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骑行 考察209军事遗址、天应寺、游览丹霞寺,吃醋焖鸡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8-9-18 15:13 编辑

企盼已久的五一小长假终于来到了,今天风和日丽,策划许久的骑行得以成行。 --------今天的目的地是:
        1.到留山镇,找到卫星照片上的天应寺,考察军事遗址209;
        2.翻山到凉马台村,考察南召县文物普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3.到河南八大名寺之一的丹霞古寺游览,午餐吃有名的醋焖鸡。 这是出厂的路-----在当今汽车普及的时代,这条路明显的窄了
-----因是考察探索的性质,故就没有约伴,单漂更方便。 出厂后就是省道231线,这时是上午8:30,人车尚不多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2 10:10 编辑

------------------------------------- 路边正在建设的加油站。在云阳附近加油站很密集,投资商五花八门,几乎一公里一个 骑行4公里,前面就是云阳古镇,这里是南北向的省道231线和东西向的省道331线的交叉地,也是焦柳铁路的路经地,是豫西的交通要地 虽然云阳是古镇,但现代化的进程早已改变着这里的一切。在变革中,很多内地的古镇都没有处理好历史遗留和现代建设的关系,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不知这是不是发展要付出的代价。。。。。。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2 10:12 编辑

--------------------------------------------- 河南是人口大省,其特点是集镇人多,非常热闹 在路边买香蕉时,路边的一个超市今天开业,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人在门口排队 云阳镇西面的河岸-----喜欢这种静静的河边小景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2 10:14 编辑

---------------------------------------------- 这里又聚集了一堆人,旁边是个浴池,难道大家是来扎堆洗澡的吗?有意思。。。。。。 出了云阳镇走省道331线,首先遇到的是八里桥大坡,天热,坡长,很是崩溃。。。 路遇迎亲的车队,今天是个好日子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 11:22 编辑

---------------------------------------------------------- 公路旁的干涸的空山河-----虽然很多地方水涝,但河南这几年降雨量少,呈干旱少雨的趋势,令人担忧 这个医院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的地方,真奇葩,可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吧 骑行15公里后,到小店乡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 11:30 编辑

----------------------------------------- 小店乡管辖地域向北呈长条状,有一大部分是深山区,没有旅游资源,没有像样的矿产,经济发展压力巨大 骑行16公里在路边休息,一停下来,热气扑面,估计中午的气温会更高 这时除了补水以外,吃了一根香蕉,香蕉里含钾高,有利于缓解疲劳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3 11:06 编辑

-------------------------------------- 这是新立的旅游景点指示牌,旅游是我们这里山区县的宝贵资源,要开发利用好 虽然路况较好,但山地骑行坡道起伏大,体力消耗也很大,每次骑到这里都会感觉到车胎的气不足,车子发沉,其实这是体力消耗的一种表现,过了这一段就会感到精力充沛、动力充足了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出县的车辆络绎不绝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 11:48 编辑

----------------------------------------- 到留山镇后,考察天应寺、209军事遗址,我要从路边这两栋房子之间的小路拐进去 这是一条村村通水泥路,路窄,不平,弯多,坡大,骑行要特别注意 这时,艳阳高照,热气蒸腾,这里是丘陵地带,地势在渐渐升高,骑起来很吃力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2 10:17 编辑

--------------------------------------- 骑行到这里,这里可不是想象中惬意的林荫小道,围墙内是个养猪场,空气中臭气熏天,让人简直无法呼吸,臭气也可以让人崩溃。。。。。。 按照卫星图片的显示,绕过养猪场的围墙,过这条小河就是去天应寺和209的土路 在照片里看不出来,其实这条路是很陡的上坡,我顶着烈日在推车上山
本帖最后由 罗马2009 于 2016-5-1 12:11 编辑

--------------------------------------- 推行中远远地看见山坡上的旗帜,知道寺庙就在前面了 在半山腰,路遇一座新建的土地庙 一路推行终于来到天应寺。这是一个新建的寺院,它的建筑格局与传统的寺院有区别,很有自己的特点。这座寺院由两位来自东北的师傅住持,两位师傅高高的个子,四十多岁,长得相貌堂堂,也很有能力,化得很多的善缘,他们白手起家,将寺院建的初具规模,业绩可圈可点。为了尊重他们,没有给他们拍照。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