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m. 于 2017-5-19 12:52 编辑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由四座绵延不断的山峰组成,从幺姑娘山(幺妹峰)、三姑娘山(三峰)、二姑娘山(二峰)到大姑娘山(大峰),其中幺姑娘山海拔6250米,为四川省第二高峰。四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因幺妹身材最为苗条,素有蜀山之后、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
01
这次四姑娘三峰之行,缘自一年之前老鬼的遗憾。
一年之前,在三峰冲顶的5100米的垭口,因为雨雪交加,协作无法先行登顶放绳,老鬼便在离顶150米的地方放弃登顶,才有了如今的三峰之行。
后来,老鬼在约伴群撩骚,开始线路的预热,将四姑娘描绘成婀娜多姿的丰满美女,让群里的一班“疯子”如痴如醉,在大致描述了线路的行程,性质和费用之后,屏幕中便开始孕育着一股躁动的情绪。
“我去”,“我去”,“我去”,“我去”,“我去”,“我去”。
我去,三秒钟不到,先期18个名额,如超市抢购,被“大妈”哄抢一空,“大妈”兴高采烈,满载而归,惨无人道的留下一地鸡毛,待我慢慢打扫。
三峰海拔5355米,属于入门级技术型雪山,在最后冲顶阶段,需要用到攀岩装备器械,亦需要攀登者有一定的技术,心理和体能,按照老鬼的本意,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体验攀登雪山带来的心理和视觉上震撼。所以,能不能登顶,并不是首要的任务,首要任务是安全和体验。
此次三峰,我们选择了去年带老鬼的商业协作队伍,因为我们“信鬼哥,得永生”。接下来我便在分群里,安静的潜水默默的打着上好的酱油。
02
队伍后来陆陆续续有外挂参与进来,最终总人数达到了22人。
我们的行程是7月21日到达成都,22日包车到日隆镇适应半天,23日到三峰大本营,24日冲顶后下撤到日隆镇,25日回成都。
到了联系商队的节点,据说要在四姑娘山管理处提前登记,我拨通了老鬼给我的商队队长的电话,电话主要是询问与价格和行程有关的内容,按照四姑娘山风景区的要求,协作和队员的比例是1比1,但是我不想像王石那样“被抬着上山”,便告诉他我们这个队伍是确定成行,已经交过定金,队员体能都不错,有些曾经走过高海拔线路,协作比例上面有没有变通的方式,费用上面有没有优惠的余地,此时他讲了一句话让我瞬间石化。
当然本篇三峰纪实报告是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做的心理描述和判断选择,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旅行观、角度和所处的角色不同,我亦不会苛责他人对我的判断和选择做出认同,甚至有些判断和选择仅仅是凭借我的感觉,所以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看到此文的队员和协作海涵。
“哦~我听出来了,你是想在里面赚钱,如果这样,你们这个队伍我不带了,我只带老鬼一个。”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相当生气,转念一想,假如接下来的沟通很僵,势必对老鬼推进活动增添阻力。
于是我自己拿着小锤将石化的外表迅速的敲碎,态度一软,告诉队长说,你不要误会,我只是想打听清楚各个方面的细节,以便回复队员,避免重复询问,打扰你们正常工作。尼玛,回答的真商业,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奴才,在给主子赔着不是。说罢,我便挂了电话。
一会功夫,老鬼来消息了,说商队不带我们玩了,怎搞?我说这不是问题,毕竟是个生意,做了不白做,不做给人做。也许是我气量不够吧,但是我预感假如跟了这个商业队,心理未必会舒服,毕竟成见已经产生,破镜无法重圆,以我的性格,道不同必不相为谋,便萌生了分队的想法,也许分队是我此行所犯的第一个错误,给日后两个队伍潜在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在此,我必须向老鬼表达歉意。
我对老鬼说对商队队长的感觉不太好,原因是“用险恶用心揣摩他人,必是用心险恶之人!”于是这件事暂告一段落了。
03
在那次电话之前的紫金山登山活动中,我遇到其他队友,告诉我三峰不需要1比1的协作,还举例去年驴友来风一行五人,只请一个协作,悄悄进山仅有一人高反,其余全部顺利登顶。
我也听其他山友说,三峰的协作1比2已经绰绰有余,但是7月雨季,并非最佳登顶季节。
那时候体验登雪山的乐趣已经深入我心,登顶则是我幸,如未登顶,大本营吹吹牛逼,农家灌灌蛋也未尝不可,毕竟此行的众多队员都是相熟多年的山友,平时难得一聚,有此机会特别是在千里之外的他乡相聚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无兄弟不户外!”吗。
但是,这次电话之后,我不得不又重新考虑起分组的事宜。我了解到商业队的优惠政策是15减1,于是我打算选择5个人跟1比2的队伍。最后我,酷巴,能量,一月,何须花和静雅,4男2女,形成了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