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之行——子梅垭口、泉华滩之续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我们准时出发。汽车沿着紧邻石棉的217省道向山上奔驰。            我们这车除一个专业司机外有六个人,坐在副驾驶的是何文杰,第二排是赢老五与老夏两口子,特别是老夏,给人印象很深,戴着一顶黑礼帽,脸型很象台湾艺人凌峰,赢老五也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女士,一路上我们的话非常多,引发了同车人的交流,也缓解了旅途的困倦。最后一排是我、雨化石、蓝色天空。雨化石是我姐姐的同学,好象是法律工作者,因为是熟人关系,来回的路上我们的闲龙门阵也特别多,好多话题得到了一车人的共鸣。蓝色天空比较沉默,话语较少,但他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强驴,喜欢摄影,一路上把他的佳能单反相机抱在胸前紧紧护着,看得出来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个酷爱摄影的人。
       大家在车上欢声笑语,也增加了对每个人的了解。老夏年纪六十多点,跟我们的谈话中他很担心前去的子梅垭口海拔高,怕吃不消,准备放弃。赢老五很照顾他,也准备放弃。这样一来,十二人的队伍一下子就少了两人,贡嘎秀丽的风光少了他们的相伴我们顿觉太可惜了。我们又加紧做老夏的工作,说巴旺海到子梅村海拔不高,就三千来米,正常人都可以适应,而且沿途风光美不胜收,不去真的太可惜了,垭口海拔高可以不去参观,云云。为了稳重可见,老夏勉强答应,只是说到了下车的地方要问当地人,他这样的身体能不能适应。
      出石棉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从连绵不绝的山峦间发现了远方的高山顶上“日照金山”的景致。朝霞红色的光芒映照在高山的雪原上,就象遥远的蓝天上飞舞着一条金龙,非常吸引人的目光。具说在子梅垭口近距离观赏贡嘎主峰的时候也能看到如此奇观。每一个去子梅垭口的人都希望看到“日照金山”的风景,意味着他的运气特别好,昭示未来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大吉大利。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景象。一车人的气氛都被霞光万道的山顶感染了,觉得我们这次旅程运气特别好,人品爆棚。
      八点过我们跨过贡嘎风景区的田湾河小桥,一条蜿蜒的山道伸进森林的尽头。沿途的风景与山下大不一样,原始森林的气息朴面而来。

       过桥过后二十多分钟车程我们就到了巴旺海最近点的界碑石停车场了。从这里开始已没有公路进去,只能徒步
      



       停车场跟去年比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现在进入景区要收十元钱的门票了。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到达这里时碰上这位慈祥的藏族老人,名叫索拉,他非常喜欢我活泼好动的儿子,于是我拉着他与儿子和我分别合了两张影,这次临行前我跑去把相片冲印了出来准备送给老人。

      到了停车场找老人时,却没有看到,以为他出山去了。没料到一会儿功夫他就出现了,赶忙上去跟他打招呼,他始终是标志性的笑,也不知认出我没有。我连忙向他解释说去年的五月我带儿子来过,与他合影了。拿出照片给他,他呵呵笑着连声说好好。这时321走过来手里拿单反,我赶紧叫他给我们拍一张照留念。我说这是我们的缘份,明年我来时,还会给你这次的合影。这时我想到了老夏,这下得让索拉老人给他解决心结的时候了。
      把老夏喊过来给索拉老人一说,索拉说没问题,尽管放心去。这下老夏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了。        告别索拉老人,我们从那个红色告示牌后面的小门进入踏上去巴旺海的林荫小道。从此,风景如画的旅程正式拉开帷幕。






       进入巴旺海步道后,我们两车人合二为一,大家交流的时候多了起来。菲鸟、星空、雨化石、自由自在四位美女不约而同地裹成团走在最前面。赢老五和老夏始终走在一起,两夫妻相扶相携的模样给我们做足了榜样,看着他俩的背影,我都好想唱出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321是广州人,见多识广,略带广味的普通话非常会说,沿路都在跟我们讲故事。旷远斋主话语不多,身前背后挂着摄影包,一路上专注他的摄影。蓝色天空仿佛是个独行侠,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我和老婆一前一后,经常因为摄影我俩落到最后。三狼最辛苦,因为是领队要顾前顾后,马前鞍后的照顾着众人。             奇丽的风光,清新的空气,引发出队友们连连的惊叹。尤其是321,在灌木掩影的小道上时常能听到321广味普通话兴奋的声音。







      去巴旺海的小道上有两座圆木桥,去年走这里过时搭设得非常简单,只是把一两根树干搭在溪沟上,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不怎么安全。今年可能是收费了的原因,不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圆木,而且还用u形铁钉把几根并排的木头紧固在了一起,这样走在上面就不晃荡了。






      经过一大片沙棘林,友友们被这么多原生态的沙棘吸引住了。听说沙棘的药用价值很高,是天然的维生素,对付烧伤烫伤,心脏病,支气管炎,胃病等疑难杂症有很好的疗效。









      穿过沙棘林我们便来到了从雪山流下的田湾河边了。由于还没到雨季,河水干涸,大片的鹅卵石裸露了出来。
    远处的红石滩。其实是长在鹅卵石上的红色苔鲜。

      跨过田湾河便离巴旺海不远了,从这个小道进去就是一里路距离。
     

    这时的巴旺海全是干涸的沙地。横七竖八倒在湖里的枯树增添了不少苍凉的景象。但不要渺视了这个荒凉的坝子,两三个月后雨季来临,这里悄悄会蓄起满凼凼的水,那时的巴旺海才真正的对得起它的名字。到那时碧绿如玉的巴旺海静静地躺在雪山之下,周围茂密的森林倒影在湖水中,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圈圈涟漪,湖活了,树动了,巴旺海又神一般复活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七倒八弯的枯树到时候便成了画龙点睛的标志型景观。     这一片草甸一直是户外爱好者露营的宝地,平坦宽敞,面临巴旺海,取水方便。去年我们就是在这里露营的。如今,景区管理者增设了垃圾桶,这样更环保了。










       从巴旺海北边的悬崖小路走上去便是穿插到子梅村的羊肠小道。这条路坡道较陡,也不十分难走,只是海拔三千多米的地区爬起坡来仍气喘嘘嘘,累,每个坡却不长,一般人完全能够对付过去。






       翻过巴旺海北边悬崖的羊肠小道后,就是一条平缓的道路,沿着这条路走不多远有一块平滩地,在那里从子梅村出来接我们的藏族司机已等候多时。









      这一截路,风景也非常漂亮,特别是回望走过的路时,高高的雪山出现在峡谷口子,友友们不禁再次为美丽的风景折服,不停地拍照摆姿势,就是想永远留下这惊鸿的一刻。

       友友们高声欢呼的声音飘荡在山谷间,随着轻风向神洁的雪山飘去。我在心底祈愿团队的第一个成员得到山神的保佑,让大家平安吉祥。


马上就要上车了,旷远斋主留恋不舍举起镜头再次拍下神圣的雪山和视野里的一切。


      这些车辆就是专门接从巴旺海穿插过来的驴友的。大部分车子就是驴友圈传得神乎其神的神车五陵。这些车确实神,虽然是小小的面包车,可翻山越岭越野车还比不了它。从这里我们经过子梅村翻子梅山到垭口高程直接上升一千五百多米,直角转弯就有四十二弯,旋过去旋过来,不少人头都转晕了。从车窗往外看,云层就在脚下,万丈深渊深不见底,透着森森的寒气。       我老婆他们上的是猎豹越野车,三狼也在这车里,上车时他还跟我说猎豹车子性能优越,主要配部队首长的。我只是心里笑了一笑,猎豹原产于湖南长丰厂,技术源自老款三菱,十多年来,猎豹确实没有长劲,道是许多国产越野超越了他成为热销产品。 我这一笑,没料到真笑出了猎豹的尴尬,我坐的前车就是神车五陵,一路上山风驰电驰,司机杰加二哥把车就当成一头驴子,越沟过溪,翻山过坎从没有怜惜过,底盘被弹起的石头打得邦邦响,陡峭的山路毫不吃力地就爬上去了。要知道这车可满满载了八个人加装备。沿路杰加二哥谈笑风生,驾驶到兴奋处还唱起了藏族歌。上山到垭口后,我们才得知猎豹车半山腰抛锚了,要我们的车子下去接人上山。事后,三狼给我说不相信猎豹了,还是神车五陵稳当。


       副驾驶位置上是蓝色天空,中间是雨化石、自由自在、菲鸟,最后一排是我、321、旷远斋主。       我们这一车全部摄影师都坐到了一起,也不是特意安排,冥冥中我们不约而同地上到了神车。坐在中间的三位美女笑着一说,我们还真诧异。谁安排的?              到垭口后美女们可真得到了摄影师们的亲睐,各种摆拍,各种姿势,在高山之颠,贡嘎的注视下,享尽大自然的馈赠。我由于上车时装衣服的背包被三狼抱到了猎豹车上,只身穿着衬衫背着相机就上到4550米的垭口,担心冻着了,向321借了一件羽绒服穿上,还真得力这件羽绒服,在徒步下山时没被突然降温的极寒天气丢翻在山沟里。当时由于神车去救助猎豹车去了,上山后又担心老人高反,不便久留,就让神车载着老人及大部份妇女下山去泉华滩了。这是后话。





山顶上天气非常好,太阳当空照,能见度满分。贡嘎主峰在我们眼里一览无遗。






      子梅垭口处在4550米的海拔高度,在这个平台上我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山峰,看上去并不高,就想上去看一看。同行的友友都说太高了,爬起恼火。我自觉没什么问题,再加上神车又回转去接人了,不知什么时候才上来。就一个人往上爬。上到峰顶发现前面还有一峰,也相距不远,这时菲鸟也跟着爬上来了。我们就说再爬一爬看看,没料到爬到那个山峰发现前面还有一座,也是相距不远,我们觉得体力尚可,就又往上攀爬。爬上去了发现还有一峰,也相距不远,看看海拔表指示已到4660米,我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就说休息下。这时我看到了藏民们堆的玛尼堆,我突然来灵感了,乘着休息的档口也堆了一个,站在海拔高度4660米的山峰上面对高高在上的贡嘎主峰,我双手合什做了一下祈祷,默念圣洁的贡嘎山神给我及家人带来好运,也祝愿同行的友友们平安无事。












       我跟菲鸟还想继续往上攀登时,下面的人用对讲机呼叫我们下山了。看看垂手可得的山峰,再看看垭口上小的可怜的人物,我们知道离他们太远了。于是我们往下撤。       下到垭口,发现人已走空,从对讲机里知道三狼带头率领三个男的徒步下山了。我们只好跟踪下山。
        没想到下山的路很长,虽然我们不是从垭口东边子梅村上山的路下,而是垭口南坡下山,但山路弯弯,道路漫漫,看到三狼他们在山下不远处,可是迥转弯却使我们相隔甚远。走呀走呀,三狼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山路上冰雪溶化的水形成许多小沟渠,叭渣叭渣的走在路上非常湿滑。更可怜的是菲鸟鞋子已进水。而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
        大约下到半山腰,天气突然转阴,一阵阵阴风从峡谷间吹来。不久,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寒冷,迎面而来的狂风夹着雨雪吹得我呼吸不上,赶紧拿出头巾捂住脸嘴,这才稍减了呼吸的困难。看看菲鸟,她早有准备,全副武装,只露出一双眼睛。但严寒仍然催残着我们,我心想,要倒霉,下面还有那么长的山路,也不知道下去后还翻不翻山,要是再翻山就更惨了,弄不好要丢翻在这里。
       与狂风严寒博斗间,我又想到了321,真的好感谢他把羽绒服借给了我,要不然,这刀刮一样的山风,只着一件衬衣的我,非把我丢翻在这山谷里不可。我们加快了脚步,拚命往山坡下走, 这样剧烈的运动比躲起来要好受些。
       终于,我们下到峡谷间,风也停了,雪也住了,远远看到三狼他们在一个大弯里烤火。








      走拢三狼他们那里,才知道刚才那股狂风把他们也冻惨了,幸好走到这个湾头,而且还有个铁炉子,想来应该是山民们避风烤火的地方。      三狼递给我一盒速干饭,说是我老婆留下的。这时我早已饥肠漉漉了,连忙撕开准备做饭。期间,菲鸟剥了一个橙子与大家分享。我也不管橙子冷不冷,囫囵吞枣一口就下了肚。


    我问三狼是不是我们还得翻山走路?他说就在这里等面包车来接我们。这下,我才松了口气。
     不久,杰加二哥来接我们来了,大家连忙上车。
     我问杰加还有多远,他说还有两个小时。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收费口,原以为是泉华滩的门票,结果这位大叔却说这是贡嘎寺及子梅垭口的门票。一个人二十元,杰加二哥叫三狼把先前去的人也交了,可以只交十人的,另二人作为导游可免单。
      过了这个收费口又跑了二十来分钟路程才到了泉华滩。      先行到达的友友们把包裹全部存放到这个帐篷里,有几个已上山看钙化池去了。我老婆,老夏两口子在这里等着。这时围上来几个藏族大爷大妈,叽哩咕噜不知说些什么。三狼问杰加二哥,说是要给泉华滩门票钱,一个人二十五元。同样可以免两个人的票。三狼气打不出一路,与杰加争论了几句,说不是只买一道门票吗?怎么又多出了一个门票钱?杰加说这是泉华滩当地村民要的管理费,不给是不行的。无奈,只有给了吧!末了,三狼要求杰加把我们送上泉华滩的高坡上去,起先杰加不肯,三狼又说了些好话,说在翻子梅垭口时车子出毛病时间都耽误了,现在已是下午四点过,时间不多了,五点半就必须回程,门票又给了的。杰加这才把我们拉上了坡。
       坡度很陡,我老婆、老夏两口子当场就放弃了。其实这里海拔已超过四千多米,每爬一步都要比平地付出一倍的体力。放弃是明智的。我们继续往上爬。
       到达第一个钙化池时,碰到先行上坡的友友们,他们正要往下返了。



       听三狼说泉化滩分四个阶梯,每个阶梯有多个形态各异的五彩池,越往上走,池子越漂亮。完全可以与九寨沟的池子媲美。


       但是越往上走,人们越吃不消。不仅是坡度越来越陡,而且关键是海拔越来越高,强烈的高反使的大多数人在第一个阶梯就知难而退了。看看时间才四点半,我们五点半就必须返程。我非常想再爬一爬,到第二个阶梯去一探究竟。于是就自个儿往上攀登了。
     越往上爬,气喘得越厉害。回望身后的坡道,发现高程拉得很大,下面看上面不高,可是爬到第二个阶梯再看第一个阶梯的钙化池时,感觉是那么渺小,这个高度应该不下于一百米吧。这时,不甘示弱的菲鸟也爬上来了。










       站在山坡上极目远眺,群山尽收眼底。其实在这里看贡嘎是非常理想的。只是这钙化池一个比一个不敢恭维。三狼说最上面的池子才最漂亮,我看了看最上面的池子,时间已经不在了,必须马上下撤,如果时间够的话,我的体力能否支撑得上去还得打个问号。 菲鸟做飞鸟状。不过,下撤后,菲鸟高反就慢慢引发了。傍晚住宿子梅村时她吐得好伤心。


       下撤时倒很快,我专门择了一条平缓的坡度下撤,不过,钙化池溢出的清水满坡流泻,脚下是硬生生的碳酸钙土质,我担心溜滑,菲鸟说这种土质不象长了青苔的山坡,不会滑的。果然,走在水流满地的坡上,脚上是刺生生的感觉,根本就不滑。我们放心大胆地加快了速度下山。
      下坡后三狼开着车在等我们,于是一溜烟下山与大部队会合。
       杰加二哥又帮我们找了一辆五陵神车,我们两部神车原路返回。在子梅垭口为了满足当时匆忙下山没有看垭口风景的友友,我们又逗留了一会。这时的天气大不如刚来的时候,太阳早已消失,日照金山的景观无法看到了。





     从垭口下到子梅村时已是晚上六点四十了,一天的奔波使得大家非常疲惫,有几个人还出现了高反。     子梅村驻落在一条狭长的山谷地带,因傍子梅山而得名。村子住户不多,大概十几家人,零零落落散布在二三公里长的峡谷间。村落拉得很长,有人就把子梅山刚下山时的三户人家叫上子梅村,中间的部份叫中子梅村,最后出峡谷部份叫下子梅村,这也跟流经峡谷中的河流走向有关,从贡嘎山上流下的雪水穿峡谷而过,注入巴旺海。那么靠近巴旺海的处于下游就叫下子梅村。溯溪而上依次就是中子梅村、上子梅村了。
     我们住在杰加的家里,应该属于中子梅村吧。这几年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带来贡嘎旅游业的兴旺,当地藏民除了挖虫草和畜牧业外也做起了旅游。杰加与村子里其他藏民一样把家中大部份房间腾出来做客栈,只是卫生条件普遍不行。
   
钉在木栅栏上的杰加旅游招牌。
      从严寒的高山上奔赴下来,一路劳顿的我们刚进入杰加的藏居就感到股股温馨的氛围。木地板与火炉,藏式家具与主人,让我们真正地进入到了藏族人的生活中。

女主人从外面拿进来大块的木材,把炉子烧得熊熊的。



旷远斋主在与到杰加家中休息的藏民交谈。


趁大家挤在屋里暖身之际,老夏高度赞扬了今天牺牲自已为他人作想的我们,说我们为了他们放弃了坐车下山的机会,又忍饥耐寒当了山大王,实在是可敬可佩,也只有在三狼带领下的这样的集体才能做到这种互敬互爱。

女主人要给我们做饭了,三狼担心她做的饭菜不合我们的胃口,坚持让女主人休息,三狼自已来做。杰加俩夫妇就打打下手,洗菜切菜忙活去了。 这边三狼下油烫锅,准备给我们弄一顿好吃的饭菜。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