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水迢迢 于 2017-5-22 14:13 编辑
我们是贵阳市级电商平台贵电商团队
我们致力于探寻贵州那些未知的美好
大利侗寨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侗寨
有上百年历史古榕群
美丽的侗族风光
更有如天籁般的侗族大歌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多彩贵州之黔东南
黔东南,顾名思义,在贵州的东南部,是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交界之地。地貌以山地为主,民族总类繁多,风光迤逦。 仁者乐水、智者乐山,那么挣扎在山水之间的黔人,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特质。2017年1月22日,我们怀着探寻那未知美好的憧憬,踏上了山水田园之黔东南。
D1-晚上:前往榕江县
一下班,我们便从贵阳马不停蹄地开车前往220公里外的榕江县。作为吃货,当然不忘去狂扫一番当地美食。于是,10多盘当地有名的生鱼片被我们一口气扫光。

当天晚上妖风大起,冰雹、狂风都席卷而来,路边一颗大树也被吹倒了。
07:00-07:30:早餐
早餐我们吃的是卷粉,卷粉是榕江的传统美食,当地人可以每天都吃卷粉当作早餐都不会厌倦。到榕江游,当然不忘品尝一番。

07:30-09:30:养殖场
吃过早餐后,经当地人介绍,我们前往一个养殖场..........

▲
养殖场老板

▲
暴雨初歇,路上一片泥泞

▲
到达养殖场,俯瞰田野,像铺了一层碧绿的地毯,大雨过后,小草都吮吸着晶莹的雨露。


▲
再来两张航拍的,映入眼帘,一片绿。


▲
养殖场老板家的狗
别看这两条狗灰不溜秋,这是下司犬,这种狗天生就有很强的捕猎能力,是远近闻名的猎犬品种,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通过系统强化驯养,可成为"小警犬"。



▲
鸡下蛋过程

▲
刚下的鸡蛋
看出来没,我们就这样一直站在那儿蹲守,亲眼看着这只母鸡把蛋生下来。哈哈,新鲜的的鸡蛋摸着热乎乎的,好想直接吃掉。

▲
航拍合影
09:00—10:30:车江千户侗寨
从养殖出来后,伴着早春的严寒,绕过一座山,宽阔的江面上泛起涟漪,江边大榕树怀抱着一座家园,这里是距离城市(榕江)最近的车江千户侗寨,又叫三寶侗寨。


▲
三寶鼓楼
车江千户侗寨,是全国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方,侗语标准发音地,世界侗族中心。

▲
鼓楼内部结构
三寳鼓楼建筑面积225平方米,21层,总高35.18米,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在鼓楼内和附属建筑物上,绘画和雕刻有侗族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侗族多支系的古风遗韵、传统服饰、民间习俗等。集中国侗族历史文化之大成,是古榕风景名胜区一道亮丽的风景。2001年10月20日,已被吉尼斯总部评审,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特点入编《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
俯瞰车江侗寨鼓楼

▲
古榕群
进寨后,来到都柳江沿岸,可看到一大群古榕树。这些榕树大概植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们彼此之间根系相连,枝叶相接,像一个绿色天盖。

▲
珠郎娘美
榕树中有一条小路,尽头是珠郎娘美雕像,据说是中国式的罗密欧朱丽叶的故事,这里就是娘美的故乡。
故事是这样的:
珠郎和娘美为了恋爱的自由,双双逃离自己的家乡,屈身于大财主银宜家的仓库。财主对娘妹心怀不轨,乘机引诱娘美,并用毒计害死珠郎。娘美得知消息,痛不欲生,决定设下巧记,亲手为珠郎报仇。大仇得报后,娘美把珠郎的遗骨带回家安葬在朵帕寨旁,让自己时时伴着他。


▲
萨玛祠
萨玛祠里面供奉的是侗族祖先萨玛,萨玛是侗族祖先神灵的化身,是侗族唯一共同祭祀的、本民族自已的神。
相传在母系氏族制时代,侗族女首领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不幸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但其才华和斗志永远铭刻在侗族人的心中,成为侗族兴旺发达、平安吉祥的庇佑神。

▲
鼓楼广场的服装店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个服装出租店。里面出租各式各样的侗族苗族服装,真的很便宜,我们租了两套服装,一共才花了10元,没错,两套十元。


杜甫说“五溪衣裳共云天”(五溪主要是指黔东南地区),他们的衣服如天空之云朵,百般模样,变化莫测,真是很美。


▲
银饰
从头到脚,银饰闪烁,这些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10:30—11:30:大利侗寨
▲
航拍大利侗寨
从三寳侗寨出来后,我们穿越了一片片茂密的竹林,翻过一座座叠峦的高山,此刻,眼下浮现出一片灰色的屋顶。同事说,前面是一个古老的村寨——大利侗寨。


▲
风雨桥(花桥)
村口有一座廊桥,黔东南的百姓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风雨桥。风雨桥历尽沧桑,见证着大利侗寨的历史与荣辱。


▲
村内景色
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和清澈的小溪交叉在古老的民居之间,这里却不是东南沿海的旅游古镇,路边并没有一家客栈和餐馆,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
侗族小孩儿
看着小孩清澈的眼神,我不禁感叹,踏着全中国城镇化的脚步,年轻人飞走了,唯有老人和孩子依然在这里留守。

▲
水上粮仓
"水上粮仓"建在水塘中央,主要防火灾、防鼠患、防虫蚁,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种水上粮仓曾被建筑专家誉为"罕见的建筑风格,举世无双",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使人为之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