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会上瘾扎营更会上瘾2016年11月26日-27日带着徒步梦去海陀看雪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行程介绍
海坨山
海坨山位于延庆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赤城县交界处,距延庆约18公里,距北京130公里,属军都山系。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第二高峰,延庆县第一高峰。
海坨山又称大、小翮山,像一面区大的屏风横亘于首都之北,成为抵御沙尘暴入京的重要防线。这里山高林密,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是北京周边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山脊是赤城县和北京市的分界岭,山阴为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阳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海陀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西北部,主峰小海坨峰海拔2199米,为松山自然保护区最高峰。
气候特点
由于山势高,气温每升高100米降低0.6度,山顶与延庆县城高差1700米,气温比延庆低十余度,由此引起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8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类型植被。局部降水丰富,夏季形成"海坨飞雨"奇观。冬季形成"海坨戴雪"奇观。
地质特点
海坨山山岩多为花岗岩,侏罗纪的安山岩、火山凝灰岩和角砾岩等。岩石形成年代距今1.3亿年。山中多峡谷,为河流下切和断裂抬升构成。
山南部妫川平原有断裂带,地热资源丰富。海坨山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水泉。山下塘子沟原有一座古庙,叫温泉观,俗称塘子庙。庙后有一温泉,水温达42℃。《水经注》作者北魏郦道元考察到此,曾经在此洗浴,并记之。
地形地貌
海坨山方圆10余公里,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成为北京与河北的自然分界和分水岭。海坨山顶是一个长近10公里,宽500米,最窄处不过百米的草甸平缓山顶。海坨山高峰有三个:大海坨、小海坨、三海坨。大海坨海拔2241米,位于东经115°49′14″,北纬40°34′29″;小海坨在大海坨南侧,海拔2198米,位于东经115°48′49″,北纬40°33′30″;三海坨在小海坨南侧,海拔1854米,位于东经115°48′52″,北纬40°32′24″。
水文
海坨山南侧属于永定河支流妫水河流域,海坨山南侧为妫水河支流佛峪口河,松山自然保护区南侧有佛峪口水库。山东侧属于妫水河支流古城河(后河)流域,水体汇入古城水库(龙庆峡)。
海坨山阴为白河支流红河流域,水体最终汇入密云水库。
自然资源
海坨山像一面区大的屏风横亘于首都之北,成为抵御沙尘暴入京的重要防线。这里山高林密,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是北京周边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山脊是赤城县和北京市的分界岭,山阴为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阳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松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树、白蜡、榆树、桦树等树种,构成的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由于森林覆盖率高,这里野生动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据统计,松山记录到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713种,野生脊椎动物216种。
海拔1800米以上是大草甸类型的植物带,有金莲花、黄花菜、手掌参、地榆、拳参、山丹等。
人文
海坨山北京与河北写法不一,北京延庆写作"海坨山",河北赤城写作"海陀山"。两种写法都正确。
南侧断裂升降显著,山势险峻,截云断雾,夏季时有骤雨如飞,古称"海坨飞雨",又名"吞奇吐秀",为妫川八景之一。
村庄
海坨山附近人烟稀少,南侧北京延庆县境内有西大庄科村一个村庄,还有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北侧河北赤城县境内有闫家坪、姜庄子、大海坨村三个村庄。东侧是玉渡山风景区,几十平方公里内人口只有几百人。
道路
松闫路(松山-闫家坪)从山南侧经过,起点位于张山营镇西与国道G110旧线相交处,终点位于河北省赤城县闫家坪村,道路全长18.8公里,连接赤城县大海坨乡。是骑行爱好者所钟爱的骑行线路。
原砂石路路基宽7米,路面宽仅5-6米,两辆车无法相向而过。由于松闫路路段依山而建,线型为环山公路,呈螺旋式上升,部分路段高差较大,安全隐患多,影响了过往群众的正常通行。同时,松闫路贯穿佛峪口水库、松山景区以及多个民俗旅游点,原道路不能满足现况交通和旅游需求。
松闫路大修工程于2011年4月底开工建设,9月底完工。大修后的松闫路为四级公路,沥青路面,路基宽6.5至8.5米,路面宽6至7米,设计行车时速为20公里。
王次仲落羽化山
王次仲是上谷沮阳人,他父亲是燕国一位掌管书简的小官,王次仲博学多闻,变秦小篆为隶书,写字较简易。秦始皇正为每天翻看好几车的公文发愁,听说上谷郡有个会写简字、创了新体的能人,十分高兴,便派人去召他入朝为官。王次仲听说了,马上托病回避,结果使秦始皇三征不至。并流传下一个感人的故事,被1600多年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记载在《水经注》中:"海陀东侧有二峰,高峦截云,层凌断雾,双阜共秀。郡人王次仲改仓颉旧书为隶书,始皇奇而召之。三征不至,始皇怒,命槛车送之,次仲化作大鹏翻飞而上,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有大翮、小翮之称。"他故去后,人们敬仰他的为人,钦佩他的书法改革,便在海陀山上修建了次仲庙,以示纪念。又将海陀山东侧的两个山峰命名为大翮山、小翮山。就是大海坨和小海坨。
阪泉之战
五千多年前,我国北方黄帝和炎帝之间爆发了华夏第一场大规模战争 - 阪泉之战。北京部分历史学家经过研讨认定,中华民族始祖炎黄二帝阪泉之战遗址就在京郊延庆境内海坨山南侧的的阪泉村。专家们在考古研究中发现,阪泉是北京延庆境内的一个地名,延庆县西北部张山营镇有阪山,并有泉名阪泉。山脚下还有上阪泉和下阪泉两村。此外,专家们还在《续史文与化要》、乾隆《延庆州志》等多部史籍和北京地方史志、延庆县志中,都发现了延庆阪泉为炎黄阪泉。史载黄帝曾经活动在缙云山,而延庆古称缙山县,香营乡北侧的佛爷顶山古称缙云山,也证明了这一发现。在考证认定的阪泉之战遗址现场,历史学家刘建业针对当地泉眼遍布和山势平坦的特点也肯定地认为,这也符合古时人们扎营作战特点:一是靠近水源,利于生存;二是地势开阔,背靠大山,便于展开军队,进可攻,退可守。另有专家认为"阪"字古时应与"陌"字相通,"阪泉"亦即"百泉",这正好与当地情况相符。
水淹曹州
曹州城传说就是现在的延庆。有一年连雨七七四十九天发大水,曹州城变成一片汪洋,土地爷逐级上报道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打开人间灾难簿一看,知道曹州人灾难已满,就派菩萨娘娘带一头神猪下界来到曹州,解除水害,拯救黎民百姓。菩萨娘娘吩咐神猪拱开官厅山,自己乘坐神船向北山游去。神猪很快拱开官厅山,曹州城的水也很快下落,北山高耸出水面,因为海水陀起了北山,所以后来就叫海陀山。海水急剧沉落,菩萨娘娘的神船被搁浅,娘娘只好驾起五祥云飞走。那只搁浅的神船变成了一座孤山,名叫一渡山,就是我们延庆有名的玉渡山。玉渡山上有三棵高大的松树,传说那就是神船上桅杆。延庆的妫水河终点就是流注入官厅水库。
山戎遗址
山戎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支古老的游牧部族,又称北戎。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之地,燕之北有山戎(犬戎)","以涉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常为燕、齐之边患"。说明山戎在春秋时期曾一度称雄燕北,经常攻扰燕、齐等国,成为这些诸侯国的世代边患,尤以"病燕"为甚。公元前664年齐桓公救燕伐山戎,灭令支、逐孤竹,才解除山戎对燕国的威胁。大约战国晚期,山戎便逐渐销声匿迹了。
从1985年至1991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延庆显葫芦沟、玉皇庙、西梁垙等处山戎部族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金、镏金、青铜、陶、玉、玛瑙、松石、骨、蚌等文物23200件,其中珍贵文物200余件。在延庆地区大面积地发掘和揭示春秋之际的山戎文化墓葬群,为学术界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山戎部族提供了珍贵的物质依据。延庆县于1991年8月建立山戎文化陈列馆将山戎墓葬中的10座加以保护,并开放至今。
古崖居
古崖居,位于海坨山南侧的马鞍山周边,是一组千古之谜的人文遗址。其中最大的一处是开放的古崖居景区。它是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岩壁上开凿的崖居洞穴,计有147个。这是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类似古崖居的人类洞窟遗址在延庆海坨山麓共有十余处,其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最为集中的就是古崖居。这里保存下来的147座石室全部悬挂在近10万平米的崖壁上。它们或方形或长方形。大的二十多平方米,小的仅3--4平方米;或单间或2--3室相通,或套间平行,或上下两层,并有典型的"三居室"。其中,有一石室上下两层,并配有耳房,廊柱历历,可能是穴居主人集会或祭祀之地,弘敞雄伟,这就是所谓的奚王府。府内,门、窗、炕、灶、马槽、壁橱、烟道等一应俱全,且圆则圆,方则方,均中美学规矩。
古崖居是何人开凿,开凿于何年何代,作何用途?均无从考证,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对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假说,如"屯军说"、"躲避瘟疫说"、"盗匪巢穴说"等。比较合理的说法有二种:一种是一个距今1000余年唐朝以后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西奚族聚居的崖居山寨;另一种是:有些学者认为古崖居和其他几处崖居遗址是汉长城烽火台遗址。由于没有考古方面的实证和史籍文献上的确切记载,古崖居始终被誉为"千古之谜"。同时她展现了古人在军事、建筑、人文多领域伟大而神奇的智慧,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审美情趣,再现出当时的金戈铁马、刀耕火种的场景,让后人从凝重的空气里读出豪迈,读出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又被后人叹为"千古之奇"。
大海坨抗日根据地
平北地区山峦起伏,气候寒冷,地瘠民贫,生存条件艰苦。然而,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连接平西到冀东的桥梁,是八路军配合苏军作战的前沿阵地,是坚持热察、挺进东北的支撑点和交通要道,是夺取抗战胜利、解放全国的可靠后方。
1940年初,冀热察军区总结经验,决定以小部队梯次进入平北,实行从隐蔽到公开、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方。1940年夏天,龙赤、龙延怀联合县及平北党政军机关均在海坨山区创立,海坨成为平北抗日的指挥中心。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正是全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处于最困难的时候,硬从敌占区如虎口拔牙一样抠出来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年代,平北抗日军民经受了各种的艰苦考验。
1940年6月初,平北军分区政治部成立,段苏权任主任。1940年7月,平北军分区司令部建于延庆县大海坨深山区的南碾沟村,司令员程世才、政治部主任段苏权。一个月后程世才调回晋察冀军区,平北的十团、游击一支队由段苏权指挥。同时,中共平北地委和专员公署分布成立,苏梅任代理书记,张致祥任专员。8月,覃国翰同志调任平北军分区司令员,常驻南碾沟、纪宁堡、西坡、朱家沟一带。1942年至1943年3月,司令员覃国翰,政委段苏权。1943年4月至1944年12月,中共晋察冀分局(北方分局)决定"平北军分区"改为"平北支队",司令员覃国翰,政委段苏权。1945年1月至9月,恢复平北军分区,司令员詹大南,政委段苏权(兼)。1945年9月至11月,司令员詹大南,政委钟辉琨。
对于插入敌人心脏的这把尖刀,日伪必欲除之而后快。敌人集中伪政权近2万人的兵力,对平北根据地反复"清剿"。1942年是抗日最艰难的一年,日寇的大扫荡、集甲并村、蚕食、囚笼政策使平北军民几乎无立足之地,大庙子村连烧7次,平均每户有3人被杀害或牺牲于战场。据统计,作为平北抗日中心的海陀山区,1942年全年,敌人共发动大小"扫荡"32次,村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被杀害430余人,被捕1100余人,被烧毁房屋25580余间,群众损失粮食180多吨,牲畜2100余头。
日军在海坨山设据点158个,驻军1万多,而抗日部队和游击队只有2500人,是敌人的五分之一。然而正义之师民心所向,到1944年底,仅民兵和游击队就发展到43600多人。1943年一年对敌作战275次,毙、伤、俘敌1850多人,充分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
二:行程路线
行程线路:北京市延庆县南菜园公交站---玉度山---大海陀---小海坨---西大庄科
线路强度:全程28KM 累计上升:800M,累计下降:700M 海拔最低:530M,最高:1201M,
路况介绍:海拔1201M,山势平缓,爬升不大,简易小碎石路+硬土路(30%)、天然山径(20%)、杂灌丛
(10%)、岩壁攀爬(10%)、峡谷碎石路10%、河流溪谷20%等。
活动召集人:清闲散人 电话:18911730700
逍遥夜爬群QQ:184376058
手台频率437.000
DAY:2016.11.26星期六
1、09:00延庆南菜园公交站(919南菜园公交站)特别提醒Y40车:发车时间:06:00 08:00 10:00 13:00 15:00 18:00
2、9:10 准时出发
3、10:00 玉渡山公园
4、14:00 忘忧湖简单路餐(自备)
5、15:00 出玉渡山公园晒帐、扎营、得瑟
6、16:00 腐败、畅谈人生
DAY2016.11.27星期日
1、早晨睡到自然醒
2、9:00 拔营
3、13:00 大海陀
4、16:00西大庄科回帝都结束全程
费用装备
四、活动预算:
公交(地铁)腐败AA(自愿啊)午餐(丰俭由君,鼓励腐败,提倡腐败,支持腐败)。
全套扎营装备
五、费用预算
1、公交费用自理,如需包车现场AA,包车费用单程15元以内将不再进行告知或是商量;此外没有其他的费用开支,活动结束和不出财务报告
2.活动结束和协商FB。。。自愿参加。
3.为确保安全,每个人请自带不低于100元零钱
其他
全套扎营装备
1、三、四季帐篷、睡袋(-5度以上)、防潮套锅、炉具、燃料、个人餐具[登山杖](推荐双杖)、冲锋衣裤(防雨)、羽绒服、速干衣裤(尽量长裤长袖)、登山背包55-75L、高帮登山鞋、保暖衣裤(晚上冷)雨衣或雨披,备用袜子、帽子手套、多功能头巾、墨镜、保温壶或水壶或手电必备、备用电池、照相机、护膝。头灯(或手电),手台、登山仗,登山鞋或者徒步鞋,冲锋衣和保暖衣服必带。
2、手套、帽子、太阳镜必带。
3、报名时注明自己有没有帐篷。自己有没有炉子锅说一下,领队好安排。
4、食品:巧克力、牛肉等高能食品。(请带好足够的食物和水男3-5L、女孩子3L两个早餐——两个午餐——两个晚餐)
5、手机、公交卡、相机、手台(频率:437.000)(充足电)。
6、相应药品:防风防雨雪防晒、中暑风寒药品、创可贴、止痛剂、三角带、绷带、急救包。
7、户外有风险,请自行购买保险。
8、报名参加者同意在本次活动中接受活动召集及领队的安排,听从指挥,包括更改行程和线路;
8、注意环保,爱护环境,安全第一,全部垃圾带出活动区域或送至垃圾回收站。
9、强调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女士优先原则,倡导在野外就地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