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上帝说翠花整个拼盘,于是就有了群岛,海滩,火山,雨林组成的赤道之国-厄瓜多尔。
基多

基多是厄瓜多尔的首都,海拔2850米。基多得名与最早在此居住的基都人,后来基都部落被卡拉部落征服。卡拉部落又被实力雄厚的印加帝国纳入版图之中,让崇拜太阳到极致的印加人得到了这个离太阳最近的赤道之城。不幸的是,刚刚统治基多不久,
西班牙的长枪大炮攻克了印加首都,顺势也征服了基多,开始了殖民统治。现在基多的老城区保留了大部分西班牙殖民时代的风貌。

城市旁边,紧挨着皮钦查火山,是厄瓜多尔众多的活火山之一。由于海拔高,即使在赤道上的基多也不会炎热,凉爽宜人。

城市分为新城区和老城区,再新城区,你可以看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小城堡。而老城区,保留了丰富的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因此基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8年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基多老城•国家誓言大教堂

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一个个南美帝国或部落后,为了达到精神统治,到处焚毁原来部落的神殿,在其基座上就开始建立天主教堂。而国家誓言大教堂,就是位于老城区的一座天主教堂。

而这座教堂外墙上还雕刻了当地特有的动物。比如这四个动物分别是蓝脚鲣鸟,鼓起气囊的军舰鸟,加拉帕格斯岛的鬣蜥和巨龟。

高墙上的彩色玻璃窗雕刻着圣经里的故事,而空旷的大厅下面是信徒的骸骨。

技术上来讲大教堂还未完工,传说完工之时就是世界末日。

为了显示宗教和神权,教堂总是修得高耸入云。

站在教堂顶端,你可以俯瞰整个基多城。
基多老城•独立广场

跟所有殖民风格的老城一样,市中心总有一个巨大的广场供市民休憩,而周围则环绕着重大职能的建筑:总统府和天主教堂。由于过去的火山喷发和地震,总统府和教堂都被毁坏了一部分而重修。

这种红树据说是从遥远的东方而来。

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纪念碑,歌颂和纪念当年为厄瓜多尔独立而奋斗牺牲的勇士。最上面的自由女神像,跟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一样,都是由
法国的设计师制作。下方纪念碑的基座上站立着一头试图挣脱锁链的雄鹰。象征着准备独立的厄瓜多尔人民,而基座下方站立着一头丧气离去的狮子,象征着西班牙殖民者。独立广场也因此纪念碑而得名。

总统府旁有个小庭院,据说是以前的大学。院内两个高耸入云的棕榈树,据说因为美观需要,把头部以下的枝桠都剪掉了,看着感觉凉飕飕的。

基多老城里有着众多的天主教堂里,最有名最气派就是这座位于独立广场西南角的耶稣会教堂了。浮华的巴洛克式的梁柱和雕刻和大气的摩尔式的纹饰,镶满金箔的屋顶屏风,以及纯金的圣坛,无一不显示着这里在殖民时期的无限风光。可惜的是这里室内禁止拍照,外部只能看到镶金的大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里,就知道豪装教堂和精装教堂的区别了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8/Iglesia_de_La_Compa%C3%B1%C3%ADa%2C_Quito%2C_Ecuador%2C_2015-07-22%2C_DD_149-151_HDR.JPG/1280px-Iglesia_de_La_Compa%C3%B1%C3%ADa%2C_Quito%2C_Ecuador%2C_2015-07-22%2C_DD_149-151_HDR.JPG
基多老城•圣弗朗西斯科广场

向所有基多的广场一样,西班牙人占领这里之前,这里曾经是热闹的集市。云的重量在每立方0.2克,目测着这坨有三维有一公里的云大概200吨。

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广场因此得名。

修道院内部也是金碧辉煌。西班牙人从南美运走了大量的金银,剩下的就建造了这里的教堂。

小面包山之上有一座圣母雕像,圣母玛利亚脚踩盘蛇与一球上展翅起舞,据说雕像的位置原来是印加人的太阳神殿。

山脚下的
旅游商店里买着各种各样的小纪念品,极力的显示着非殖民时期的当地特色。
基多•餐馆和传说

如果你是个肉食动物,来SUR餐厅尝尝南美的牛排吧。来自厄瓜多尔,乌拉圭和阿根廷,不同产地的牛排们插着小旗就出场了。

ZAZU,这个名字老让我想起祖玛青蛙,不过这家高大上的餐厅里,可以享受视觉和味蕾的盛宴。上来的菜品很多都有冒泡生烟的噱头,甜点还有带金箔的巧克力,花哨之极。

Spicy Bistro餐馆里制作的当地风味的餐点:金黄色的是炸芭蕉片,绿色是鳄梨,主食是炸虾仁,配上米饭和甜酱。鳄梨是厄瓜多尔人的黄油,味美价廉,不管是吃大餐还是吐司片当地人都必备佐餐。芭蕉片更是比薯片更流行,南美人据说跟亚洲人同宗,所以米饭也是主食。

虽说基多是山城,但是架不住络绎不绝的
日本游客,寿司在这里还是很欢迎的。这是Spicy Bistro的寿司拼盘。
西班牙人带来猪牛马之前,当地人只吃豚鼠和草泥马。不过豚鼠和草泥马都是萌物,还是吃点厄瓜多尔白虾吧,新鲜个儿头大。

这个餐厅在一个天井的上方,很有殖民时期的风味。
餐厅的名字叫做:直到下次归来,主。这个有些奇怪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以前的修道院就在现在的封闭式寄宿学校,年轻的修士在里面起居苦修都不得大门一步。
一个角阿尔梅达的年轻修士受不了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每晚翻墙出去作乐。后来管理越来越严,各处出口都被严格看管,阿尔梅达不得不通过攀爬一座有耶稣像的十字架来翻窗而出。
当阿尔梅达刚踩在耶稣像的肩膀时,突然耶稣像抬头问他:你要这样到什么时候呢,阿尔梅达修士?阿尔梅达吓了一跳,但他马上答道:直到下次归来,主。
如此以后,每次阿尔梅达夜晚翻墙时总会被耶稣像问这样一句,而他也总是厚脸皮的回答下次就改。直到有天他寻欢完夜归时,发现有几个人在挖墓,就问他们在葬谁,掘墓人回答道是阿尔梅达,阿尔梅达一看尸体脸庞正是自己,惶恐之极,直到主已经显灵在告诫自己了,就赶紧返回修道院。
自此阿尔梅达修士虔诚信主,再也不敢胡来了,而那句著名的
直到下次归来,主。也成了这个餐馆的店名。
赤道实验室

在基多城外,有个著名的赤道纪念碑,但是赤道纪念碑除了一个坐落于赤道上的建筑之外一无他物。于是我们来到赤道纪念碑紧邻的赤道实验室,这里要有趣的多。
这里你可以做几个小实验来了解有关赤道的小知识。在赤道上保持平衡性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第一个实验室让你尝试在一个钉子的大头上立起一枚鸡蛋。
立鸡蛋难不倒你,尝试一下闭着眼睛在赤道上走路不“出轨”吧,更具挑战。

物体在运动时会受到地球自转时产生的惯性力——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在赤道了这种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几乎没有,而在北半球的物体运动和南半球的物体运动受此影响方向正好相反。比如这里我们把水槽放置在赤道以北放水时,小树叶呈现逆时针方向顺着水流旋流而出;而把水槽放在赤道以南时,小树叶旋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同样的,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旋向的,而南半球恰好相反。

除了介绍关于赤道的小常识,这里也会介绍一些关于厄瓜多尔当地人的风俗。西班牙人来之前,家家户户都养豚鼠,不是为了当宠物,而是为了吃……烤豚鼠。

茂盛的三角梅上是放着一个小补给屋,吸引鸟儿们前来。

一根巨柱上画着加拉帕戈斯岛上的动物,巨龟,企鹅,蓝脚鸟,军舰鸟。而另一个基台上则是展示安第斯鹰。

这里展示的是当地特色织物。

除了牛马,绵羊也是西班牙人带来的。

只有羊驼才是南美大陆的特产。它们可以在崇山峻岭之间负重跋涉,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家的骡子。
明多云雾森林

从基多出发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云雾森林区域。明多云雾森林有些类似中国西南大山中的森林,山清水秀。
顾名思义,雨雾森林长期被包裹在云雾之中。这使得它不同于雨季时暴雨不断且闷热无比的热带雨林,雨雾森林终年湿润且凉爽。

在雨雾森林区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非雨季时宜人的气候,使得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在此体验各种各样的活动,
徒步露营,观鸟观眼睛熊,索道缆车或者激情
漂流。
我们短短的明多一日游里,仅选择了看
蜂鸟,蝴蝶园和兰花园这几个小项目,领略一下明多的旖旎风光。
明多•蜂鸟

厄瓜多尔有异常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其中蜂鸟就有超过一百种,仅在明多,短短的数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就看到了十种不同的蜂鸟。

蜂鸟的个头娇小,在空中翅膀的拍打可以达到最高每秒80次的惊人频率。它们是空中的飞行特级大师,可以熟练的在半空中悬停,倒退,甚至倒栽葱飞行也不在话下。
我照相手艺潮,大部分只能拍到静静喝糖水的鸟儿。

高频振翅使得小小的蜂鸟需要相当的能量,以前它们通过吮吸花蜜摄入糖分,现在很多当地人提供人造花蜜或者糖水来补给给这些小精灵。这一个平台上就站了五只种类各异的蜂鸟。

除了蜂鸟,其他各类小鸟也是来觅食的常客

甚至还有林间小松鼠
明多•蝴蝶园

各种多彩的蝴蝶,也是明多云雾森林的一大特色,为此当地来特别建立了一个蝴蝶园,展示各种大大小小的蝴蝶。
蝴蝶园的入口,是一片花帘。

毛毛虫

这种像三体里外星探测器一样的茧有着很强的金属质感。

而这些茧则向植物的果实或是叶子,在大自然中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蝴蝶爱吃甜食,最爱香蕉干。
明多•兰花园

厄瓜多尔有世界上最多的兰花种类,各种兰花在这里争奇斗艳。

有的温婉

有的霸气

有的霸气侧漏

除了兰花,还有野生的小番茄。