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来过博卡拉的同学或许见过一个单飞滑翔伞的中国男生,那就是我了,我叫掌帆。这个宁静祥和、风光旖旎的小城对于大部分匆匆而过的游客来说,可能留下的是轻松愉悦的回忆,但是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少年时代梦想成真的地方。在博卡拉,我学会了飞翔,自己一个人操纵滑翔伞翱翔蓝天。
故事的起点始于2013年春天,那时,毕业两年后我辞掉了工程师的工作,踏上了间隔年旅行。同年10月,在旅行即将结束之际,在博卡拉我意外地遇见了滑翔伞,中学时代破灭的飞行员梦想被再次点燃。那一刻,是何等的冲动与狂喜,我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跟随法国教练赫维·布尔迪学习滑翔伞。
两个星期之后,我拿到了飞行执照,成为了一名新晋的滑翔伞飞行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滑翔好手、游客一起翱翔在安纳普尔纳雪山前,入了坑中了毒一发不可收拾,一飞就是6个月。这段难忘的旅行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





2016年10月更新:
转眼间我掌帆写这篇帖子已经过去快三年,三年间尼泊尔着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15年可谓多灾多难。加德满都机场关停、8.0级地震,油荒,一桩桩大事件冲击着这个贫穷小国赖以为生的旅游业。
时间跨入2016,尼泊尔旅游业渐渐复苏。随着石油危机过去,原本停航的东航、南航航班已经恢复。陆路口岸上,吉隆口岸代替了因地震而废弃的樟木口岸,成为连接西藏和尼泊尔的新通道。2016年5月的登山季,珠峰在沉寂了两年之后终于又热闹了起来。随着游客的增多,尼泊尔正在渐渐走出一系列灾难的阴影,恢复她曾经的热闹。
我是在2015年6月离开尼泊尔的,距离我初次到来过去了一年九个月。走了大环线徒步、学了滑翔伞、为旅游公司工作、经历了大地震,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在尼泊尔的时光仿佛就是对我的磨练。
这篇帖子就专门聊聊滑翔伞吧,首先想为大家介绍一下,作为游客来博卡拉的必玩项目,她究竟是怎么样的一项运动,玩的时候需要什么注意的?怎样才能玩得开心玩得安全?其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从一次间隔年旅行,到爱上滑翔伞,为滑翔伞而停驻的历程。最后,对于跃跃欲试想学习滑翔伞自己飞的同学,我想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大家做出理性决定。
现在,我已经有了200多个小时的飞行经验,去过世界十多个国家的滑翔伞场地。飞行彻底改变了我,从天空向下俯视的视角让我更热爱生活。



新浪微博:@掌帆-丘沐定制旅行与影像 欢迎大家关注。
微信:563671799
========================================================
>>帖子目录<<
第一部分:滑翔伞乘坐指南
1. 滑翔圣地博卡拉
2. 飞翔,什么使她留驻空中?
3. 双人滑翔伞,怎么玩?
1)在哪里飞?
2)乘坐滑翔伞的流程
3)怎么飞?
4)要注意什么?
♢ 起飞和助跑
♢ 着装
♢ 你所向往的飞翔,可能是这样的感觉:眩晕和呕吐
<<<<<<<<<<<<<<<<<<<<<<<<<<<<<<<<<<<>>>>>>>>>>>>>>>>>>>>>>>>>>>>>>>>>>>
第二部分:关于我,一个鸟人的自白
1. 走出去,间隔年!
♢ 沙发上的越南
♢ 取款奇遇记
♢ 龟岛学潜记
2. 爱上滑翔伞,偶然还是必然?
3. 停在博卡拉,新生活的开始。
4. 活在当下,现实与理想的纠结。
<<<<<<<<<<<<<<<<<<<<<<<<<<<<<<<<<<<<>>>>>>>>>>>>>>>>>>>>>>>>>>>>>>>>>
第三部分:飞翔的梦想,你可以吗?——关于学习滑翔伞
1. 技术还是艺术?
2. 艳羡职业还是屠龙之技?
3. 何乐而为之?
4. 生命能否承受之风险。
5. 需要恶补的知识
6. 时间,你需要的只是时间。
7. 你的身体是否叶公好龙?
<<<<<<<<<<<<<<<<<<<<<<<<<<<<<<<<<<<<>>>>>>>>>>>>>>>>>>>>>>>>>>>>>>>>>
第四部分:滑翔伞课程概况
1. 怎么学
2. 时间和费用
3. 飞行执照
4. 国内学国外学之我见
<<<<<<<<<<<<<<<<<<<<<<<<<<我是分隔线,正文开始啦>>>>>>>>>>>>>>>>>>>>>>
第一部分:滑翔伞乘坐指南
1. 滑翔圣地博卡拉
世界上有三大滑翔伞运动圣地,尼泊尔博卡拉是其中之一。是什么成就了它的地位?博卡拉谷地海拔800米,而北方安娜普尔纳山脉海拔7000~8000米。白雪皑皑的连绵雪山直插云霄,不仅提供了极佳的视觉盛宴,更像一道屏障守护博卡拉谷地不受来自西伯利亚寒潮的吹袭。因此,这里气候温和,风向稳定。对于滑翔伞运动格外安全。而费瓦湖宽阔平静的水面为各种疯狂的高难度特技飞行提供了最后一道保险。山与水的联姻,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博卡拉世界顶级滑翔圣地的地位。


2. 飞翔,什么使她留驻空中?
由于滑翔伞运动在中国极少见。几乎没有游客能说得明白滑翔伞究竟是什么,由此造成了很多困惑、担心和误解。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先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许多人把滑翔伞等同于降落伞,诚然,滑翔伞运动最初起源于降落伞,它如今依旧继承着降落伞的大部分外观特征,但在原理上已经与鼻祖分道扬镳。可能出乎你意料之外,滑翔伞其实更接近飞机的飞行方式。
滑翔伞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柳叶状伞翼,不同于降落伞的圆形。依靠向前运动,撑出一个“软性充气机翼”,飞行原理与飞机机翼完全一样,依靠在空气中前进来产生升力。如果说降落伞是靠兜住风产生阻力的减速装置,那么滑翔伞和一百多年前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一样,是一种真正的飞行器!
滑翔伞是无动力的飞行器,它要前进必须以牺牲高度为代价,就像滑板车只有在斜坡才能滑行。但你如果以为如果滑翔伞只能下降那就错了。借助上升热气流,滑翔伞不仅能够上升,还能上升到相当高的高度。向上飞,才是滑翔运动的乐趣所在。
只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太阳才有足够的威力炙烤地面产生热气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旱季是博卡拉最佳的飞行季节。这样的良辰美景,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
3. 双人滑翔伞,怎么玩?
滑翔伞发明之初是单人飞行器。随着教学的需要,纵列式双人滑翔伞出现了。它比单人伞要大一些,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很快,双人伞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带乘客观光。博卡拉的滑翔伞正属于此类。
对于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乘客来说,玩好滑翔伞完全没有问题。操纵的任务由后座的教练负责,前座的你只需尽情享受飞翔的感觉就行啦!
1)在哪里飞?
我们先来看一看博卡拉的地形图。她位于一个谷地内,海拔800米。费瓦湖南北两侧各被一条山脉夹持,暂且称之为前山和后山。而北方不远处即是海拔7000~8000米的安纳普尔纳雪山。

这是博卡拉以及安纳普尔纳山区的俯瞰图,城区、费瓦湖和热门徒步线路ABC、小环线都在上面了。

让我们放大看一看博卡拉城区和费瓦湖,注意大部分酒店、客栈、餐厅、俱乐部都位于黄线框出的“湖滨区(Lakeside)”

再放大看一看滑翔伞起飞和降落的地方,起飞位于前山,名为“萨朗科(Sarangkot)”海拔大约有1500米,几乎所有的双人滑翔伞都会在萨朗科山顶附近起飞。而降落是在费瓦湖边,降落点距离湖滨区不远。
2)乘坐滑翔伞的流程
i. 报名预约。可以到了尼泊尔报名,但推荐在出发前从淘宝或旅行达人等处报名(楼主也有哦),因为是中国人负责对接,方便省心。报名完成后可以卖家会告知你接人时间。
P.S. 关于价格:尼泊尔地震前当局曾统一定价,但地震后僧多粥少,各家的价格战场面有些混乱。部分俱乐部雇佣印度速成回来、经验不足的教练。建议大家还是选择Sunrise、Blue Sky等几家老牌的俱乐部,价格虽然贵点,安全和服务有保障。
ii. 当天指定时间在酒店大堂等候,俱乐部会派车把你接到俱乐部,你需要签署一份免责声明。
iii. 上车出发。从湖滨区乘坐俱乐部的车,需要绕道老城区,从前山的东侧上山,耗时约半个小时。虽然费时且颠簸,但是一路能看到老城区的生活百态,还是挺有意思的。
iv. 经过了山路十八弯,就到了起飞场。起飞场是一片草坡,滑翔伞教练会给你做个介绍,帮你穿戴装备。助手们在山坡铺开滑翔伞,等风来了滑翔伞就能起飞了。
v. 教练带着你腾空而起。因为面向东南,博卡拉城区和费瓦湖一览无遗,但是安纳普尔纳雪山在背后暂时看不到,要等到起飞且借助上升气流盘高后,雪山才会从地平线升起,那场景一定会让你难忘。
vi. 飞行约10~30分钟,随着高度渐渐降低,滑翔伞会降落在湖边。
vii. 稍等片刻之后,俱乐部的车子会开来接上所有人回湖滨区,领取飞行证书与拍摄的照片视频,如有需要再送回酒店。
3)怎么飞?
下图是一次典型的30分钟双人伞飞行的GPS轨迹,整个飞行大致分为三步曲:一,找气流盘升高度,二,向费瓦湖平稳飞行,三,做刺激的特技动作。



起飞后的第一步称为“盘气流”,滑翔伞们会努力寻找上升气流,尽可能上升高度,这样你就能够获得更好的视野、在空中停留更长时间。在天气理想时,滑翔伞可以上升到2500米以上——比你起飞的地方高1000米,比费瓦湖高1700米。

第二步,滑翔伞会离开萨朗科山附近,往费瓦湖湖面飞去。这一段飞行相对平稳。

第三步,到了湖面上空,如果还剩大量高度,教练就会带着你玩一些刺激的。如果喜欢的话可以让他再来一个,不喜欢的话就让他平稳地下降。
要实现这三步,上升气流是关键。前面提到了,上升气流只有在晴天或多云的日子里才会产生,阴天是不会有的。如果没有上升气流,第一步无法实现,那么第三步很难进行,整个飞行只剩第二步,历时只有十一二分钟。这在雨季时常发生,在旱季极少。
不同的教练会有不同的偏好,有些偏重第一步,他们会找热气流飞得很高,接着不飞往费瓦湖而是飞往另一个山头,在那里寻找新的热气流重新爬高,再飞回原处,最后去费瓦湖边降落。这样的飞行称为越野飞行(Cross country)。如果你预定的是时间稍长的35~60分钟飞行,教练多半会带你这么玩。
另一些教练会偏重第三步,把特技玩得很嗨,高速剧烈地旋转,玩得乘客尖叫不已。这样的飞行称为特技飞行(Aerobatics)。
起飞前分配教练时你可以问一下,根据需求来选择。如果你是寻找刺激的,被一个越野飞行员带着可能是相当无趣的,偏爱静静赏景的他要是被特技飞行员带着,肚子里会翻江倒海。
4)要注意什么?
♢ 起飞和助跑
不少人以为起飞是跳崖。实际上,滑翔伞起飞场是一片坡度30度左右的草地。首先教练会为你穿戴坐袋,这是你在空中的座椅,不过在起飞时,你得像背书包一样背着它。要注意穿戴过程中千万不要去触碰系带的卡扣,也不要和教练讲话,让他专心地把卡扣全部扣好。那可关系到安全大事。
接着你就会被带到起飞位置。起飞时人朝下坡方向站立,教练站在你身后。当他说一二三起飞的时候,伞将从身后升起,直到头顶90度位置,腰间有强大的上提力。与此同时,教练会抬头检查伞的状况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他会说“跑跑跑”。只需目视前方,大步奔跑,几步之内便可腾空而起。没有任何失重的感觉。


♢ 着装
秋冬春季节地面和高空的温差相当大,所以必须穿好足够的防风、防寒衣物。以10~11月的天气来看,一件薄外套和抓绒衣是需要的,等到12月~3月,需要软壳或羽绒服。另外,因为需要起飞助跑,一定要穿坚实的鞋子。附件例如手套、墨镜等也是必需的。
♢ 你所向往的飞翔,可能是这样的感觉:眩晕和呕吐
根据我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中国乘客在飞行中出现眩晕和呕吐的比例有30%~40%,大部分人坐车或飞机都没有不适,为什么坐滑翔伞会眩晕呢?
这是滑翔伞的特殊飞行方式造成的。前面说过,滑翔伞必须依靠上升热气流才能爬升。而热气流范围很小,滑翔伞必须不停做360度绕圈方能留在里面,这就是为什么在上面那次飞行中会有两根长长的弹簧样的轨迹。

有同学问,让教练不要做360度盘旋行不行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上升高度的唯一!方式。如果想要像缆车一般平稳飞行,时间将缩短到十一二分钟。
有几个小技巧能避免或减缓眩晕:直线飞行时看着前方;转圈时要看着转弯内侧的翼尖,不要朝正下方俯视;不要看照相机取景屏;不要空腹;不要穿得太多或太少;保持精力充沛。
飞前不进餐确可避免呕吐,但不能避免不适症状的产生。建议您吃一些小点心或糖果,以保持足够的精力。如果头晕难受,可做手势要求降落,如果忍不住要呕吐,请务必告知教练,教练会提供塑料袋。要是吐了教练一身就不太礼貌了。
<<<<<<<<<<<<<<<<<<<<<<<<<<第一部分结束,现在开始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关于我——一个鸟人的自白
1. 走出去,间隔年!
时间已经悄然走到了2014年的秋天,距离我踏上间隔年旅行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六个月,没有料到,这场原定八个月的旅行比我预计的要长得多。寒暑易节,我依旧在路上。
翻翻一年多前旅行的照片和微博,很是感慨。那些远在另一个国度和人和物,以及我写下的文字似乎已经过去很久。如果旅行一定要以回家作为结束的标志的话,那么我仍然处于那次遥远旅行的延长线上。但是,自从去年11月留在博卡拉学习滑翔伞以来,丰富多彩又无忧无虑的游走变成了旅居、学习、训练、工作重叠交织的状态,这种交织让生活更具韧性。旅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结束了。像蒲公英般飘荡的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乐土。
就像我不能用旅行中丰富多彩的见闻来否定毕业两年来苍白无趣的上班族生活,任何一段生活经历都是有意义的。没有上过班,我就不可能攒够旅行的钱,没有这段旅行,我不可能找回少年时代的飞行梦想。而如果没有遇到滑翔伞,我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只能留在将来回答。现在我可以说:
即使没有遇到滑翔伞,这次旅行的色彩也丝毫不会黯淡。
让我先来回忆下这段旅行吧,撷取几个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 沙发上的越南
“爱上越南并非因为风景或美食,而是因为那几位朋友,那几位原先是陌生人,离别时却依依不舍的朋友……从北到南,九个城市,九位沙发主,它们构成了我心中的越南轮廓,所有美好的记忆都源于此。”
这是我离开越南的时候写下的话。
在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太太接待了我。她的小屋只有一层,她独自一人居住,屋子内饰极为简陋,花园却打理得干干净净,还养了一只可爱的猫。
她名叫Tien,一进门就冲了一包越南大名鼎鼎的G7咖啡,接着就进厨房准备晚饭了。我不想麻烦她,推辞说自己去外面吃。她说多双筷子的事不麻烦。话虽这么说,一阵忙活之后,从厨房端出的是一大盘炸春卷、炒肉、蔬菜和米饭。Tien说着一口还不错的英语。这个年纪能说英语,别说在越南,就是在中国,一定是老知识分子级别的。老太太一定不简单!
果然,吃过了晚饭,话匣子就开了。Tien在少女时代是特别爱美、也肯接受外国文化的女孩子。如果放在当代,一切都不是问题。可是放在60年代的越南,一个被**党控制、和美国激战正酣的封闭国家,穿比基尼、学英语是下流、亲美的双料反动,她被捕并被贴上妓女的标签。从此失去了上学的机会。1972年美国对海防进行了大轰炸,Tien的家不幸被毁,全家逃难。

那是曾经在军事杂志上阅读过的历史片段,我从没想到,许多年后的今天会有一位亲历者站在面前向我讲述。闭上眼睛,杂志上那些B-52轰炸机仿佛动了起来,像一群蝗虫飞来。年轻的Tien和她的父母兄弟尖叫着逃命,尖叫声淹没在刺耳的防空警报和人声鼎沸的惊恐中……
所幸一切已经过去。老太太讲述得很平静,眼神中却流露着憧憬。恐怕只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才懂得和平的可贵。
晚上Tien执意把她的床让给我睡,她自己睡沙发。我这个沙发客不仅喧宾夺主,还被四处乱窜的蟑螂们吓得半死,害得老太太也心神不宁。
离别时老太太特意给我张写着越南文的纸条,怕火车站的售票员听不懂英语。她特别伤感,像送别出远门而遥无归期的孩子。我是一个过客,和她的相遇只是一瞬。每次想到她站在门口望着我离开的的样子,心里特别愧疚。她说要在西贡开一家咖啡馆,一位花甲老人的梦想!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再去越南,去她的咖啡馆坐坐,祝福她!
==================================================================




♢ 取款奇遇记
在印度这个奇葩的国家,什么都要以最直白最坦然的方式表达出来。看看那些色彩绚丽的房子吧,听听他们张扬的谈话吧,那怕是对女孩子有邪恶的非分之想,他们也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虽然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说有些露骨和尴尬,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活法比我们轻松很多。
在果阿首府帕纳吉,我拜访了Buland的公寓。他是印度一名牌大学建筑系毕业生。上门的时候,Buland得了重感冒发着烧,但他还是热情地邀请我入住。“既然昨天答应你了,我就不能食言。”他说道。于是他带我走进了他独自租住的公寓。
Buland并没有像普通大学生那样找工作,从家乡古吉拉特邦来到南部活力四射的果阿,想要寻找更多的创作灵感。艺术是相通的,不论是建筑还是音乐。我大学学的土木工程,和他也算半个同行吧,聊了下几位大师的作品,很是欢乐。公寓的墙上画着个性的涂鸦,看得出,Buland才华横溢,也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但是就像大部分成功前的艺术家一样,生活拮据,屋子里只有一把电吉他、一台音响,再无他物。晚上我们在地上铺张垫子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Buland依旧发着烧。他一脸郁闷地告诉我,他的黑莓手机刚坏了,开不了机。药也吃完了。我说:“帮你去买药吧,你告诉我叫什么名字。”然后我把电吹风给了他,“我的手机以前也出过问题,可能是一直下雨受潮了,你把电池拆下来仔细吹一吹说不定就好了。”说完我就要出门去,他一下叫住我,羞羞地说道:“我身边的现金也用完了,实在跑不动,麻烦帮我去取点钱吧!”说着一把把银行卡塞到我手里,“密码是XXXX,取3000卢比。”
我惊呆了!帮存钱的事常有,帮取钱第一次遇到!还告诉我银行密码!认识才一天,难道不担心我把钱取光溜之大吉吗?要是放在国内,别说是朋友,就算是父母可能都不会放心让他去取钱。印度人的想法真是不可思议!
我当然不敢辜负这份重托。速速买了药,取了钱,又带了一份早饭给Buland。等我回去的时候,他的手机在电吹风大法的功力下复活了。这一天顿时美好起来!
后来和Buland再聊起这件奇葩事,他说虽然只认识一天,但觉得我靠得住,就这么做了。人有了诚实才有别人的信任,有了别人的信任,更要鞭策自己坚守诚实。能和素不相识的异国人达成这样的默契,回想起来无不幸福!
===============================================================

龟岛学潜记。
记得去龟岛是因为想避开普吉和苏梅这两个游人如织的地方。去了才发现,这是个潜水圣地呀。满街的潜水店挂着养眼的海底照片,码头边载着潜水客的游船来来往往,船上锃亮的气瓶摆放得像炮弹一样,太诱惑人了!一瞬间,我的心理防线崩溃,决定抽出额外的时间与费用来学习这门新运动!
四天的课程总体来说半玩半学吧。第五天我还特意报名多潜了一次,去了离本岛挺远,叫“春蓬尖礁”的外海潜水点,清澈的海水和密集的鱼群把我彻彻底底惊傻了!记得离开时,我是怀着无比的满足和庆幸。冲动是魔鬼吗?如果在海滩上无所事事地呆上四天一定后悔死!
除了学会了一门新技能和收获一段难忘的回忆,龟岛之行还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从前在建筑设计院,从上到下一派谨小慎微的态度。工作的习惯被带入生活,我变得逻辑思维缜密、做事细致周全。
正如踏上龟岛之初,纠结是否报名之时,我是在琢磨要花多少钱呀?要花多少时间呀?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呀?逻辑思维的惯性一直在裹挟着我。很幸运,最后理性的外壳终于被内心的一腔热血冲破,我才发现原来自己骨子里还是有不安分的顽泼劲,喜爱冒险,喜爱尝试新的运动。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何必事事非要整理出因果逻辑、计算出投资回报比率?跟着内心,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行了!
================================================================
2. 爱上滑翔伞,偶然还是必然?
2013年9月,我来到博卡拉,旅行已近尾声。
与旅行同伴坐在费瓦湖游船上,望见漫天飞舞的五彩滑翔伞,对别来可能只是一个必玩的旅行项目,但我隐隐觉得那是属于我的东西。中学时代的几年,我是个痴狂的航空迷,读航空杂志、拼装航模、玩模拟飞行。飞行原理、飞机型号、航空历史、名人轶事背得滚瓜烂熟,那时候,我立志要成为一名飞行员,以飞行为毕生的理想。高三那年我志在必得去上海航空公司招飞,然而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因为视力不达标,我没有被录取。大学四年的专业也与飞行无关,梦想渐渐忘却。一晃七八年时间,博卡拉的滑翔伞竟然勾起了淡淡的遐想:这不就是我以前想要的东西吗?于是,我走进了一家俱乐部。
俱乐部的小伙听说我想学飞,热情地招待了我。他正好刚学飞一年,给我介绍了他的历程:1000欧元的学费,2000欧元的装备,每天两次从不间断的练习,两次落水的遭遇……我摸了摸荷包,看了看行程表。费用太大,我舍不得,时间太长,我不能常呆。如果学伞,未来三年的人生轨迹都将改变,我犹豫了。
生活的惯性是如此强大,即使告别它已经半年,即使已经重新认识了身上的冒险基因,面对这么一个热切喜爱的运动,还是没有勇气大声喊一句:”我来了!”
作别了小伙,按照计划徒步去了。
我与滑翔伞的第一次邂逅,擦肩而过。

待徒步回来已是十月中旬。在湖滨区北面找了家安静的旅馆住下,想着小憩几日后玩个双人伞,去加都,然后回国,该是结束旅行的时候了。正巧隔壁房间住进来一位加拿大滑翔伞飞行员,我又不死心了,找他聊聊,想再了解一点信息。
他名叫Wayne,45岁,聊起滑翔伞,俨然一名20出头的小伙。他的热情一下子感染了我。我们聊了一个下午,把滑翔伞和飞机的方方面面都翻了个遍,也说起曾经的飞行理想。可能觉得我是认真的,他决定第二天我带我去山上看起飞。
第二天上午,我们坐车去往萨朗科山上的起飞场。还没到,就已被满天飞舞的伞花包围。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滑翔伞玩家是单飞,而不是双人。Wayne说,那些是和他一样从世界各地过来的飞行员,不为赚钱,为了享受博卡拉最好的飞行季节。近距离看着他们在空中划过,自由、优雅地翱翔。我被震撼了!回想中学时代握着摇杆玩飞行模拟的时光,那不就是曾经渴望的飞行梦想吗?曾经渴望却失去的东西,竟然在不经意之间再次撞进我的生活。现在只要跨出一步,就能变成现实!冥冥之中,我感到自己的生活将要改变了。
我与滑翔伞的第二次邂逅,撞个满怀!

================================================================
3. 停在博卡拉,新生活的开始。
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次旅行的最大收获竟然是找回了失落已久的飞行梦想!
既然打算学滑翔伞,一切都要重新安排。首先是费用。积蓄还足够,学伞买伞总共花费2w5,如果拿来旅行,够玩个一年出头点,如果拿来买房,还不够一张餐桌面积,相比之下,拿来学飞实在是太值了!
接着是时间。辞了职时间大把的有,无妻无室,孑然一身。反正回家还是像从前一样每天办公室和家两点一线,甚是无趣,不如多留一段时间,和路上遇到的老外一样,专心扑在自己的爱好上。
最后是父母。母亲盼望着我按照计划在十一月回家。但是,归期似乎遥遥无期。从前骑车旅行,他们天天都担心我的安全,更别说天天挂在天上呢。所以我暂时瞒着他们,就说博卡拉很舒服,想多留一段时间。当然几个月之后我坦白了,他们很开明地没有反对,就说自己注意安全。
安排好这些,就好料理自己的生活了。比较了租房和住旅馆的价格,还是住旅馆合算。老板一家人和善,房子也打理得窗明几净。租用了厨房、炉灶和煤气罐,去大超市买了柴米油盐,过日子的节奏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安定下来之后,我也有时间细细观察博卡拉这座城市。费瓦湖、安娜普尔纳雪山这些大美大景渐渐看腻,反倒是身边一些小生命给了我曼妙的遐想:路边睡得像死狗一样的狗、降落场旁湿地里专心啃草的水牛、水牛旁黑白配的乌鸦和白鹤、夕阳里鲜艳得扎眼的翠鸟、屋檐下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湖边匍匐的大蜗牛、早晨门口晒太阳的变色龙……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仿佛扎进了奇幻的伊甸园。
滑翔伞课程的十几天忙碌充实。教练巴巴吉操着一口令人抓狂的法式英语,俄罗斯的依格教练沉稳帅气,赫维教练则是法国老牌飞行员,见多识广。班里只有我一个外国人,尼泊尔同学们成天跟我乐呵呵地开着无底线的玩笑。十一月的天清澈得近乎奢侈,安娜普尔纳雪山见证了我的第一次单飞,难以忘怀每天傍晚大家坐在吉普车里从降落场归来途中暖暖夕阳里的晚秋湖景。一晃眼,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科目,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滑翔伞飞行员。曾经在模拟游戏中经历的场景,瞬间成了真情实景。从梦想到现实,我仅仅是跨出了那一步。
课程完成后飞伞的乐趣才刚刚开始。澄澈的蓝天,五彩的伞花,我一头扎了进去!旺盛的热气流、大倾斜的回旋。高度表滴滴滴地叫着,我跟着众多的好手们一起翱翔在安娜普尔纳雪山前。飞上两千米高空,俯视大地的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飞了几个小时,拖着饿扁的肚子降落湖边,狼吞虎咽地吃一盘momo,和小伙伴聊聊飞行的经过,带着大大的满足回到旅馆,多么完美的一天!
在博卡拉生活半年,我已经深深融入当地圈子。哪家餐厅菜好吃,哪家小卖部的可乐便宜,哪个牌子的酸奶口味纯正,哪个鸟人今天飞了多少公里的越野,哪个家伙貌似有了新女朋友……迷你的生活圈子,无处不在的熟人,三五步打个招呼:“下午好!”“今天飞了吗?”“昨天看到你飞得好高呀!”“你的女朋友在哪里?”“买的鸡肉吗”“回去烧饭吃呀?”小人物小生活小幸福。
我终于从旅行中走了出来,从旅行渐渐走入生活。一个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同一座城市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一边追寻自己的爱好,一边努力养活自己,这段旅居国外的日子对我是相当新奇的经历











================================================================
4. 活在当下,现实与理想的纠结。
在博卡拉生活的半年,最大的快乐,除了能够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的是活得真实。
路上遇见朋友,问一声好,来一个拥抱;天上与别的鸟人擦肩而过,挥一挥手,大吼一句Howare you;遇见心仪的女孩子,大胆地去追;遇到让我不开心的人,痛痛快快地骂。骂对了看他灰溜溜的囧样,骂错了给个笑脸,大大方方地道个歉。
我可以不用去恭维、去迎合、去伪装、去嫉妒,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才是生活的常态,可惜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渐渐戴上了各种伪装和面具,原本的常态竟成了童话般的遐想。
微信上一位朋友特意在朋友圈提到我。那时我们在印度阿姆利则初识,一同游玩了六七日便各奔东西。如今他看到我驻留在博卡拉,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很是感慨,他说:“微信上那么多朋友,他是唯一一个我能真正每天都生活在无比的幸福、快乐、简单、真实和热情当中。多么幸运的家伙!”
他是很多向我发出这样感慨的朋友之一。幸福、快乐、简单、真实和热情,我最赞同的是真实,其他的,也很美好,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除非我是富二代或神话人物,否则不可能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单纯生活。经济来源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学伞花掉很多积蓄,我还想去其他国家旅行,不可能靠剩余的积蓄维持很长时间。在欧美国家,靠餐馆打工就足够维持很体面的生活,但是在尼泊尔,一个月工资还不够交半个月房费,我不得不探索一些路子来维持我的生活,例如代购,例如预定。别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给尼泊尔人代购一些国产电子产品常常发生拿去用了不付钱,我天天追在屁股后面讨债的恶心事。不过也好,比起原本安稳的上班族生活,这些经历虽然累,但是有趣多了。特别对于我这种工科生来说,给木讷的脑袋瓜开开窍,锻炼锻炼发散性思维还是很有帮助的。我现在创办的定制旅行与摄影工作室也是在此基础上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那位朋友又说:“在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仍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爱好!”
也有朋友恭喜我找到了梦想,原本我也沉浸在这样的美滋滋的感觉中。但是细细想来,哪有这么崇高?课本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有多少是真实的?能促成一个人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某样事物的,只有兴趣。自己玩滑翔伞是为了追求梦想?得了吧,就是爱玩而已!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怎么装都可以,在自己面前如果还戴着面具自己迷惑自己,就像洗澡还穿着内裤不敢直视自己的私处一样可笑。我玩伞,别人玩车,还有人玩电子游戏。为什么玩伞是追求梦想,玩车是高大上,玩电子游戏就成了不务正业?人性本相同,是我们给自己和别人贴上了各异的标签。跟随内心的想法,守着自己的小天地、小幸福,让那些假正经的人崇高去吧!
最后他写到:“不管是在格子间还是在空中,活在当下,不要有后悔和遗憾。”是的,在博卡拉的这一年,我没有后悔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