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涪江水,保护母亲河——滨江哥千里涪江骑行记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0-30 15:49 编辑
后来工作调动到了县城,在一所中学里边儿任职,家刚好有住在涪江河边。早晨起来看风景是涪江,晚上散步还是涪江河边。望着美丽的涪江,寻求涪江答案的冲动再一次激发起来,何不利用暑假时候和朋友骑行自行车去找回自己的答案呢?!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0-30 18:42 编辑
所以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前半年,滨江哥一直都在盘算如何准备、如何找伙伴,如何顺利完成这一举动。
终于,在一位公司老总的赞助下,在骑行朋友们的陪伴下,于2016年的暑假用10多天时间,完成了长达超过千公里的涪江骑行。虽然骑行过程非常艰辛,但过程十分圆满,最重要的是,圆了一个梦想,找到了小时候父亲没有给出的答案。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0-30 18:42 编辑
骑行过程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如今历历在目。拍摄照片上万张,经过紧急整理,今天斗胆发帖,和朋友们分享。纪念滨江哥骑行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缅怀和怀念抚育滨江哥、培养滨江哥、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亲!俗话说的好,“父爱如山”!但滨江哥有能力回报,还没有给太多孝敬回报之时,父亲就远离而去,这是滨江哥心中永远的痛!
安息吧,父亲!天堂没有疾病!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1-14 13:07 编辑
第二章 充分准备
以滨江哥骑行的经验来说,对于长途,坚决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所以对于此次骑行,做了充分的准备。那种“说走就走”,没有准备的骑行,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危险,这不是没有生动的事例。

滨江哥家所在县

涪江流域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0-30 15:49 编辑
第一节、深刻了解涪江
感谢这个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离开了百度没法生存的时代。根据资料,涪江是这样的:
涪江,因流域内绵阳在汉高祖时称涪县而得名,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涪江南流经四川省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三台县、射洪县、遂宁市、重庆市潼南县、铜梁区等区域,在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全长700千米,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72立方米/秒。
涪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据清《蜀水考》所载:“涪水源出松潘卫(今松潘县)风洞顶兴龙泉”;“兴龙泉在卫东六十里,源出雪栏山风洞顶黄龙寺后”;“其山平坦,上有龙潭。”雪栏山俗称宝顶山,即雪宝顶。



涪江流域有众多的风光景物、名胜古迹,它们把这条江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源头就有被人们赞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天然公园”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平武县的万山深处,隐藏着一座金碧辉煌的“王宫”,它就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武报恩寺。其下,有炒得火热的“涪江六峡”。江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乡。绵阳,在战略家眼里,乃是“控扼西川,推为要害”的军事重镇。三台县有云台观,射洪县有金华山,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读书台所在地。遂宁有川中著名佛寺广德寺。下游潼南有大佛寺,建于唐代,涌地插天,凌空而立,十分雄伟壮观。涪江的最后一站合川,更是一座历史名城,那里有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圣寺。















由于滨江哥所在地是涪江中游,查阅了相关资料,骑行涪江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去涪江源头?是骑行去,还是坐车去?又特别是平武到雪宝顶连续上升3000米的海拔的路段(就滨江哥的岁数和体力,可能无力完成)。二是涪江源头到S205省道的交叉处,连续下坡80公里,全是沿着涪江峡谷骑行,路险、坡陡、弯多,雨多,泥失流多,每年夏天出现多次人员伤亡的险情。
初步决定,安全第一,随机应变,为了生命,搭车不丢人,丢命才叫丢人哟。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0-30 18:44 编辑
第三节、感谢骑行伙伴
滨江哥独自一人骑行,实在太危险。必须得有同伴。当时初步构想,人数为4人及以下(人多费用高,组织协调困难)。参加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5岁,有一定骑行经历的骑行者(但谢绝竞赛型、冲动型、速度型、冒险型、脾气型等骑行者),热爱大自然,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男女不限。要有团队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要自带骑行装备和安全装备。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顾大局讲团结,服从安排。
本来原计划和滨江哥一同骑行过古镇和北川的伙计肖大侠同行,但他今年是高三要补课。还听说他不但工资高,血压也开始高了,没法前去骑行高原。要找其他的伙伴儿可能也比较困难。
说来也是缘分,2011年的时候,滨江哥骑行秋林镇的时候,偶然认识了在此任职的胥哥胥大侠,当时我们还合影留念了。话说这位胥大侠,参加过多次骑行比赛,而且获奖。有体力,有冲劲儿,骑行技术好,耐力也挺好,朋友多,人缘好,在当地的骑行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更可敬的是,他夫人也是骑行爱好者,还骑行过长途。

2011年骑行秋林的合影,非常珍贵
滨江哥周末骑行富顺、秋林的时候,总能碰到胥大侠和他的夫人。他们进城办事,往往都是以骑行代步,平均速度都在20码以上,这一点确实让滨江哥敬佩得五体投地。
今年高考的时候,滨江哥在学校再一次碰到了胥大侠带学生,当时滨江哥把骑行涪江的想法给他说了一下。他几乎没有考虑,就马上放弃了骑行西藏318的壮举,答应陪滨江哥骑行涪江。他还想把自己的夫人也带上,共同骑行,当时把滨江哥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是他骑行若尔盖路过北川的留影
原来想象的非常复杂的寻找骑行同伙的事儿,一下子就给解决了,滨江哥真的有点高兴啊!
所以我们第一站出发的时候,就是三个人一同前去。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0-30 15:50 编辑
第四节、骑行硬件准备
没有必要的硬件,骑行也是一句空话。
普通的骑行服、防寒的服装(涪江河的源头是高原海拔四千米,夏季摄氏温度只有五度左右),反光背心(本次赞助商提供)、头盔、骑行手套,补胎工具,充电插头,备用内胎,隔音耳塞(滨江哥睡眠差,入睡难,加上骑行途中住宿多是路边,噪声大,此是必备神器),急救绳,移动电源,耳机(骑行绝不用,用于晚上听新闻或音乐),小型音响(蓝牙,用于骑行途中导航和听骑行音乐),卡片相机,相机备用电源,读卡器,相机充电器,数据线,钥匙,求救口哨,手机两部(一部备用),打气筒,骑行眼镜,骑行雨披,易干防晒服,钱包(装人民币若干),银行卡,居民身份证(无此证,寸步难行)。防晒霜和必要有药品:防腹泻的药及荷香正气液等。

朋友带了两个大的驮包,里边的东西一应俱全。他专门说,带了电吹风。骑行实践证明,这是高招。他夫人蒋美女骑行空车,夫妻二人一同前去骑行,把滨江哥羡慕的要死!而滨江哥的情况是,只要夫人准许骑行长途,就是最大的幸福!!
最重要的是,要山地车一部,出发前反复检查安全性能,加气、打油。

本帖最后由 滨江哥 于 2016-10-30 18:45 编辑
第五节、骑行软件准备
制作骑行主题标语,用于著名景点的环保宣传。穿专用反光背心,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宣传,三是为了让队伍更加统一一致,便于识别。
导航软件,滨江哥主要用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骑记软件,骑行音乐,手机能漫游,购买意外保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骑行最大的准备就是和家人充分的商量,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这里,滨江哥要充分感谢夫人,通过她的判断,此次骑行比较安全之后全力支持。骑行的过程当中,滨江哥也是天天汇报,夫人也是天天打电话问骑行的线路和地点。所以说,安全的骑行,顺利的骑行,没有亲人的大力支持也是非常困难的。

购买保险,买个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