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整雨停了,推车下楼上路出发。穿过连云港市区,以后一路与大货车伴行。耳朵被大货车震得发麻,小心脏发颤,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来到花果山路,大货车没有了,道路也宽阔了,双向六车道就我俩骑自行车的,不用理红绿灯,想咋走咋走。一直到228省道。
一离开花果山路,好日子就此结束。下一段路国道228与204经常重合,凡是重合的地方都是新修的道路。新路平整且宽阔,主路与辅道分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非机动车道上没有多少车辆与我俩争道,更多的危险来自逆行车辆。每当看见对面车辆驶来,我们都高度紧张,生怕有啥闪失而伤筋动骨。虽说假如出事对方要负全责,但是俺们的身子骨伤不起。经过几次实践找到了规律,逆行车辆都紧靠路边走,我们靠路中间行。懂得了潜规则,倒也相安无事。只是苦了这双眼睛,要紧盯着前方,时刻防止强人出没。
到中午11点,肚子里面敲起了鼓,提醒我们该开饭了。可是在路上不像在家里,饭不是想吃就吃的。骑了半小时好不容易遇见一家小店,让二丫儿给错过去了。我从后面追上二丫儿,埋怨她两句,她老大不高兴了:“看见那家饭店我想下车了,感觉门脸很小可能不卫生,就没停车”。“这都啥时候了,还挑三拣四,过了这村真就遇不见这家店了。”“那你在前面骑,遇见饭店就停车等我。”
我在前面领骑,遇见一座两公里多长的大桥在维修。车辆单向行驶,又把我们和大货车掺和到了一起。我们融入到这钢铁洪流里,安危已经没有时间考虑,只能眼睛紧盯着前方骑好每一米路。二丫儿是个新手,我最担心的是她。没车的时候我就停下来向后面望一眼,看她安全心里才踏实。骑车在外,车友之间的帮助是有限的。帮忙扛车子提行李都容易做到,帮忙骑车永远做不到。
话说到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前些年杨铁人和老铁真人从朝阳出发骑行海南,每天200公里的路程让刚出道的老铁真人吃不消。有一天天快黑了,又遇着上坡,老铁真人就下车推车。铁人一看急眼了:“这哪行,这样得啥时候到海南岛”。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找出一根绳子拴在老铁真人自行车的前瓦盖上,铁人在前面牵着真人走。没骑出多远,前瓦盖被薅掉了。至今老铁真人的旅行车还没有前瓦盖。
话扯远了,就说有惊无险过了大桥,来到赣榆区,看见路两边都是高楼大厦,没有一家饭店。用手机导航一搜,出来好几家都是大酒店。大酒店咱消费不起,人家也见不上咱这几个小钱。有心思往前骑又怕前面没有,所以只好下道往城里走。骑了一公里,看见一家兰州拉面馆,在门前放好车子走了进去。要了两大碗拉面和一盘拌菜。就在等着上饭的时候,进来好多高中生,他们也来吃午饭,把屋子站满了。我们忙忙活活吃过饭,看见身边还站着等座位的学生,就打消了在饭店休息的想法,继续上路骑行。
话说来到沿海公路与228国道分叉处,我心里就犯了合计:你说吧,都骑了700多公里了,骑过上海公路,骑过临海公路,这又到了沿海公路,整天闻着海水的腥味,闻着晾晒海产品的臭味,咋就没看见大海长得啥样呢?看见手机导航右面20米就是海堤,我俩推车就走了上去,放眼一望无边,这就是我国的黄海。
正赶上海水涨潮,确实很黄,也很暴力。信步走到海堤下,只见一块块石头立起来,组成整齐的方阵。还看见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趴在海滩上,岁月沧桑仿佛死去了一样。回到海堤问收海货的女老板,她说那建筑是当年日本人侵华时建的,海滩上有上百座。闻听此言我不敢多问,也不敢多想,一个强盗给看家护院的日子老百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过了一会,远远看见一个人跳着胆子从大海中渔船上下来,步履蹒跚,看着挺吃力的样子。收海货的司机赶紧走下海堤去接,不一会就接过担子走了回来,和他一起上岸的是一位女渔民。
担子的一头箩筐里装着虾爬子,另一头装着打鱼的工具。虾爬子一落地,收海货的女老板和司机赶紧挑选,把一只大螃蟹和虾爬子以及别的海产品分开。他们干活的时候,二丫儿在一旁看着眼馋,说要是我们带着气炉和锅来就好了。让我下次出门带一套,吓得我半天没吭声。她蹲在旁边问现在虾爬子好吃不?女老板说:“最好吃的时候还得等10天以后”。“那咋不等10天以后再打捞呢?”二丫天真地问。“要是等10天再捞,我们都得饿死”老板娘说。挑完后上称量,虾爬子12千克,螃蟹0.25千克,女老板记上账开车走人。
二丫儿要吃油桃,我赶紧从兜里掏出一袋子。给二丫儿两个,又送给女渔民两个。她开始说不要,后来经耐心说服收下了。我心想:多吃点好减轻我的负担,带着好几斤桃骑行可真的吃不消,谁不相信谁来试试。
今天刮的是东南风,我们往北骑多数是顺风和侧顺风。这十多天都是沿袭这个模式。古有诸葛孔明,今有朝阳骑兵。不好意思啊,这句话说得是有点大了吧。“好风需借力”确实是我多年骑行经验的总结。春天这个季节,从南往北骑有十大好处:第一是南风多,省力;第二是背对着太阳走,减少日光晒;第三北方冷南方热,可以少带衣物。第四往家里骑有动力。剩下六项我就不说了,给大家一个机会。
走沿海路绕远,所以按照手机导航推荐的路线走228国道。
路上经常见到家长领着孩子在路边等车,看手机才知道今天是星期日,是学生返校的时间。我骑行中老远看见一个弱小的人影在和一个大人撕扯,从肢体动作上判断出是大人在给孩子塞钱。近前细看,果然是一个父亲手里攥着一打钱给一个戴眼镜的瘦小男孩,孩子坚决不收。据我分析,孩子老妈在家里给了学费以后,老爸又把私房钱给儿子。父子情深,满满滴正能量。
沿着228国道往前走,转眼之间就到了下午4点多钟。这一路太阳的烘烤,长途跋涉,二丫儿有点吃不消了。过了柘汪镇几公里,她说手机导航显示这附近有一个马站镇,咱们在这住下吧。我说中。我俩听从导航“右转”、“右转”、“右转”的指令,在街道上转了一圈,又回到228国道上。我下了车子站在马路上憋不住笑,哪有这样忽悠人滴。二丫儿感觉也很没面子,又不能责怪手机,只能从自身找原因。手机不靠谱就问当地群众,他说这里是马站村,没有住宿的地方。马站镇在柘汪镇对面,那里有旅馆,不过还得返回去。他还说,沿着这条路往前走,还有十五公里就到了江苏和山东交界处,那儿旅馆多。返回去走冤枉路不是一个好主意,我和二丫儿商量了一下,决定继续往前骑。
有了前进的目标,决心一下,十几公里不是事,说话之时就到了江苏省的最后一个行政村——马家村。看看此地比较繁华,周围旅店也有几家。停车问问出租车司机,他说过河就是山东虎山镇。这里有旅店,虎山镇也有。当时发蒙了,头脑一热就进入了山东省。
来到虎山镇傻了眼,这里旅馆就两家,条件也简陋。街道只有一条马路还在修路,弄得乌烟瘴气。事已至此,说啥也不能再回江苏了,只好找一家条件相对好的旅馆住下。
晚上在满是尘土的大街遇到一家东北人开的饭店,要了一份黄焖鸡米饭和一盘饺子。回旅馆的路上在超市买了一只电子蚊香和两个苹果。夜深了,我和娘子就此歇息了。
全天骑行95公里。累计骑行720公里。住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 健峰宾馆
204国道沿线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氛围也特别浓厚。进入日照市区以后,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卖字画的地摊,感觉很新奇。在俺的印象中,字画往往与文人骚客大雅之堂联系在一起。以前在慕容街地摊见过仿古字画,现代字画没成想出身也会这样贫寒。咱一介贫民不懂得艺术,但附庸风雅这一套在影视作品中耳濡目染过。
我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假装斯文地凑到地摊前躬身下问:“这幅喜上眉梢是按幅卖还是按平方尺卖?”“按幅卖,每幅180元”老板说。“这是印刷品吗?”“是手工画的,快手一天能画一幅。”这么高雅的艺术品也可以粗制乱造,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这大一幅画我也带不走,能拍照片不?”“随便随便,给我宣传宣传”我拍了几张装进相机里,这是我路上免费淘得的艺术品。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藤野先生》的回忆文章,文中写道:“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也许,那副画要是在拍卖行里,价格不知道要翻多少倍吧……
中午在两城镇吃午饭的时候,遇见邻桌一就餐男子,对我和二丫儿的骑行大加赞赏,临走的时候非要给我俩拍照并要去了微信号,说是在他的朋友圈里发,备不住哪位道上人看见也许能接待一下。
今天在路上骑行看见山了,这也是自打从上海出发以后第一次见。除此之外,还遇到几个1公里左右的缓坡。海拔有了起伏难度不算大,总的感觉还是下坡多一些。
半路上遇见一个广西小伙,准备骑行到内蒙古。他走的也是沿海路线,每天骑行200公里。今天他要赶到青岛,大约还有60公里。
共同骑行了一段时间,我有了和他一起骑行天下的想法。我实在丢不下后面的二丫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望着骑友远去的背影,默默祝福他一路平安。
到了泊里镇的时候,二丫儿提出要住宿。泊里镇不在路边,要住宿就得下道,下道既消耗时间也消耗体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这条路。我让二丫儿拿手机搜一搜,路上还有别的乡镇不。她说再骑行8公里就是藏(cang)南镇,就在204国道边,于是就把今天的终点选在了此镇。
功夫不大,就来到藏南镇政府所在地。到镇政府大门口一问,一个来镇上办事的人说这里可能没有旅馆。他说泊里镇旅馆多,要不再往前骑15公里到张家楼镇。看这周围高楼林立,难道就没有一家旅馆?让二丫儿在镇政府门前等着,我再骑车到镇里去找找。
我沿着街道爬了一个大坡,骑出去1公里多,问过N个热心村民,都说镇上没有。我遇见一个干部摸样的人,问他这里为啥不建个旅馆呢,他对我说:“这里没有外来人口,要是建个旅馆等着喝西北风去吧……”话说到此处他还想往下唠,突然接到二丫儿电话,她说问过当地人了,这里确实没有旅馆。她先走了,往张家楼镇骑。我告别了热心村民,追二丫儿去了。
藏南镇到张家楼镇一路都是下坡,中间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骑了30分钟也没有见到二丫儿的身影。翻过一道梁下一个大坡的时候,远远地看见路边停着几台车站着一堆人,这让我心里惶惶滴。我缓慢地从人群边驶过,发现是两台车发生了刮碰,这颗提溜着的心又放进了肚子里。又骑了10分钟,远远地看见二丫儿站在路口迎接我。相见还有一点小激动,二丫儿赶紧解释:“我怕骑不动才先走的。没成想都是下坡,要知道这么好走我就等你了。”
204国道穿张家楼镇而过,路两边是商铺,旅馆有三五家。我们从南走到北,看了两家旅馆都不合适。眼看就要出镇了,最后来到福慧源饭庄.宾馆。我爬上三楼看看客房,条件还不错。问老板价格,他说标间80元。我说贵了点,我们住的一般都是60元。他说那就70元吧。办理住店手续的时候,我交了100元钱,他给我一个门卡,说剩下的三十元钱明天退。这是旅店规矩,咱们懂。上楼的时候,老板帮我把二丫儿的自行车扛上三楼,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住进房间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30分,赶紧冲个澡下楼吃饭。
这旅店和饭店是一家的,我们当然不能到外面吃惹老板不高兴。出门在外的人就像小绵羊,挨宰也该找个心肠好的宰。老板是个年轻人,谈吐十分豪爽。后来知道他是复员兵,再后来又知道网名叫黑侠。他爱好摩托车运动,这几天正在考驾照。猜想以前都是无证驾驶了,没敢问。
吃过饭逛了整条街,最后走进一家超市。二丫儿欣赏过店内所有时装之后给自己买了一副手套,给我买了一版酸奶。还想在超市里转一会,营业员喊关门了。
回到旅馆加了黑侠的微信号,我的朋友圈又多了一个山东人。晚上没事在楼下与黑侠砍大山,他说他2000年在新疆当兵,5公里越野得过第一名。想当年算得上杨柳细腰,身轻如燕,和水浒里石迁有一拼。没成想复原后当上老板没几年,变成黑旋风李逵了。唠得正欢,看看表快十点钟了,恋恋不舍地上楼睡觉。
全天骑行100公里,累计骑行820公里。 早晨从虎山镇出发
6:20拎起包准备下楼退房,到楼梯口一看门锁着。门上有一张白纸,上边提示:有事打电话,xxxxx。按照提示,拨了一个电话,只听见对门屋里电话铃响了两声,赶紧挂断。两分钟后,黑侠老板从房间里走出来:“这么早就走呀?”“嗯,早走凉快。”我回答。
黑侠从我手里抢走大包在前面走,我推着旅行车跟在后面,把车子放到了一楼大厅以后,我又返回三楼推二丫儿的自行车。再等我来到楼下的时候,黑侠已经把40元押金退给了二丫儿。老板多退了10元钱,我坚决不收。推让让再三,还是我让步吧……
昨天我从80元讲到70元那是买卖;今天老板从70元让到60元这是交情。老板又拿出4瓶纯净水让我和二丫儿带上路上喝,说啥我们都没要。心意我们领了,真心带不动呀……
黑侠把我们送出门外,我和他合影留念。祝愿黑侠驾考顺利,骑行西藏梦想成真。二丫儿我俩带着一个复员军人美好祝愿,又踏上了骑往青岛的旅程。
出了张家楼镇继续沿着204国道走,进入黄岛区后拐上了滨海大道。骑了两个小时,在马路边遇见一个小吃摊,吃了两根油条和两碗粥。
青岛市区和黄岛区中间隔着胶州湾,中间有胶州湾大桥和青岛胶州湾隧道相连。这两条路禁止非机动车通行,自行车想过需要搭车。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国道能绕过胶州湾到达青岛市区,2009年环山东半岛时我们骑过这条道,多绕行了100多公里。最后一条道就是坐轮渡过海,既省时又省力。我们思量再三,决定走水路。
二丫儿打开了手机导航,把黄岛汽渡设为了本次终点。我俩沿着滨海路走,边骑行边看风景,走走停停没觉得累。今天又是一个少有的晴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皮肤就像针扎一样疼。反正今天也不着急赶路,遇见树荫就停下来歇一会。在一个小区门口休息的时候,遇见一位看小孩的大嫂,二丫儿上前搭话:“这小孩是你的孙子呀还是外孙子呀?多大了?”“是我的外孙子,两岁了。”大嫂答。“你们这是干啥的呀?”大嫂问。二丫儿答:“我们是出来玩的,看看各地的风景,你们这里真好。” “我到姑娘这儿两年了,没出过远门,等孩子长大了我也到市里看看。看你们活得真好,想到哪就到哪”大嫂说。二丫儿赶紧说:“我们趁着没事抓紧玩几年,等儿子结了婚当了奶奶,就哪也去不了了……”
我俩游游逛逛一上午还没走出黄岛区,这在大街上骑最不方便的是方便。一路上睁大眼睛也没有看见厕所,真憋出尿来了。正在焦急当中遇见一家饭馆,临时决定在这儿吃午饭,顺便上个厕所。问过老板娘找洗手间,她说饭店没有,出门右走去后面的幼儿园。听明白了行动的方向,二丫儿先去。她出去没多大会又回来了,直接去问老板娘:“我在幼儿园转了一圈也没找见”老板娘说:“门上写着“洗衣房”的就是,我带你去吧。”大城市人的心眼可真多,要是把厕所门都写上“试衣间”更没人敢进了。
今天没干多少活,肚子也不觉得饿。二丫儿要了一盘炸酱面,我要了一碗汤面、一盘花生米和一瓶啤酒。
吃过午饭又骑了一小时,顺利找到黄岛轮渡站。购买了两张船票,票价50元。上船半个小时以后抵达对岸,到青岛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了下来。
全天骑行60公里,累计骑行880公里。 骑兵与黑侠合影
我们住的旅馆离青岛栈桥景区很近,只有有1000多米远。今天早晨吃过早餐,结清了宿费,骑上自行车带上行李就出发了。我俩在大街上饶了两个弯,几分钟就来到了海边。岸边景区内没见到熟悉的电瓶车和自行车,第一感觉就是不让进,一问保安果真如此。于是在马路边找块空地,将两台坐骑用链锁锁在一起。估计不锁也没有问题,没这样做过不敢下结论,谁胆大可以去试试。
站在观景台上,远看古老的栈桥,近看城市的高楼大厦,顿时觉得物是而人非。一时间思绪万千,记忆就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
我09年骑行山东半岛时来过青岛,同行的车友有李相文、老铁真人和二霞。转眼间7年过去,当年同行的三位骑友有了相当大的变化。相文大哥三年前就做了古人,在天堂里不知道还有没有骑自行车这个爱好。老铁真人自从骑行青藏线回来以后就挂车了,现在在家含饴弄孙,偶尔骑一趟短途。二霞已经淡出车协多年,晨练中都鲜见她的身影。想当年16天骑行2300公里,成绩是何等辉煌,时至今日只剩下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了。
我俩在观景台上拍了几张照片,就沿着栈桥来到回澜阁。景区内游人不多,与第一次来这里相比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回澜阁一楼开放,还没到卖票时间。看通知上说二楼已经不适合游览,暂时不开放。都说旅游一半是来看人的,游客少也提不起我的精神。找游客帮忙拍两张合影,又来两张自拍。“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和二丫儿离开了栈桥,来到海边礁石上玩耍。面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摆拍,在一块石头上就玩了20多分钟。玩累了,继续往五四广场方向骑行。路途中遇见鲁迅公园,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便到公园里参观。公园里有几位附近的市民在悠闲地散步,还有几位游客在拍照。公园很小但别有洞天,礁石下就是大海,我们的视野豁然开朗。
我俩取自行车的时候,遇见四位老年游客,我们这身骑行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得知我们从上海骑到这里的时候,更是大加赞赏。其中有一老者尤其对自行车感兴趣,问我们他这个年龄还能骑车不。我看老人家身子骨还很硬朗,就建议他在家门口骑,不能骑长途。后来他的同伴告诉我,他都80岁了。我和二丫儿当时就下了决心,就按老人家的健康标准努力。
离开鲁迅公园,沿着海滨路一直向东,路上经常遇见封道的交警。猜想是不是那个大人物来这里视察了……抬头看见电子屏幕显示:青岛交警提醒您:减速慢行,请勿鸣笛,携手护航高考!原来今天是高考的日子,祝愿莘莘学子都取得好成绩!
马路上车多人多红绿灯多,二丫儿在前面骑我跟着她有点费劲,就和她约定到五四广场集合。她用手机导航,我用大脑导航,估计不会偏离预定航线。
等我来到五四广场火炬下面,空旷的广场还真没见到二丫的身影,使我不由得一阵紧张。她在前面骑,我在后面拍照,按理她先赶到这里才对。我不敢怠慢,赶紧掏出手机询问二丫儿情况。她已经到了广场附近,担心自行车不让进来,就在路口等我,不知道我已经从别的口进来了。我告诉了我的位置,让她向我靠拢。
我等二丫的时候,过来一位单身男游客让我帮他拍照。我用他手机给他拍了好几张照片,他看后十分满意。这个时候,二丫也到了,我俩就让他帮忙拍。他拍照挺在行,比我还专业。我俩穿红色骑行服拍了几张,又换上捷安特的黄色风雨衣拍了几张。之所以这样,也算是给捷安特做个广告吧。这次出发之前,捷安特车行师傅帮助我们把自行车装箱,田老板亲自驾车将两只箱子送到机场。在此,对捷安特车行的大力帮助表示感谢。
我和二丫儿从五四广场出来到青岛博物馆途中,失散了两次。第一次是手机导航和大脑导航出现了偏差,其结果也是殊途同归。第二次是二丫途中方便没有请示汇报,我无意中超过了她。这都不算事,问题出在她以为我在后面,我以为她在前面。当她在路口傻等的时候,郎君已经到博物馆了。
我和二丫儿一同推车来到博物馆大门口,请求门卫帮助把自行车安排一个可靠的地方。门卫老哥十分热情,让我俩把自行车推进博物馆院里,放到旗杆下。来到国旗下停好自行车,抬头一看正好有一个监控探头在上面,这会心里有底了。
在这里借用戏里的一句话:“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 到博物馆,就是寻找这个答案来的。博物馆是个清净之地,和我俩一样,关心人类历史是和城市发展的游客还真不少。当中有老人和孩子,也有中年人和青年人,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是大家共同目标。
我和二丫正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无意间被馆内一个保安给盯上了,他主动上前搭话:“你们是朝阳的?是从老家骑自行车过来的吧”“是朝阳的,从上海骑车到这里。”二丫儿回答说。“我是阜新的,看你们衣服上写着朝阳自行车运动协会,猜你们是朝阳人,咱们是老乡呀。”保安高兴地说。他女儿一家在青岛工作,他退休以后就和老伴一起来到青岛。他说这里的风气好,所住的小区里没有打麻将的。他闲不住,就在博物馆找了一个保安工作。工作不累,环境也不错,虽说工资低点也算知足。他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年,周围的景点还没有去逛过。我开玩笑说:“你把青岛的历史都学好了,哪儿都不用去。”他陪着我俩参观了他负责的整个展厅,最后依依不舍招手道别。
参观过所有展厅之后,来到博物馆出口已经中午了。我想去崂山景区,二丫儿却没有兴趣。按照时间推算也很紧张,最后确定往天津方向骑,能到哪里算哪里,大不了就搭车。
上午已经骑了30公里,在博物馆里走了俩小时也很累,于是就把今天的目的地定在了青岛北站,距离还有20公里。
骑行中遇到一家全国连锁店“面对幸福”,据说还是台湾面。是不是台湾面就不深究了,反正我和二丫儿感觉名字挺温馨的。到店里要了两碗面,经历了一次面对幸福。浪漫是要付出代价的,两碗面花去了二丫儿46元钱。
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下午5点才到达青岛北站。到了这里才发现,北站是今年一月份才开张的新店。这里道路还没有开通,是个从哪进还要从哪出的死胡同。服务设施不全,旅店只有几家。我俩从南走到北,又从白走到黑,所有店家都认识了我,最后住进一家没有窗户的黑店。
晚上二丫领着我到农贸市场买了三种水果,还领我到高级酒店喝了26元一杯的青岛原味扎啤,我俩度过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夏夜。 全天骑行50公里,累计骑行930公里。
青岛栈桥
早晨7:20一切准备妥当,下楼推车出发。二丫打开手机导航,应用了驾车模式,在北站附近原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旅馆附近。 经过向当地群众虚心请教,指点我们还要从从昨天进来的路线返回去。这才恍然大悟,我们进了一个死胡同。没想到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还要吃二次苦走回头路。穿过一个桥洞,眼前出现一座城市,街道车水马龙,马路四通八达,我们庆幸走出了葫芦峪。
二丫儿又掏出手机导航,我们按照手机语音提示骑行,穿大街走小巷简短截说就来到高架桥下。高架桥不让非机动车通行,我们只好在桥下走。在桥下骑了几公里突然路断了,没办法只好原路返回。又回到岔路口,导航依旧喊按左侧行驶。我们也知道左侧这条路就是出城路,通向平度市,可是那是一条快速路,非机动车不让上呀,二丫儿急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让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到快速路上骑行,不要说微臣做不到,臣妾也做不到呀……
她想尽了办法实在是没辙了,可怜巴巴地站在那不说话。我看她那样也很心疼,就建议要么扔了手机去问路,要么就用手机导步行试试。这里离平度市太远,手机导步行模式不支持。二丫儿灵机一动,当把途中一个社区设为终点以后,终于又可以上路了。再次路过通往北站的那个桥洞口时,我逗二丫儿说:“咱俩再回北站看看呗”。
从早晨7点出来,一直到9点才走上正确的道路。路过一家街边小店,要了两根油条和两碗豆腐脑,吃了今天第一餐。
按照导航的指引,穿过人迹罕至的土路,钻过弯曲桥洞,终于找到了218省道。历尽了艰难险阻,从此走上了光明大道。
今天预报气温16°到30°。早晨感觉还很凉爽,随着太阳的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使人昏昏欲睡。身上出了汗,需要不停地喝水来补充。中午遇见一家饭店,决定吃午饭歇歇晌。
吃过午饭歇了一小会,在饭店里也热得受不了,想想还是走吧。这个时候气温不止30°度,我骑着车子眼睛直打架,直喊困。这一喊不要紧,二丫儿害怕了,她让我在路边小树林里靠着她眯一会。两个人靠在一起更热,后来被太阳晒醒,站起身还是走吧,早到地方早休息。下午平均每10公里喝一瓶水,5点到达平度市。
全天骑行100公里,累计骑行1030公里。
觉是不能再睡了,收拾收拾东西走人。出旅馆不远就是火烧铺,金黄色的火烧刚刚出炉。驴肉火烧是正宗的火烧,因为二丫不吃驴肉,于是就要了两个猪肉火烧。我要了一碗豆腐脑,二丫要了一碗紫菜蛋花汤。看看不咋够,又加了两只茶蛋。吃饱了喝足了,看看时间才6:20分,趁着凉快赶紧走吧。
街道两边都是马家沟芹菜的广告,这才知道以前在饭店经常吃的马家沟芹菜,原来产自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马家沟。马家沟把小小地芹菜推向了全国,可见当地人的勤劳和精明。
今天空气潮湿闷热,是个标准桑拿天。骑行中我就感觉左胳膊奇痒难忍,停下车撸开袖子一看全是小红点。再看看右胳膊也是通红一片,这才知道冤枉了老板娘。我紧骑几步追上二丫儿给她看,她说是紫外线过敏了。痒的难受她也不让用手挠,说破了皮更不好治。她把随身携带的马油涂在了患处,缓解了一些疼痛。感觉在这闷热天气里骑行受尽了煎熬,突然出现的状况,让骑到天津的意志受到严重打击。我们加快了骑行速度,就想早一点赶到潍坊再做下一步决定。
这里正是西瓜收获的季节,成车的西瓜正停在路边等待外运。庄稼长在地里也是无精打采,怕是早就缺雨了。西瓜摊摆在路边我们也没心情吃,喝水成了我们唯一前进动力。
接近潍坊市的时候,接到孤骑行者打来的电话:“到哪了?今天是端午节,快点找个高级旅馆住下吧。再找个大馆子搓一顿,犒劳犒劳嫂子。这大热的天,你们可别骑了。”我满口答应:“是、是、是。”撂下电话我心里嘀咕:我又不管钱,犒劳犒劳我还差不多......
话说我和二丫抗高温战酷暑,一路受尽了烟熏火燎,下午一点钟终于到达潍坊市。在潍坊火车站附近找到一家旅馆住下,结束了今天的烧烤模式。
全天骑行 80公里,累计骑行1110公里。
穿越南天山北线队伍不合
太原出发骑行征途9
2025东北寻秋之旅
世界变得太快安静不下来
西江苗寨感受民族风情
北天山中段宰天线重装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