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下撤线路,对穿越者会有帮助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本人没去过鳌太,从游记里知道以下能够离开主梁的线路:
1、导航架位置,向北到塘口,向南到23公里
2、水窝子营地,向北到桃川镇
3、2800营地,向南到核桃坪
4、万仙镇,向南到都督门
5、大爷海,向北到汤峪,向南到厚珍子
本帖最后由 游走荒原 于 2017-5-21 23:25 编辑

请补充,有轨迹的请发上来,对以后的穿越者会有帮助。一定要可靠,免得误导。
即使事故不断,鳌太穿越也不会停止,与其争吵,不如做点实事,把有价值的信息集中起来,给以后的穿越者提供帮助
本帖最后由 游走荒原 于 2017-5-22 10:21 编辑

本人2012和2013年分两段,头尾相接,独自一人横穿腾格里沙漠295公里(西段前半程有队友)。2014年计划独自一人穿越罗布泊核心区,因包车在湖心抛锚,跟包车司机2人徒步返回罗中。包车司机在罗布泊地区生活二十年,对地形非常熟悉,途中二人对前进方向发生争执,最终按我的意见走出罗布泊。鳌太早就知道,但在今年五一之前未做详细研究,最近研究了一下,多数帖子只是笼统的说鳌太很凶险,并没有仔细的去研究不同地段的风险点在哪里,如何规避。要用庖丁解牛的精神对鳌太风险去分析、细化,总会找到规避的方法。

携带卫星通信设备有作用,前提是建立避难营地,驻留待援。鳌太发生的事故,救援队基本就是收尸队,死难者即便是有条件求救,也等不到救援队到来。因此,走鳌太首先考虑的,一是规避风险,二是遇险自救。
本帖最后由 游走荒原 于 2017-5-22 10:57 编辑

关于鳌太的风险,对防水讨论的比较充分,忽视了防风的问题,相信有不少坛友学过空气动力学,像麦秸梁和金字塔那样的陡峭山体,对垂直山脊方向(南风和北风)的来风,在山脊位置有加速效应,山体越陡峭,加速效应越明显。云南队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翻过九层石海之后,风速明显加大,其实,这并不是天气本身的变化,而是地形的变化导致风速加大。假设能向背风离开山脊百米以上,风速就会明显减弱,问题是,山体陡峭的地段,只能沿既定路线前进,想离开山脊几乎无法做到。
综合风、雨、雾和地形的影响,营地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营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靠近水源,遇恶劣天气可以长期驻留
2、无需穿越类似麦秸梁的陡峭地段就可下撤
3、相对避风
本帖最后由 游走荒原 于 2017-5-22 11:11 编辑

2800到东塬之间,不适合扎营过夜,这个路段的营地只能途中休息,除非能保证次日是好天气,否则,早上一睁眼,就会面临两难选择。云南队在西塬扎营,就造成了进退两难,想驻留,无水,向西要穿过金字塔风力效应区,向东要消耗巨大的体力翻越九层石海,然后是通过太白梁风力效应区,极端天气下,两个方向都是要命的。
本帖最后由 游走荒原 于 2017-5-22 11:42 编辑


一般人对眼前的风险会很重视,而对潜在的风险往往会忽视,在2800和东塬之间被动扎营,就是巨大的潜在风险,等于是把命运交给了老天爷。在2800做出发决定的时候,要有绝对的把握当天赶到东塬,哪怕是走夜路,也要务必赶到东塬。在水窝子,2800,东塬等营地扎营,即便是恶劣天气,心理也会基本稳定,不会恐慌。云南队冒雨从2800出发,是极端错误的。应对风险,预防比处置更重要,首先要做的是规避险境,陷进去之后的处置,是没办法的办法。

我知道塔三有水源,并且有精确的坐标。水源离营地有点远,恶劣天气扎营等待的时候,不可能往返2小时去取水。即便是靠雨雪解决驻留的用水问题,假设扎营2天天气仍不好转,撤离也是个问题。在2800到东塬之外的地段,进、退、撤、留,很容易找到适合的选择。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