊可以随时与家人交流,并没有产生什么恐惧情绪,所以心态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进一步加重高原反应。随着时间渐晚,车外温度进一步降低,车内温度也降到冰点以下,此时海聊终端和我的华为手机的蓝牙连接频繁中断,我初步判断由于低温引起,于是启动车子,把海聊终端放到暖风出口进行加温,大约10 分钟以后,蓝牙连接中断的问题解决。大约 30 分钟以后,蓝牙中断的问题又出现了,重新拿起海聊终端,发现温度大概在 40 多度,把海聊终端拿离暖风口,蓝牙中断的问题随之解决。使用海聊终端期间还发现实际发送成功率大概 95%,实时聊天的情况下有时候会有点小麻烦,于是和家人约定在发送信息是加上编号,丢失信息可以随时发现,避免由于信息丢失而产生交流上的歧义,问题随之解决。

2 月 2 日凌晨 4:00 左右,雅哈垭口上风力由 3-4 级增大到 7-8 级,气温也随之下降到-20℃左右。我被风声吵醒,感觉高原反映继续加重,严重头疼、浑身酸痛并且有身体失温的先兆,心率 130 次/分钟。通过北斗海聊与家人沟通后,决定启动汽车打开暖风同时开始吸氧。到早上 7:00 左右起床,高山反映明显缓解,感觉只剩轻微头痛了。烧水泡茶后开始开车继续前进。大约 10:00 到达玉龙西村的泉华滩入口处,发现步行上山的道路已经全部结冰,于是穿好冰爪、冰镐,背上相机,攀冰上山。由于前 1 天没有休息好,加之是全负重上山,6 层的泉华滩只登上 2 层就已体力不知,下撤。

回到车上继续前行,大约14:00 到达子梅垭口,开始想近距离看看贡嘎山主峰然后就出山返回新都桥镇。但是发现当时天气特别好,有可能看到极品的“日照金山”。遂决定在垭口等待日落,然后下到垭口下面的上木居村投宿。大约 19:00 拍完照片开始下撤,大约 20:30 到达上木居村找了藏民家投宿,饭后把北斗海聊终端放到靠南的窗口,和家人保平安。室内温度大概 10℃左右,海拔大概 3800 米,在和家人交流的 1 个多小时内北斗海聊终端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2 月 3 日 8:00 离开上木居村的藏民家,开始出山。途径贡嘎山乡、沙德乡、朋布西乡、甲根坝乡,在 11:00 左右安全到达新都桥镇,此次户外越野穿越贡嘎山测试北斗海聊终端完成。
最后总结:
1、
由于北斗海聊是卫星短报文通信,可以不像手机受到地面移动通讯基站的限制,只要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就能随时随地的和外界通讯;
2、
通讯成本低,海聊设备只有三千多元人民币,并且和微信通讯完全免费,和海事卫星电话相比起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最便宜的亚星电话设备价格虽然和海聊设备差不多,但是通讯费用是 0.35美元/分钟);
3、
通讯信息量大,北斗海聊每条信息最大可以发送 31 个任意汉字,并且 1 分钟就可以发送一条。虽然没有海事卫星电话效率高、实时性好,但是完全可以满足户外探险和救援的通讯需要。(国外的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民用户外短报文发射器,大概设备价格 130 多美元,服务费大概 100 美元/年,只能发送信息,无法接收信息,发送信息只有 3 种:报平安、SOS、出发前预设信息);
4、
发送成功率仍有提高空间,现在实际使用中大概 (95%)发送成功率,虽然已经可以满足使用。如果进一步提高收送成功率以及响应时间可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5、
恶劣环境下的设备可靠性亟需提高,发现的问题主要是抗高低温能力差,此次线路主要涉及低气压和低温,其他无法测试(高湿度、高盐、风沙粉尘等其他常见恶劣天气)。本次实际使用中,温度范围
(-15)℃至 40℃左右(上次试用 12 月去坝上草原,气温-27℃环境下完全开不了机,海聊的技术说明最低工作温度是-20℃,看来是符合的),如果能提高到-20℃到 60℃的水平,和手机温度适应水平差不多,用户体验会好很多。最好以后的产品温度适应性能够达到野外军品要求(-40℃至 70℃),作为户外工具温度可靠性就能够基本满足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