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穿越记录(绝对很详细)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摘要:鳌太回来一月了,今天终于拒绝一切借口拿起键盘,要记录下这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旅程。因为自己有秦岭情结并眷恋西安,并且是“二战鳌太”、“三追平安寺”,我希望大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耐心看完我的分享,本文不求转发和点赞,只求带给身临其境感受和实现参考价值。

我个人的理解,成功走完鳌太是一个人户外生涯的成长见证,好比一个RO玩家完成了二转任务,或者梦幻西游完成了化境飞升。 此外,鳌太穿越应该算众多“高长重”(高海拔、长线、重装)线路里面的入门篇,走下来你可以尝试接新的任务了,比如乌孙、夏特、狼塔龙眼

    忘了简要说明一下,“鳌太”就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和西太白(鳌山)连穿,路线概况可百科。 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段几十公里的山脊相连,何等壮美,何等雄伟,何等霸气,请听我娓娓道来。

行程:

63日:下班后直奔火车西站, 踏上帝都开往古都的Z19次火车。

64日:一早到古都, 下午到塘口村, 调整一晚, 65日一早正式上山;

65日:塘口村---药棚---2900营地---盆景园营地

66日:盆景园---白起庙---鳌山导航架---药王庙---荞麦梁---水窝子营地;

67日:水窝子---飞机梁---1---2---3---2800营地;

68日: 2800---金字塔---1---2---3---西塬---九层石海---大石河营地(东塬)

69日:大石河---万仙阵---跑马梁---雷公庙---二爷海---拔仙台---大爷海---大文公---放羊寺---明星寺

610日:明星寺---平安寺---羊皮沟---鹦鸽镇;

全线路:约75公里, 累计爬升4700M 累计下降:5300M

D1 塘口村---药棚---2900营地---盆景园营地;
   行程约8公里,累计爬升即最大爬升1500米,累计下降可忽略,最高点为当日目的地盆景园海拔3200+米,最低点为当日起点海拔1700+米。
    经过一宿的火车和三小时的汽车,到塘口村已过午饭点,领队决定在程秀才家住一晚作调整,以保证大家出发有好状态。早上从程秀才家早饭后拖拉机颠簸两三公里直接拉倒上山口“龙王河口”。至于“程秀才”,真实个名人,本帖作为攻略贴不作过多篇幅介绍,去鳌太塘口上找他没错,老陕的口碑没的说。下面回到正题,爬山如做事,“万事开头难”,没错!,第一天的行程就是一路上升, 没有下降余地。具体情况如下:
# 1700-2600M,此路段为纯上升路段,都在林子里走,不用担心被晒,坡度不如海坨销魂坡,如果耐力好走起来会比海坨好受。 本段基本没有岔路,到2500海拔先后会遇到蓝牌子和“告示牌”,预示着路况会改善了。
# 2600-2800M,过了2600垭口视线便开阔了, 往左继续往上拔,不过是缓坡了,植被也有所变化,路两边都是半人高的灌木,直到2800平台沿路往右过火烧坡进松林。该路段视线范围内都是针叶阔叶交错林,秋天来肯定更美,能体验到真正的“层林尽染”。
# 2800-3200M,火烧坡尽头是药棚子营地(海拔2800),这里有水源(溪流),营地打紧一点可以扎3-5顶帐篷,可作为应急营地。药棚以后进松林,路面松软,大约40分钟以后可以到2900营地, 2900营地是一片很大的斜坡,水源充足,只是营地卫生情况不敢恭维。2900营地往上走到头往右(南),缓慢爬升一两小时经过一片稀疏的松树岭和高山杜鹃林以后就到山梁上,一大片开阔营地,盆景园到了。高山杜鹃林长得有点密集,但很遗憾没有开花,晚一两周来花开后肯定很是壮观。 盆景园营地的水源位置每年有所变动,大致位置是营地往西十分钟往返路程。

   盆景园很宽阔,可容纳上千人扎帐,此外这里还是个不错的观景台,可观日出看日落,天气好的时候往山梁方向(东)即可看到第二天行程里的鳌山顶和荞麦梁。这一天的行程不是很赶,大家到营地都比较早,这样大家就有时间适应高海拔。第一天我在2800就出现了轻微高反症状(头晕),还好我及时调整呼吸,匀速前行,短歇多次,因此高反对我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去年我可是在2900才高反的,不过今年的症状轻。同行的卡尔第一天状态不太好,最后一个到营地并出现了高反,第一天晚上大哥给了他高反药让他早睡了,我好不容易从姨丈那求到的几颗高原利器啊,就被他干掉一小半。这哥们后来比较“个性”,大家别效仿。 塘口村,因鳌太而闻名
2550海拔警示牌,往前再走一点点视线便开阔
2800平台
火烧坡
2800药棚营地,有水源,可扎3-5顶帐篷
离开2900营地的小片空地

快到盆景园 盆景园 盆景园日出

盆景园 快到盆景园的松树林

本帖最后由 叶尼塞ENISEY 于 2016-7-17 17:40 编辑

D2盆景园---白起庙---鳌山导航架---药王庙---荞麦梁---水窝子营地;
行程约13公里,累计上升约350米,累计下降约500米,最大爬升约250米,最高点鳌山导航架海拔3470米和荞麦梁BRA处3500米,最低点水窝子营地海拔3200米。
盆景园一夜的睡眠时间充足,看来大家都休息的不错。稻草人和黎叔俩更是重口味啊,第二天早上抱怨菊花难受,不知道他俩怎么这么好的精力。出现状态的就是卡尔, 昨天到的最晚,第二天一早抬不起头,头晕目眩,明显的高反症状了,看来姨丈给的高反利器也没就得了他啊,大哥和向导为了安全起见,责令他中止行程,原路下测。于是大家就在这里分开了。
营地前面就是一片松树林,这片松树姿态各异,真像修葺过的一颗颗盆景松,顾名思义盆景园。穿过松林,就是一片开阔的山脊了,走几步就来到了白起庙,说是庙,其实就是石头垒起来的三面石墙,可见当地人对英雄的崇拜,3300的海拔修庙。一路平坦的大路爬上一个50米的坡就到了一个大平台,有高山杜鹃和鳌山石。在爬一个乱石坡,就到鳌太导航架了。这里是国家地理颁布的“十非”之一的鳌山顶峰,也是很开阔的一个大平台。
导航架以后一定要沿着山脊明显路走到大梁上去,直走一小段右(东)转,可不要抄近路误入杜鹃林,全是大石头不好走。这段能见度高,运气好能看到三天以后的目的地拔仙台。
这段路开始就是正式的鳌太大梁了,中华龙脊,中国最具地理意义的南北分界线,往左是北,往右是南。一路可见千姿百态的石头,印象最深的是一块“鳄鱼石”。离开导航架约一小时可到达药王庙,路左(北)侧几块巨石垒起的庙宇,过了药王庙是一段约50米的爬升到平台,平台走一两公里即到荞麦梁,路变得崎岖,沿荞麦梁右(南)侧横切再爬升后,到达海拔3500米的垭口,这里有经典地标---两副bra。走到这今天的路程就算解放了, 一路下撤约半小时就到水窝子营地。不考虑降雨,水窝子真实个很理想的营地,避风、地面相对平坦,离水源很近且水质不错。
今天大家速度都差不多,没有谁特别落后, 前队和后队到营地的时间差距约两小时。不包括卡尔,全程的BUG,答应大家原路下撤,却在第二天晚上七天以后到达水窝子,当晚营地下了四小时雨,大家都唏嘘卡尔的个性,不按常理出牌, 到营地他已略显累劈。大哥更是又气又恨,万一卡尔在过荞麦梁的时候天黑或者下雨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坚决不推荐有冒险精神的同学SOLO鳌太。 出发
白起庙
导航架
鳌太大梁一景
荞麦梁
荞麦梁垭口
横切荞麦梁
高山杜鹃(白)
荞麦梁小野花
上到3500海拔,下坡即到水窝子
水窝子营地
当日最后的爬升,BRA很励志

水窝子营地

本帖最后由 叶尼塞ENISEY 于 2016-7-18 12:48 编辑

D3 水窝子---飞机梁---梁1---梁2---梁3---2800营地
行程约9公里,累计上升约600米, 累积下降约900米,最大爬升约600米,最高点飞机梁约3450米,最低点2800营地海拔约2900米。
仅看数据,今天的行程貌似轻松,但全程第三天和第四天的路况是最苦逼的。
营地出发就是一个200米的爬升拔到飞机梁上,坡度较缓,一簇簇白色的高山的杜鹃花点缀在乱石路面上,轻风吹拂,雾气缥缈,此坡爬的还不算难受。上了飞机梁是比较宽阔的平台,路好走,途径纪念鳌太遇难驴友的玛尼堆,大雾情况下容易迷路,落单的情况下请谨慎行动。
飞机梁过了以后是一路下撤,感觉有500米海拔落差, 坡度较陡,雨后不好走。飞机梁下到底后开始拔三大梁,梁1,梁2,梁3不再是大石或者乱世,而是巨石,尤其是梁2,都得手脚并用,这次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协调, 手劲不如脚力,多次抱石以后便有脱臼的感觉。下雨过三大梁是很危险的,一是巨石比较滑, 而是巨石之间有很深的缝隙,尤其是梁和梁2顶,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肉跳的。
梁2到梁3就好走多了,虽然也有乱世,但没有巨石缝,一路沿着山脊右(南)侧横切缓慢上升到梁3垭口,豁然开朗,对面就是金字塔,塔和梁之间的鞍部就是2800营地,路况改善后一路小跑一个半小时便来到2800营地,这几天卫生状况最好的一营地,也是风景最好的一营地。都说水窝子是鳌太最后的节点,不能继续前进只能往北下撤到桃川镇,但向导说2800这里往南一路可以下撤到黄柏塬,如果速度起不来可能一天到不了,而且还要来回涉水,顾不推荐,还不如硬着头皮再走一天朱仙镇往南下到都督门。
这一天也是下午两三点就到营地,状态欠佳的卡尔也是在天黑前下到营地的,2800营地实际海拔是2900米,水源在营地草坡下方西南角。向导和同行的稻草人在营地上方的松林看到羚牛了,真是幸运,我也还好,在第一天快到盆景园的松林里看到野鸡。 飞机梁上的鳌太遇难驴友纪念碑
上梁1的小断崖
小断崖以后开始上梁1

梁1,山顶上全是巨石,很深的石缝
梁2之前休息
梁2

梁3垭口 梁3已过,对面是金字塔,第二天的上坡, 梁3和金字塔之间的鞍部就是2800营地
离2800营地还有半小时路上的平地,没有水源,但可以扎一二十顶帐篷
2800营地,实际海拔2900米;

本帖最后由 叶尼塞ENISEY 于 2016-7-17 18:13 编辑

D4: 2800---金字塔---塔1---塔2---塔3---西塬---九层石海---大石河营地(东塬)
行程约14公里,累计爬升1100米,累计下降900米,最大爬升约600米,最高点九层石海(大太白梁)顶约3500米,最低点2800营地海拔接近2900米。
第四天继续跟石头相伴,梁123换成了塔123外加销魂的九层石海。2800营地拔营以后就是500米海拔的爬升,和前一天的营地出发一样,一路高山杜鹃和松树相伴,直到金字塔顶开启无树模式,强度略大于前一天,但坡度更缓。
塔1 塔2 塔3都是乱石堆,当然石头个头都小于梁1 梁2,对手劲考验小多了, 注意塔1是往山脊左(北)侧横切,不要走得太高,尽量平缓着切。塔2,塔3都是乱石,如果不下雨不起雾基本不会走错,塔2是从山脊左(北)侧登顶再换右(南)侧,塔3是右侧横切然后下降至西塬。 塔3垭口过后走不到1公里的地方有泉眼可补水,在路左侧。
西塬是塔3和石海之间的谷地,也可以作临时营地,但切记在塔3的时候补好水。西塬旧称羚牛窝,单枪匹马行走还是别期待见到羚牛了,羚牛虽然好奇心重,但没有想象中的温柔,破坏性强,向导说与羚牛相碰不要惊慌,也不要弯腰俯身,羚牛对看人两三分钟后觉得没威胁,就各走各路了,当然,仅供参考。
西塬小憩过后便是全程最后的难关,九层石海,地图上也叫大太白梁,300米的爬升,全是石海,下雨天无法走,我个人认为比梁1 梁2的巨石好走,就是比较耗体力。虽然叫“九层石海”,但实际不止九层,也有人说11层,每层之间有一小片草地隔开个休息,前面六七层很好走,几乎不用手,几分钟就可以走完一层,快到顶的几层比较考验人,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只有手脚并用一个劲的往上拔。我个人速度算中等,整个石海花了两小时,大哥花了一小时20分钟, 好老师和熊猫走了一个半小时(果然腿长有优势啊)。登顶九层石海以后回望塔3,同样是北面吹过来的云,到塔3就是乌云,下雨下冰雹,到石海就是白云,朵朵棉花。石海以后就基本解放了,后面没有难走的路段了,沿着宽阔的太白梁走一个多小时来到一大片空地, 就是第四天的营地,大石河营地,也叫东塬,这里是大石河的源头,这片空地也叫东塬,所以不必纠结营地的称呼。今天的强度综合来说是最大的,建议下午三点不能到西塬就不要考虑爬九层石海了, 到营地都得天黑。 2800拔营以后至金字塔的大坡 塔3下到西塬处
西塬松树&九层石海
爬九层石海

石海顶
石海顶回望塔2 塔3

本帖最后由 叶尼塞ENISEY 于 2016-7-17 18:16 编辑

D5:大石河---万仙阵---跑马梁---雷公庙---二爷海---拔仙台---大爷海---大文公---放羊寺---明星寺
行程约17公里,累计爬升800米,累计下降1100米,最大爬升约500米,最高点拔仙台3767米,最低明星寺2800营地。
本日路况跟前几日比起来可真算解放了,拔营后是一段是一段300米的缓慢爬升到万仙阵,这里有全程为数不多的岔路,往左(东)是跑马梁的,往右(南)是下到猪娃沟、都督门,上到跑马梁后微风一吹,心情大好,这段是鳌太的“高速公路”,一路小跑到拔仙下再来个200米缓慢爬升就到鳌太全程的最高点,太白八景之一的拔仙绝顶。跟前年的太白南北穿越不一样,这次能见度很好,在二爷海垭口前能清楚看到拔仙台就在二爷海上方,一路有路标,走到二爷海垭口建议往前(东)直行上拔仙台,如果往左(北)走大爷海卸包轻装往返登顶会比较费时间,上到拔仙台前面平台以后有一个小石屋,这里是个岔路口,分别通往大爷海和二爷海。
拔仙台北坡是断崖,南面是大平台,一阵拍照嘚瑟以后下撤到大爷海有接待站可补给。大爷海到大文公庙是一段景区路,很平坦,到达大文公庙以后可以住宿,这里正在大兴土木,这里是全程比较重要的一个岔路口,往左(西)是到平安寺出鹦鸽镇,往右(东)很快就可以到小文公庙坐缆车景区出山到汤峪解放。
大文公庙以后就是下坡路了,路比较窄,但过松林的时候踩着很舒服,文公庙到放羊寺4公里,下降400米,放羊寺到明星寺3公里,下降100米, 明星寺到平安寺5公里,历经传说中的五上五下。放羊寺地很平,但是没有找到水源, 寺里面供奉的大太白爷、二太白爷和三太白爷。明星寺可以扎十来顶帐篷,岩石下面有泉水,水质很好。寺里面不建议扎营,刮风可能会有瓦片吹落砸人。当晚突然腾起一阵雾,十来分钟以后就是暴雨,还好只持续了一两小时。
正是因为当日出发晚又在拔仙台上耽搁时间太久,所以没有到达计划营地平安寺,没有看到平安寺的日落日出,也算是本次行程的小瑕疵吧。月缺则圆,这几天天气太给力了,人要知足,不能再计较这一点小得失了。
雷公庙 二爷海垭口
二爷海(上)三爷海(下) 拔仙台&大哥(网球登山队领队)
拔仙台北坡
大爷海
放羊寺
明星寺

本帖最后由 叶尼塞ENISEY 于 2016-7-18 09:22 编辑

D6:明星寺---平安寺---羊皮沟---鹦鸽镇;
    全程约14公里,爬升忽略, 下降约1700米。
由于在明星寺休息了一晚, 到平安寺的五上五下并没有感觉多痛苦,一个半小时就从明星寺到平安寺,这里有长年修行的李道长,里面也是供奉着大二三太白爷和太上老君,三位太白爷因性格不同脸色各异,大太白爷白脸,二太白爷黄脸,三太白爷脾气暴躁红脸。
平安寺住宿条件比较艰苦,建议早到扎营,我们走的时候正在建信号塔,不久之后平安寺就可以发朋友圈了。
   平安寺出山约9公里,一路鸟语花香,在树林里走,下到沟里逐溪而下,出了羊皮沟到驿站, 小面50块钱一辆车,拉到鹦鸽镇,酒足饭饱, 换乘预订的大巴,两个多小时到达古都西安,鳌太之行完美结束。
平安寺枯松
平安寺 回古都镐京的大巴

沙发------------------继续

相当言简意赅的攻略!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