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长春——伪满洲国皇宫、八大部、人民广场 - 吉林 - 8264户外手机版

  吉林
继续的城市建筑之旅
难得到一次东北,游完哈尔滨,便顺便到长春玩两天,哈尔滨到长春的高铁很方便,全程只需要一小时多一点,票价109.5元。
到长春之前对这个城市了解甚少。只知道被称为“汽车城”,还有它曾经是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来之前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于伪满皇宫和旧八大部的介绍。这些官厅旧建筑同样勾起我的兴趣。
这里顺带说一下这些官厅建筑的式样。当时这些建筑式样名为“兴亚式”(也称“帝冠式”),是一种以西方建筑框架为主体,揉入东方顶部造型的建筑式样尝试。东方人被西方列强欺侮了许多年(日本也一样),在东方人的心目中,一方面被西方建筑的合理性和艺术性震撼,另一方面更想张扬自己的文化艺术美。当时在新京设计这些官厅建筑时,同样存在这种纠结。此前长春的建筑基本都是欧美风格的翻版,“新国家”成立了,尤其是日本人已经有了叫板欧美的想法,所以“要有自己的风格”成为当政者和设计者自发的“责任感”。
这种想法的体现,就是在长春留下了一批“兴亚式”的建筑,这是在别的城市几乎见不到的景致。当时在日本,帝冠式已经开始被高度关注(几年的设计大奖都是此类建筑),中国的南方也在有人尝试。但长春的兴亚式与日本的帝冠式还是有很多差别的,它更多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让中国人看起来更“中国化”。建筑一定会体现出时代的政治特点,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抛开政治元素,仅从建筑学的角度看,这种试图融合东西两种文化的尝试,体现了当初设计师的追求,甚至包括了政治上摆脱欧美列强“独立发展”追求。关于此类建筑形式的说法,各方站在不同角度,其结论差别很大。个人不甚赞同将此类建筑形式简单地斥之为“军国主义”、“奴化需要”、“耻辱建筑”等等。如果是这样,根本解释不了同时代中国人诸多的类似尝试,也解释不了解放后的北京十大建筑和长春解放后的诸多建筑形态。学习别人尤其是敌人的优点,并没有什么丢人的。

“新京”的官厅街——新民大街
长春新民大街,原名新京顺天大街,在《新京都市计划》中,这条大街定位于“官厅街”。“满洲国”诸多的最高行政机关均建在此条街上,自然形成为“满洲国”的政治中心街。其北起规划中新皇宫预留地前的兴仁大路(解放大路),南至安民广场(现新民广场),全长1.5公里。
正是因为长春的国都建设规划是在一个几乎空白的旷野上新建的,所以有机会统一官厅的样式。在此前后“满洲国”政府所建造的十几座官厅,尽管样式各异,但在建筑风格上,全部都是“兴亚式”的设计风格。这种在一个城市用同一种风格建造官厅的做法、长春是唯一一例,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状况。这些官厅建筑,跟同期在大同大街(现人民大街)的其它一些民间大型建筑相比,在建筑形式的表现上的确是下过很大功夫的。

目前见到的地质宫是利用伪满新皇宫的地基建设起来的。建筑地下1层,地上4层,框架结构,占地总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规模比原规划的要小很多。

长春地质宫长春有史以来第一座采用高台基、大屋顶、古典彩饰手法设计的仿古建筑。地质宫成功地把中国古典建筑形式运用到新建筑中,建筑为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两侧为双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呈“一”字型排开,只是中部屋脊比两侧高出。檐口、斗拱、梁枋都喷油彩,门廊由6根直径1米以上的圆形朱红明柱撑起,威严壮观,柱间挂5盏大型宫灯,华贵高雅。1954年建成之后,这里作为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使用,并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字命名“地质宫”。

地质宫旁边的油页岩综合楼想必不是同年代的产物,虽然有些绿色的大盖帽,却不同于地质宫的宏伟设计,也不似伪满八大部那兴亚式的建筑,倒像是平房后加的屋顶。

地质宫前面的长春文化广场,原叫宫廷广场、顺天广场,是1996年改造后改名的。图中左边建筑便是伪满国务院,右边是伪满军事部。

文化广场的一侧,有饲养鸽子的区域,成群的鸽子在这边飞翔和休憩。

穿过文化广场来到新民大街。这里集中了伪满洲国的八大统治机构,俗称旧八大部。即治安部(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民生部。后来我才知道有部分已经被拆除,原址新建了其它建筑,难怪找来找去,找不齐。
        “大屋顶,两排树,圆广场,小别墅。”说的是长春的建筑特征。徜徉在新民大街附近,最能体会到这句民谚概括之精妙。而伪满八大部各部建筑各具特色,其间各有院落,皆掩映在绿涛之中,错落有致的高大楼房,典雅幽静的庭院,集中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这里的街心带状花园与和谐的建筑,把长带形风景区妆扮得格外俊美。
        伪满八大部所有的外墙都采用了当年最先进的陶瓷贴面技术,而这种技术在世界范围普及开来,至少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而大厅内的地面、楼梯及楼梯围面都是淡黄底色的水磨石,墙围多是配套颜色的大理石  。工艺讲究,质量上乘,70多年以后,除了极个别的硬伤外,无论是外墙的瓷砖还是室内的地面、墙体,基本保持原色并光滑如新。这些建筑还在混凝土  的配比和质量下了很大工夫,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很多倍。

位于新民大街北端东南角的伪满国务院是伪满八大部中最宏伟的建筑。可惜正在翻修,保安说要修两年多,难见庐山真面目,真的可惜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